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86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与支臂结合的切换机构,大多采用两通阀作为水路切换组件设于固定 头处,通过操作切换组件以进行水路切换,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切换组件的位置较高, 并且该切换组件的切换原理也较为复杂,会使用户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的切换机构所存 在的不便切换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它包括一管组件,它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进水通道,所 述内管之内形成第一水路;一切换装置,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它固接外管和内管,并设有一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都 具有一入口;一能接通进水通道的装接腔;一活动连接在装接腔内并通过相对活动至少实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切换的密 封单元;及一能带动密封单元活动的转动套,它转动连接在固定单元之外并传动连接密封 单元。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水路的入口和第二水路的入口依管组件轴线布置并 面向设置;所述密封单元滑动连接在装接腔内并位于二分水孔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一连接件和二分别固设在连接件轴线二端的密封垫,所述连接 件具有一外回转面和至少一固设在外回转面的凸块,所述二密封垫分别对应第一水路、第 二水路的入口,所述凸块的末端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套之内回转面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适配螺接凸块的外螺纹。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内件、一外套和至少一固接内件和外套的 连接杆,所述相邻的二连接杆相隔,所述二密封垫分别固设在内件轴线二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本体和一出水接头;所述本体下段开设有轴线的对应凸块的 导向缺口 ;所述出水接头固接在本体的下端并设有所述的第二水路;所述出水接头和本体 之间形成装接腔;[0019]所述连接件的外套的外回转面的上半部分密封滑动在本体的内回转面,下半部分 密封滑动在出水接头的内回转面,所述凸块穿过导向缺口 ;所述转动套转动连接在本体下段之外。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水路的入口和第二水路的入口水平、依绕转动套转 动轴线的弧线布置;所述密封单元转动设置在装接腔之内。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一上分水体,所述上分水体之下设置有堵 片,所述堵片对应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 ;所述上分水体和转动套之间构成同步转 动连接关系。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上壳;一固设在上壳之内的过水体,它具有一上端座和一固设在上端座之间的固定柱, 所述过水体中空形成为中空孔,所述中空孔的第一端接通第一水路,第二端接通第一水路 入口 ;及一下分水体组,它密封固接在过水体的固定柱之外,所述下分水体组之上设置有 第二水路,所述下分水体组之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所述第一水路 入口接通中空孔的第二端;所述上分水体转动套接在固定柱之外并密封连接在上端座之下端面,所述堵片位 于下分水体组上端面并对应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一支臂组件,它包括一接通水源的后管、一固定头和一前管,所述固定头固接前 管、后管和管组件,而且,所述进水通道接通后管,所述内管接通前管。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其还包括一能够固定于墙面的吸盘组件,其固接外管。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进水通道,内管之内形成第一水路,则切换机构的转动套 能够设置在管组件下端,便于用户操作切换;转动套转动带动密封单元活动,活动的密封单 元能够选择密封第一水路入口或第二水路入口则至少能够实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切换, 便于用户操作,符合人机工程;2、转动套转动带动密封单元滑动(将转动套的转动转化为密封单元的滑动,如丝 杆螺母机构),利用滑动的密封单元进行水路切换,切换方便,密封性能高;3、转动套螺接凸块,则形成丝杆螺母结构,能够将转动转变为滑动,能够实现随 转随锁,减少定位机构,能够实现第一水路出水、第二水路出水、第一和第二水路同时出水 切换;4、凸块和缺口配合组成导向机构,保证导向性能;5、相邻的二连接杆相隔,则该内件和外套之间的腔体能够接通出水通道,腔体能 够接通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结构简单;6、本体下段开设有轴线的对应凸块的导向缺口,导向缺口宽度大于凸块宽度以留 有转动让位空间,则既能保证转动套位于本体之外,又能保证转动套和密封单元之间构成 同步转动连接关系,又能增加切换机构的美观性;[0039]7、转动套转动带动密封单元转动,利用转动的密封单元进行水路切换,切换方便, 密封性能高;8、过水体不能起到连接作用而且还起到中间导通作用,节省用料,便于装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 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管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管组件和支臂的配合剖面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二水路出水。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一水路出水。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一水路出水和第二水 路出水。图8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切换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一水路 出水和第二水路出水。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切换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1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1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转动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14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使用立体示意图。
