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192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在将轴压入轴孔中时,能够以极高的精度 准确地将轴压入轴孔中,并且还能够充分获得压入范围,能够实现牢固的压入接合。
背景技术
—般在机械(例如机动车)领域中, 一般广泛地进行作为轴和其轴孔中的紧固机 构的压入。作为其中一例,关于杆状的轴和具有内径略小于该轴的外径的孔的带轮的压入, 广泛地进行压入。作为轴和带轮的紧固机构,广泛地进行基于螺栓的紧固,但是,基于压入 的紧固在制造成本方面是廉价的,因而很有利。进而,基于压入的紧固机构与基于螺栓的紧 固相比,能够相应地以螺栓重量的量实现轻量化,因此,基于压入的紧固的使用频率更高。
通常,通过施加大载荷将杆状的轴插入到具有内径略小于该轴的外径的孔的结构 物中,来进行压入。在进行这种压入时,为了易于进行压入而在轴所压入的孔的端面侧设置 倒角是必须的结构。所述倒角起到如下作用在将轴压入结构物的轴孔中时,上述倒角吸收 轴的轴芯和孔的孔中心的错位,尽可能地使轴芯和孔中心一致,从而以稳定的状态压入。
进一步详细叙述上述情况,在压入时,在使轴的轴心和轴孔的孔中心一致的状态 下施加大载荷来插入,但是,由于进行压入的机械的精度和产品的尺寸的偏差等,在压入 时,实际上轴心和孔中心不完全一致,稍微错开的情况很多。在该错开的位置开始压入时, 即使轴心和孔中心稍微错开,通过所述倒角,轴也一边沿横向错开位置一边进行压入,以将 轴引导到轴孔中心,从而到达轴心和孔中心一致的位置。 作为该倒角的形状,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公开了倾斜角度 以2个阶段变化的斜面倒角。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没有特别记载,但是公开了斜面 倒角和在端面部分比其更向外侧扩展的弧状或直线状的复合倒角等,作为所压入的孔的压 入的端面侧的倒角形状进行了举例。 这样,通过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倒角,能够容易地将轴压入轴孔中。 通过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倒角,与一般广泛采用的单一斜面倒角相比,能够进 一步增大带轮孔端面开口部的开口径,能够提高倒角所具有的作用即压入时的轴心配合功 能。 在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3中,倒角的构成大致能够分类为2个模式。图12是示 出现有技术的概略的图,如图12(A)所示,与所压入的孔h相邻地形成有由直线状的陡斜面 构成的大致漏斗形状的倒角,在该由陡斜面构成的倒角t和孔的开口端面之间形成有由直 线状的斜面构成的倒角,该倒角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由陡倾斜面构成的倒角平缓。
并且,如图12(B)所示,在陡倾斜面的倒角周围并且是孔h的开口端面形成有倒角 t的情况与所述模式相同,但是,在比该孔h的开口端面中的倒角t更靠开口端面侧,不是形
成为倾斜角度平缓的直线状的斜面,而是以朝向孔开口鼓出的方式形成为圆弧或曲线的斜 面。针对上述2个模式的倒角形状,在构成要件减少了 l个的倒角中,例如仅是直线状的斜
面的倒角,或者仅是弧状的斜面的倒角。并且,存在增加l个构成要件的倒角[在斜面和斜面之间为微小半径的弧状面(即R)]。 可以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压入的孔端面的倒角部的形状都是对上述2个模式的变 形。孔端面的倒角配置在所压入的轴孔和在轴孔的开口部使周围为平坦形状的面之间,由 比实际压入的孔的内径大的直径形成,具有吸收压入时的轴和压入孔的轴心的横向(直径 方向)的错位的作用。 在压入时,轴前端的轴心相对于压入孔的孔中心稍微错开的状态的情况常常存 在,但是,由于存在倒角,使得轴的前端进行沿着倒角沿横向(直径方向)滑行而到达压入 孔的动作。即,即使轴芯与孔中心错开,通过所述倒角,也能够将轴芯引导到孔中心的位置。 吸收该轴心的横向(直径方向)的错位的作用,主要由外侧的倾斜角度平缓的直线状的斜 面或弧状的斜面承担。 如果使倒角的深度相同,则通过使倾斜角度平缓,能够进一步增大倒角部的端面 的外径,所以能够扩大吸收轴心的横向(直径方向)的错位的范围,提高效果。进而在孔端 面的倒角部,不仅具有吸收轴心的横向(直径方向)的错位的作用,还具有减少压入歪斜的 效果。观察示出现有技术的图12(A) 、 (B),压入孔的倒角t的压入孔附近即里侧的斜面的
倾斜角度很陡。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263363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958732号
