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油滤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532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油滤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大型齿轮箱、油箱进行换油滤油操作的维护设备,属于设备维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各种大型设备不断涌现,其结构尺寸不断扩大,相对应地,分布在其中的传动结构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加,而为保障传动结构运转的可靠性,在传动结构中通常都会使用大量润滑油进行润滑和降温处理,以降低磨损,提高耐用性。如各种大型液压设备、蒸汽机组、发电机组、飞机、轮船等,就在大量使用各种润滑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数量巨大地各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始普及,并被广泛安装在丘陵、山川、平原之中,受风力发电机组工作条件的限制,其安装地,交通和运输条件较差,对齿轮箱中润滑油的定期更换难度较高,而现有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通常距离地面 70米高,储油400升左右,在日常换油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加注,使用20升油桶需上下往返20次,耗时大概10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一个齿轮箱内润滑油的更换,严重影响换油效率, 同时,换油过程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空气中的颗粒物落入润滑油中,产生润滑油二次污染,影响润滑油的使用质量。如何全方位考量各种大型设备更换润滑油时的使用状况,改善操作过程和操作环境,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应性广、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方便地换油滤油设备,以满足大型设备的更换油需要。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包括一个轮式支撑平台,以及分别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的操控台、空气压缩机、支路真空泵、供油系统和回收系统,供油系统包括供油罐、过滤器、供油油泵和计量仪表,过滤器连接在供油罐与供油油泵之间的输油通路上;计量仪表连接在供油油泵输出端的供油管路上;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回收油泵、回收计量仪表、磁过滤器和一个过滤器组,磁过滤器和过滤器组顺序连接在回收罐出油口与回收油泵之间的输油通路上,回收罐入油口通过回收管路与欲处理油箱或齿轮箱的出油口连通;回收计量仪表连接在回收油泵输出端的共用冲洗管路上;支路真空泵分别与供油管路和冲洗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供油罐和回收罐的空腔顶部连通;操控台分别控制支路真空泵、空气压缩机、供油系统和回收系统协调工作。—种换油滤油设备,还包括一个主真空泵,主真空泵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并接受操控台的控制,主真空泵分别与供油罐和回收罐的输油通路连通。一种换油滤油设备,还包括一个输油管卷筒,供油管路、冲洗管路和回收管路分别缠绕在输油管卷筒上。[0009]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一个供油加热器,所述供油加热器连接在供油罐的输油通路上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一个回收加热器,所述回收加热器连接在回收罐的输油通路上。一种换油滤油设备,还包括冲洗系统,冲洗系统包括一个冲洗罐,冲洗罐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冲洗罐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收油泵连通;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冲洗罐的空腔顶部连通。所述主真空泵与冲洗罐出口管路连通。所述冲洗系统还包括一个冲洗加热器,所述冲洗加热器连接在冲洗罐的出口管路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采用轮式支撑平台为载体,增加设备移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有效使用,同时,在轮式支撑平台上设置供油系统、回收系统和冲洗系统,通过供油油泵、回收油泵以及主真空泵、支路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的协调配合下,完成封闭条件下的换油、滤油处理,实现了放油-冲洗-加注过程一次完成,提高了维护效率,扩展了维护范围,方便了使用。