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式枢转机构及其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147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轴式枢转机构及其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式枢转机构,尤指一种体积轻巧且结构简单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轴枢轴机构一般使用于平板笔记型电脑的中心枢转机构。平板笔记型电脑可依据使用者需求,将面板模组相对主机模组开合,藉由主机模组的键盘输入资料且显示于面板模组,以作为一笔记型电脑的应用;或另可将面板模组相对主机模组旋转一百八十度,且贴附于主机模组上,以利用面板模组的触控式屏幕输入资料,以作为一平板型电脑的应用。传统双轴枢轴机构的体积庞大,且其转轴中间需破开其壳体结构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便于连接线的两端可经由该容置空间分别连接至面板模组与主机模组。因此传统双轴枢轴机构的结构强度不佳,转轴的容置空间无法完整地容纳多条的连接线,其造成理线困难的缺点,且连接线易于转动时被夹持而产生磨损。故如何设计出一款体积小,可有效包覆连接线以防止磨损,且具有多轴转动功能的枢轴机构,即为现今机构产业亟需努力的发展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轴式枢转机构及其电子装置,使其体积轻巧且结构简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轴式枢转机构,其中,该双轴式枢转机构包含有:一固定架,其设置于一第一模组上;—基座,其连接于该固定架,该基座内部的侧表面形成有一轨道;一转动件,其设置于该固定架与该基座之间,该转动件包含有:一枢轴部,其枢接于该固定架;以及一套接部,其连接该枢轴部,该套接部具有一穿孔,该套接部藉由该枢轴部沿一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枢转,以容置于该基座的内部;一套筒,其以能够相对滑动及转动方式套设于该套接部的该穿孔内,该套筒包含有一突出部,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轨道内滑移,以沿相异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转动;以及一支撑架,其设置于该套筒上,该支撑架用来支撑一第二模组,以使该第二模组能够沿着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一模组转动。一种具有双轴式枢转机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具有双轴式枢转机构的电子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模组;一第二模组;以及
—双轴式枢转机构,其设置于该第一模组与该第二模组之间,该双轴式枢转机构包含有:一固定架,其设置于该第一模组上;一基座,其连接于该固定架,该基座内部的侧表面形成有一轨道;一转动件,其设置于该固定架与该基座之间,该转动件包含有:一枢轴部,其枢接于该固定架;以及一套接部,其连接该枢轴部,该套接部具有一穿孔,该套接部藉由该枢轴部沿一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枢转,以容置于该基座的内部;一套筒,其以能够相对滑动及转动方式套设于该套接部的该穿孔内,该套筒包含有一突出部,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轨道内滑移,以沿相异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转动;以及一支撑架,其设置于该套筒上,该支撑架用来支撑该第二模组,以使该第二模组能够沿着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一模组转动。本发明的固定架包含有二接合部,各接合部具有一破孔,且该二接合部分别利用其破孔套入该转动件的该枢轴部的两端。本发明的转动件另包含有一包覆部,其设置于该枢轴部的中段,该套接部藉由该包覆部以连接该枢轴部,且该包覆部的径向尺寸实质上大于各接合部的该破孔的径向尺寸。本发明的基座包含有一夹持部,其用来夹持该二接合部的一端,藉以限制该基座相对该固定架的位移。本发明的基座的该轨道包含有一第一区段,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第一区段内滑移,以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与该基座转动;一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的一端,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第二区段内滑移,以随着该转动件沿该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转动;以及一第三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的另一端,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的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区段的方向。本发明的第一区段为一半环形结构,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分别为一弧形结构。本发明的轨道另包含有一缓冲区段,其形成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二区段之间。本发明的转动件另具有一凹槽与一卡合槽,且该凹槽及该卡合槽分别形成于该套接部的两端面。本发明的套筒另包含有一中柱,其穿设该套接部的该穿孔;一顶板,其设置于该中柱的顶端,该顶板用来嵌合于该凹槽,以限制该中柱相对该套接部转动;以及一底板,其设置于该中柱的底端,且该突出部设置于该底板的外缘。本发明的中柱的一高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该套接部的一厚度。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另包含有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套筒与该转动件之间。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套筒的该中柱,且其两端分别抵接该套接部的该卡合槽与该套筒的该底板。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另包含有一固定元件,用来将该支撑架锁固于该套筒的该顶板。
