摩托车变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829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变挡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摩托车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托车变挡杆。
技术背景目前,传统的摩托车变挡杆包括变挡臂、变挡踏杆,变挡臂的一头与变挡 踏杆的一端焊接,二者成为一体,变挡臂的另一端焊接在发动机变挡轴上,将 变挡杆安装在驾驶员脚蹬处,踩动变挡踏杆,带动发动机变挡轴工作,实现驾 驶员对发动机的变挡控制。由于整个装置位于驾驶员脚踏处,在行车过程中, 变挡杆容易碰撞障碍物发生变形,影响变挡杆的性能质量,为此,常采用强度 较高的钢件作为变挡杆的制作材料,以减小碰撞障碍物引起的变形影响。其缺点是摩托车变挡杆容易因碰撞障碍物发生变形,影响变挡杆的性能 质量,钢质变挡杆增加了产品的重量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变挡杆,不会因碰撞障碍物发生变形, 保证变挡杆的性能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变挡杆,包括变挡臂、变 挡踏杆,其关键在于所述变挡臂与变挡踏杆相连的一端开有小"U"形口,变 挡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变挡踏杆与变挡臂相连的一端开有大"U"形口,其中小"u"形口插入大"u"形口内,并通过同一变挡杆安装轴穿过两"u"形口,将所述变挡臂和变挡踏杆连接起来;在所述小"U"形口内的变挡杆安装 轴上套装有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踏杆上,另一 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臂上。 回位弹簧使变挡踏杆与变挡臂按照直角或钝角保持相对稳定。 变挡臂和变挡踏杆套装在同一变挡杆安装轴上,固定住变挡臂,变挡踏杆 可以围绕变挡杆安装轴旋转,当变挡踏杆接触到障碍物后,变挡踏杆受力旋转, 不会因与障碍物碰撞而发生变形,当变挡踏杆避开障碍物后,回位弹簧作用使 变挡踏杆回位,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性能质量。所述变挡杆安装轴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另一端穿过所述大"u"形口插装 有开口销,该开口销与所述大"u"形口侧壁之间安装有垫圈。开口销对变挡杆安装轴进行限位,保证其不会脱落。 所述变挡臂为二头按相反方向弯折的铝合金杆,其折弯处为钝角折弯,变挡臂的一端开所述的小"u"形口,另一端开有所述安装孔,该安装孔开有缺口,该缺口延伸至所述变挡臂端头形成一个通缝,该通缝的中心线和所述变挡臂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靠近所述安装孔的缺口处开有螺纹孔,该螺纹孔被通缝分为两段,其中心线与所述通缝的中心线垂直。铝合金杆经二折后,变形为三段铝合金直杆,既便于变挡臂与发动机变挡轴连接,又将变挡杆的脚蹬杆延伸至便于驾驶员脚蹬处。变挡臂与发动机变挡轴采用销轴连接,取代了焊连接,便于整个装置的安 装取换,同时,也便于采用铝合金变挡臂,减轻重量,降低成本。通缝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孔内插装任意尺寸的发动机变挡轴,当变挡轴安装到为后,向螺纹孔内插入螺钉,收紧安装孔和通缝,固定住所述发动机变挡轴7, 取代焊连接,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取换,同时,也便于采用铝合金变挡臂1而 不发生变形,减轻变挡臂重量,降低成本。所述变挡踏杆为铝合金杆,其表面设置有滚花。
滚花增加了变挡踏杆的磨檫系数,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提高产品的挡次。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不会因碰撞障碍物发生变形,保证变挡杆的性 能质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减轻了产品的重量。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变挡臂、变挡踏杆、变挡杆安装轴及回位弹簧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 2、 3所示, 一种摩托车变挡杆,由变挡臂l、变挡踏杆2、变挡杆 安装轴3和回位弹簧4组成,其中,所述变挡臂1与变挡踏杆2相连的一端开 有小"U"形口 la,变挡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lb,所述变挡踏杆2与变挡 臂1相连的一端开有大"U"形口 2a,其中小"U"形口 la插入大"U"形口 2a 内,并通过同一变挡杆安装轴3穿过两"U"形口 la, 2a,将所述变挡臂1和变 挡踏杆2连接起来;在所述小"U"形口 la内的变挡杆安装轴3上套装有回位 弹簧4,该回位弹簧4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踏杆2上,另一端延伸并抵 接在所述变挡臂1上。回位弹簧4使变挡踏杆2与变挡臂1按照直角保持相对稳定。 变挡臂1和变挡踏杆2套装在同一变挡杆安装轴3上,固定住变挡臂1,变 挡踏杆2可以围绕变挡杆安装轴3旋转,当变挡踏杆2接触到障碍物后,变挡 踏杆2受力旋转,不会因与障碍物碰撞而发生变形,当变挡踏杆2避开障碍物 后,回位弹簧4回位弹簧4的两端分别到变挡臂1和变挡踏杆2上,回位弹簧4 的作用力使变挡踏杆2回位,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性能质量。