封闭状态下的换油过程不仅避免了润滑油在空气中可能受到的二次污染,还可减少润滑油暴露或泄露对环境的破坏,使用可靠性高、操控简单、换油速度大大提高,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中润滑油、燃油的加注或清洗维护过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对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进行更换润滑油为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包括一个轮式支撑平台和一个输油管卷筒2,以及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的操控台、空气压缩机15、主真空泵8、支路真空泵4、供油系统、冲洗系统和回收系统。其中,供油系统负责对风力发电机齿轮箱1进行新油供给,保证新油添加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冲洗系统负责对风力发电机齿轮箱1进行内部清洗,去除齿轮运行中由于磨损产生的残渣,保护齿轮运行过程,提高运行质量;回收系统负责对齿轮箱1中废弃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对润滑油进行过滤维护,保证润滑油使用质量;轮式支撑平台用于支撑和移动整个系统,方便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灵活移动和可靠使用;输油管卷筒2用于缠绕较长的供油管路22、回收管路20和冲洗管路21,方便管路的携带和使用;操控台则是换油滤油设备的指挥中心,用于发布操控指令,协调空气压缩机15、主真空泵8、支路真空泵4、供油系统、回收系统和冲洗系统工作。供油系统主要包括供油罐11、供油加热器7、过滤器6、供油油泵5和计量仪表17。 其中,供油罐11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供油加热器7和过滤器6顺序连接在供油罐11 与供油油泵5之间的输油通路上。供油加热器7连接在过滤器6前方,供油加热器7将较为粘稠的润滑油加热后,使其密度降低,流动性提高。过滤器6主要对输油通路上的润滑油进行全面过滤,保证润滑油的添加质量。计量仪表17连接在供油油泵5输出端的供油管路 22上,计量仪表17可随时观察和掌握换油滤油进程,方便使用和操控。供油管路22的最外端可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1的进油口连通,从而形成相对封闭的输油通道,保证了新油加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13、回收油泵16、回收加热器19、回收计量仪表3、磁过滤器 10和一个过滤器组9。回收罐13被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回收罐13用于盛放回收的废弃润滑油。回收加热器19、磁过滤器10和过滤器组9顺序连接在回收罐出油口与回收油泵16之间的输油通路上,回收加热器19首先对流经的润滑油进行加热,磁过滤器10用于对润滑油中所含铁质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器组9则完成润滑油的全面过滤处理。回收计量仪表3连接在回收油泵16输出端的共用冲洗管路21上。而回收罐13的入油口则通过回收管路20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1的出油口连通,从而通过冲洗管路21和回收管路20形成一个封闭的回油通道。冲洗系统包括一个冲洗罐12和一个冲洗加热器18。冲洗罐12被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冲洗罐12内用于装填冲洗液。由于回收系统和冲洗系统在工作时,只能有一个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故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缩小体积,回收系统和冲洗系统会共用一个回收油泵16和一个共用的冲洗管路21。冲洗加热器18连接在冲洗罐出口与回收油泵16之间的管路上,冲洗罐出口通过阀门控制管路连接状态,配合冲洗罐12和回收罐13完成齿轮箱1的冲洗和润滑油回收过程。为提高冲洗可靠性,保证冲洗过程高效、顺利进行,主真空泵8分别与供油罐11、 回收罐13的输油管路,以及与冲洗罐12的出口管路连通,主真空泵8对各出口管路做抽真空处理,可有效降低出口压力,提高罐内液体流出的速度,降低流出阻力,而支路真空泵4 则分别与冲洗管路21和供油管路22连通,以降低冲洗管路21和供油管路22的压力,进一步改善输油条件,提高输油效率。当然,为保证各管路协调工作,在各管路上还设有阀门进行管路连通状态的协调控制。为进一步增加各罐体的压力,避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1距离地面较高带来的输油、清洗困难,空气压缩机15的输出端还分别与供油罐11、冲洗罐12和回收罐13的空腔顶部连通,利用压缩空气对罐内进行增压处理,推动罐内液体可以向更高处流动,顺利完成风力发电机齿轮箱1的新油加注、旧油更换或清洗过程。当然,由于新品空气压缩机还具有发电功能,所以,本设备运转时的电力保障还可由新品空气压缩机来提供,以消除整个设备运转对外界电源的依赖,提高了设备适用性。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轮式支撑平台推动整个换油滤油设备到风力发电机下方, 通过风力发电机上自配的吊钩将供油管路22、回收管路20和冲洗管路21提升到齿轮箱1 处,人工操作回收管路20与齿轮箱出油口连通,冲洗管路21与齿轮箱进油口连通,关闭回收罐出油口阀门,操作操控台发出指令,启动回收油泵16,随着回收油泵16的推动作用,齿轮箱1中的污油经回收管路20不断吸入回收罐13中储存,当齿轮箱1内污油清除完成,关闭回收油泵16。启动主真空泵8和支路真空泵4,相应调整主真空泵8和支路真空泵4的阀门,控制降低冲洗罐12与齿轮箱1之间输油通路及冲洗管路21内的压力,启动回收油泵 16及空气压缩机15,开启通路上的阀门,随着冲洗罐12增压以及冲洗加热器18的加热,冲洗液以较高压力和速度通过冲洗管路21送入齿轮箱1,完成对齿轮箱1内壁的冲洗,并随4/4页
