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48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07-177877 (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现有的油压缓冲器如图9所 示,在安装于车体侧和车轴侧的一方的缸体1的油室中插入安装于车体侧和车轴侧的另一 方上的活塞杆2,通过设于活塞杆2的前端部的活塞3将缸体1的油室划分为活塞侧油室4A 和杆侧油室4B,在活塞3上设置衰减力发生装置5。另外,使补给进退缸体1的油室4A、4B 的活塞杆2的容积(也包含油的温度膨胀量的容积)的储油室6连通在缸体1的活塞侧油 室4A,在缸体1的活塞侧油室4A和储油室6之间介装设有衰减力发生装置8的阀室7。储 油室6通过气室6A加压(可在储油室6和气室6A之间介装气囊、自由活塞等)。这时,衰减力发生装置5由开闭设于活塞3上的压侧流路3A的压侧衰减阀5A和 开闭设于活塞3上的伸侧流路3B的伸侧衰减阀5B构成。衰减力发生装置8由开闭设于阀 室7上的压侧流路7A的压侧衰减阀8A和设于阀室7上的伸侧流路7B的伸侧衰减阀8B构 成。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4A的油升压而从压侧流路7A的压侧衰减阀8A向储油 室6流出,并从压侧流路3A的压侧衰减阀5A向杆侧油室4B流出,产生基于压侧衰减阀8A 和压侧衰减阀5A的流路阻抗的压侧衰减力。这时,活塞杆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通过压侧衰 减阀8A而向储油室6排出。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4B的油升压而从伸侧流路3B的伸侧 衰减阀5B向活塞侧油室4A流出,产生基于伸侧衰减阀5B的流路阻抗的伸侧衰减力,活塞 杆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从储油室6通过伸侧流路7B的伸侧衰减阀8B而补给至活塞侧油室 4A。在现有的油压缓冲器中,对于压侧行程,如图9所示,活塞侧油室4A(C0MP室)的 升压的油被分为流动储油室6和流动杆侧油室4B(TEN室)两个流路7A、3A,所以杆侧油室 4B的压力根据该流路7A、3A的压侧衰减阀8A、5A的流路阻抗等的平衡而在正压 负压间变 动。即、杆侧油室4B的压力根据压侧衰减阀8A的流路阻抗以及气室6A的空气压力和压侧 衰减阀5A的流路阻抗的平衡而在正压 负压间变动,若压侧衰减阀5A的流路阻抗过大,则 在杆侧油室4B中产生真空,在伸侧反转时产生衰减力的怠工。另外,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4B的升压的油仅是从一个流路3B向活塞侧油室4A 流出,活塞侧油室4A的压力不仅是依赖于气室6A的气体压力而产生变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缓冲器,在活塞侧油室的油向杆侧油室和储油室流 出的压侧行程中,能够使杆侧油室的压力不因压侧衰减阀的流路阻抗的设定而变动,能够 避免伸侧反转时减压力的怠工。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油压缓冲器,在压侧行程中,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杆侧油室的压力。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油压缓冲器,在伸侧行程中,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活 塞侧油室的压力。第一方面的油压缓冲器,在安装于车体侧和车轴侧的一方上的缸体的油室中插入 安装于车体侧和车轴侧的另一方上的活塞杆,通过设于活塞杆的前端部的活塞将缸体的油 室划分为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将补偿进退缸体的油室的活塞杆的容积的储油室连通 在缸体的油室上,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之间设置衰减力发生装置,衰减力发生 装置上设置有在压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活塞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杆侧油室流 动的压侧流路,在该压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在下游侧设置压侧单向阀(Check valve),将该压侧流路中的压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在衰减力发 生装置上设置有在伸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杆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活塞侧油室 流动的伸侧流路,在该伸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该伸 侧流路中的伸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在油压缓冲器中,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之间设置衰减力发生装置, 在衰减力发生装置上设置有在压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活塞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 向杆侧油室流动的压侧流路,在该压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在下游侧设置压侧 单向阀,将该压侧流路中的压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在衰减力发 生装置上设置有在伸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杆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活塞侧油室 流动的伸侧流路,在该伸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该伸 侧流路中的伸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的升压的油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的压侧流路的上游侧 的压侧衰减阀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流出的油中的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 单向阀通过缸体的外侧流路而流入杆侧油室。另外,从该压侧衰减阀流出的油中另一方的 油的流动、即活塞杆的进入容积量的油的流动流入储油室。这时,杆侧油室的压力(由于压 侧衰减阀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阀 缸体的外侧流路的流路阻抗小)基本上仅依赖于加压 储油室的气室的压力,不因压侧衰减阀的流路阻抗的设定而变动。因此,能够避免伸侧反转 时的衰减力的怠工。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的升压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的伸 侧流路的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 补给的活塞杆的退出容积量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单向阀而流入活塞侧油室。另外,通过将加压储油室的气室的压力设定为高压,从而在压侧行程中能够将杆 侧油室的压力形成为较大的正压,能够提高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响应性。第二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 在设于压侧流路的下游侧的所述压侧单向阀上附加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而成。因此,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b)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在设于压侧流路上的压侧单向阀上设置附加压侧 衰减力发生部件的压侧板阀。这时,在压侧行程中,从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流出的油中的一 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板阀通过缸体的外侧流路流入杆侧油室,但是压侧板阀在起到单向
5止回的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产生压侧衰减力的功能。压侧板阀产生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 Δ F,杆侧油室的压力Pr变为从加压储油室的气室的压力Pa减去AF的值、换言之为依赖 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压侧行程中,杆侧油室的压力Pr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够依赖 于活塞速度控制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活塞速度为高速时,通过压侧单向阀的 节流而AF变大,Pr变小,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塞速度为 低速时,压侧板阀节流时的AF变小,Pr变大,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得急剧, 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压侧衰减力的总量成为压侧衰减阀的衰减力和压侧板阀的衰减力的总和, 但是通常的设置中,使压侧衰减阀的衰减力更大。压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依赖于压侧衰 减阀的衰减力。第三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衰减力发生 装置在设于伸侧流路的下游侧的所述伸侧单向阀上附加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而成。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c)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在设于伸侧流路上的伸侧单向阀上设置附加伸侧 衰减力发生部件的伸侧板阀。这时,在伸侧行程中,从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流出的油中的一 方的油的流动是从伸侧板阀通过缸体的外侧流路流入活塞侧油室,但是伸侧板阀在起到单 向止回的功能外还起到产生伸侧衰减力的功能。伸侧板阀产生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 Δ F,活塞侧油室的压力Pp成为从加压储油室的气室的压力Pa减去AF而得的值、换言之 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伸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的压力Pp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够依 赖于活塞速度控制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活塞速度为高速时,通过伸侧板阀的 节流而AF变大,Pp变小,所以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塞速度为 低速时,伸侧板阀节流时的AF变小,Pp变大,所以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得急剧, 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伸侧衰减力的总量成为伸侧衰减阀的衰减力和伸侧板阀的衰减力的总和, 但是通常的设置中,使伸侧衰减阀的衰减力更大。伸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依赖于伸侧衰 减阀的衰减力。第四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在第一 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衰减力 发生装置具有固定化在缸体上的阀零件,在阀零件的外周的沿着轴方向的中央设置中心 板,在阀零件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的轴方向的一方侧设置压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在另 一方侧设置伸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压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组与伸侧衰减阀和压侧 单向阀的组隔着中心板线对称配置而成。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d)上述(a) (C)的衰减力发生装置,具有固定化在缸体上的阀零件,在阀零件 的外周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央设置中心板,在阀零件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的轴方向的一方 侧设置压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在另一方侧设置伸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压侧衰减阀 和伸侧单向阀的组与伸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的组隔着中心板线对称配置。由此,在压侧 行程中,从活塞侧油室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而在杆侧油室和储油室中流出的上述(a)的油
