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三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711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架三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的改良,特别是关于一种改良的脚架三叉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摄影、摄像、音乐工作等领域,常需要使用到各式各样的脚架。而脚架中 与地面支撑的结构设计,对于脚架的整体而言,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包括其支撑受力的平衡 性、耐受性,以及在收纳、搬运时的便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关于脚架的脚管活 动收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份。直接与脚架的中管及脚管相关的结构,便是所谓的三叉结 构。例如,最简单的人字型三叉结构便是最传统的三叉结构,其特色为具有简单刚硬的人字 型外观,基本结构是以一个圆为中心,向外延伸三个长方形的结构,每个长方形的结构间隔 的角度为120度,恰好形成人字形。在安装上虽然非常简单,但是缺点是体积大,脚管无法 合拢。另外,例如一字型上下三叉,其特色为具有一字型的外型,使用的概念是将三支脚管 及中管在收合时,排列成一个一字型,将传统的脚架立体的人字型,成功的转换成平面的一 字型。优点是在运输时,体积成为一个平面,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但缺点为受力点太分散,脚 架能够承受的力道有限。可见,现有的人字型三叉结构具有体积大及脚管无法合拢的缺点,而一字型三叉 结构则是受力点太分散,脚架能够承受的方道有限,无法兼顾结构设计与使用便利性两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脚架三叉结构,可同时兼顾结构设计与使 用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一种脚架三叉结构,结合于一脚架的中管,并供该脚架的脚管收合,包括一上三 叉件,具有一中管孔及至少三个脚管连接部,该各个脚管连接部均分设置于该中管孔的外 围且形成有至少一配件部,其中该上三叉件经由其中管孔套置固定于该脚架的中管一预定 位置,且该脚架的各个脚管分别绞接于各个脚管连接部;一下三叉件,具有一管塞及至少 三个活动支杆连接部,该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均分设置于该管塞外围且各个活动支杆连接 部皆对应地形成有一脚管扣部且形成有至少一配件部,其中该管塞套接于该脚架的中管末 端,且透过一活动支杆绞接于该脚管与该活动支杆连接部,使该脚管可活动收合并在收起 时分别扣置于该各个对应的脚管扣部。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综合具备了现有脚架三叉结构的优点,改良 了其无法承受太大力道的缺点。且成功地降低了脚架体积。同时,利用其配件孔、配件勾等 设计,可搭配其它配件或配重装置的使用,在脚架的操作上具有更佳的弹性。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三叉结构结合于脚架的立体3[0009]图2、图3为不同视角显示上三叉件的立体图;图4为显示上三叉件结合于中管的剖视图;图5、图6为不同视角显示下三叉件的立体图;图7为显示脚架的脚管呈收起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脚架三叉结构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悉 本领域的人士可以据以完成,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例而被限制其实施 型态,熟悉本领域的人士仍可依据除既揭露的实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它实施例,所述实施 例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参阅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三叉结构结合于脚架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 脚架三叉结构100主要包括一上三叉件2及一下三叉件3。上三叉件2套合于脚架1的中管 11 一预定位置,并供脚管121、122、123绞接于其上。而下三叉件2套合于中管11末端,且 活动支杆131、132、133分别绞接于脚管121、122、123以及下三叉件2,以使脚管121、122、 123可活动地张开及收合。参阅图2、图3,为不同视角显示上三叉件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上三叉件2具有一 中管孔21及三个脚管连接部22、23、24,经由中管孔21套置固定于脚架1的中管11 一预定位置。本实施例中,上三叉件2的脚管连接部22、23、24为固定座,均分设置于中管孔21 的外围。相似地,脚管连接部22具有一对位置对应的螺孔221、222,脚管连接部23具有一 对位置对应的螺孔231、232,脚管连接部24具有一对位置对应的螺孔241、242,其主要作用 经由锁固组件(图未示)以将脚管121、122、123锁固并使其绞接于脚管连接部22、23、24。 上三叉件2的脚管连接部22、23、24分别具有一凹部224、234、244,使该脚管张开时其末端 恰顶置于凹部224、234、244以限制脚管121、122、123的转动角度。参阅图4,上三叉件2 —侧具有一固定螺孔25,并在其内侧结合有一内固定件26, 对应装设于上三叉件2的中管孔21与中管11之间,可经由一锁固组件29 (旋钮)锁入后, 透过内固定件26压迫固定中管11。另外,绞接的脚管121可自由地张开或收合,在张开至 一预定角度(例如60度)时,藉由脚管121末端顶置于凹部224,以限制脚管121不会因张 开时过度用力导致变形,且可承受脚管在张开时的部份支撑力,避免所有支撑力皆落在绞 接的部位(如图4所示)。