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5387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
背景技术
行星減速机一般采用差动式减速机构,它主要由多组行星架组合、太阳轮、齿圏、输入花键套等组成,马达通过带动输入轴输入花键套,花键套与太阳轮花键连接带动太阳轮转动,在太阳轮的带动下各行星轮带动齿圈转动,从而输出转矩,带动其它部件转动,是ー种重要的机械变速装置,行星轮和行星架是行星減速机的重要部件,因此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装置对行星減速机,比如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卷扬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等的行星減速机都需行星架装配组合,并且行星架装配组合在行星減速机上是ー个关键重要的部件。现有的行星轮和行星架的联接装置,在行星減速机长期工作状态下,行星轮的轴承长时间与弾性挡圈摩擦,造成弹性挡圈磨损、断开,从而造成行星架组合的行星轮内部轴承脱出,损坏行星轮,影响整个減速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ー种结构简单、高性能、使用寿命长的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包括行星架、弾性挡圈、轴承、行星轮和外挡圈,所述的行星轮开设有内孔且在内孔中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挡圈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卡槽中,所述的两弹性挡圈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且所述的两轴承均套装在行星架的转动轴上,所述的两弹性挡圈和相近的轴承之间均设置有挡圈,所述的外挡圈卡接在行星架的转动轴外端且外挡圈与轴承相接触。在上述的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中,所述的轴承为滚柱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挡圈和轴承之间设置挡圈,避免了弾性挡圈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延长了弾性挡圈的使用寿命,因此保证了行星減速机的性能,延长了行星減速机的寿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行星架;2、行星轮;3、弾性挡圈;4、轴承;5、外挡圈;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包括行星架I、弾性挡圈3、轴承4、行星轮2和外挡圈5,行星轮2开设有内孔且在内孔中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弾性挡圈3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卡槽中,两弹性挡圈3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4且两轴承4均套装在行星架
I的转动轴上,两弹性挡圈3和相近的轴承4之间均设置有挡圈6,外挡圈5卡接在行星架I的转动轴外端且外挡圈5与轴承4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轴承4为滚柱轴承。安装时,先在行星轮2的一端把其中ー个弹性挡圈3装入行星轮2 —端的内孔卡槽内,把其中一个挡圈6放入行星轮2中,然后装入两个轴承4,再把另ー个挡圈6放入,随后把另ー个弾性挡圈3装入行星轮2的内孔卡槽内,然后将行星轮2通过预热的形式装在行星架I的转动轴上,把外挡圈5与行 星架I的转动轴卡接,由于设计了挡圈6,避免了弹性挡圈3和轴承4之间的摩擦,延长了弾性挡圈3的使用寿命,因此保证了行星減速机的性能,延长了行星減速机的寿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包括行星架(I)、弹性挡圈(3)、轴承(4)、行星轮(2)和外挡圈,所述的行星轮(2)开设有内孔且在内孔中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挡圈(3)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卡槽中,所述的两弹性挡圈(3)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4)且所述的两轴承(4)均套装在行星架(I)的转动轴上,所述的两弹性挡圈(3)和相近的轴承(4)之间均设置有挡圈¢),所述的外挡圈(5)卡接在行星架(I)的转动轴外端且外挡圈(5)与轴承(4)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4)为滚柱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联接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包括行星架、弹性挡圈、轴承、行星轮和外挡圈,所述的行星轮开设有内孔且在内孔中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弹性挡圈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卡槽中,所述的两弹性挡圈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且所述的两轴承均套装在行星架的转动轴上,所述的两弹性挡圈和相近的轴承之间均设置有挡圈,所述的外挡圈卡接在行星架的转动轴外端且外挡圈与轴承相接触。本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H57/08GK202441866SQ20122007381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6日
发明者陈国栋 申请人:宁波东平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