6的流路和在伸侧行程中从杆侧油室和储油室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而向活塞侧油室流出的 上述(a)的油的流路都是较短的流路长、较小的流路阻抗,能够使这些油的流动顺畅。第五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通过、将阀 零件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内的一端侧固定化在缸体的中心轴上,在中心板的周围设置压侧 流路和伸侧流路,将该压侧流路和伸侧流路经由设于中心板上的连通路、设于阀零件上的 连通路连通在储油室上而成。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e)上述(d)的衰减力发生装置,将阀零件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的一端侧固定化 在缸体的中心轴上,在中心板的周围设置压侧流路和伸侧流路,将该压侧流路和伸侧流路 经由穿设在中心板上的槽孔、穿设在阀零件上的连通路而连通在储油室上。由此,能够压缩 将衰减力发生装置的压侧流路和伸侧流路的中间部连通在储油室上的路径,能够使该路径 上的油的流动顺畅。第六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在第四或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在 阀零件上设置绕过压侧衰减阀和伸侧衰减阀而将缸体的活塞侧油室连通在杆侧油室以及 储油室上的旁通流路,将被从外部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设置在该旁通流路上。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f)上述(d)或(e)的衰减力发生装置,在阀零件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上设置 绕过压侧衰减阀和伸侧衰减阀而将缸体的活塞侧油室连通在杆侧油室以及储油室上的旁 通流路,将被从外部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设置在该旁通流路上。由此,能够使用衰减力发生 装置调整压侧衰减力以及/或伸侧衰减力的大小。第七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在第一 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缸体 的油室的周围设置连通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的外侧流路,在缸体的油室以及外侧流路的 周围设置储油室而成。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g)在油压缓冲器中,缸体在油室的周围设置连通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的外侧 流路,在缸体的油室以及外侧流路的周围设置储油室。因此,在缸体的中心部设置油室,在 油室的外侧设置外侧流路,在外侧流路的更外侧设置储油室。由此,在油压缓冲器中,不会 增长加大阻尼管,能够在全长较短的阻尼管的内部一并设置外侧流路以及储油室,能够提 高搭载此结构的车辆的布置上的自由度。第八方面的油压缓冲器,是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将所述缸体插嵌在阻尼管的内 部,缸体由外筒和内筒构成,在内筒的内部形成所述油室,在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所述外侧 流路,在阻尼管和外筒之间形成所述储油室而成。因此,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h)在阻尼管的内部嵌插缸体,缸体由外筒和内筒工程,在内筒的内部行程所述油 室,在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所述外侧流路,在阻尼管和外筒之间形成所述储油室。通过由阻 尼管和缸体的外筒以及内筒构成的三重管结构能够紧凑地实现上述(g)。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油压缓冲器的基本结构的模式剖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油压缓冲器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图2的活塞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2的衰减力发生装置的剖面图。图5表示实施例2的油压缓冲器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图5的衰减力发生装置的侧面图。图7是沿图6的衰减力发生装置的VII-VII线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图6的衰减力发生装置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现有例的模式剖面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油压缓冲器的基本结构的模式剖面图。图11是表示油压缓冲器的压侧行程的油的流动的模式剖面图。图12是表示油压缓冲器的伸侧行程的油的流动的模式剖面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油压缓冲器的外观的正面图。图14是表示油压缓冲器的剖面图。图15是沿图14的XIV-XIV线的剖面图。图16是表示衰减力发生装置的剖面图。图17是表示调整器保持架的平面图。图18是表示实施例5的油压缓冲器的基本结构的模式剖面图。图19是表示实施例5的油压缓冲器的剖面图。图20是表示阻尼箱的剖面图。图21A、图21B表示衰减力发生装置的油的流动,图21A是表示正侧行程的剖面图, 图21B是表示伸侧行程的剖面图。图22A 图22C表示阀零件,图22k是正面图,图22B是侧面图,图22C是平面图。图22A、图23B表示中心板,图23A是平面图,图23B是沿图23A的B-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1 图4)油压缓冲器10,如图1、图2所示,在安装于车体侧的阻尼缸体11的油室27中滑动 自如地插入安装于车轴侧的中空活塞杆12,在缸体11和活塞杆12的外侧部介装(安装) 悬架弹簧13。缸体11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14,在活塞杆12上设有车轴侧安装部件15。在缸体 11的外周部设置弹簧载荷调整用液压起重器16,在液压起重器16上设置弹簧座17,并在 车轴侧安装部件15的外侧部设置弹簧座18。在弹簧座17与弹簧座18之间介装悬架弹簧 13,通过液压起重器16的升降操作来调整悬架弹簧13的设定长度(弹簧载荷)。悬架弹簧 13的弹簧力吸收车辆从路面受到的冲击力。缸体11如图3所示在其开口部设置活塞杆12贯通的杆导21。杆导21液密地插 装在缸体11中,在其设有油封22、套管23、尘封24的内径部中活塞杆12液密地滑动自如。油压缓冲器10其缸体11形成由外筒IlA和内筒IlB构成的二重管,将外筒IlA 的上端外周螺接(螺纹接合)在车体侧安装部件14上,在外筒IlA的下端内周螺接杆导21
8的大外径部,在杆导21的小外径部嵌合设置内筒IlB的下端内周。并且,由螺母26固定插 装在活塞杆12的前端部的活塞25,通过能够滑动地插入内筒IlB的内周的活塞25将缸体 11的油室27划分为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28是回弹弹簧(rebound spring), 29是突起橡胶。油压缓冲器10在车体侧安装部件14上固定副罐30,设于由盖30A密封的副罐30 内的气室31和储油室32通过气囊33分离。将利用经由设于盖30A上的气阀34而被高压 化的气室31的压力所加压的储油室32与缸体11的油室27连通设置,由该储油室32补偿 进退缸体11的油室27的活塞杆12的容积(包括油的温度膨胀量的容积)。油压缓冲器10在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与杆侧油室27B之间设置衰减力发生 装置40。衰减力发生装置40内设在缸体11的内部靠近车体侧安装部件14的部位,将同轴 配置在缸体11上的上方阀保持架41A的台阶状外周部收纳在外筒IlA以及内筒IlB的上 端内周,将该上方阀保持架41A的外缘部夹入固定在内筒IlB的上端面与车体侧安装部件 14的内表面之间。衰减力发生装置40将从上方阀保持架41A —侧顺次装添在内筒IlB的 内周上的压侧板42A、中间阀保持器41B、伸侧板42B、下方阀保持器41C,通过卡合在该下方 阀保持器41C的中心孔上并螺合在上方阀保持架41A的中心螺纹部上的螺栓状的阀零件43 夹压保持在上方阀保持架41A的中心轴上。衰减力发生装置40如上所述将阀零件43在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内的一端 侧固定化在缸体11的中心轴上。衰减力发生装置40在阀零件43的外周的沿轴方向的中 央设置与该阀零件43的外周相隔环状间隔的中心板44,在中心板44的周围(由中间阀保 持器41B包围)设置压侧流路45和伸侧流路46 (在本实施例中,压侧流路45与身侧流路 46相同,彼此构成共用流路)。中心板44在一端面侧的周方向多个位置和另一端面侧的周 方向多个位置上分别穿设在径方向上贯通的槽孔44A、44B。衰减力发生装置40在阀零件43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44的轴方向的一方侧从 远离中心板44的一侧顺次设置单向阀弹簧46C、伸侧单向阀46B、压侧衰减阀45A、垫圈 (washer) 45D、施力部件(盘簧)45E,从远离中心板44的一侧顺次设置单向阀弹簧45C、压 侧单向阀45B、伸侧衰减阀46A、垫圈46D、施力部件(盘簧)46E。并且,单向阀弹簧46C、伸 侧单向阀46B、压侧衰减阀45A、垫圈45D、施力部件46E的组和单向阀弹簧45C、压侧单向阀 45B、伸侧衰减阀46A、垫圈46D、施力部件46E的组隔着中心板44线对称配置。压侧单向阀 45B构成环状,通过由上方阀保持架41A支承的单向阀弹簧45C而向压侧板42A的一侧靠 压,使其外周部就座在压侧板42A上,在其内周部就座伸侧衰减阀46A的外缘部。伸侧单向 阀46B构成环状,通过由下方阀保持器41C支承的单向阀弹簧46C而向伸侧板42B的一侧 靠压,使其外周部就座在伸侧板42B上,在其内周部上就座压侧衰减阀45A的外缘部。衰减力发生装置40经由穿设在上方阀保持架41A和下方阀保持器41C的伸压共 用流路47、48、中心板44的周围的压侧流路45、伸侧流路46、设于缸体11的外筒IlA与内 筒IlB的环状间隙的缸体11的外侧流路11C、设于内筒IlB的下端侧的孔流路,将缸体11 的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连通(活塞25不具有连通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 27B的流路)。衰减力发生装置40将中心板44的周围的压侧流路45、伸侧流路46经由穿设在中
9心板44上的槽孔44A、44B、穿设在阀零件43的径方向以及中心轴上的轴方向上的连通路 43A、穿设在车体侧安装部件14上的连通路14A等而连通在副罐30的储油室32上。因此,对于油压缓冲器1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的油从缸体 11的外侧流路IlC朝向杆侧油室27B流动的压侧流路45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40上,在该 压侧流路45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45A,在下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45B,将该压侧流路45 中的压侧衰减阀45A和压侧衰减阀45B的中间部经由连通路43A等连通在储油室32上。另外,在伸侧行程中,将缸体11的杆侧油室27B的油从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朝 向活塞侧油室27A流动的伸侧流路46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40上,在该伸侧流路46的上游 侧设置伸侧衰减阀46A,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46B,将该伸侧流路46中的伸侧衰减阀 46A和伸侧单向阀46E的中间部经由连通路43A等连通在储油室32上。另外,衰减力发生装置40,可以根据需要,如图4所示,在阀零件43的包含前述连 通路43A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上,设有绕过压侧衰减阀45A和伸侧衰减阀46A,将缸体 11的活塞侧油室27A连通在杆侧油室27B和储油室32上的旁通流路52。通过由设于车体 侧安装部件14上的调整器50被从外部操作的压侧衰减力调整阀51来调整该旁通流路52 的开口面积,从而能够调整压侧衰减力。另外,油压缓冲器10,可以根据需要, 如图3所示,在活塞杆12的中空部设置将缸 体11的杆侧油室27B连通在活塞侧油室27A上的衰减力调整用流路62。通过由设于车轴 侧安装部件15上的调整器60被从外部操作的伸侧衰减力调整阀61来调整该流路62的开 口面积,从而能够调整伸侧衰减力。在活塞杆12的中空部上从活塞侧油室27A的一侧螺接 开孔管(多孔管)(perforated tube、孔t管)63,将由支承在该开孔管63上的弹簧64 加压的单向阀65能够从活塞侧油室27A的一侧就座地设于流路62的开口上,阻止在压侧 行程中升压的活塞侧油室27A的油流入流路62。因此,油压缓冲器10如以下进行衰减作用。(压侧行程)(图1、图2的实线箭头的流动)活塞侧油室27A的油升压,将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压侧流路45的压侧衰减阀45A 推开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45A流出的油在压侧流路45上一分为二,一方油 从压侧单向阀45B通过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向杆侧油室27B流出,另一方油经由中心板 44的槽孔44A、44B、阀零件43的连通路43A、车体侧安装部件14的连通路14A等向储油室 32排出。向该储油室32排出的另一方油补偿活塞杆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伸侧行程)(图1、图2的点划线箭头的流动)杆侧油室27B的油升压,通过缸体11的外侧流路11C,将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伸 侧流路46的伸侧衰减阀46A推开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46A流出的油与经 由车体侧安装部件14的连通路14A、阀零件43的连通路43A、中心板44的槽孔44A、44B等 补给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单向阀46B而向活塞侧油室27A流出。