本发明的支撑架具有一开孔,该套筒具有一走线孔,该基座另具有一走线孔,且该支撑架的该开孔对正该套筒与该基座的该走线孔。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发明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可将第二模组沿着不同的轴向相对第一模组转动,以使电子装置可视使用需求而切换为平板电脑模式或笔记型电脑模式。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于其各部件的中间开孔以供连接线穿设,故可保持较佳的结构强度,以稳定支撑第二模组及第一模组,因此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具有结构稳定与包覆连接线功能良好的优点,且双轴式枢转机构的体积小,可有效节省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


图1与图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不同视角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式枢转机构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座的不意图;图5与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件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7与图8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套筒于不同视角示意图;图9与图10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式枢转机构于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图11为图9的双轴式枢转机构的侧视
图12为图9的双轴式枢转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3为图10的双轴式枢转机构的侧视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 电子装置12 第一模组14 第二模组16 双轴式枢转机构18 固定架181 接合部182 破孔20 基座202 轨道202A 第一区段202B第二区段202C 第三区段202D缓冲区段203 走线孔204 夹持部22 转动件24 枢轴部26 包覆部28 套接部281 穿孔282 凹槽283 卡合槽30 套筒301 走线孔32 中柱34 顶板36 底板38 突出部40 弹性元件42 固定元件44 支撑架441 开孔Dl 第一方向D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与图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10于不同视角的外观示意图。电子装置10可为一平板笔记型电脑,其包含有一第一模组12、一第二模组14及一双轴式枢转机构16。一般来说,第一模组12可为一主机模组,第二模组14可为一面板模组,且双轴式枢转机构16设置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第二模组14 (面板模组)可利用双轴式枢转机构16沿着一第一方向Dl与相异第一方向Dl的一第二方向D2相对第一模组12 (主机模组)转动,因此电子装置10可视使用者需求而调整切换为平板电脑模式或笔记型电脑模式。其中第一方向Dl为环绕Y轴的顺向转动或逆向转动,且第二方向D2为环绕Z轴的顺向转动或逆向转动。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式枢转机构16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双轴式枢转机构16包含有一固定架18,其设置于第一模组12上,一基座20,其连接于固定架18,以及一转动件22,其设置于固定架18与基座20之间。固定架18可包含有两个接合部181,且两个接合部181分别各具有一破孔182。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座20的不意图。基座20内部的侧表面形成有一轨道202。轨道202可区分为一第一区段202A, —第二区段202B,连接于第一区段202A的一端,以及一第三区段202C,连接于第一区段202A的另一端。于此详加说明轨道202的结构特征。第二区段202B与第三区段202C的方向可实质上垂直于第一区段202A的方向,意即第二区段202B与第三区段202C的方向实质上平行于X-Z平面,且第一区段202A的方向实质上平行于X-Y平面。除此之外,轨道202另具有两个缓冲区段202D,其分别形成于第一区段202A与第二区段202B之间,以及第一区段202A与第三区段202C之间。基座20另可具有一走线孔203,形成于基座20的底部,以供设置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的连接线穿越。基座20另可包含有一夹持部204,用来夹持两个接合部181的一端,以限制基座20相对固定架18的位移。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与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件22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转动件22包含有一枢轴部24,其枢接于固定架18,一包覆部26,其设置于枢轴部24的中段,以及一套接部28,其藉由包覆部26以连接于枢轴部24。固定架18的两个接合部181可分别利用其破孔182套入转动件22的枢轴部24的两端,以使转动件22可藉由枢轴部24与破孔182的结合而相对固定架18枢转。此外,包覆部26的径向尺寸可实质上大于接合部181的破孔182的径向尺寸,因此当转动件22沿着第一方向Dl相对固定架18枢转时,包覆部26可用来避免转动件22相对固定架18左右滑移(意即沿着Y轴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以使转动件22的套接部28可正确地容置于基座20的内部。再者,套接部28具有一穿孔281,以供设置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的连接线穿越。