另外,上三叉件2形成有至少一配件部,亦即,在脚管连接部22、23之间、以及脚管 连接部23、24之间分别形成有配件孔27、28,且脚管连接部22、23、24分别具有配件勾223、 233、243。其中配件孔27、28可供脚架背带或其它配件使用,而三个配件勾223、233、243是 用来挂住如沙袋等配重装置或配件,使之在倾斜的脚管上不会滑落。本实施例中上三叉件 的配件部为配件孔及配件勾,但并非仅限于此,亦可为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只要是可 以结合配重装置等配件的结构皆可。参阅图5、图6,为不同视角显示下三叉件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下三叉件3具有一管塞31及三个活动支杆连接部32、33、34,其中管塞31用以套接于脚架1的中管11末端。 本实施例中,下三叉件3的活动支杆连接部32、33、34为固定座且均分设置于管塞 31外围,且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32、33、34皆对应地形成有一脚管扣部323、333、343。相似 地,活动支杆连接部32具有一对位置对应的螺孔321、322,活动支杆连接部33具有一对位 置对应的螺孔331、332,活动支杆连接部34具有一对位置对应的螺孔341、342,其主要作用 是可经由锁固组件(图未示)将活动支杆131、132、133的一端绞接于活动支杆连接部32、 33、34,而另一端则绞接于脚管121、122、123,使脚管121、122、123可活动收合并在收起时 分别扣置于各个对应的脚管扣部323、333、343,使其不会轻易产生松脱歪斜等情形。与上三叉件2相似地,下三叉件3具有至少一配件部,亦即,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 32、33、34之间同样形成有配件孔35、36、37,以供脚架背带或其它配件使用。本实施例中, 下三叉件的配件部为配件孔,但并非仅限于此,亦可为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只要是可 以结合配重装置等配件的结构皆可。参阅图7,为显示脚架的脚管呈收起状态的示意图。经由本实用新型的脚架三叉结 构100的设计,可使脚架1张开时具有三管受力于同一点的优点。而在需要收起时,可先将 上三叉件2松开使其呈活动状态,再将将脚管121、122、123折迭收合至下三叉件3的脚管 扣部323、333、343中,又可大幅降低收合时的体积,使其在使用上具有良好的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 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脚架三叉结构,结合于一脚架的中管,并供该脚架的脚管收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三叉件,具有一中管孔及至少三个脚管连接部,该各个脚管连接部均分设置于该 中管孔的外围且形成有至少一配件部,其中该上三叉件经由其中管孔套置固定于该脚架的 中管一预定位置,且该脚架的各个脚管分别绞接于各个脚管连接部;以及一下三叉件,具有一管塞及至少三个活动支杆连接部,该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均分设 置于该管塞外围且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皆对应地形成有一脚管扣部且形成有至少一配件 部,其中该管塞套接于该脚架的中管末端,且透过一活动支杆绞接于该脚管与该活动支杆 连接部,使该脚管可活动收合并在收起时分别扣置于该各个对应的脚管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三叉件的脚管连接部为一固 定座,且该固定座具有一对位置对应的螺孔,经由一锁固组件将该脚管锁固并绞接于该脚 管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三叉件的活动支杆连接部为 一固定座,且该固定座具有一对位置对应的螺孔,经由一锁固组件将该活动支杆绞接于该 活动支杆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三叉件的配件部为一配件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三叉件的配件部为一配件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三叉件的配件部为一配件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三叉件的一侧还形成有一固 定螺孔,经由一锁固组件锁入并夹合于该中管一预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三叉件还包括有一内固定件, 对应装设于该上三叉件的中管孔与该中管之间,使该锁固组件锁入后透过该内固定件压迫 固定该中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三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三叉件的脚管连接部还具有 一凹部,使该脚管张开时其末端顶置于该凹部以限制该脚管的转动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架三叉结构,结合于一脚架的中管,并供该脚架的脚管收合,包括一上三叉件,具有一中管孔及至少三个脚管连接部,该各个脚管连接部均分设置于该中管孔的外围且形成有至少一配件部,其中该上三叉件经由其中管孔套置固定于该脚架的中管一预定位置,且该脚架的各个脚管分别绞接于各个脚管连接部;以及一下三叉件,具有一管塞及至少三个活动支杆连接部,该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均分设置于该管塞外围且各个活动支杆连接部皆对应地形成有一脚管扣部且形成有至少一配件部,其中该管塞套接于该脚架的中管末端,且透过一活动支杆绞接于该脚管与该活动支杆连接部,使该脚管可活动收合并在收起时分别扣置于该各个对应的脚管扣部。
文档编号F16M11/32GK201779418SQ20102024579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林建廷 申请人:美商林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