从储油室32补给的油补 给活塞杆1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在油压缓冲器10中,在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之间设置衰 减力发生装置4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的油从缸体11的外侧流路 IlC朝向杆侧油室27B流动的压侧流路45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40上,在该压侧流路45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45A,在下游侧设置压侧单向阀45B,将该压侧流路45的压侧衰减阀 45A和压侧单向阀45B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32上,在伸侧行程中,将缸体11的杆侧油室 27B的油从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朝向活塞侧油室27A流动的伸侧流路46设于衰减力发 生装置40,在该伸侧流路46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46A,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46B, 使该伸侧流路46中的伸侧衰减阀46A和伸侧单向阀46B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32上。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27A的升压的油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压侧流路45 的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45A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45A流出的油中一方的油 的流动是从压侧单向阀45B通过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而流入杆侧油室27B。另外,从该 压侧衰减阀45A流出的油中的另一方的油的流动、即活塞杆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的流动是 流入储油室32。这时,杆侧油室27B的压力(由于压侧衰减阀45A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阀 45B 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的流路阻抗小)基本上仅依赖于加压储油室32的气室31的 压力,不因压侧衰减阀45A的流路阻抗的设定而变动。因此,能够避免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 的怠工。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27B的升压的油从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通过衰减力发 生装置40的伸侧流路46的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46A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 46A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32补给的活塞杆1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单向阀 46B而流入活塞侧油室27A。另外,通过将加压储油室32的气室31的压力设定为高压,从而在压侧行程中能够 将杆侧油室27B的压力形成为较大的正压,能够提高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响应性。(b)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40具有固定化在缸体11上的阀零件43,在阀零 件43的外周的沿轴方向的中央上设置中心板44,在阀零件43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44的轴 方向的一方侧设置压侧衰减阀45A和伸侧单向阀46B,在另一方侧设置伸侧衰减阀46A和压 侧单向阀45B,压侧衰减阀45A和伸侧单向阀46B的组与伸侧衰减阀46A和压侧单向阀45B 的组隔着中心板44线对称配置。由此,在压侧行程中从活塞侧油室27A通过衰减力发生装 置40而在杆侧油室27B和储油室32中流出的上述(a)的油的流路和在伸侧行程中从杆侧 油室27B和储油室32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40而向活塞侧油室27A流出的上述(a)的油的 流路都是较短的流路长、较小的流路阻抗,能够使这些油的流动顺畅。(c)上述(b)的衰减力发生装置40将阀零件43在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的 一端侧固定化在缸体11的中心轴上,在中心板44的周围设置压侧流路45和伸侧流路46, 将该压侧流路45和伸侧流路46经由穿设在中心板44上的槽孔44A、44B、穿设在阀零件43 上的连通路43A而连通在储油室32上。由此,能够压缩将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压侧流路 45和伸侧流路46的中间部连通在储油室32上的路径,能够使该路径上的油的流动顺畅。(d)上述(b)或(c)的衰减力发生装置40,在阀零件43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 上设置绕过压侧衰减阀45A和伸侧衰减阀46A而将缸体11的活塞侧油室27A连通在杆侧 油室27B以及储油室32上的旁通流路52,将被从外部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51设置在该旁 通流路52上。由此,能够使用衰减力发生装置40调整压侧衰减力的大小。(实施例2)(图5 图8)油压缓冲器100,如图5 图7所示,在安装于车体侧的阻尼缸体111的油室127 中滑动自如地插入安装于车轴侧的中空活塞杆112,在缸体111和活塞杆112的外侧部介装悬架弹簧113。缸体111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114,在活塞杆112上设有车轴侧安装部件115。在 缸体111的外周部设置弹簧载荷调整用螺母116,设置支持弹簧载荷调整用螺母116的弹 簧座117,并在车轴侧安装部件115的外侧部设置弹簧座118。在弹簧座117与弹簧座118 之间介装悬架弹簧113,通过螺母116的升降操作来调整悬架弹簧113的设定长度(弹簧载 荷)。悬架弹簧113的弹簧力吸收车辆从路面受到的冲击力。缸体111如图5所示在其开口部设置活塞杆112贯通的杆导121。杆导121液密 地插装在缸体111中,在其设有油封122、套管123、尘封124的内径部上活塞杆112液密且 滑动自如。油压缓冲器100其缸体111形成由外筒IllA和内筒IllB构成的二重管,将外筒 IllA与车体侧安装部件114 一体成形,在外筒IllA的下端内周固定杆导121的大外径部, 在杆导121的小外径部嵌合内筒IllB的下端内周,使内筒IllB的上端部碰接设置在外筒 IllA的上端内面。并且,由螺母126固定插装在活塞杆112的前端部的活塞125,通过能够 滑动地插入内筒IllB的内周的活塞125将缸体111的油室127划分为活塞侧油室127A和 杆侧油室127B。128是回弹弹簧,129是突起橡胶。油压缓冲器100在车体侧安装部件114上一体成形副罐130,设于由盖130A密封 的副罐130内的气室131和储油室132通过气囊133分离。将由经由设于盖130A上的未 图示的气阀而被高压化的气室131的压力所加压的储油室132与缸体111的油室127连通 设置,由该储油室132补偿进退缸体111的油室127的活塞杆112的容积(包括油的温度 膨胀量的容积)。油压缓冲器100在缸体111的活塞侧油室127A与杆侧油室127B之间设置衰减力 发生装置140。衰减力发生装置140以装配在图8所示的阀单元140A的状态下,从外侧插入内设 在设于车体侧安装部件114的阻尼缸体111和副罐130之间的阀收容孔114A中。衰减力发生装置140的阀单元140A具有阀零件141、嵌合在阀零件141的内端 侧的小径部141A上的内侧阀保持器142、从外侧嵌合并在轴方向上卡合在阀零件141的外 端侧的大径部141B上的外侧阀保持器143、从外侧液密地嵌合并在轴方向卡合在外侧阀保 持器143上的盖144。衰减力发生装置140的阀单元140A还在阀零件141的小径部141A的外周的沿轴 方向的中央设置中心板145,在阀零件141的小径部141A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145的轴方 向上从相对于大径部141B的台阶面的一侧顺次装添压侧单向阀152、伸侧活塞160、伸侧衰 减阀161,从内侧阀保持器142的端面的一侧顺次装添伸侧单向阀162、压侧活塞150、压侧 衰减阀151。压侧单向阀152、伸侧活塞160、伸侧衰减阀161的组和伸侧单向阀162、压侧活 塞150、压侧衰减阀151的组隔着中心板145线对称配置,并且与中心板145 —起夹压固定 化在阀零件141的小径部141A和大径部141B的台阶面与内侧阀保持器142的端面之间。衰减力发生装置140的阀单元140A从外方插入阀收容孔114A,使内侧阀保持器 142的前端面碰接在阀收容孔114A的轴方向的底面上,将盖144液密地螺装固定化在阀收 容孔114A的开口螺纹部。这时,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将压侧活塞150和伸侧活塞160的外 周液密地固定在阀收容孔114A的内周上,将阀收容孔114A中的压侧活塞150的伸侧相反
12油室127A上的伸压共用流路146A,将阀收容孔114A中 的伸侧活塞160的压侧相反侧活塞侧的空间作为经由缸体111的后述的外侧流路IllC而 连通在杆侧油室127B的伸压共用流路146B,将在阀收容孔114A中的中心板145的周围由 压侧活塞150和伸侧活塞160夹持的环状空间作为经由设于车体侧安装部件114上的连通 路114B而连通在储油室132上的伸压共用流路146C。另外,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在压侧活 塞150上设置通过压侧衰减阀151开闭的压侧流路150A和通过伸侧单向阀162开闭的伸 侧流路150B,并在伸侧活塞160上设置通过压侧单向阀152开闭的压侧流路160B和通过伸 侧衰减阀161开闭的伸侧流路160A。衰减力发生装置140经由设于车体侧安装部件114上 的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设于压侧活塞150上的压侧流路150A、伸侧流路150B、设 于伸侧活塞160上的压侧流路160B、伸侧流路160A、设于缸体111的外筒IllA和内筒IllB 的环状间隙上的外侧流路111C、设于内筒IllB的下端侧的孔流路而将缸体111的活塞侧油 室127A和杆侧油室127B连通(活塞125不具有连通活塞侧油室127A和杆侧油室127B的 流路)。因此,对于油压缓冲器10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111的活塞侧油室127A的油从 缸体111的外侧流路IllC朝向杆侧油室127B流动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 146C、压侧流路150A、16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140上,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 146A、146B、146C、压侧流路150A、160B)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151,在下游侧设置压侧 单向阀152,将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压侧流路150A、160B)的压侧 衰减阀151和压侧单向阀152的中间部经由伸压共用流路146C、连通路114B连通在储油室 132 上。另外,在伸侧行程中,将缸体111的杆侧油室127B的油从缸体111的外侧流路 IllC朝向活塞侧油室127A流动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伸侧流路 150BU60A)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140上,在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 伸侧流路150B、160A)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161,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162,将该伸 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伸侧流路150B、160A)的伸侧衰减阀161和伸侧单向阀162的 中间部经由伸压共用流路146C、连通路114B而连通在储油室132上。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可以根据需要,如图8所示,在阀零件141的小径部141A 大径部141B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上,设有绕过压侧衰减阀151和伸侧衰减阀161,将缸 体111的活塞侧油室127A和杆侧油室127B连通在储油室132上的压侧旁通流路172和伸 侧旁通流路182。通过由设于外侧阀保持器143上的压侧调整器170被从外部操作的压侧 衰减力调整阀171来调整该压侧旁通流路172的开口面积,从而能够调整压侧衰减力。压 侧旁通流路172在伸压共用流路146A上开口,并且经由设于阀零件141上的孔172A、设于 中心板145上的孔172B而在伸压共用流路146C上开口。通过由设于外侧阀保持器143上 的伸侧调整器180被从外部操作的伸侧衰减力调整阀181来调整盖伸侧旁通流路182的开 口面积,从而能够调整伸侧衰减力。伸侧旁通流路182在伸压共用流路146B上开口,并且 经由设于阀零件141上的孔172A、设于中心板145上的孔172B而在伸压共用流路146C上 开口。另外,压侧调整器170能够从外部旋转操作地液密枢装在外侧阀保持器143上,在 压侧调整器170的阳螺纹部上螺合滑块170A,由压侧调整器170的旋转而移动的滑块170A