图15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过水体、上分水体、堵片、下分水体和端盖的分解 示意图。
图17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过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18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过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19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分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0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分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21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堵片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2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堵片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23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下分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4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下分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25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二水路出水。图26绘示了图25的Cl-Cl剖面示意图。图27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一水路出水和第 二水路出水。图28绘示了图28的C2-C2剖面示意图。图29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此时第一水路出水。[0071]图30绘示了图29的C3-C3剖面示意图。标号说明 一较佳实施例管组件100、支臂组件200、切换装置300、吸盘组件400、外管110、 内管120、进水通道130、第一水路140、后管210、固定头220、前管230、活动螺母240、连接 套250、固定单元310、密封单元320、转动套330、本体311、出水接头312、导向缺口 3111、外 围壁3121、内围壁3122、第二水路313、连接件321、密封垫322、内件3211、外套3212、连接 杆 3213、凸块 3214。另一较佳实施例管组件100、支臂组件200、第二切换装置500、吸盘组件400、外 管110、内管120、进水通道130、第一水路140、后管210、固定头220、前管230、活动螺母 240、连接套250、第二固定单元510、第二密封单元520、第二转动套530、上壳511、过水体 512、下分水体513、端盖514、下顶套515、下壳516、固定柱5121、中空孔5122、贯穿孔5123、 过水腔5131、缺口 5124、第二水路313、上分水体521、堵片522、密封片5221、周壁5222、通 水孔523、增压孔524。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至
图13,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它包括一管组件100、一支臂组件 200、一切换装置300和一吸盘组件400。请查阅
图1至图4,所述管组件100,它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110和内管120,所述 外管110和内管120之间形成进水通道130,所述内管120之间形成第一水路140。请查阅
图1至图4,所述支臂组件200,它包括一接通水源的后管210、一固定头 220和一前管230。所述固定头220固接前管230、后管210、外管110和内管120,并使得所 述后管210接通外管110和内管120之间的进水通道130,使得所述前管230接通内管120 之内的第一水路140。根据需要,所述内管120和外管110通过活动螺母240螺接在固定头 220,通过连接套250用于定位内管120和外管110 ;为了保证密封性能,最好增设密封片和 密封环。请查阅
图1至图4及图8至
图13,所述切换装置300包括一固定单元310、一密封 单元320和一转动套330。所述固定单元310包括一本体311和一出水接头312。所述本体311的下段开设 有二径向对称设置的沿轴线布置的导向缺口 3111。所述出水接头312设有一外围壁3121、 一内围壁3122和一第二水路313。所述本体311的下段密封固接在出水接头312的外围壁 3121和内围壁3122之间,并使得所述出水接头312和本体311之间形成装接腔。所述密封单元320包括一连接件321和二密封垫322 ;所述连接件321包括一内 件3211、一外套3212和至少一固接内件和外套的连接杆3213,所述相邻的二连接杆3213 相隔;所述外套3212具有一外回转面和至少一固设在外回转面的凸块3214,所述凸块3214 的末端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二密封垫322分别固设在内件3211轴线二端。所述管组件100的外管110和内管120固接在本体311之上,并使得所述第一水 路140出水朝向装接腔。