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532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线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卡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壁与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下壁的侧壁,所述上壁、下壁存在高度差,上下壁之间设置用于收容若干电线的若干收容空间,所述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能使侧壁产生形变的形变部,所述上壁和下壁上还设有上壁安装孔和下壁安装孔,用于固定上壁与下壁。本发明不同功能的电线固定在不同的收容空间内,通过线卡上形变部的变形量不同,保证电线可以卡紧在收容空间内,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保证不同线径的都可以适用。
【专利说明】线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线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外机上的线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在的挂壁式空调外机上,内外机连接、通讯线及电源线3种线需要固定,但通常根据功率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线径,现有的线卡通常都是统一的孔径的式样,安装时对电线的紧固能力不同,有的多根线固定在一个孔里,没有统一的安装规范,用户安装时无法保证必要的功能。
[0003]例如,现有的PLATE CONTROL OUT为了固定电线,使用2EA线卡固定3根线,但根据不同能力使用的线的线径不同,导致电线安装时,没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分配(两根电线安装在一个线卡的穿线孔里),不便于安装,且固定效果不好。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空调外机上的线卡结构。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特定区域的变形实现不同线径固定安装的线卡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线卡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壁与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下壁的侧壁,所述上壁、下壁存在高度差,上下壁之间设置用于收容若干电线的若干收容空间,所述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能使侧壁产生形变的形变部,所述上壁和下壁上还设有上壁安装孔和下壁安装孔,用于固定上壁与下壁。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壁、下壁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设成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壁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所述第一上壁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二上壁与第二侧壁相连。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壁上设有第一上壁安装孔,第二上壁上设有第二上壁安装孔,下壁上设有与第一上壁安装孔和第二上壁安装孔对应的第一下壁安装孔和第二下壁安装孔。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与下壁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大小不等。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壁、第二上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上壁安装部、第二上壁安装部,所述第一上壁安装部和第二上壁安装部的厚度大于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的厚度,所述第一上壁安装孔和第二上壁安装孔分别贯穿设于第一上壁安装部和第二上壁安装部上。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壁安装孔和第二下壁安装孔之间的下壁与第一上壁或第二上壁形成第三收容空间。[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或/及第三收容空间对应的上壁或/及下壁上设有若干凸出的止动部,防止线在收容空间中前后移动。
[00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壁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卡勾结构。
[00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壁的下表面非中央位置设有限位柱。
[0017]本发明不同功能的电线固定在不同的收容空间内,通过线卡上形变部的变形量不同,保证电线可以卡紧在收容空间内,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保证不同线径的都可以适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卡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壁与下壁,以及连接上壁和下壁的侧壁,上壁、下壁存在高度差,上下壁之间设置用于收容若干电线的若干收容空间,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能使侧壁产生形变的形变部,上壁和下壁上还设有上壁安装孔和下壁安装孔,用于固定上壁与下壁。
[0022]进一步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壁、下壁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设成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
[0023]进一步地,上壁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第一上壁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二上壁与第二侧壁相连。
[0024]进一步地,第一上壁上设有第一上壁安装孔,第二上壁上设有第二上壁安装孔,下壁上设有与第一上壁安装孔和第二上壁安装孔对应的第一下壁安装孔和第二下壁安装孔。
[0025]进一步地,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与下壁存在高度差,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大小不等。
[0026]进一步地,第一上壁、第二上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上壁安装部、第二上壁安装部,第一上壁安装部和第二上壁安装部的厚度大于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的厚度,第一上壁安装孔和第二上壁安装孔分别贯穿设于第一上壁安装部和第二上壁安装部上。
[0027]进一步地,第一下壁安装孔和第二下壁安装孔之间的下壁与第一上壁或第二上壁形成第三收容空间。
[0028]进一步地,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或/及第三收容空间对应的上壁或/及下壁上设有若干凸出的止动部,防止线在收容空间中前后移动。
[0029]进一步地,下壁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卡勾结构。
[0030]进一步地,下壁的下表面非中央位置设有限位柱。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同功能的电线固定在不同的收容空间内,通过线卡上形变部的变形量不同,保证电线可以卡紧在收容空间内,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保证不同线径的都可以适用。
[00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0034]本实施方式中线卡包括下壁10、与下壁10对应设置的第一上壁21和第二上壁22、以及连接下壁10和第一上壁21的第一侧壁31和连接下壁10和第二上壁22的第二侧壁32,其中,第一上壁21和第二上壁22分别与下壁10大致平行且相互分离设置。