专利文献3 :日本再公表专利W0 2004/016961 但是,在将轴s压入轴孔h中时,有时产生压入歪斜的现象。根据具体例详细叙述 该压入歪斜,在带轮装置等中,在将轴s压入轮毂等的轴孔h中时,无法完全垂直地压入,常 常产生稍微倾斜地压入的情况[参照图12(A) 、 (B)]。该压入歪斜发生时,在压入后的形状 中从轴观察,成为带轮本身的安装也成为倾斜安装的安装方式。 在这种带轮上挂设橡胶制的带等进行旋转驱动的情况下,带张力在带宽度两端不 均一,所以带会偏磨损,带寿命可能縮短。进而,由于在带轮歪斜的状态下进行旋转驱动,所 以带一边左右摇晃一边旋转驱动,从这点来看,带寿命也可能縮短,进而,带动作音变大,成 为泵部分整体的噪音变大的较大要因。在任何情况下,带轮的压入歪斜对泵来说都没有益 处。 为了防止轴的歪斜,使比端面开口更靠轴孔里侧的倒角的斜面为陡倾斜,从而在 原理上能够减少轴的歪斜角度。但是,在实际的批量生产时会产生以下的问题点。即,在压 入前,在轴前端上配置具有轴孔的结构物的阶段中,在轴已经歪斜的情况下,仅设置陡倾斜 的倒角部,无法完全防止压入歪斜,而在歪斜的状态下将轴压入带轮孔中。
这是因为,通过制造装置所进行的大量生产,在将轴压入轴孔中的工序中,由于轴 和轴孔的压入中的相对移动速度以高速进行,所以轴前端通过轴孔倒角部的时间为极其微 小的时间,所以在压入歪斜的修正完成前压入已经结束。如果沿着孔的深度方向加深(增 长)倒角,则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但是当加深倒角深度时,所压入的孔的深度会相应地变 浅。即,压入有效长度縮短,因此压入强度降低。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 3所公开的技术中,通过带轮孔的开口部中的倒角,孔 的开口径进一步增大,在压入开始前在轴的前端上部配置轴孔,当施加压力时,轴相对于轴 孔的孔中心轴容易歪斜,其歪斜倾斜角度也变大。这由于轴孔的端面开口部的开口径越大,
4轴前端的外径和轴孔的开口部的开口径之间的间隙越大,而产生松动,从而存在容易进一 步歪斜的倾向。 S卩,在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3的倒角部的形状中,在容易进行压入的方面具有优 点,但是由于该倒角的形状,容易产生轴的歪斜,其结果为,如上所述,在作为带轮等使用的 情况下,存在带寿命降低和带动作音增大的课题。并且,相反为了减少压入歪斜而使倒角的 斜面的倾斜角度变陡时,倒角端面的开口径会减小,从而难以吸收轴心的横向(直径方向) 的错位。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技术课题)在于,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准确地将轴压入 轴孔中,并且还能够充分获得压入范围,能够实现牢固的压入接合。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明人专心地反复研究的结果是,通过使技术方案1的 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在轴和该轴所压入的轴孔中, 在该轴孔的开口端形成有开口端面,在所述轴孔的压入孔部侧形成有朝向开口端扩开的斜 面引导部,在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斜面引导部之间形成有从该斜面引导部侧朝向所述开口 端面扩开的陡斜面引导部,该陡斜面引导部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形成为大于所述斜面引导部 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并且所述开口端面为扁平圆锥形状。
通过使技术方案2的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
在技术方案l中,所述斜面引导部和所述轴孔的压入孔部的交界处形成为截面为弧状。通
过使技术方案3的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S卩,在技术方案
l或2中,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的交界处形成为截面为弧状。通过使技术方
案4的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S卩,在技术方案1、2或3的
任一项中,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陡斜面引导部的交界处形成为截面为弧状。
通过使技术方案5的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
在技术方案1 、 2、 3或4的任一项中,所述开口端面、所述陡斜面弓I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各