着回收油泵16的继续推动,冲洗液不断从齿轮箱1中吸出后汇聚到回收罐13中,结合回收计量仪表3的指示,直至齿轮箱1内冲洗液排空,关闭主真空泵8、支路真空泵4、空气压缩机15和回收油泵16,清洗过程完成。最后,人工拆除冲洗管路21与齿轮箱进油口的连接, 将供油管路22连接在齿轮箱进油口上,相应调整通路上主真空泵8、支路真空泵4的控制阀门,并关闭齿轮箱出油口阀门后,启动供油油泵5、空气压缩机15、主真空泵8和支路真空泵 4,使输油管路及供油管路22降压后,随着供油罐11内的增压以及供油加热器7的加热处理,将供油罐11内的润滑油快速压入齿轮箱1中,结合计量仪表17的指示,完成封闭状态下的新油加注过程,整个换油过程完成。其方式以放油-冲洗-加注三个步骤为基础,操作简单、快捷,维护全面、可靠。 另外,由于实际维护的需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油功能,即在回收罐13 与回收油泵16之间的输油管路上还连接有回收加热器19、磁过滤器10和一个过滤器组9。 当需要对原有齿轮箱1内的润滑油进行过滤维护时,将回收管路20连接在回收罐入油口与齿轮箱出油口之间,同时,将冲洗管路21与齿轮箱进油口连通,相应调整各部件上的控制阀门,使回收罐13与齿轮箱1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环路,启动空气压缩机15、主真空泵8、支路真空泵4和回收油泵16,齿轮箱1内的润滑油在回收油泵16和各管路压力协调配合下形成循环流动,流经回收加热器19时,可对润滑油进行升温处理,提高流动性;当经过磁过滤器10时,可有效清除润滑油中含有的铁质杂质;当流过过滤器组9时,可对润滑油进行全面过滤,从而在循环过程中完成对润滑油的过滤处理,最后,过滤完成后,关闭齿轮箱出油口上的阀门,使润滑油流回到齿轮箱1中,过滤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轮式支撑平台,以及分别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的操控台、空气压缩机、支路真空泵、供油系统和回收系统,所述供油系统包括供油罐、过滤器、供油油泵和计量仪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供油罐与供油油泵之间的输油通路上;所述计量仪表连接在供油油泵输出端的供油管路上;所述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回收油泵、回收计量仪表、磁过滤器和一个过滤器组,所述磁过滤器和过滤器组顺序连接在回收罐出油口与回收油泵之间的输油通路上,回收罐入油口通过回收管路与欲处理油箱或齿轮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收计量仪表连接在回收油泵输出端的共用冲洗管路上;所述支路真空泵分别与供油管路和冲洗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供油罐和回收罐的空腔顶部连通;所述操控台分别控制支路真空泵、空气压缩机、供油系统和回收系统协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主真空泵,所述主真空泵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并接受操控台的控制,主真空泵分别与供油罐和回收罐的输油通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输油管卷筒,所述供油管路、冲洗管路和回收管路分别缠绕在输油管卷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一个供油加热器,所述供油加热器连接在供油罐的输油通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一个回收加热器,所述回收加热器连接在回收罐的输油通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一个冲洗罐,所述冲洗罐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冲洗罐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收油泵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冲洗罐的空腔顶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真空泵与冲洗罐出口管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系统还包括一个冲洗加热器,所述冲洗加热器连接在冲洗罐的出口管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油滤油设备,包括一个轮式支撑平台,以及分别固定在轮式支撑平台上的操控台、空气压缩机、主真空泵、支路真空泵、供油系统、回收系统和冲洗系统,操控台分别控制供油系统、回收系统和冲洗系统协调工作。其中,轮式支撑平台增加了设备移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可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有效使用;三个系统保证了换、滤和加注过程一次完成,提高了维护效率,扩展了维护范围,封闭状态下的换油过程还可避免润滑油在空气中二次污染,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其结构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中润滑油、燃油的加注或清洗维护过程中。
文档编号F16N31/00GK202327614SQ2011205010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李志静 申请人:李志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