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水路140的入口和第二水路313的入口 依管组件100轴线布置并面向设置。所述外套3212的外回转面的上半部分密封滑动在本体311的内回转面,下半部分密封滑动在出水接头312的内回转面,根据需要,在其连接处设置密封圈323。并使得所 述外套3212的凸块3214适配穿过本体311的导向缺口 3112 ;所述内件3211和外套3212 之间的腔室接通进水通道130 ;所述二密封垫322分别对应第一水路140、第二水路313的 入口,通过密封单元的滑动则至少能实现第一水路140出水、第二水路313出水、第一水路 140出水和第二水路313出水之间切换。所述转动套330转动连接在本体311下段之外,它之内回转面开设有内螺纹,所述 内螺纹适配螺接凸块3214的外螺纹,使得所述转动套、导向缺口和凸块配合组成丝杆螺母 机构,通过转动套转动实现密封单元滑动。为了保证美观,最好所述本体311外回转面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转动套转动套接 在本体的下段之外,并使得所述本体、转动套和出水接头的外回转面适配对齐。为了使审查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介绍水路切换原理假定初始状态中,所述密封单元320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密封单元320的上部密封 垫322密封第一水路140的入口,所述水路水向为后管210、进水通道130、密封单元320 的外套3212和内件3211之间的腔室、装配腔、第二水路313的入口、第二水路313,请查阅 图5;转动转动套330,使得密封单元320向下滑动并处于第三位置,所述密封单元320 的二密封垫322和第一水路140的入口、第二水路313的入口都间隔,所述第一水路140的 入口和第二水路313的入口都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水路水向为后管210、进水通道130、密 封单元320的外套3212和内件3211之间的腔室、装配腔、第二水路313的入口、第二水路 313,后管210、进水通道130、密封单元320的外套3212和内件3211之间的腔室、装配腔、 第一水路140的入口、第一水路140,请查阅图7 ;继续转动转动套330,使得密封单元320向下滑动并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密封单 元320的下部密封垫密封322第二水路140的入口,所述水路水向为后管210、进水通道 130、密封单元320的外套3212和内件3211之间的腔室、装配腔、第一水路140的入口、第 一水路140,请查阅图6。所述吸盘组件400固接外管110之外并能固定于墙面。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请查阅
图14至图30,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它包括一管 组件100、一支臂组件200、一第二切换装置500和一吸盘组件400。请参照图3、图4,所述管组件100,它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110和内管120,所述外 管110和内管120之间形成进水通道130,所述内管120之间形成第一水路140。请参照图3、图4,所述支臂组件200,它包括一接通水源的后管210、一固定头220 和一前管230。所述固定头220固接前管230、后管210、外管110和内管120,并使得所述 后管210接通外管110和内管120之间的进水通道130,使得所述前管230接通内管120之 内的第一水路140。根据需要,所述内管120和外管110通过活动螺母240螺接在固定头 220,通过连接套250用于定位内管120和外管110 ;为了保证密封性能,最好增设密封片和 密封环。请查阅
图14至图30,所述第二切换装置500包括一第二固定单元510、一第二密 封单元520和一第二转动套530。所述第二固定单元510包括一上壳511、一过水体512、一下分水体513、一端盖514、一下顶套515和下壳516。所述下顶套515固设在上壳511之内,通过下顶套515固接管组件100的内管120 和外管110。所述过水体512具有一上端座和一固设在上端座之下的固定柱5121。所述过水体 512中空形成为中空孔5122,所述中空孔5122的第一端接通第一水路140,第二端能够接 通第一水路入口 141。所述上端座外周面密封固接在上壳511之内。所述上端座之上设置 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5123。所述下分水体513内周面密封固定套接在过水体512的固定柱5121之外,所述端 盖514密封固接在下分水体513的固定柱5121之末端,并支撑定位下分水体513。所述下 分水体513和端盖514之间形成有一过水腔5131,所述过水体512的固定柱5121的末端 开设有能够接通中空孔5122的缺口 5124,所述缺口 5124位于过水腔5131之内,通过缺口 5124能够接通中空孔5122第二端和过水腔5131,也即是第二水路入口 3131。所述下分水 体513和端盖514配合并设置有一第二水路313,所述下分水体513之上设置有第一水路 140的入口 141和第二水路313的入口 3131,所 述二入口以绕轴线的弧线布置。所述第一 水路入口 141接通过水腔5131,所述第二水路入口 3131接通第二水路313。所述下壳516固设在下分水体之外。所述第二密封单元520包括一上分水体521和一固设在上分水体521之下的堵片 522。所述堵片522包括一密封片5221和一由密封片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5222,所述周壁 顶端固设在上分水体521之下。所述上分水体521之上还开设有供进水流过的通水孔523 ; 为了增加密封性能,所述周壁对应的上分水体521的部分开设有增压孔524,水路通过增压 孔524进入堵片522之内,以增加密封片密封性能。所述上分水体521能转动套设在过水 体512的固定柱5121之外,而且,所述上分水体521的上端密封转动连接在过水体512的上 端座之下端面,所述上分水体521的下端密封转动连接在下分水体513,从而组成装接腔。所述第二转动套530套接在密封单元520的上分水体521之外,并构成同步转动 连接关系。为了保证美观,最好所述上壳、下壳和转动套的外回转面适配对齐。