保持直角的相对稳定,使变挡踏杆2与摩托车前进方向相垂直,更利于变 挡踏杆2旋转,提高变挡踏杆2的保护效果。如图1所示,所述变挡杆安装轴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3a,另一端穿过所述大"U"形口 2a插装有开口销6,该开口销6与所述大"U"形口 2a侧壁之间安装有垫圈5。开口销4对变挡杆安装轴3进行限位,保证其不会脱落。如图2、 3所示,所述变挡臂1为二头按相反方向弯折的铝合金杆,其折弯 处为钝角折弯,变挡臂1的一端开所述的小"U"形口 la,另一端开有所述安装 孔lb,该安装孔lb开有缺口,该缺口延伸至所述变挡臂1端头形成一个通缝 ld,该通缝ld的中心线和所述变挡臂l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靠近所述安装 孔lb的缺口处开有螺纹孔lc,该螺纹孔lc被通缝ld分为两段,其中心线与所 述通缝ld的中心线垂直。通缝ld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孔lb内插装任意尺寸的发动机变挡轴7,当变挡 轴7安装到为后,向螺纹孔lc内插入螺钉,收紧安装孔lb和通缝ld,固定住 所述发动机变挡轴7,取代焊连接,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取换,同时,也便于采 用铝合金变挡臂1而不发生变形,减轻变挡臂1重量,降低成本。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取换,同时,也便于采用铝合金变挡臂l,减轻重量, 降低成本。所述变挡踏杆2为铝合金杆,其表面设置有滚花。滚花增加了变挡踏杆2的磨檫系数,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提高产品的挡次。 其工作情况如下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摩托车、割草机、农用机械上,当变挡踏杆2接触到障碍物后,变挡踏杆2在障碍物的作用下,克服回位弹簧4的支撑弹力,变挡 踏杆2旋转,当变挡踏杆2避开障碍物后,回位弹簧4的支撑弹力4作用使变 挡踏杆2回位,本实用新型不会因与障碍物碰撞而发生变形,保证了变挡杆的 性能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变挡杆,包括变挡臂(1)、变挡踏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挡臂(1)与变挡踏杆(2)相连的一端开有小“U”形口(1a),变挡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b),所述变挡踏杆(2)与变挡臂(1)相连的一端开有大“U”形口(2a),其中小“U”形口(1a)插入大“U”形口(2a)内,并通过同一变挡杆安装轴(3)穿过两“U”形(1a,2a),将所述变挡臂(1)和变挡踏杆(2)连接起来;在所述小“U”形口(1a)内的变挡杆安装轴(3)上套装有回位弹簧(4),该回位弹簧(4)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踏杆(2)上,另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臂(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挡杆安装轴 (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3a),另一端穿过所述大"U"形口 (2a)插装有开口销(6),该开口销(6)与所述大"U"形口 (2a)侧壁之间安装有垫圈(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挡臂(1) 为二头按相反方向弯折的铝合金杆,其折弯处为钝角折弯,变挡臂(1)的一端 开所述的小"U"形口 (la),另一端开有所述安装孔(lb),该安装孔(lb)开 有缺口,该缺口延伸至所述变挡臂(1)端头形成一个通缝(ld),该通缝(ld) 的中心线和所述变挡臂(1)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靠近所述安装孔(lb)的 缺口处开有螺纹孔(lc),该螺纹孔(lc)被通缝(ld)分为两段,其中心线与 所述通缝(ld)的中心线垂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挡踏杆(2) 为铝合金杆,其表面设置有滚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变挡杆,包括变挡臂(1)、变挡踏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挡臂(1)与变挡踏杆(2)相连的一端开有小“U”形口(1a),所述变挡踏杆(2)与变挡臂(1)通过同一变挡杆安装轴(3)连接;在所述变挡杆安装轴(3)上套装有回位弹簧(4),该回位弹簧(4)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踏杆(2)上,另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变挡臂(1)上,回位弹簧(4)使变挡踏杆(2)与变挡臂(1)按照直角或钝角保持相对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不会因碰撞障碍物发生变形,保证变挡杆的性能质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减轻了产品的重量。
文档编号F16H59/02GK201053489SQ20072012427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何国蓉, 夏先明, 董向阳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