转动件22另可具有一凹槽282与一卡合槽283,其分别形成于套接部28的两端面,且穿孔281可与凹槽282及卡合槽283连通。除此之外,双轴式枢转机构16另包含有一套筒30,其以可相对滑动及转动方式套设于套接部28的穿孔281内。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与图8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套筒30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套筒30可包含有一中柱32,其穿设套接部28的穿孔281,一顶板34,其设置于中柱32的顶端,一底板36,其设置于中柱32的底端,以及一突出部38,其设置于底板36的外缘。中柱32可沿着Z轴方向相对套接部28的穿孔281滑移。顶板34可用来嵌合于套接部28的凹槽282,故顶板34与凹槽282可设计为尺寸相对应嵌合的形状,例如矩形,以限制中柱32沿第二方向D2相对套接部28转动。值得一提的是,中柱32的一高度可实质上大于或等于(意即不小于)套接部28的一厚度,因此当矩形的顶板34嵌合于矩形的凹槽282内时,底板36不接触套接部28的底端;而当套接部28容置于基座20的内部时,底板36被推压滑移而触及套接部28,此时矩形的顶板34将可脱离矩形的凹槽282,以使套筒30可自由地沿第二方向D2相对转动件22转动。当矩形的顶板34嵌合于套接部28的矩形的凹槽282时,套筒30可用来随着转动件22沿第一方向Dl相对固定架18转动,此时套筒30的突出部38可于轨道202的第二区段202B内(或第三区段202C)滑移,其中第二区段202B与第三区段202C可分别为一弧形结构,因此当套筒30随着转动件22沿第一方向Dl相对固定架18转动时,突出部38可顺畅地沿着该弧形结构滑移,以使套接部28可稳定地移入或移出基座2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套接部28容置于基座20的内部,且矩形的顶板34脱离套接部28的矩形的凹槽282后,套筒30可藉由突出部38于轨道202的第一区段202A内滑移,以沿第二方向D2相对转动件22及基座20转动,其中第一区段202A可为一半环形结构。因此,套筒30沿第二方向D2相对基座20的转动范围即受限于该半环形结构的尺寸,意即套筒30相对基座20的转动范围可实质上介于O度至180度之间,以用来翻转第二模组14的正、反面。由于第一区段202A与第二区段202B及第三区段202C可分别为半环形结构与弧形结构,故轨道202另可于第一区段202A与第二区段202B (或第三区段202C)的连接处形成缓冲区段202D,以使突出部38可顺畅地于半环形结构与弧形结构之间来回滑移。此外,套筒30另可形成有一走线孔301,其穿透中柱32、顶板34与底板36,用以供设置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的连接线穿越。如图3所示,双轴式枢转机构16另可包含有一弹性元件40,其设置于套筒30与转动件22之间。弹性元件40可为一压缩弹簧,其套设于套筒30的中柱32,且弹性元件40的两端可分别抵接于套接部28的卡合槽283以及套筒30的底板36。弹性元件40的弹性恢复力可用来驱动套筒30沿Z轴方向相对套接部28滑移,以使矩形的顶板34可嵌合于矩形的凹槽282内,藉此限制套筒30沿第二方向D2相对套接部28的转动。除此之外,双轴式枢转机构16另可包含有多个固定元件42以及一支撑架44。固定元件42可为一螺钉或一螺栓,其用来将支撑架44锁固于套筒30的矩形顶板34上。支撑架44可具有一开孔441,开孔441正对于套筒30的走线孔301与基座20的走线孔203,以供设置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的连接线穿越。支撑架44用来支撑第二模组14,因此第二模组14可利用双轴式枢转机构16选择性地沿着第一方向Dl或第二方向D2相对第一模组12转动,而切换电子装置10的操作模式。请参阅图9至图13,图9与图10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式枢转机构16于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图11为图9的双轴式枢转机构16的侧视图,图12为图9的双轴式枢转机构16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3为图10的双轴式枢转机构16的侧视图。如图4、图5、图9、图11与图12所示,第二模组14可贴附于第一模组12的上表面,意即电子装置10可为平板电脑模式或闭合的笔记型电脑模式。此时,转动件22的套接部28不容置于基座20的内部,弹性元件40的该弹性恢复力可用来驱动套筒30沿-X轴方向相对转动件22移动,以使底板36可远离套接部28 (意即不接触套接部28的卡合槽283),且矩形的顶板34可嵌合于套接部28的矩形的凹槽282内,因此套筒30无法相对转动件22的套接部28转动。为了切换电子装置10的操作模式,使用者可推动第二模组14远离第一模组12的上表面,藉此驱动转动件22沿第一方向Dl (X-Z平面方向)相对固定架18转动,以使套筒30的突出部38可滑入基座20的轨道202内,而移动至如图10与图13所示的状态。其中轨道202的第二区段202B (或第三区段202C)可为弧形结构,以使突出部38可以枢轴部24为圆心,沿着一弧形轨迹顺畅地进入第二区段202B (或第三区段202C)内。接着,如图10与图13所示,当突出部38滑至第二区段202B(或第三区段202C)的底端后,套接部28已完全容置于基座20的内部,且套筒30的底板36会受到沿Z轴方向的推压力而带动中柱32与矩形顶板34相对套接部28的穿孔281向上滑移,以使矩形的顶板34可脱离套接部28的矩形的凹槽282。于此同时,设置于套筒30与转动件22之间的弹性元件40受到挤压而储存该弹性恢复力。当矩形的顶板34脱离矩形的凹槽282后,套筒30的突出部38即位于缓冲区段202D内,此时使用者可推动第二模组14沿第二方向D2相对第一模组12转动,意即突出部38可沿着轨道202的第一区段202A滑行,而自第二区段202B滑移至第三区段202C(或自第三区段202C滑移至第二区段202B),以使套筒30可沿第二方向D2(X-Y平面方向)相对转动件22与基座20转动。由于第一区段202A可为半环形结构,因此套筒30实质上可沿第二方向D2相对转动件22与基座20由O度转动至180度,以翻转第二模组14的正、反面。换句话说,双轴式枢转机构16不但可藉由突出部38与轨道202的拘束来限制支撑架44 (及套筒30)沿第一方向Dl相对固定架18的转动,还可利用第一区段202A的半环形结构来限制套筒30沿第二方向D2相对套接部28的转动范围。