13压动压侧衰减力调整阀171的杆状基端部,使压侧衰减力调整阀171的前端针阀相对于压 侧旁通流路172的开口进退。另外,伸侧调整器180能够从外部旋转操作地液密枢装在外 侧阀保持器143上,伸侧衰减力调整阀181松动插在压侧衰减力调整阀171的杆周围,并在 其突缘部上螺合伸侧调整器180的阳螺纹部,使由伸侧调整器180的旋转而移动的伸侧衰 减力调整阀181的前端针阀相对于伸侧旁通流路182的开口进退。在压侧调整器170的滑 块170A上插通伸侧调整器180的中间轴部,旋转固定滑块170A。在伸侧衰减力调整阀181 的突缘部上插通压侧调整器170的前端轴部,旋转固定伸侧衰减力调整阀181。因此,油压缓冲器100如以下进行衰减作用。(压侧行程)(图8的实线箭头的流动)活塞侧油室127A的油升压,将衰减力发生装置140的压侧流路150的压侧衰减阀 150A的压侧衰减阀151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151向伸压共用流路146C流 出的油在伸压共用流路146C上一分为二,一方油从伸侧活塞160的压侧流路160B的压侧 单向阀152通过缸体111的外侧流路IllC向杆侧油室127B流出,另一方的油经向储油室 132排出。向该储油室132排出的另一方油补偿活塞杆1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伸侧行程)(图8的点划线箭头的流动)杆侧油室127B的油升压,通过缸体111的外侧流路111C,将衰减力发生装置140 的伸侧活塞160的伸侧流路160A的伸侧衰减阀161推开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 阀161向伸压共用流路146C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132补给的油汇合后,通过压侧活塞150 的伸侧流路150B的伸侧单向阀162而向活塞侧油室127A流出。从储油室132补给的油补 给活塞杆11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在油压缓冲器100中,在缸体111的活塞侧油室127A和杆侧油室127B之间设 置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111的活塞侧油室127A的油从缸体111的 外侧流路IllC朝向杆侧油室127B流动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压侧 流路150A、16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140上,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 146C、压侧流路150A、160B)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151,在下游侧设置压侧单向阀152, 将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压侧流路150A、160B)中的压侧衰减阀151 和压侧单向阀152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132上,在伸侧行程中,将缸体111的杆侧油室 127B的油从缸体111的外侧流路IllC朝向活塞侧油室127A流动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 路146A、146B、146C、伸侧流路150B、160A)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在该伸侧流路(伸压 共用流路146A、146B、146C、伸侧流路150B、160A)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161,在下游侧 设置伸侧单向阀162,使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伸侧流路150B、160A) 中的伸侧衰减阀161和伸侧单向阀162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132上。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127A的升压的油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140的压侧流路 (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压侧流路150A、160B)的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151而产生 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151流出的油中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单向阀152通过缸 体111的外侧流路IllC而流入杆侧油室127B。另外,从该压侧衰减阀151流出的油中的另 一方的油的流动、即活塞杆1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的流动是流入储油室132。这时,杆侧油 室127B的压力(由于压侧衰减阀151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阀152 缸体111的外侧流路Ilic的流路阻抗小)基本上仅依赖于加压储油室132的气室131的压力,不因压侧衰减阀 151的流路阻抗的设定而变动。因此,能够避免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怠工。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127B的升压的油从缸体111的外侧流路IllC通过衰减 力发生装置140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146A、146B、146C、伸侧流路150B、160A)的上游 侧的伸侧衰减阀161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161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132补 给的活塞杆11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单向阀162而流入活塞侧油室127A。另外,通过将加压储油室132的气室131的压力设定为高压,从而在压侧行程中能 够将杆侧油室127B的压力形成为较大的正压,能够提高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响应性。(b)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具有固定化在缸体111上的阀零件141,在阀 零件141的外周的沿轴方向的中央上设置中心板145,在阀零件141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 145的轴方向的一方侧设置压侧衰减阀151和伸侧单向阀162,在另一方侧设置伸侧衰减阀 161和压侧单向阀152,压侧衰减阀151和伸侧单向阀162的组与伸侧衰减阀161和压侧单 向阀152的组隔着中心板145线对称配置。由此,在压侧行程中从活塞侧油室127A通过衰 减力发生装置140而在杆侧油室127B和储油室132中流出的上述(a)的油的流路和在伸 侧行程中从杆侧油室127B和储油室132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140而向活塞侧油室127A流 出的上述(a)的油的流路都是较短的流路长、较小的流路阻抗,能够使这些油的流动顺畅。(c)上述(b)的衰减力发生装置140,在阀零件141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上设 置绕过压侧衰减阀151和伸侧衰减阀161而将缸体111的活塞侧油室127A连通在杆侧油 室127B以及储油室132上的旁通流路171、182,将被从外部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171、181 设置在该旁通流路172、182上。由此,能够使用衰减力发生装置140调整压侧衰减力和伸 侧衰减力的大小。(实施例3)(图10 图12)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在于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结构。S卩、衰减力发生装置40,如图10所示,是在设于压侧流路45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 阀45B上附加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45C的结构。该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45C能够通过以压 侧单向阀45B为层叠板阀,以及/或以设置压侧单向阀45B的压侧流路45为节流流路等方 式构成。另外,衰减力发生装置40也可以在设于伸侧流路46的下游侧的伸侧单向阀46B 上附加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46C。该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46C能够通过以伸侧单向阀46B 为层叠板阀,以及/或以设置伸侧单向阀46B的伸侧流路46为节流流路等方式构成。据此,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27A的升压的油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压侧 流路45的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45A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45A流出的油中 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单向阀45B通过设于缸体11的外侧流路11C、设于内筒IlB上的 孔流路IlD而流入杆侧油室27B。另外,从该压侧衰减阀45A流出的油中的另一方的油的流 动、即活塞杆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的流动是流入储油室32。这时,杆侧油室27B的压力基 本上仅依赖于加压储油室32的气室31的压力和设于压侧衰减阀45A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 阀45B上附加的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45C的流路阻抗,不因压侧衰减阀45A的流路阻抗的 设定而变动。因此,能够避免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怠工。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27B的升压的油从缸体11的外侧流路11C、设于内筒IlB
15的孔流路IlD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伸侧流路46的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46A而产生伸 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46A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32补给的活塞杆12的退出容积量 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单向阀46B而流入活塞侧油室27A。另外,如图11所示,在压侧行程中,从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45A流出的油的一方的 油的流动是从压侧单向阀45B通过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而流入杆侧油室27B,但是压侧 单向阀45B在起到单向止回的功能同时也起到产生压侧衰减力的功能。压侧单向阀45B产 生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ΔF,杆侧油室27Β的压力Pr变为从加压储油室32的气室31 的压力Pa减去AF而得的值、换言之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压侧行程中,杆侧油室27Β的压力Pr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够依 赖于活塞速度控制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活塞速度为高速时,通过压侧单向阀 45Β的节流而AF变大,Pr变小,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塞 速度为低速时,压侧单向阀45Β节流时的AF变小,Pr变大,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 起变得急剧,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压侧衰减力的总量成为压侧衰减阀45Α的衰减力和压侧单向阀45Β的衰减 力的总和,但是通常的设置中,使压侧衰减阀45Α的衰减力更大。压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 依赖于压侧衰减阀45Α的衰减力。据此,如图12所示,在伸侧行程中,从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46Α流出的油中的一方 的油的流动是从伸侧单向阀46Β通过缸体11的外侧流路IlC而流入活塞侧油室27Α,但是 伸侧单向阀46Β在起到单向止回的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产生伸侧衰减力的功能。伸侧单向阀 46Β产生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Δ F,活塞侧油室27Α的压力Pp变为从加压储油室32的 气室31的压力Pa减去AF的值、换言之为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伸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27Α的压力Pp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够 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当活塞速度为高速时,由伸侧单向 阀46Β节流,而AF变大,Pp变小,所以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 塞速度为低速时,伸侧单向阀46Β节流时的AF变小,Pp变大,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 升起变得急剧,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伸侧衰减力的总量为伸侧衰减阀46Α的衰减力与伸侧单向阀46Β的衰减力 的总和,但是在通常的设置中,使伸侧衰减阀46Α的衰减力更大。伸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 依赖于伸侧衰减阀46Α的衰减力。(实施例4)(图13 图17)油压缓冲器200如图13 图17所示,在安装于车体侧的阻尼缸体211的油室227 上滑动自如地插入安装于车轴侧的活塞杆212,在阻尼缸体211和活塞杆212的外侧部介装 悬架弹簧213。阻尼缸体211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214,在活塞杆212上设有车轴侧安装部件 215。在活塞杆212的外周部上设置弹簧载荷调整装置216,并设有支持弹簧载荷调整装置 216的弹簧座217,并且在阻尼缸体211的外侧部设有弹簧座218。在弹簧座217与弹簧座 218之间介装悬架弹簧213,通过弹簧载荷调整装置216的升降操作来调整悬架弹簧213的 设定长度(弹簧载荷)。悬架弹簧213的弹簧力吸收车辆从路面受到的冲击力。阻尼缸体211,如图14所示,在其开口部设有活塞杆212贯通的杆导221。杆导