自的斜面的截面为直线状。通过使技术方案6的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解
决了上述课题即,在技术方案1、2、3或4的任一项中,所述开口端面、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
所述斜面引导部各自的斜面的截面为弧状。通过使技术方案7的发明成为如下的轴和轴孔
的压入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在技术方案1、2、3、4、5或6发明的任一项中,所述开口端
面的斜面形成为截面为弧状。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能够减少轴和轴孔的压入歪斜,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准确 地将轴压入轴孔中。进而还能够充分地获得压入范围,能够实现轴和轴孔的牢固的压入接合。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所述斜面引导部和所述轴孔的压入孔部的交界处的截面
形状形成为大致弧状,由此,与斜面引导部和压入孔部的交界处为角状的情况相比,成为向
外直径方向凹陷的状态,斜面引导部和压入孔部的交界处实质上扩展,能够使将轴引导到
压入孔部中的角度为陡倾斜,能够成为轴的轴芯线与轴孔的孔中心轴线极其一致的状态。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的交界处形成为弧
状,由此能够顺畅地将轴从陡斜面引导部引导到斜面引导部,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轴的压入。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陡斜面引导部的交界处形成为弧状,由此,通
5过开口端面引导的轴的前端部能够顺畅地移动到陡斜面引导部,能够减少冲击地进行压 入。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所述开口端面、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各 自的斜面的截面为直线状,由此能够通过切削加工简单地形成轴孔。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 中,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为所述开口端面、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各自的斜 面的截面为弧状,由此能够利用冲压加工容易地形成轴孔。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所述开 口端面的斜面形成为截面为大致弧状,由此,能够顺畅地将开口端面的轴引导到陡斜面引 导部。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轴和轴孔的构成的局部剖面的主视图, (B)是(A)的(I)部放大图,(C)是(B)的(II)部放大图。
图2是图1(C)的(III)部放大图。 图3 (A)是轴的前端在歪斜状态下与轴孔的开口端面抵接的初始状态的放大纵剖 主视图,(B)是示出轴的前端在轴孔的开口端面上移动同时对歪斜进行修正以与孔中心轴 线一致的状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 图4(A)是轴的前端到达陡斜面引导部的状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B)是示出通过
陡斜面引导部使轴的轴芯线与孔中心轴线一致的状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 图5(A)是轴的前端到达斜面引导部的状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B)是示出轴的前
端到达压入孔部的状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 图6(A)是示出压入的初始状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B)是示出压入正在进行的状 态的放大纵剖主视图。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B)是(A)的(IV) 部放大图,(C)是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和第4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B)是(A) 的(V)部放大图,(C)是第3和第4实施方式的作用图。 图10(A)是示出经由制造装置进行具有本发明的轴孔的倒角的车辆用泵的组装 的工序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B)是具有本发明的轴孔的倒角的车辆用泵的局部剖面的侧 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压入长度的放大图。