[0035]下壁10上在第一侧壁31 —端设有圆弧形的第一下壁收容槽11,第一上壁21上在第一侧壁31 —端设有圆弧形的第一上壁收容槽211,第一侧壁31的内壁也呈圆弧形设置,如此,第一下壁收容槽11、第一上壁收容槽211以及第一侧壁31的内壁形成第一收容空间41。同样地,下壁10上在第二侧壁32 —端设有圆弧形的第二下壁收容槽12,第二上壁22上在第二侧壁32—端设有圆弧形的第二上壁收容槽221,第二侧壁32的内壁也呈圆弧形设置,如此,第二下壁收容槽12、第二上壁收容槽221以及第二侧壁32的内壁形成第二收容空间42。
[0036]优选地,第一上壁21和第二上壁22与下壁10存在高度差,第一收容空间41和第二收容空间42大小不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壁21与下壁10的高度小于第二上壁22与下壁10的高度,进而第一收容空间41的直径小于第二收容空间42的直径,因此,第一收容空间41和第二收容空间42可用来分别固定线径不同的电线。
[0037]本发明中,在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上分别设有一个形变部30,形变部30为弹性设置,能使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形变,进而达到增大或减小第一上壁21与第二上壁22和下壁10之间的距离,即改变第一收容空间41和第二收容空间42的大小,从而使电线能够更好地固定于收容空间中。
[0038]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壁21、第二上壁22上分别设有第一上壁安装部212、第二上壁安装部222,第一上壁安装部212和第二上壁安装部222的厚度分别大于第一上壁21和第二上壁22的厚度,第一上壁安装孔2121和第二上壁安装孔2221分别贯穿设于第一上壁安装部212和第二上壁安装部222上。对应地,下壁10上设有与第一上壁安装孔2121和第二上壁安装孔2221垂直对应的第一下壁安装孔13和第二下壁安装孔14,第一上壁安装孔2121与第一下壁安装孔13以及第二上壁安装孔2221与第二下壁安装孔14分别通过螺钉安装。用户连机安装时,将不同线径的电线固定在对应的收容空间内,通过紧固螺钉,形变部变形进而压紧电线,实现线卡固定的功能。
[0039]进一步地,在下壁10中第一下壁安装孔13和第二下壁安装孔14中间设有圆弧形第三下壁收容槽15,第三下壁收容槽15垂直方向对应于第一上壁21,第一上壁21上设有对应的圆弧形的第三上壁收容槽213,第三下壁收容槽15与第三上壁收容槽213构成第三收容空间43,第三收容空间43内也可以收容对应的电线。优选地,第三收容空间43的直径小于第一收容空间41的直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收容空间4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上壁22与下壁10中间。
[0040]第一下壁收容槽11与第一上壁收容槽211、第二下壁收容槽12与第二上壁收容槽221、第三下壁收容槽15与第三上壁收容槽213全部或部分设有两侧向上凸出的止动部44,防止线在收容空间中前后移动,进一步固定电线。
[0041]通常情况下,线卡安装于钣金上,在下壁10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勾51和第二卡勾52,通过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可以直接将线卡固定在钣金上,不需要使用螺钉固定。安装时,下壁10的下表面非中央位置还设有防呆结构的限位柱(未图示),对应的钣金上设有限位孔,正确安装时,限位柱与限位孔相互卡合,由于限位柱设置在非中央位置,当线卡错误安装时,限位柱不能卡合,从而导致线卡结构的下壁下表面的卡勾不能安装,有效地防止了错误安装。
[0042]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线卡上设计3个不同直径的收容空间,可以让不同线径的电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如在空调外机中:
[0043]电源线61线径较粗,孔径较大,安装在右侧第二收容空间内;
[0044]通讯线62主要连接内外机信号通信,线径较小,放在线卡中间第三收容空间内;
[0045]室外供电时,内机的电源通过内外机连接线63提供,电流相对较小,内外机连接线线径适中,安装在左侧第一收容空间内。
[0046]线卡100通过第--^勾51和第二卡勾52固定在钣金200上,安装拆卸方便。通
过在第一上壁安装孔2121与第一下壁安装孔13和第二上壁安装孔2221与第二下壁安装孔14之间安装螺钉,在紧固螺钉时,第一、第二收容空间逐渐减小,形变部30由于弹性产生形变,可以将电线卡紧在第一、第二收容空间内,同时,第三收容空间由于和第一收容空间位于一个螺钉的两侧,一端卡紧时,另一端也逐渐卡紧。
[004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见,本发明不同功能的电线固定在不同的收容空间内,通过线卡上形变部的变形量不同,保证电线可以卡紧在收容空间内,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保证不同线径的都可以适用。通过卡勾结构可以直接将线卡固定在钣金上,不需要使用螺钉固定,安装及拆卸方便。
[0048]本发明中的线卡不仅适用于空调外机,在其他【技术领域】的电线也同样适用,通过电线的外径及数量设置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及第三收容空间的直径及数量,也可以只包括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三收容空间,而不包括第二收容空间,其安装及实现原理完全相同。
[004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5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卡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壁与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下壁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下壁存在高度差,上下壁之间设置用于收容若干电线的若干收容空间,所述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能使侧壁产生形变的形变部,所述上壁和下壁上还设有上壁安装孔和下壁安装孔,用于固定上壁与下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壁、下壁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设成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所述第一上壁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二上壁与第二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壁上设有第一上壁安装孔,第二上壁上设有第二上壁安装孔,下壁上设有与第一上壁安装孔和第二上壁安装孔对应的第一下壁安装孔和第二下壁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与下壁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大小不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壁、第二上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上壁安装部、第二上壁安装部,所述第一上壁安装部和第二上壁安装部的厚度大于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的厚度,所述第一上壁安装孔和第二上壁安装孔分别贯穿设于第一上壁安装部和第二上壁安装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壁安装孔和第二下壁安装孔之间的下壁与第一上壁或第二上壁形成第三收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或/及第三收容空间对应的上壁或/及下壁上设有若干凸出的止动部,防止线在收容空间中前后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壁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卡勾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壁的下表面非中央位置设有限位柱。
【文档编号】F16L3/04GK103867799SQ20121055215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新亮 申请人: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