16211经由0型环液密地插装在阻尼缸体211的后述的外筒211A的内周上(0型环装添在杆 导221的外周的环状槽中),在设有油封222、套管223、尘封224的内径部中活塞杆212液 密地滑动自如。油压缓冲器200具有在形成阻尼缸体211的外筒211A上插添内筒211B而成的二 重管,将外筒211A —体成形在车体侧安装部件214上,在外筒211A的下端侧内周上嵌合固 定杆导221的大外径部221A,在杆导221的小外径部221B上嵌合固定内筒211B的下端内 周,将内筒211B的上端外周嵌合设置在外筒211A的上端内周上。另外,在内筒211B的上 端部安装套环219,套环219在构成大外径部和小外径部、两段的外周的各自上设置的环状 槽上装添0型环,将内筒211B的上端内周液密地压入套环219的小外径部,将内筒211B的 上端外周以及套环219的大外径部液密地嵌合在外筒211A的上端内周。并且,由螺母226 固定插装在活塞杆212的前端部的活塞225,通过能够滑动地插入内筒211B的内周的活塞 225,将阻尼缸体211的油室227划分为活塞侧油室227A和杆侧油室227B。228是回弹弹 簧,229是突起橡胶。油压缓冲器200在车体侧安装部件214上固定副罐230,设于由盖230A密封的副 罐230内的气室231和储油室232通过气囊233分离。将由经由设于盖230A上的未图示 的气阀而被高压化的气室231的压力所加压的储油室232与缸体211的油室227连通设置, 由该储油室32补偿进退阻尼缸体211的油室227的活塞杆212的容积(包括油的温度膨 胀量的容积)。油压缓冲器200在阻尼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与杆侧油室227B之间设置衰 减力发生装置240。衰减力发生装置240以装配在图15、图16所示的阀单元240A的状态下,从外侧插 入内设在设于车体侧安装部件214的阻尼缸体211和副罐230之间的阀收容孔214A中。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阀单元240A具有阀零件241、螺装在阀零件241的内端 侧的小径部241A上的内侧阀保持器242、从外侧对接在阀零件241的外端侧的大径部241B 的端面的调整器保持器243、从外侧液密地嵌合在、并在轴方向卡合在调整器保持器243的 装添有0型环的外周上并螺装在阀零件241的大径部241B上的盖244。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阀单元240A还在阀零件241的小径部241A的外周的沿轴 方向的中央设置两张对合的中心板245,在阀零件241的小径部241A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 245的轴方向上从相对于大径部241B的台阶面的一侧顺次装添伸侧层叠板阀252、压侧活 塞260、压侧衰减阀261,从内侧阀保持器242的端面的一侧顺次装添压侧层叠板阀262、伸 侧活塞250、伸侧衰减阀251。伸侧层叠板阀252、压侧活塞260、压侧衰减阀261的组和压 侧层叠板阀262、伸侧活塞250、伸侧衰减阀251的组隔着中心板245线对称配置,并且与中 心板245 —起夹压固定化在阀零件241的小径部241A和大径部241B的台阶面与内侧阀保 持器242的端面之间。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阀单元240A如前所述将调整器保持架243、盖244组装在 上述的阀零件241的大径部241B上,进而将后述的伸侧调整器270、压侧调整器280组装装 配在其调整器保持架243上。另外,在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阀单元240A内,两个对合使用的中心板245在其 各带孔板的对合面上使散射状设置的多个半径方向槽245A相对而形成后述的孔272A。
17
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阀单元240A从外方插入阀收容孔214A,使内侧阀保持器 242的前端面与阀收容孔214A的轴方向的底面相对,使盖244的装添有0型环244A的外 周液密地嵌合并如后所述固定化在阀收容孔214A的开口部上。这时,衰减力发生装置240 将伸侧活塞250和压侧活塞260的装添有0型环的外周液密地固定在阀收容孔214A的内 周,使阀收容孔214A上的压侧活塞260的伸侧相反侧活塞侧的空间作为连通在活塞侧油 室227A上的伸压共用流路246A,将阀收容孔214A中的伸侧活塞250的压侧相反侧活塞侧 的空间作为经由缸体211的后述的外侧流路211C而连通在杆侧油室227B的伸压共用流路 246B,将在阀收容孔214A中的中心板245的周围由压侧活塞250和伸侧活塞260夹持的环 状空间作为经由设于车体侧安装部件214上的连通路214B而连通在储油室232上的伸压 共用流路246C。另外,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伸侧活塞250上设置通过伸侧衰减阀251开 闭的伸侧流路250A和通过压侧层叠板阀262开闭的压侧流路250B,并在压侧活塞260上设 置通过伸侧单向阀252开闭的伸侧流路260B和通过伸压侧减阀261开闭的压侧流路260A。 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经由设于车体侧安装部件214上的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246C、设 于伸侧活塞250上的伸侧流路250A、压侧流路250B、设于压侧活塞260上的伸侧流路260B、 压侧流路260A、设于阻尼缸体211的外筒211A和内筒211B的环状间隙上的外侧流路211C、 设于内筒211B的下端侧的孔流路211D而将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和杆侧油室227B 连通(活塞225不具有连通活塞侧油室227A和杆侧油室227B的流路)。因此,对于油压缓冲器20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的油从 阻尼缸体211的外侧流路211C朝向杆侧油室227B流动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 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240上,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 路246A、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261,在下游侧设置压 侧层叠板阀262,将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的 压侧衰减阀261和压侧层叠板阀262的中间部经由伸压共用流路246C、连通路214B连通 在储油室232上。压侧衰减阀261由板阀的层叠体构成,产生压侧衰减力。压侧层叠板阀 262是在压侧单向阀上附加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而成的结构(可以通过设有压侧层叠板阀 262的压侧流路250B的节流抵抗产生压侧衰减力),由板阀的层叠体构成,在仅容许压侧的 流动的单向止回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产生压侧衰减力的功能。压侧层叠板阀262的发生衰 减力,与压侧衰减阀261的产生衰减力相比较小,衰减力发生装置240产生的压侧衰减力基 本上依赖于压侧衰减阀261。另外,在伸侧行程中,将阻尼缸体211的杆侧油室227B的油从阻尼缸体211的外 侧流路211C朝向活塞侧油室227A流动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246C、伸侧 流路250A、26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240上,在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 246C、伸侧流路250A、260B)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251,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层叠板阀 252,将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246C、伸侧流路250A、260B)的伸侧衰减阀 251和伸侧层叠板阀252的中间部经由伸压共用流路246C、连通路214B而连通在储油室 232上。伸侧衰减阀251由板阀的层叠体构成,产生伸侧衰减力。伸侧层叠板阀252是在伸 侧单向阀上附加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的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有伸侧层叠板阀252的伸侧流 路260B的节流阻抗产生伸侧衰减力),由板阀的层叠体构成,在仅容许伸侧的流动的单向 止回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产生伸侧衰减力的功能。伸侧层叠板阀252的发生衰减力,与伸侧层叠板阀251的产生衰减力相比较小,衰减力发生装置240产生的伸侧衰减力基本上依 赖于伸侧衰减阀251。衰减力发生部件240,可以根据需要,如图16所示,在阀零件241的小径部241A 大径部241B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上,设有绕过伸侧衰减阀251和压侧衰减阀261,将阻 尼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和杆侧油室227B连通在储油室232上的伸侧旁通流路272 和压侧旁通流路282。通过由设于调整器保持器243上的伸侧调整器270被从外部操作的 伸侧衰减力调整阀271来调整该伸侧旁通流路272的开口面积,从而能够调整伸侧衰减力。 伸侧旁通流路272在伸压共用流路246A上开口,并且经由设于阀零件241上的孔272A、设 于中心板245上的孔272B而在伸压共用流路246C上开口。通过由设于调整器保持器243 上的压侧调整器280被从外部操作的压侧衰减力调整阀81来调整盖压侧旁通流路282的 开口面积,从而能够调整压侧衰减力。压侧旁通流路282在伸压共用流路246B上开口,并 且经由设于阀零件241上的孔272A、设于中心板245上的孔272B而在伸压共用流路246C 上开口。伸侧调整器270和压侧调整器280以在调整器保持架243的平面视彼此相邻的方 式离开配置。另外,伸侧调整器270能够从外部旋转操作地经由0型环液密枢装在调整器保持 器243上,在伸侧调整器270的阳螺纹部上螺合滑块270A,由伸侧调整器270的旋转而移动 的滑块270A压动伸侧衰减力调整阀271的杆状基端部,使伸侧衰减力调整阀271的前端针 阀相对于伸侧旁通流路272的开口进退。另外,压侧调整器280能够从外部旋转操作地经 由0型环液密枢装在调整器保持器243上,压侧衰减力调整阀281松动插在伸侧衰减力调 整阀271的杆周围,并在其突缘部上螺合压侧调整器280的阳螺纹部,使由压侧调整器280 的旋转而移动的压侧衰减力调整阀281的前端针阀相对于压侧旁通流路282的开口进退。 在伸侧衰减力调整阀271的膨出状基端部与压侧衰减力调整阀281的绕伸侧衰减力调整阀 271设置的凹陷部之间介装事先将伸侧衰减力调整阀271的基端部始终压接在滑块270A上 的压缩盘簧273。在伸侧调整器270的滑块270A上插通压侧调整器280的中间轴部,旋转 固定滑块270A。在压侧衰减力调整阀281的突缘部上插通伸侧调整器270的前端轴部,旋 转固定压侧衰减力调整阀281。因此,油压缓冲器200如以下进行衰减作用。(压侧行程)(图16的实线箭头的流动)活塞侧油室227A的油升压,将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压侧活塞260的压侧流路 260A的压侧衰减阀261推开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261向伸压共用流路246C 流出的油在伸压共用流路246C上一分为二,一方油从伸侧活塞250的压侧流路250B的压 侧单向阀262通过阻尼缸体211的外侧流路211C向杆侧油室227B流出,另一方的油经向 储油室232排出。向该储油室232排出的另一方油补偿活塞杆2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伸侧行程)(图16的点划线箭头的流动)杆侧油室227B的油升压,通过缸体211的外侧流路211C,将衰减力发生装置240 的伸侧活塞250的伸侧流路250A的伸侧衰减阀251推开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 阀251向伸压共用流路246C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232补给的油汇合后,通过压侧活塞260 的伸侧流路260B的伸侧层叠板阀252而向活塞侧油室227A流出。从储油室232补给的油 补给活塞杆21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