图12(A)和(B)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 1 :轴孔;11 :开口端面;14 :压入孔部;12 :斜面引导部;13 :陡斜面引导部;2 :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存在多个实施方式。首先,在第l 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轴孔1和轴2构成。所述轴孔1设置在各种泵的轮毂孔或带 轮装置的轮毂孔等装置上。如图1(B)、(C)和图2所示,轴孔1由开口端面11、斜面引导部12、陡斜面引导部13和压入孔部14构成,其形成顺序为,从轴孔1的开口侧起,为开口端面 11、陡斜面引导部13、斜面引导部12、压入孔部14。 所述开口端面11的直径中心与后述的斜面引导部12、陡斜面引导部13和压入孔 部14的直径中心一致[参照图1 (B) ] 。 S卩,当设定通过所述轴孔1的直径中心的假想的孔 中心轴线La时,所述开口端面11、斜面引导部12、陡斜面引导部13和压入孔部14的直径 中心位于该孔中心轴线La上。 所述开口端面ll为圆形且形成为扁平圆锥形状的浅凹部[参照图l(A)、 (B)]。 即,作为所述开口端面11沿着孔中心轴线La的截面形状而观察到的开口端面11的倾斜面 lla的倾斜角度a是极小的角度。这里如图2所示,倾斜角度a是相对于与所述孔中心轴 线La正交的角度基准线J的角度,该角度基准线J的方向与所述轴孔1的直径方向为同一 方向。而且,具体而言,开口端面11中的倾斜面lla的倾斜角度a大约为5度 10度左 右。 接着,如图1(B)、 (C)和图2所示,斜面引导部12隔着后述的陡斜面引导部13形 成在与所述开口端面11之间。斜面引导部12是相对于所述角度基准线J具有较大的倾斜 角度9a的圆锥状的内周壁面,具体而言,斜面引导部12的倾斜面12a的倾斜角度9a大 约为50度 75度左右。并且,斜面引导部12的倾斜面12a的假想延长线n与所述开口端 面11的倾斜面lla相交(参照图2)。 S卩,基于所述假想延长线n和所述倾斜面lla的交点的圆周轨迹的直径比后述的 陡斜面引导部13的最大直径大。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开口端面11的倾斜面 11a、斜面引导部12的倾斜面12a、陡斜面引导部13的倾斜面13a形成为直线状。S卩,所述 倾斜面11a、倾斜面12a、倾斜面13a构成连续的折线形状。 接着,如图l(B)、 (C)和图2所示,陡斜面引导部13位于所述开口端面ll和所述 斜面引导部12之间且连续形成。陡斜面引导部13的倾斜面13a相对于所述角度基准线J 的倾斜角度9b形成为比所述斜面引导部12的倾斜面12a的倾斜角度9a大的角度(参 照图2)。陡斜面引导部13的倾斜角度9 b的具体角度为相对于所述角度基准线J接近大 约70度 90度的角度。 而且,在陡斜面引导部13、所述斜面引导部12和开口端面11的角度关系中,在所 述各个角度范围中确定为倾斜角度9b〉倾斜角度9a〉倾斜角度a 。与所述斜面引导部 12连续地形成压入孔部14。压入孔部14是轴2实际压入接合的孔,压入孔部14的内径略 小于轴2的外径。 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吸收轴2的错位的作用,轴2的前端部与所述开口端面11 抵接[参照图3(A)],朝向直径中心移动[参照图3(B)]。然后,接近陡斜面引导部13,并且 一点点地修正轴2的歪斜,轴2的轴芯线Lb平行地接近所述孔中心轴线La。在这种状态 下,所述轴2的前端进入陡斜面引导部13[参照图4(A)、 (B)]。 此时,轴2的轴芯线Lb进一步一致地接近所述孔中心轴线La同时进行修正。进 而,轴2的前端到达所述斜面引导部12[参照图5(A) 、 (B)]。此时,轴2的轴芯线Lb和轴2 的孔中心轴线La成为大致一致的状态,轴2被压入到压入孔部14中[参照图6 (A) 、 (B)]。 这样,图3 图6中的轴2的前端部从开口端面11向压入孔部14移动并压入到压入孔部 14中的工序瞬时进行并完成。