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的套筒与支撑架可利用转动件的枢轴部与固定架的破孔的枢接关来相对固定架转动,以使电子装置的第二模组可相对第一模组转动开合,藉此调整第二模组(面板模组)的视角。此外,当第二模组相对第一模组开合至最大视角时,转动件的套接部可容置于基座的内部,此时套筒的突出部可滑入轨道的第二区段及缓冲区段内,且底板可受到推压而驱动中柱与顶板相对套接部向上滑移,藉以解除顶板与套接部的矩形凹槽的拘束,因此使用者可推动套筒于套接部的穿孔内自转,意即推动第二模组转动其正对使用者方向的正、反面,以用来切换电子装置为平板电脑模式或笔记型电脑模式。当套筒的突出部沿着轨道的第一区段滑移时,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可藉由突出部与轨道的拘束而限制套筒随着转动件相对固定架枢转,因此当使用者转动第二模组的正、反面时,第二模组无法相对第一模组开合。另一方面,当套筒的突出部位于轨道的第二区段(或第三区段)与缓冲区段时,套筒可随着转动件相对固定架枢转,此时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可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驱动套筒的底板远离套接部,以将顶板嵌合于套接部的凹槽内,因此当使用者调整第二模组相对第一模组的开合视角时,藉由顶板与凹槽的拘束,第二模组将无法进行同轴自转来调整其正、反面的面向,故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利用双轴式枢转机构来调整第二模组相对第一模组的转动角度,以依序改变第二模组相对第一模组的开合视角、与第二模组面向使用者的屏幕角度。除此之外,组装电子装置时,双轴式枢转机构的固定架设置于第一模组上,且支撑架连接于第二模组,基座与套筒的结构部件不需容置于第一模组或第二模组内,故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可适用于薄型可携式电脑,有效地缩小电子装置的宽度与厚度。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可将第二模组沿着不同的轴向相对第一模组转动,以使电子装置可视使用需求而切换为平板电脑模式或笔记型电脑模式。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于其各部件的中间开孔以供连接线穿设,故可保持较佳的结构强度,以稳定支撑第二模组及第一模组,因此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具有结构稳定与包覆连接线功能良好的优点,且双轴式枢转机构的体积小,可有效节省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构思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式枢转机构包含有: 一固定架,其设置于一第一模组上; 一基座,其连接于该固定架,该基座内部的侧表面形成有一轨道; 一转动件,其设置于该固定架与该基座之间,该转动件包含有: 一枢轴部,其枢接于该固定架;以及 一套接部,其连接该枢轴部,该套接部具有一穿孔,该套接部藉由该枢轴部沿一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枢转,以容置于该基座的内部; 一套筒,其以能够相对滑动及转动方式套设于该套接部的该穿孔内,该套筒包含有一突出部,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轨 道内滑移,以沿相异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转动;以及 一支撑架,其设置于该套筒上,该支撑架用来支撑一第二模组,以使该第二模组能够沿着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一模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包含有二接合部,各接合部具有一破孔,且二所述接合部分别利用其破孔套入该转动件的枢轴部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另包含有一包覆部,其设置于该枢轴部的中段,该套接部藉由该包覆部以连接该枢轴部,且该包覆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各所述接合部的破孔的径向尺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有一夹持部,其用来夹持二所述接合部的一端,藉以限制该基座相对该固定架的位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轨道包含有: 一第一区段,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第一区段内滑移,以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与该基座转动; 一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的一端,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第二区段内滑移,以随着该转动件沿该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转动;以及 一第三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的另一端,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的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区段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段为一半环形结构,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分别为一弧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轨道另包含有: 一缓冲区段,其形成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二区段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另具有一凹槽与一卡合槽,且该凹槽及该卡合槽分别形成于该套接部的两端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另包含有: 一中柱,其穿设该套接部的穿孔; 一顶板,其设置于该中柱的顶端,该顶板用来嵌合于该凹槽,以限制该中柱相对该套接部转动; 一底板,其设置于该中柱的底端,且该突出部设置于该底板的外缘;以及 固定元件,用来将该支撑架锁固于该套筒的该顶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式枢转机构另包含有: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套筒与该转动件之间,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套筒的中柱,且其两端分别抵接该套接部的卡合槽与该套筒的底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具有一开孔,该套筒具有一走线孔,该基座另具有一走线孔,且该支撑架的开孔正对该套筒与该基座的走线孔。