19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在油压缓冲器200中,在阻尼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和杆侧油室227B 之间设置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压侧行程中,将阻尼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的油从 阻尼缸体211的外侧流路211C朝向杆侧油室227B流动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 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240上,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 路246A、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261,在下游侧设置在 压侧单向阀上附加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而成的压侧层叠板阀262,将该压侧流路(伸压共 用流路246A、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中的压侧衰减阀261和压侧单向阀262的中 间部连通到储油室232上,在伸侧行程中,将阻尼缸体211的杆侧油室227B的油从阻尼缸 体211的外侧流路211C朝向活塞侧油室227A流动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 246C、伸侧流路250A、26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 246B、246C、伸侧流路250A、260B)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251,在下游侧设置在伸侧单 向阀上附加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而成的伸侧层叠板阀252,使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 246A、246B、246C、伸侧流路250A、260B)中的伸侧衰减阀251和伸侧层叠板阀252的中间部 连通到储油室232上。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227A的升压的油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40的压侧流路 (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246C、压侧流路260A、250B)的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261而产生 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261流出的油中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层叠板阀262通过 阻尼缸体211的外侧流路21IC而流入杆侧油室227B。另外,从该压侧衰减阀261流出的油 中的另一方的油的流动、即活塞杆212的进入容积量的油的流动是流入储油室232。这时, 杆侧油室227B的压力基本上仅依赖于加压储油室232的气室231的压力和压侧衰减阀261 的下游侧的压侧层叠板阀262的流路阻抗,不因压侧衰减阀261的流路阻抗的设定而变动。 因此,能够避免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怠工。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227B的升压的油从阻尼缸体211的外侧流路211C通过 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246A、246B、246C、伸侧流路250A、260B)的 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251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251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 232补给的活塞杆212的退出容积量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层叠板阀252而流入活塞侧油室 227A。另外,通过将加压储油室232的气室231的压力设定为高压,从而在压侧行程中能 够将杆侧油室227B的压力形成为较大的正压,能够提高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响应性。(b)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设于压侧流路250B上的压侧单向阀上附加 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将该压侧单向阀作为压侧层叠板阀262。这时,在压侧行程中,从上 游侧的压侧衰减阀261流出的油中的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层叠板阀262通过阻尼缸体 211的外侧流路211C流入杆侧油室227B,但是压侧层叠板阀262在起到单向止回的功能的 同时也起到产生压侧衰减力的功能。压侧层叠板阀262产生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AF, 杆侧油室227B的压力Pr变为从加压储油室232的气室231的压力Pa减去AF的值、换言 之为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压侧行程中,杆侧油室227B的压力Pr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够 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活塞速度为高速时,通过压侧单向阀262的节流而AF变大,Pr变小,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 塞速度为低速时,压侧层叠板阀262节流时的AF变小,Pr变大,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 的升起变得急剧,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压侧衰减力的总量成为压侧衰减阀261的衰减力和压侧单向阀262的衰减 力的总和,但是通常的设置中,使压侧衰减阀261的衰减力更大。压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 依赖于压侧衰减阀261的衰减力。(c),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设于伸侧流路260B上的伸侧单向阀上附 加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该伸侧单向阀采用伸侧层叠板阀252。这时,在伸侧行程中,从上游 侧的伸侧衰减阀251流出的油中的一方的油从伸侧层叠板阀252通过阻尼缸体211的外侧 流路211C流入活塞侧油室227A,但是伸侧层叠板阀252在起到单向止回的功能外还起到产 生伸侧衰减力的功能。伸侧层叠板阀252产生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AF,活塞侧油室 227A的压力Pp成为从加压储油室232的气室231的压力Pa减去AF而得的值、换言之依 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伸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227A的压力Pp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 够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活塞速度为高速时,通过伸侧层 叠板阀252的节流而△ F变大,Pp变小,所以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 活塞速度为低速时,伸侧层叠板阀252节流时的AF变小,Pp变大,所以压侧反转时的衰减 力的升起变得急剧,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伸侧衰减力的总量成为伸侧衰减阀251的衰减力和伸侧层叠板阀252的衰 减力的总和,但是通常的设置中,使伸侧衰减阀251的衰减力更大。伸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 上依赖于伸侧衰减阀251的衰减力。(d)上述(a) (c)的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具有固定化在阻尼缸体211上的阀零 件241,在阀零件241的外周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央设置中心板245,在阀零件241的外周 的隔着中心板245的轴方向的一方侧设置伸侧衰减阀251和压侧层叠板阀262,在另一方侧 设置压侧衰减阀261和伸侧层叠板阀252,伸侧衰减阀251和压侧层叠板阀262的组与压侧 衰减阀261和伸侧层叠板阀252的组隔着中心板245线对称配置。由此,在压侧行程中,从 活塞侧油室227A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240而在杆侧油室227B和储油室232中流出的上述 (a)的油的流路和在伸侧行程中从杆侧油室227B和储油室232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240而 向活塞侧油室227A流出的上述(a)的油的流路都是较短的流路长、较小的流路阻抗,能够 使这些油的流动顺畅。(e)上述(d)的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阀零件241的设于中心轴上的中空部上设 置绕过伸侧衰减阀251和压侧衰减阀261而将阻尼缸体211的活塞侧油室227A连通在杆侧 油室227B以及储油室232的旁通流路272、282,将被从外部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271、281 设置在该旁通流路272、282上。由此,能够使用衰减力发生装置240调整压侧衰减力和伸 侧衰减力的大小。而且,油压缓冲器200,如以下所示,具有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调整器保持架43 的旋转操作结构。油压缓冲器200如前所述,在设置于具有阻尼缸体211的车体侧安装部件214上 的阀收容孔214A中组装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阀单元240A,在该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调整器保持架243上设置能够进行外部操作的伸侧调整器270和压侧调整器280。在阀单 元240A中,调整器保持架243嵌合在盖244上,调整器保持架243经由装添在外周槽中的 0型环243A液密地嵌合在盖244的内周,并且设于调整器保持架243的内端部的外周的环 状锷部243F由盖244的外端部内周的环状突部和螺合吸引盖盖244的阀零件241的大径 部241B的端面夹压固定。构成阀零件240A的盖244经由装添在内端侧大径部的外周槽的 0型环244A嵌合在阀收容孔214A的内周。并且,通过将将设于嵌合在阀收容孔214A上的 盖244的外周的外端侧小径部上的锥形面244B对接在卡装在设于阀收容孔214A的开口端 侧的内周的环状槽的挡圈247上,从而将盖244从阀收容孔214A止脱。阻尼缸体211的油 室227的油压将盖244的锥形面244B靠压保持在阀收容孔214A的挡圈247上。油压缓冲器200中,衰减力发生装置240在将阀单元240A如上所述组装在阀收容 孔14A中的组装完毕状态下,将盖244能够抵抗0型环244A在与阀收容孔214A的内周之 间产生的摩擦力和锥形面244B相对于挡圈247产生的摩擦力进行旋转操作,进而与调整器 保持架243以及盖244(阀单元240A的全部)一起在阻尼缸体211的阀收容孔214A内进 行旋转操作。这时,调整器保持架243设置有两个伸侧调整器270和压侧调整器280,这些调整 器270、280以在调整器保持架243的平面视(图17)中彼此相邻的方式离开并列设置。并 且,调整器保持架243在其表面上设置显示部248,其在伸侧调整器270的周边刻印表示是 伸侧的TEN文字,在压侧调整器280的周边刻印表示是压侧的COM文字。另外,盖244在其外端侧小径部的外端部的外周设置由多边形状外周面构成的旋 转操作部249。旋转操作部249能够由设于盖244上的不同形状外周面、孔、滚花加工部等 构成。使用者在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上述组装完毕状态下,通过工具或手指等握住旋转 操作部249对盖244以及调整器保持架243进行旋转操作,能够将调整器保持架243的安 装朝向设定为任意朝向。另外,盖244以及调整器保持架243通过前述的0型环244A等摩 擦力制止车体振动等导致的意外旋转。盖盖244以及调整器保持架243的制止手段也能够 通过固定螺栓的追加设置等进行。另外,作为设置于能够旋转操作的调整器保持架243上的衰减力调整器,如伸侧 调整器270、压侧调整器280所示不限于使伸侧衰减力调整阀271、压侧衰减力调整阀281 的针阀的结构,也可以是能够调整设定伸侧衰减阀251、压侧衰减阀261的开阀压的弹簧的 弹簧载荷的结构。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在衰减力发生装置240的组装完毕状态下,调整器保持架243相对于阻尼缸 体211能够旋转操作。因此,通过将调整器保持架243相对于阻尼缸体211有意地仅作必 要的旋转操作(制止无意的旋转),从而能够将调整器保持架243相对于阻尼缸体211的安 装朝向自由设定。由此,能够在调整外观的同时,能够适当辨读围绕调整器保持架243的表 面的衰减力调整阀270、280通过刻印等附加的文字等显示部分。(b)在调整器保持架243上设置多个衰减力调整器270、280时,能够适当辨读对调 整器保持架243表面的各衰减力调整器270、280附加的文字等显示部分。(c)多个衰减力调整器270、280在调整器保持架243的平面视彼此相邻并列设 置时,能够容易实现对各衰减力调整阀270、280的使用者的适当配置,提高衰减力调整器