并且,在图7中,与所述假想延长线n(斜面引导部12的延长线)相比,通过所述 开口端面11和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的交界处113P以及所述斜面引导部12和压入孔部14 的交界处124P的假想倾斜线m相对于所述角度基准线J为大角度,轴2沿着假想倾斜线m 朝向压入孔部14, 一边使轴2的轴芯线Lb接近孔中心轴线La, 一边将轴2压入到压入孔部 14中。 接着,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8(A)、 (B)所示,使所述斜面引导部12和 所述压入孔部14的交界处为弧状地连续形成弧状连续面124,弧状连续面124是以从所述 斜面引导部12的内周面鼓出的方式形成的面[参照图8(B)]。在图8(B)、 (C)中,该弧状 连续面124由124R表示。这里,R表示曲线,还表示圆弧和圆弧以外的自由曲线。通过形 成所述弧状连续面124,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轴2的压入歪斜。 S卩,通过弧状连续面124,使得所述斜面引导部12和所述压入孔部14的交界处 124P的内径更大。而且,与通过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和所述开口端面11的交界处113P以 及所述交界处124P的假想倾斜线Gb相比,通过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和所述开口端面11 的交界处113P以及所述弧状连续面124的假想倾斜线Ga的角度更大。
由于假想倾斜线Ga与假想倾斜线Gb相比,相对于所述角度基准线J的角度更大, 所以轴2沿着所述假想倾斜线Ga被弓I导到压入孔部14 [参照图8 (C)],轴2的轴芯线Lb和 轴孔1的孔中心轴线La更容易一致,能够减少轴2的压入歪斜。优选所述弧状连续面124 的半径为0. 5mm 3mm左右。 接着,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端面11的倾斜面lla形成为弧状[参 照图9(A)]。倾斜面lla形成为弧状是形成为圆弧形状的情况,但是也包含由于加工精度和 模具精度而成为近似圆弧的曲线的情况。并且还包含仅是光滑的曲线形状的情况。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将轴2压入到轴孔1中时,在产生轴2相对于轴孔1的错 位的情况下,轴2的前端与开口端面11碰抵,进而,轴2的前端和开口端面11的倾斜面lla 相互摩擦,同时在轴芯线Lb和孔中心轴线La—致的方向上沿横向(直径方向)错开并压 入。此时相互摩擦并移动,但是通过使倾斜面lla为弧状,使得轴2向横向(直径方向)的 摩擦顺畅,由此能够使轴2顺利地压入到轴孔1中,压入载荷稳定。 接着,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9(A)、 (B)所示,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 基础上,使所述开口端面11和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的交界处113P、以及该陡斜面引导部 13和所述斜面引导部12的交界处123P也分别形成为弧状。具体而言,设所述开口端面11 和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的交界处113P的弧状形成范围为弧状连续面113,设所述陡斜面 引导部13和所述斜面引导部12的交界处123P的弧状形成范围为弧状连续面123[参照图 9(B)]。所述弧状连续面113以从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的内周面鼓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弧 状连续面123以从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的内周面观察为凹陷的方式形成[参照图9(B)]。
在第4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端面11的倾斜面11a、斜面引导部12的倾斜面12a、 陡斜面引导部13的倾斜面13a有时分别形成为截面为弧状。具体而言,如图9(B)所示,用 IIR表示所述倾斜面lla,用12R表示所述倾斜面12a,用13R表示所述倾斜面13a。并且, 用113R表示所述弧状连续面113,用123R表示所述弧状连续面123,用124R表示所述弧状 连续面124[参照图9(B)]。而且,所述倾斜面11a、倾斜面12a和倾斜面13a的弧状曲线形 成为,使得弧状连续面113、弧状连续面123和弧状连续面124的各弧状面成为光滑地连续