为了使审查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介绍水路切换原理假定初始状态中,所述第二密封单元520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密封单元520的 堵片522密封第一水路140的入口,所述水路水向为后管210、进水通道130、过水体的上 端座的贯穿孔5123、上分水体521的通水孔523、上分水体和下分水体之间的腔室、第二水 路313的入口、第二水路313,请查阅图25、26 ;转动第二转动套530,带动第二密封单元520转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二密封单元 520的堵片522位于第一水路140的入口、第二水路313的入口之间,与二入口都间隔,所述 第一水路140的入口和第二水路313的入口都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水路水向为后管210、 进水通道130、过水体的上端座的贯穿孔5123、上分水体521的通水孔523、上分水体和下分 水体之间的腔室、第二水路313的入口、第二水路313,后管210、进水通道130、过水体的上 端座的贯穿孔5123、上分水体521的通水孔523、上分水体和下分水体之间的腔室、第一水 路140的入口、第一水路140,请查阅图27、28 ;继续转动第二转动套530,带动第二密封单元520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密封单元520的堵片522密封第二水路140的入口,所述水路水向为后管210、进水通道130、 过水体的上端座的贯穿孔5123、上分水体521的通水孔523、上分水体和下分水体之间的腔 室、第一水路140的入口、第一水路140,请查阅图29、30。所述吸盘组件400固接外管110之外并能固定于墙面。所述的第一水路例如接头部花洒600,所述第二水路例如通过水管接手持花洒 700。最好所述的管组件100上连接有滑座8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管组件,它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内管之内形成第一水路;一切换装置,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它固接外管和内管,并设有一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都具有一入口;一能接通进水通道的装接腔;一活动连接在装接腔内并通过相对活动至少实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切换的密封单元;及一能带动密封单元活动的转动套,它转动连接在固定单元之外并传动连接密封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的入口 和第二水路的入口依管组件轴线布置并面向设置;所述密封单元滑动连接在装接腔内并位 于二分水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一连接件和二分别固设在连接件轴线二端的密封垫,所述连接件具 有一外回转面和至少一固设在外回转面的凸块,所述二密封垫分别对应第一水路、第二水 路的入口,所述凸块的末端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套之内回转面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适配螺接凸块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内 件、一外套和至少一固接内件和外套的连接杆,所述相邻的二连接杆相隔,所述二密封垫分 别固设在内件轴线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本体和一出水接头;所述本体下段开设有轴线的对应凸块的导向 缺口 ;所述出水接头固接在本体的下端并设有所述的第二水路;所述出水接头和本体之间 形成装接腔;所述连接件的外套的外回转面的上半部分密封滑动在本体的内回转面,下半部分密封 滑动在出水接头的内回转面,所述凸块穿过导向缺口 ;所述转动套转动连接在本体下段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的入口 和第二水路的入口水平、依绕转动套转动轴线的弧线布置;所述密封单元转动设置在装接 腔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一 上分水体,所述上分水体之下设置有堵片,所述堵片对应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 ;所 述上分水体和转动套之间构成同步转动连接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上壳;一固设在上壳之内的过水体,它具有一上端座和一固设在上端座之间的固定柱,所述 过水体中空形成为中空孔,所述中空孔的第一端接通第一水路,第二端接通第一水路入口 ; 及一下分水体组,它密封固接在过水体的固定柱之外,所述下分水体组之上设置有第二 水路,所述下分水体组之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所述第一水路入口 接通中空孔的第二端;所述上分水体转动套接在固定柱之外并密封连接在上端座之下端面,所述堵片位于下 分水体组上端面并对应第一水路入口和第二水路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 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支臂组件,它包括一接通水源的后管、一固定头和一前管,所述固定头固接前管、后 管和管组件,而且,所述进水通道接通后管,所述内管接通前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其 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能够固定于墙面的吸盘组件,其固接外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部旋转切换机构,它包括一管组件和一切换装置。所述管组件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内管之内形成第一水路。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密封单元和一转动套。所述固定单元,它固接外管和内管,并设有一能接通进水通道的装接腔和一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都具有一入口。所述密封单元,它活动连接在装接腔内,通过密封单元的活动则至少能实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切换。所述转动套,它转动连接在固定单元之外并传动连接密封单元,通过转动套转动实现密封单元活动。
文档编号F16K11/00GK201764011SQ20102022049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周华松, 彭华胜, 彭海松, 李仁忠, 陈斌 申请人: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