22270,280的使用便利性。(d)在设置伸侧调整器270和压侧调整器280而成的调整器保持架243中,能够实 现上述(a) (c)。(e)调整器保持架243嵌合在盖244上,盖244嵌合在设于阻尼缸体211上的收 容孔214A上并且由挡圈247止脱时,能够将调整器保持架243与盖244 —起相对于阻尼器 211进行旋转操作。(f)在上述(e)中,调整器保持架243和盖244使用盖244所具有的旋转操作部 249而能够可靠进行旋转操作。而且,油压缓冲器200,如以下所示,具有在阻尼缸体211的外筒211A的内部没有 轴向晃动地收容内筒211B以及杆导221的结构。油压缓冲器200,如前所述,在形成阻尼缸体11的外筒211A中插添内筒211B,在 外筒211A的下端侧内周嵌合杆导221的大外径部221A,在杆导221的小外径部221B上嵌 合内筒211B的下端内周,将内筒211B的上端外周嵌合在外筒211A的上端内周。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油压缓冲器200中,在内筒211B的上端内周液密地安装前述 的套环219,将内筒211B的上端外周与套环219的外周一起液密地嵌合在外筒211A的上端 内周。油压缓冲器200在外筒211A的下端内周卡装止脱杆导221的挡圈290,将内筒 211B的下端固定在杆导221上。挡圈290卡装在设于外筒211A的下端内周、插装多个221 的部位的靠外的内周上设置的环状槽中。内筒211B的下端将其内周压入(可以通过冲压 加紧(f 力Π締)或螺纹拧固)固定在固定21的小外径部221Β上。另外,内筒211Β的 上端外周在轴向上自由相对移动相对于外筒211Α的上端内周嵌合。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在阻尼缸体211的外筒211Α的一端内周上卡装止脱杆导221的挡圈290,将内筒 2IlB的一端固定在杆导221上。挡圈290的卡装时,在杆导221和挡圈290之间需要其卡 装作业用的空间。但是,挡圈290卡装后,杆导221受到阻尼缸体211的密封油压而靠压在 挡圈290上,在使用时不产生轴向晃动。另一方面,固定在该杆导221上的内筒211Β也不产生轴向晃动(内筒211Β在其 固定于固定221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在与外筒211Α之间介有轴向间隙)。因此,在使用时,在阻尼缸体211的外筒21IA的内部能够没有轴向晃动地收容杆 导221以及内筒211Β,能够在伸压两行程的初期阶段能够没有怠工地立即产生衰减力。另外,利用挡圈290的止脱是低成本的,组装完毕的杆导221拆下挡圈290而容易 安装和脱离,插入外筒211Α的部件的完备性、f翻修性也好。另外,在杆导221和挡圈290 之间准备的其卡装作业用空间的存在能够排除杆导221对内筒211B施加轴向载荷的可能 性。(实施例5)(图18 图23B)油压缓冲器300,如图18 图20所示,安装于车轴侧的阻尼箱311具有阻尼管 312,在阻尼管312的内部插嵌阻尼缸体313。并且,油压缓冲器300将安装在车体侧的活塞 杆314滑动自如地插入阻尼箱311的阻尼管312、缸体313的中心部,在阻尼箱311和活塞 杆314的外侧部上介装悬架弹簧315。
23
阻尼箱311在阻尼管312的底盖312A的外面中央部设有车轴侧安装部件316,活 塞杆314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317。在阻尼箱311的阻尼管312的外周部设有弹簧座318, 在活塞杆314的车体侧安装部件317的外周部设有弹簧座319。悬架弹簧315介装在弹簧 座318和弹簧座319之间,由悬架弹簧315的弹簧力吸收车辆从路面受到的冲击力。阻尼箱311的阻尼管312在其开口部设有活塞杆314贯通的杆导321。杆导321 将其头部321A液密地插装在阻尼管312上,在设有油封322、衬套323的内径部上液密地滑 动自如地插入活塞杆314。油压缓冲器300形成阻尼箱311将缸体313插嵌在阻尼管312的内部,缸体313 由外筒313A和内筒313B构成的结构,阻尼箱311在底盖312A的外周嵌合并通过熔接等固 定阻尼管312的下端内周。设于设于底部零件324的外周的下端多个位置上的脚部324A 中心配置在底盖312A的杯状的内侧底面上,在底部零件324的外周、设于脚部324A之上的 大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各自上通过压入等固定缸体313的外筒313A和内筒313B的各下端 内周。另一方面,缸体313的外筒313A和内筒313B的各上端内周通过压入等固定在设于 杆导321的头部321A之下的大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各自上。外筒313A的上端内周液密地 插装于装添在杆导321的大外径部上的0型环上。并且,阻尼管312被插装杆导321的头 部321A,向头部321A之上的油封322、设于油封322的上面的垫圈322A的上方突出,以其 突出端作为加紧部312B。阻尼管312在底盖312A和加紧部312B之间经由杆导321、油封 322、垫圈322A、底部零件324,在轴方向上夹入固定缸体313的外筒313A、内筒313B。油压缓冲器300根据以上,将阻尼箱311的整体形成同轴配置阻尼管312、缸体 313的外筒313A、内筒313B而成的三重管。并且,在内筒313B的内部形成由活塞侧油室 327A和杆侧油室327B构成的油室327,通过外筒313A和内筒313B之间的环状间隙形成连 通活塞侧油室327A和杆侧油室327B的外侧流路313C,将阻尼管312和外筒313A之间的环 状间隙作为气室331和储油室332。S卩、油压缓冲器300将活塞杆314插入阻尼箱311的阻尼管312、缸体313的中心 部中时,由螺母326固定插装在活塞杆314的前端部的活塞325,通过能够滑动地插入内筒 313B的内周的活塞325将缸体313的油室327划分为活塞侧油室327A和杆侧油室327B。 328是回弹弹簧(rebound spring),329是突起橡胶。并且,油压缓冲器300在阻尼管312和外筒313A的环状间隙的上下分别设置气室 331和储油室332,将储油室332连通在缸体313的油室327而设置,通过该储油室332,补 偿进退缸体313的油室327的活塞杆314的容积(包括油的温度膨胀量的容积)。油压缓冲器300在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A与杆侧油室327B之间设置衰减力 发生装置340。衰减力发生装置340在该衰减力发生装置340由底部零件324的相对脚部324A 的相反侧的上面装配的阀单元340A的状态下,插入内设于缸体313的内筒313B的下端内周。衰减力发生装置340的阀单元340A具有从该底部零件324的下面的一侧插通穿 设在底部零件324的中心轴上的孔324B上的螺栓状阀零件341 (图22A 图22C)。阀零 件341将设于下端部的平板状的头部341A绕底部零件324的下面的孔324B卡止,在棒状 螺纹部341B上螺装螺母342。并且,在阀零件341的轴方向上头部341A侧的长度方向半部
24形成削落双面而成的平板部341C,在该平板部341C的外周设置两张对合的中心部345 (图 23A、图23B),在阀零件341的外周的隔着中心部345的轴方向从底部零件324的一侧顺次 装添压侧单向阀352、伸侧活塞360、伸侧衰减阀361,从螺母342的一侧顺次装添伸侧单向 阀362、压侧活塞350、压侧衰减阀351。压侧单向阀352、伸侧活塞360、伸侧衰减阀361的 组和伸侧单向阀362、压侧活塞350、压侧衰减阀351的组隔着中心板345线对称配置,并且 与中心板345 —起夹压固定化在卡止阀零件341的头部341A的底部零件324的上面和螺 装在阀零件341的螺纹部341B上的螺母342之间。衰减力发生装置340的阀单元340A插入缸体313的内筒313B,将压侧活塞350和 伸侧活塞360的外周液密地固定在内筒313B的内周,将内筒313B的内部的压侧活塞350的 伸侧相反侧活塞侧的空间作为活塞侧油室327A,将内筒313B的内部的伸侧活塞360的压侧 相反侧活塞侧的空间作为经由缸体313的外筒313A和内筒313B之间的外侧流路313C连 通在杆侧油室327B上的伸压共用流路346B。另外,在底部零件324上在固定有内筒313B 的小外径部的周边上缺口形成构成伸压共用流路346B的一部分的槽流路。在内筒313B的 上端侧穿设将杆侧油室327B连通在外侧流路313C上的伸压共用流路346C。在内筒313B 的内部的中心板345的周围由压侧活塞350和伸侧活塞360夹住的环状空间作为伸压共用 流路346A。伸压共用流路346A连通在通过两张面对的中心板345将其以散射状设置在其 各带孔板的对合面上的多个半径方向槽345A(图23A、图23B)相互面对而形成的孔状的伸 压共用流路348A(连通路)上。形成中心板345的伸压共用流路348A连通在阀零件341 的平板部341C与中心板345、伸侧活塞360、底部零件324的各中心孔之间形成的伸压共用 流路348B(连通路)上。伸压共用流路348B经由底部零件324的下面与底盖312A之间形 成的伸压共用流路348C(连通路)连通在阻尼管312和缸体313的外筒313A之间的储油 室332上。另外,衰减力发生装置340在压侧活塞350上设置通过压侧衰减阀351开闭的压 侧流路350A和通过伸侧单向阀362开闭的伸侧流路350B,并在伸侧活塞360上设置通过压 侧单向阀352开闭的压侧流路360B和通过伸侧衰减阀361开闭的伸侧流路360A。衰减力 发生装置340经由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设于压侧活塞350上的压侧流路350A、伸侧流 路350B、设于伸侧活塞360上的压侧流路360B、伸侧流路360A、设于缸体313的外筒313A 和内筒313B的环状间隙上的外侧流路313C连通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A和杆侧油室 327B连通(活塞325不具有连通活塞侧油室327A和杆侧油室327B的流路)。因此,对于油压缓冲器30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A的油从 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朝向杆侧油室327B流动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 压侧流路350A、36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340上,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 346B、压侧流路350A、360B)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351,在下游侧设置压侧单向阀352, 将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压侧流路350A、360B)的压侧衰减阀351和压侧 单向阀352的中间部经由伸压共用流路346A、348A 348C连通在储油室332上。另外,在伸侧行程中,将缸体313的杆侧油室327B的油从缸体313的外侧流路 313C朝向活塞侧油室327A流动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侧流路350B、 360A)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340上,在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侧流路 350B.360A)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361,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362,将该伸侧流路
25(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侧流路350B、360A)的伸侧衰减阀361和伸侧单向阀362的 中间部经由伸压共用流路346、348A 348C而连通在储油室332上。因此,油压缓冲器300如以下进行衰减作用。(压侧行程)(图21A的实线箭头的流动)活塞侧油室327A的油升压,将衰减力发生装置340的压侧活塞350的压侧流路 350A的压侧衰减阀351推开而产生压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351向伸压共用流路346A 流出的油在伸压共用流路346A中一分为二,一方油从伸侧单向阀360的压侧流路360B的 压侧单向阀352通过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向杆侧油室327B流出,另一方油向储油室 332排出。向该储油室332排出的另一方的油补偿活塞杆314的进入容积量的油。(伸侧行程)(图21B的点划线箭头的流动)杆侧油室327B的油升压,通过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将衰减力发生装置340 的伸侧活塞360的伸侧流路360A的伸侧衰减阀361推开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 阀361向伸压共用流路346A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332补给的油汇合后,通过压侧活塞350 的伸侧流路350B的伸侧单向阀362而向活塞侧油室327A流出。从储油室332补给的油补 给活塞杆314的退出容积量的油。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在油压缓冲器300中,在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A和杆侧油室327B之间设 置衰减力发生装置340,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A的油从缸体313的 外侧流路313C朝向杆侧油室327B流动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压侧流路 350A.360B)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340上,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压侧流 路350A、360B)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351,在下游侧设置压侧单向阀352,将该压侧流路 (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压侧流路350A、360B)的压侧衰减阀351和压侧单向阀352的 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332上,在伸侧行程中,将缸体313的杆侧油室327B的油从缸体313 的外侧流路313C朝向活塞侧油室327A流动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侧流 路350B、360A)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340上,在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 侧流路350B、360A)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361,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362,使该伸侧 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侧流路350B、360A)中的伸侧衰减阀361和伸侧单向阀 362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332上。