8的曲线[参照图9(B)]。 在形成上述弧状连续面113、弧状连续面123和弧状连续面124的情况下,在通过基于模具的修边加工形成所述开口端面11、斜面引导部12和陡斜面引导部13时,能够极其容易地形成,并且模具寿命延长,能够降低制作时间和制作费用。进而,能够顺畅地将轴2压入轴孔l,能够获得压入载荷的稳定化的效果。轴2在前端部形成有倒角部21。该倒角部21相对于轴芯线Lb形成为大约3度 30度。 在本发明中,在轴2和该轴2所压入的轴孔1中,在所述开口端面11和所述斜面引导部12之间形成有从该斜面引导部12侧朝向所述开口端面11扩开的陡斜面引导部13,该陡斜面引导部13的斜面的角度9b形成为大于所述斜面引导部12的斜面的角度9a,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多轴2向轴孔1中的压入长度。 S卩,在现有技术中,仅存在2个阶段的倾斜面,在为了减少轴2的歪斜而增大里侧的倒角的倾斜的情况下,例如仅由具有与所述陡斜面引导部13大致相同的倾斜面的倒角构成时,如图11的假想线的部分所示,占据轴孔全长的大部分。其结果为,如图11所示,现有的轴2的压入长度为Ho。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开口端面ll和斜面引导部12之间形成陡斜面引导部13,使得倒角的深度方向的长度与以往大致相同,成为压入长度Ha。该压入长度Ha能够比所述压入长度Ho大。并且,与上述相反,如果为相同的压入长度,则能够使具有轴孔1的带轮等部件在轴向上变薄,进而节省空间。 图10示出具有本发明的轴孔1和轴2的车辆用泵A(具体而言为水泵),图10(A)示出通过制造装置来组装所述车辆用泵A的组装工序。并且,图10(B)是安装完成后的车辆用泵A。制造装置由支承夹具3和按压夹具4构成,在所述支承夹具3上固定支承有所述车辆用泵A的泵主体部5。 在所述泵主体部5上装配有所述轴2,在带轮6上形成有所述轴孔1作为其轮毂孔[参照图IO(A)]。在该轴孔1上形成有由所述开口端面11、陡斜面引导部13、斜面引导部12构成的倒角,所述轴2在前端部形成有倒角部21。
权利要求
一种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在轴和该轴所压入的轴孔中,其特征在于,在该轴孔的开口端形成有开口端面,在所述轴孔的压入孔部侧形成有朝向开口端扩开的斜面引导部,在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斜面引导部之间形成有从该斜面引导部侧朝向所述开口端面扩开的陡斜面引导部,该陡斜面引导部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形成为大于所述斜面引导部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并且所述开口端面为扁平圆锥形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引导部和所述轴孔的压入孔部的交界处形成为截面为弧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的交界处形成为截面为弧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陡斜面引导部的交界处形成为截面为弧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端面、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各自的斜面的截面为直线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端面、所述陡斜面引导部和所述斜面引导部各自的斜面的截面为弧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端面的斜面形成为截面为弧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轴和轴孔的压入结构,在将轴压入轴孔中时,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准确地将轴压入轴孔中,并且还能够充分获得压入范围,能够实现牢固的压入接合。在轴(2)和该轴(2)所压入的轴孔(1)中,在该轴孔(1)的开口端形成有开口端面(11),在所述轴孔(1)的压入孔部(14)侧形成有朝向开口端扩开的斜面引导部(12),在所述开口端面(11)和所述斜面引导部(12)之间形成有从该斜面引导部(12)侧朝向所述开口端面(11)扩开的陡斜面引导部(13)。该陡斜面引导部(13)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形成为大于所述斜面引导部(12)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并且所述开口端面(11)为扁平圆锥形状。
文档编号F16B4/00GK101737410SQ20091020465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岩野功佳 申请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