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267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金属水龙头,尤其是分体构造的出水管和龙头主壳 体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出水管与龙头主壳体为分体式构造的水龙 头一般采用中间插件沟通出水管和龙头主壳体内的出水通道,中间插件与出水 管插接的一端带有密封圈,另一端与龙头主壳体螺纹连接,巾间插件通过龙头 主壳体上的通孔与阀座出水孔导通,出水管的底部一般还设置螺钉孔,通过将 螺钉拧入螺钉孔内顶住中间插件,从而使屮间插件能够将出水管设置在龙头主 壳体上,这种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与出水管的连接处仅通过密封圈实施液密封, 因此往往密封效果较差,而且中间插件两端采用的螺纹连接和插套式连接的结 构牢固性较差,容易使出水管晃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的岀水管与 龙头主壳体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更好、连接更加牢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龙头主壳体有阀座和与 其分体式构造的出水管,该出水管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上,所 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带有中间通孔,该中间连接件与 龙头主壳体相互套接,中间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上,中 间连接件的外端面与出水管端面相互匹配并且相互固定,中间通孔与出水管内部通道导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配置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龙头主壳 体相互套接,中间连接件的端面与出水管端面相互固定,固定的方式一般可以 采用焊条焊接、超声波焊接或者胶水粘接的方式,这种固定的方式将中间连接 件与出水管紧密固定,而中间连接件除了与龙头主壳体套接之外,还通过另外 一套第二连接机构与固定在龙头主壳体上,使中间连接件与龙头主壳体的固定 更加牢固,综合上面论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出水管与龙头主壳体涉及的各连接 机构更加稳固、保障性更好,而且由于中间连接件除了采用插套的方式与龙头 主壳体固定外还配置有第二连接机构保障中间连接件及其固定其上的出水管不 会随意晃动,因此其液密封效果更优于现有的同类型水龙头。另外,由于中间 连接件的存在使出水管能够单独抽芯注塑,而不必担心出水管出口处到出水管 内侧端部的通道过于弯曲,不方便抽芯,这种出水管可以直接从内端部和外端 部两向抽芯,使出水管的形状更加多变,有更多的条件设计出更加美观的出水 管形状,尤其适用于塑料材质等非金属的水龙头。


图1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龙头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带有第三插接端口的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不意图。 各附图中1、龙头主壳体,2、出水管,3、中间连接件安,4、中间通孔,5、第一插接端,6、螺钉孔,7、第二通孔,8、螺钉,9、第二插接端,10、第 三通孔,11、第三插接端,12、第一对接端口, 13、阀座,14、第二对接端口, 15、凸块,16、凹槽,17、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龙头主壳体1, 龙头主壳体1带有阀座13和与其分体式构造的出水管2,该出水管2通过第一 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1上,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中间连接件3,中间连接件 3带有中间通孔4,该中间连接件3与龙头主壳体1相互套接,中间连接件3通 过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1上,中间连接件3的外端面与出水管2端 面相互匹配并且相互固定,固定的方式一般有超声波焊接、胶水粘接以及焊条 焊接,中间通孔4与出水管2内部通道导通,龙头主壳体1上带有第一插接端5, 第一插接端5上套有密封圈,第一插接端5插入中间连接件3的中间通孔4内, 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中间连接件3内侧端面开设的螺钉孔6、龙头主壳体1上对应 该螺钉孔6开设的第二通孔7和螺钉8,螺钉8穿过第二通孔7进入螺钉孔6内 螺纹连接,在此螺钉8将中间连接件3固定在龙头主売体1上,使两者的连接 更加紧密,尤其是容易出现缝隙的出水管2上部与龙头主壳体1的贴合处的配 合更加紧密。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基 本相同,其区别在于中间连接件与龙头主壳体的插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中 间连接件3上带有第二插接端9,该第二插接端9上套有密封圈,中间通孔4穿 过第二插接端9,龙头主壳体1上对应该第二插接端9开设有可与阀座出水孔导 通的第三通孔10。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中间连接件上的第三插接端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 中间连接件3上带有第三插接端11,该第三插接端11的端部带有朝上开口的第