在压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327A的升压的油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340的压侧流 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压侧流路350A、360B)的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351而产生压 侧衰减力。从该压侧衰减阀351流出的油中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压侧单向阀352通过缸体 313的外侧流路313C而流入杆侧油室327B。另外,从该压侧衰减阀351流出的油中的另一 方的油的流动、即活塞杆314的进入容积量的油的流动是流入储油室332。这时,杆侧油室 327B的压力(由于压侧衰减阀351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阀352 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 的流路阻抗小)基本上仅依赖于气室331的压力,不因压侧衰减阀351的流路阻抗的设定 而变动。因此,能够避免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怠工。在伸侧行程中,杆侧油室327B的升压的油从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通过衰减 力发生装置340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伸侧流路350B、360A)的上游侧的 伸侧衰减阀361而产生伸侧衰减力。从该伸侧衰减阀361流出的油,与从储油室332补给的活塞杆314的退出容积量的油汇合后,通过伸侧单向阀362而流入活塞侧油室327A。另外,通过将加压储油室332的气室331的压力设定为高压,从而在压侧行程中能 够将杆侧油室327B的压力形成为较大的正压,能够提高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响应性。(b)上述(a)的衰减力发生装置340具有固定化在设于阻尼箱311上的缸体313 上的阀零件341,在阀零件341的外周的沿轴方向的中央上设置中心板345,在阀零件341 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345的轴方向的一方侧设置压侧衰减阀351和伸侧单向阀362,在另一 方侧设置伸侧衰减阀361和压侧单向阀352,压侧衰减阀351和伸侧单向阀362的组与伸侧 衰减阀61和压侧单向阀352的组隔着中心板345线对称配置。由此,在压侧行程中从活塞 侧油室327A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340而在杆侧油室327B和储油室332中流出的上述(a) 的油的流路和在伸侧行程中从杆侧油室327B和储油室332通过衰减力发生装置340而向 活塞侧油室327A流出的上述(a)的油的流路都是较短的流路长、较小的流路阻抗,能够使 这些油的流动顺畅。(c)上述(b)的衰减力发生装置340将阀零件341在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A 的一端侧固定化在缸体313的中心轴上,在中心板345的周围设置伸压共用流路346A,将该 伸压共用流路346A经由设于中心板345上的伸压共用流路348A、阀零件341上的伸压共用 流路348B而连通在储油室332上。由此,能够压缩将衰减力发生装置340的伸压共用流路 346A连通在储油室332上的路径,能够使该路径上的油的流动顺畅。另外,衰减力发生装置340也可以在设于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A、346B、压 侧流路350A、360B)的下游侧的压侧单向阀352上附加压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该压侧衰减 力发生部件内筒通过以压侧单向阀352作为层叠板阀,以及/或以设置压侧单向阀352的 压侧流路360B为节流流路等方式构成。据此,在压侧行程中,从上游侧的压侧衰减阀351流出的油的一方的油的流动是 从压侧单向阀352通过设于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而流入杆侧油室327B,但是压侧单向 阀352也在单向止回的功能的基础上还起到产生压侧衰减力的功能。压侧单向阀352产生 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Δ F,杆侧油室327Β的压力Pr变为从加压储油室332的气室331 的压力Pa减去AF而得的值、换言之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压侧行程中,杆侧油室327Β的压力Pr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够 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活塞速度为高速时,通过压侧单向 阀352的节流而AF变大,Pr变小,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 塞速度为低速时,压侧单向阀352节流时的AF变小,Pr变大,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 升起变得急剧,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压侧衰减力的总量成为压侧衰减阀351的衰减力和压侧单向阀352的衰减 力的总和,但是通常的设置中,使压侧衰减阀351的衰减力更大。压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 依赖于压侧衰减阀351的衰减力。另外,衰减力发生部件340也可以在设于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346Α、346Β、伸 侧流路350Β、360Α)的下游侧的伸侧单向阀362上附加伸侧衰减力发生部件。该伸侧衰减 力发生部件能够通过以伸侧单向阀362为层叠板阀,以及/或以设置伸侧单向阀362的伸 侧流路350Β为节流流路等方式构成。据此,在伸侧行程中,从上游侧的伸侧衰减阀361流出的油中的一方的油的流动是从伸侧单向阀362通过缸体313的外侧流路313C而流入活塞侧油室327λ,但是伸侧单向 阀362在起到单向止回的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产生伸侧衰减力的功能。伸侧单向阀362产生 依赖于活塞速度的衰减力Δ F,活塞侧油室327Α的压力Pp变为从加压储油室332的气室 331的压力Pa减去AF的值、换言之为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的值。如此,在伸侧行程中,活塞侧油室327Α的压力Pp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意味着能 够依赖于活塞速度控制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特性。当活塞速度为高速时,由伸侧单 向阀362节流,而AF变大,Pp变小,所以压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升起变缓,优化乘车感。活 塞速度为低速时,伸侧单向阀362节流时的AF变小,Pp变大,所以伸侧反转时的衰减力的 升起变得急剧,抑制车体的忽拉感,提高行驶稳定性。这时,伸侧衰减力的总量为伸侧衰减阀361的衰减力与伸侧单向阀362的衰减力 的总和,但是在通常的设置中,使伸侧衰减阀361的衰减力更大。伸侧衰减力的总量基本上 依赖于伸侧衰减阀361的衰减力。另外,衰减力发生部件340在阀零件341上设置绕过压侧衰减阀351和伸侧衰减 阀361而将缸体313的活塞侧油室327Α连通在杆侧油室327Β以及储油室332上的旁通流 路,将被从外部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设置在该旁通流路上。由此,能够使用衰减力发生装置 340调整压侧衰减力的大小。以上,根据附图详细论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不限于该变 形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属于本发明。本发明在油压缓冲器中,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之间设置衰减力发生装 置,在压侧行程中,将缸体的活塞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杆侧油室流动的压侧 流路设于衰减力发生装置上,在该压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在下游侧设置压侧 单向阀,将该压侧流路中的压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在储油室上,在伸侧行 程中,将缸体的杆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活塞侧油室流动的伸侧流路设置在衰 减力发生装置上,在该伸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该伸 侧流路中的伸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在储油室上。由此,在油压缓冲器中,在 活塞侧油室的油向杆侧油室和储油室流出的压侧行程中,能够使杆侧油室的压力不因压侧 衰减阀的流路阻抗的设定而变动,能够避免伸侧反转时减压力的怠工。
权利要求
一种油压缓冲器,在安装于车体侧和车轴侧的一方上的缸体的油室中插入有安装于车体侧和车轴侧的另一方上的活塞杆,通过设于活塞杆的前端部的活塞将缸体的油室划分为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将对进退缸体的油室的活塞杆的容积进行补偿的储油室连通到缸体的油室,该油压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之间设置有衰减力发生装置,在衰减力发生装置上设置有在压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活塞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杆侧油室流动的压侧流路,在该压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有压侧衰减阀,在该压侧流路的下游侧设置有压侧单向阀,将该压侧流路中的压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在衰减力发生装置上设置有在伸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杆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朝向活塞侧油室流动的伸侧流路,在该伸侧流路的上游侧设置有伸侧衰减阀,在该伸侧流路的下游侧设置有伸侧单向阀,该伸侧流路中的伸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在设于压侧流路的下游侧的所述压侧单向阀上附带有压侧衰减 力发生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在设于伸侧流路的下游侧的所述伸侧单向阀上附带有伸侧衰减 力发生部件。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具有固定化在缸体上的阀零件,在阀零件的外周的沿着轴方向的中央设置有中心板,在阀零件的外周的隔着中心板的轴方向的一方侧设置有压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在 另一方侧设置有伸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压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组与伸侧衰减阀和 压侧单向阀的组隔着中心板以线对称方式配置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将阀零件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内的一端侧固定化在缸体的中心 轴上,在中心板的周围设置有压侧流路和伸侧流路,使该压侧流路和伸侧流路经由设于中心 板上的连通路、设于阀零件上的连通路而连通到储油室。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发生装置在阀零件上设置有绕过压侧衰减阀和伸侧衰减阀而将缸体的活 塞侧油室与杆侧油室和储油室连通的旁通流路,将从外部被操作的衰减力调整阀设置在该 旁通流路上。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缸体的油室的周围设置有连通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的外侧流路,在缸体的油室和外侧流路的周围设置有储油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缸体插嵌在阻尼管的内部,缸体由外筒和内筒构成,在内筒的内部形成所述油室,在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所述外 侧流路,在阻尼管和外筒之间形成所述储油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压缓冲器,在缸体的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之间设置衰减力发生装置,在衰减力发生装置上设有在压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活塞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向杆侧油室流动的压侧流路,在该压侧流路的上游设置压侧衰减阀,在下游设置压侧单向阀,将该压侧流路中的压侧衰减阀和压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在衰减力发生装置上设有在伸侧行程中使缸体的杆侧油室的油从缸体的外侧流路向活塞侧油室流动的伸侧流路,在该伸侧流路的上游设置伸侧衰减阀,在下游设置伸侧单向阀,该伸侧流路中的伸侧衰减阀和伸侧单向阀的中间部连通到储油室。
文档编号F16F9/32GK101936361SQ2010102073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村上阳亮 申请人:株式会社昭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