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形导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201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形导风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风管,尤其涉及一种“L”形导风管。
背景技术
结合常见的建筑来看,其往往为用到各式各样的导风管来对不同的气流已经引 导。然而,但是,现有的引管连接密封程度不高,且接头处容易出现松动或是松脱,影响使用 寿命。同时,现有的引管在气流的分流出往往容易出现欠压或是增压现象,从而出现不必要 的震动和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L”形导风管。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L”形导风管,包括有导风管本体,其中所述导风管本 体的一端为圆形接口,另一端为矩形接口 ;所述圆形接口上设有圆形引导口,矩形接口上设 有矩形引导口。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中,所述的圆形引导口上设有圆形限位环。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中,所述的矩形引导口上设有矩形限位 环。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中,所述圆形接口的延伸截面为梯形。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中,所述梯形两边的斜角为30度到60度。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依托于圆形接口的梯形延伸截面,能够有效控制气流的流 动,不至于出现不必要的过压或是欠压,也就免去了噪音和震动出现的可能。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 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本“L”形导风管的整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L”形导风管的正面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圆形引导口 2矩形引导口3圆形限位环 4矩形限位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L”形导风管,包括有导风管本体,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导风管本体的一端为圆形接口,另一端为矩形接口 ;所述圆形接口上设有圆形引导口 1,矩形接口上设有矩形引导口 2。
具体来看,为了确保本“L”形导风管与其上衔接的其他导管能进行一个稳固的连 接,在圆形引导口 1上设有圆形限位环3。同样的,在矩形引导口 2上也设有矩形限位环4。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圆形接口的延伸截面为梯形。由此,能够让气 流从圆形接口流至矩形接口时有个逐渐开阔的过渡,不会出现突然的欠压。同样的,当气流 从矩形接口流向圆形接口时,由于梯形截面的存在,能够对气流进行一定的收拢,免去圆形 接口突然收到较大气压的冲击。进一步来看,梯形两边的斜角为30度到60度,由此来适应 不同气流的需要。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将本“L”形导风管的圆形引导口 1连入相匹配的圆形接口,由 圆形限位环3进行卡位。同时,将矩形引导口 2套接到矩形通风口上,同样由矩形限位环4 进行衔接限位即可,快速便捷。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依托于圆形接口的梯 形延伸截面,能够有效控制气流的流动,不至于出现不必要的过压或是欠压,也就免去了噪 音和震动出现的可能。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 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 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L”形导风管,包括有导风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本体的一端为圆形 接口,另一端为矩形接口 ;所述圆形接口上设有圆形引导口,矩形接口上设有矩形引导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引导口上设有 圆形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引导口上设有 矩形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接口的延伸截面 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形导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两边的斜角为30 度到60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L”形导风管,包括有导风管本体,特点是导风管本体的一端为圆形接口,另一端为矩形接口。并且,圆形接口上设有圆形引导口,矩形接口上设有矩形引导口。依托于圆形接口的梯形延伸截面,能够有效控制气流的流动,不至于出现不必要的过压或是欠压,也就免去了噪音和震动出现的可能。
文档编号F16L9/21GK102052525SQ2009102087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聂圣哲 申请人:苏州德胜住宅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