12.—种具有双轴式枢转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双轴式枢转机构的电子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模组; 一第二模组;以及 一双轴式枢转机构,其设置于该第一模组与该第二模组之间,该双轴式枢转机构包含有: 一固定架,其设置于该第一模组上; 一基座,其连接于该固定架,该基座内部的侧表面形成有一轨道; 一转动件,其设置于该固定架与该基座之间,该转动件包含有: 一枢轴部,其枢接于该固定架;以及 一套接部,其连接该枢轴部,该套接部具有一穿孔,该套接部藉由该枢轴部沿一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枢转,以容置于该基座的内部; 一套筒,其以能够相对滑动及转动方式套设于该套接部的该穿孔内,该套筒包含有一突出部,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轨道内滑移,以沿相异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转动;以及 一支撑架,其设置于该套筒上,该支撑架用来支撑该第二模组,以使该第二模组能够沿着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一模组转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包含有二接合部,各接合部具有一破孔,且二所述接合部分别利用其破孔套入该转动件的枢轴部的两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另包含有一包覆部,其设置于该枢轴部的中段,该套接部藉由该包覆部以连接该枢轴部,且该包覆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各所述接合部的破孔的径向尺寸。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有一夹持部,其用来夹持二所述接合部的一端,藉以限制该基座相对该固定架的位移。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该轨道包含有: 一第一区段,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第一区段内滑移,以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转动件与该基座转动; 一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的一端,该套筒藉由该突出部于该第二区段内滑移,以随着该转动件沿该第一方向相对该固定架转动;以及 一第三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的另一端,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的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区段的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段为一半环形结构,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分别为一弧形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轨道另包含有: 一缓冲区段,其形成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二区段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另具有一凹槽与一卡合槽,且该凹槽及该卡合槽分别形成于该套接部的两端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另包含有: 一中柱,其穿设该套接部的该穿孔; 一顶板,其设置于该中柱的顶端,该顶板用来嵌合于该凹槽,以限制该中柱相对该套接部转动; 一底板,其设置于该中柱的底端,且该突出部设置于该底板的外缘;以及 固定元件,用来将该支撑架锁固于该套筒的该顶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式枢转机构另包含有: 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套筒与该转动件之间,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套筒的中柱,且其两端分别抵接该套接部的卡合槽与该套筒的底板。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具有一开孔,该套筒具有一走线孔,该基座另具有一走线孔, 且该支撑架的开孔正对该套筒与该基座的走线孔。
全文摘要
一种双轴式枢转机构及其电子装置,包含有固定架,设置于第一模组上;基座,连接于固定架;转动件,设置于固定架与基座之间;基座内部的侧表面形成有轨道;转动件包含有枢轴部,枢接于固定架,以及套接部,连接枢轴部;套接部具有穿孔;套接部藉由枢轴部相对固定架枢转,以容置于基座的内部;双轴式枢转机构另包含有套筒,以可相对移动方式套设于穿孔内;套筒包含有突出部,套筒藉由突出部于轨道内滑移,以相对转动件转动;双轴式枢转机构另包含有支撑架,设置于套筒上;支撑架用来支撑第二模组,以使第二模组可相对第一模组转动;借此,本发明的双轴式枢转机构具有体积轻巧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C11/10GK103174736SQ2012100020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游竟人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