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935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开关,具体为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旋转式限位开关采用普通圆柱齿轮进行啮合传动,由于齿轮啮合存在侧隙, 当齿轮的旋转方向由正向变为反向时,被动齿轮不能与主动齿轮同步啮合,由此产生回程误差,降低开关的控制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包括主齿轮、转轴、从动齿轮和传动轴,主齿轮设置在转轴上,从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从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上浮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伴随齿轮,伴随齿轮与主齿轮啮合,且伴随齿轮通过扭簧与从动齿轮弹性连接。所述的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齿轮齿廓的一个面触接,伴随齿轮与主齿轮齿廓的另一个面触接。所述的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齿轮中心设置有空心凸台,空心凸台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凸台和凹孔;所述伴随齿轮中心设有光滑的通孔,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伴随齿轮的第二凸台插接于从动齿轮的凹孔内, 与凹孔一侧的面接触,扭簧套接在从动齿轮的空心凸台上,扭簧双臂分别受力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所述的传动轴穿接从动齿轮的空心凸台和伴随齿轮的通孔,传动轴与空心凸台紧配连接,传动轴与通孔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以扭簧为储能元件,通过在从动齿轮上增加一个储能元件伴随齿轮的方式,消除了齿轮换向时产生的回程误差,提高了开关的控制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伴随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齿轮,2-转轴,3-伴随齿轮,4-从动齿轮,5-扭簧,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包括主齿轮1、转轴2、从动齿轮4和传动轴6,主齿轮1设置在转轴2上,从动齿轮4设置在传动轴6上,从动齿轮4与主齿轮1 啮合,传动轴6上浮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4相配合的伴随齿轮3,伴随齿轮3与主齿轮1啮合,且伴随齿轮3通过扭簧5与从动齿轮4弹性连接,且从动齿轮4与主齿轮1齿廓的一个面a触接,伴随齿轮3与主齿轮1齿廓的另一个面b触接。主齿轮1固定在转轴2上,从动齿轮4固定在传动轴6上,伴随齿轮3与传动轴6 浮动连接(即可以绕传动轴一定角度内进行自由转动),伴随齿轮3通过扭簧5与从动齿轮 4进行连接。具体地,在从动齿轮4中心设置有空心凸台e,空心凸台e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凸台 d和凹孔f ;伴随齿轮3中心设有光滑的通孔,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c ;伴随齿轮3的第二凸台c插接于从动齿轮4的凹孔f内,在扭簧5力矩的作用下,第二凸台c与凹孔f 一侧的面接触,扭簧5套接在从动齿轮4的空心凸台e上,扭簧5双臂分别受力于第一凸台d和第二凸台c上;传动轴6穿接从动齿轮4的空心凸台e和伴随齿轮3的通孔,传动轴6与空心凸台e紧配连接,使得从动齿轮4跟随传动轴6 —起转动,传动轴6与通孔与伴随齿轮3 转动配合。从动齿轮4和伴随齿轮3在与主齿轮1装配时,利用夹具使得伴随齿轮3和从动齿轮4之间产生一个轴向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摩擦力矩克服扭簧5的扭矩从而保证伴随齿轮3的第二凸台c与从动齿轮4的凹孔f的另一面接触,装配完成后,撤除夹具后从动齿轮4和伴随齿轮3在扭簧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矩的作用下与主齿轮1齿廓的a面和b面接触,扭簧5扭矩T=5Tf (Tf为齿轮传递力矩,T值越大消除齿轮间隙越明显,但是齿轮之间的摩擦磨损也加剧,扭簧的预紧力矩取4-6倍为宜),将伴随齿轮3与从动齿轮4安装连接后, 就可以与主齿轮1进行齿轮啮合运动,由于扭簧5产生扭矩的作用,从动齿轮4与伴随齿轮 3的轮齿分别与主齿轮1齿廓a面和b面紧紧接触。假设转轴2逆时针运动(反之亦然),由上述连接关系可知,在这个过程中从动齿轮4与主齿轮1进行啮合运动,伴随齿轮3通过扭簧5跟随着从动齿轮4进行转动,而本身并不传递力矩;当主齿轮1进行反转时,由上述连接关系可知,由伴随齿轮3与主齿轮1进行齿轮啮合运动,并传递力矩,此时从动齿轮4跟随伴随齿轮3转动,并不传递力矩,由此循环往复运动。从上述一个齿轮啮合周期过程可知,通过增加伴随齿轮3的结构达到消除从动齿轮4与主齿轮1存在啮合间隙的目的,提高了齿轮啮合运动的精度,消除了齿轮换向时产生的回程误差,提高了开关的控制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包括主齿轮、转轴、从动齿轮和传动轴,主齿轮设置在转轴上,从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从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上浮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伴随齿轮,伴随齿轮与主齿轮啮合,且伴随齿轮通过扭簧与从动齿轮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齿轮齿廓的一个面触接,伴随齿轮与主齿轮齿廓的另一个面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齿轮中心设置有空心凸台,空心凸台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凸台和凹孔;所述伴随齿轮中心设有光滑的通孔,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伴随齿轮的第二凸台插接于从动齿轮的凹孔内,与凹孔一侧的面接触,扭簧套接在从动齿轮的空心凸台上,扭簧双臂分别受力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所述的传动轴穿接从动齿轮的空心凸台和伴随齿轮的通孔,传动轴与空心凸台紧配连接,传动轴与通孔转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开关,具体为一种消除旋转限位开关齿轮回程误差的结构。包括主齿轮、转轴、从动齿轮和传动轴,主齿轮设置在转轴上,从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从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上浮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伴随齿轮,伴随齿轮与主齿轮啮合,且伴随齿轮通过扭簧与从动齿轮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以扭簧为储能元件,通过在从动齿轮上增加一个储能元件伴随齿轮的方式,消除了齿轮换向时产生的回程误差,提高了开关的控制精度。
文档编号F16H55/18GK202326988SQ2011204280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付亮, 卞新斌, 陈安环 申请人:浙江正泰机床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