一对接端U 12,该第一对接端口 12与中间通孔4导通,阀座13的下端带有第 二对接端口 14,该第二对接端口 14与阀座出水孔导通,第一对接端口12与第 二对接端口 14对接并导通,龙头主壳体1上对应该第三插接端11开设有第四 通孔17,第一对接端口 12为向下凹陷的凹槽,第二对接端口 14呈与凹槽匹配 的插接柱形态,插接柱形态的第二对接端口 14上套有密封圈,第二对接端口 14 插入第一对接端口 12内。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 在于第一对接端口和第二对接端口的结构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端口 12 呈插接柱形态,第二对接端口 14呈与插接柱形态匹配的凹槽,插接柱形态的第 一对接端口 12上套有密封圈,第一对接端口 12插入第二对接端口 14内。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主要适用于龙头主壳体1上设置出 水管2的位置呈平面分布的水龙头,中间连接件3的内侧端面与设置出水管2 的龙头主壳体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块与凹槽装置,凸块与凹槽一般有两种设置 方式, 一种是在中间连接件3的内侧端面上设置凸块15,在龙头主壳体l平面 上设置凹槽16,凸块15插入凹槽16内;另一种是在龙头主壳体1平面上设置 凸块15在中间连接件3的内侧端面上设置凹槽16,凸块15同样插入凹槽16内。 这种构造可使出水管2安装在龙头主壳体1上时不会轻易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1),龙头主壳体(1)带有阀座(13)和与其分体式构造的出水管(2),该出水管(2)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1)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中间连接件(3),中间连接件(3)带有中间通孔(4),该中间连接件(3)与龙头主壳体(1)相互套接,中间连接件(3)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1)上,中间连接件(3)的外端面与出水管(2)端面相互匹配并且相互固定,中间通孔(4)与出水管(2)内部通道导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龙头主壳体(1)上带 有第一插接端(5),所述第一插接端(5)上套有密封圈,第一插接端(5)插 入中间连接件(3)的中间通孔(4)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连接件(3)上带 有第二插接端(9),该第二插接端(9)上套有密封圈,所述中间通孔(4)穿 过第二插接端(9),所述龙头主壳体(1)上对应该第二插接端(9)开设有可 与阀座出水孔导通的第二通孔(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连接件(3)上带 有第三插接端(11),该第三插接端(11)的端部带有朝上开口的第一对接端口(12),该第一对接端口 (12)与中间通孔(4)导通,所述阀座(13)的下端 带有第二对接端口 (14),该第二对接端口 (14)与阀座出水孔导通,第一对接 端口 (12)与第二对接端口 (14)对接并导通,所述龙头主壳体(1)上对应该 第三插接端(11)开设有第四通孔(1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对接端口 (12)为 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二对接端口 (14)呈与凹槽匹配的插接柱形态,插接 柱形态的第二对接端口 (14)上套有密封圈,第二对接端口 (14)插入第一对接端口 (12)内。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对接端口 (12)呈 插接柱形态,所述第二对接端口 (14)呈与插接柱形态匹配的凹槽,插接柱形态的第一对接端口 (12)上套有密封圈,第一对接端口 (12)插入第二对接端 口 (14)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 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中间连接件(3)内侧端面开设的螺钉孔(6)、龙头主壳体(1) 上对应该螺钉孔(6)开设的第二通孔(7)和螺钉(8),螺钉(8)穿过第二通 孔(7)进入螺钉孔(6)内螺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 龙头主壳体(1)上设置出水管(2)的位置呈平面分布,所述中间连接件(3) 的内侧端面与设置出水管(2)的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块与凹槽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龙头主壳体(1)上设 置出水管(2)的位置呈平面分布,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内侧端面与设置出 水管(2)的龙头主壳体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块与凹槽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它包括龙头主壳体,龙头主壳体有阀座和与其分体式构造的出水管,该出水管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带有中间通孔,该中间连接件与龙头主壳体相互套接,中间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在龙头主壳体上,中间连接件的外端面与出水管端面相互匹配并且相互固定,中间通孔与出水管内部通道导通。该水龙头的出水管与龙头主壳体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更好、连接更加牢固。
文档编号F16K27/06GK201145081SQ20082000208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焦合金, 邹建仁 申请人:邹建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