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水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787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节水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水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水龙头均是由阀体和阀体上的开关手柄及出水管构成的,通过开启开关手柄,即可由出水管流出自来水供人们生活使用。但人们在开启开关手柄时,极易因未掌握好力度使水流开得很大,此时大多数使用者并未做好用水准备,这便使得水资源大部分流失浪费。
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新型节水水龙头。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节水水龙头,其是由阀体和阀体上的开关手柄及出水管构成的,所述出水管内壁固设有橡胶阻水圈,所述橡胶阻水圈由与出水管内壁固定连接的阻水环以及该阻水环内部的阻水膜构成,所述阻水膜中心部位设有水流通孔,所述阻水膜上设有若干由所述水流通孔向所述阻水环延伸的裂缝,所述裂缝将所述阻水膜分隔为若干块尾部相接的瓣片。作为优选,所述裂缝未与所述阻水环相接。作为优选,所述裂缝沿所述阻水膜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出水管内设置橡胶阻水圈,所述橡胶阻水圈的阻水膜平时是与阻水环位于同一平面的,当开启开关手柄后,水流突然流下时,会经阻水膜的阻挡作用而缓慢下流,避免刚开启时水流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当水流正常流下后,阻水膜在水流冲力作用下向下弯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水流产生影响。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橡胶阻水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I、阀体;2、开关手柄;3、出水管;4、橡I父阻水圈;41、阻水环;42、阻水月旲;43、水流通孔;44、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节水水龙头,其是由阀体I和阀体I上的开关手柄2及出水管3构成的,所述出水管3内壁固设有橡胶阻水圈4,所述橡胶阻水圈4由与出水管3内壁固定连接的阻水环41以及该阻水环41内部的阻水膜42构成,所述阻水膜42中心部位设有水流通孔43,所述阻水膜42上设有若干由所述水流通孔43向所述阻水环41延伸的裂缝44,所述裂缝44沿所述阻水膜42均匀分布,所述裂缝44将所述阻水膜42分隔为若干块尾部相接的瓣片。由于在出水管3内设置橡胶阻水圈4,所述橡胶阻水圈4的阻水膜42平时是与阻水环41位于同一平面的,当开启开关手柄2后,水流突然流下时,会经阻水膜42的阻挡作用而缓慢下流,避免刚开启时水流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当水流正常流下后,阻水膜42在水流冲力作用下向下弯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水流产生影响。所述裂缝44未与所述阻水环41相接,这样既能保证阻水膜42能够向下弯折,又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回弹力,使用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节水水龙头,其是由阀体(I)和阀体(I)上的开关手柄(2)及出水管(3)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内壁固设有橡胶阻水圈(4),所述橡胶阻水圈(4)由与出水管(3)内壁固定连接的阻水环(41)以及该阻水环(41)内部的阻水膜(42)构成,所述阻水膜(42)中心部位设有水流通孔(43),所述阻水膜(42)上设有若干由所述水流通孔(43)向所述阻水环(41)延伸的裂缝(44),所述裂缝(44)将所述阻水膜(42)分隔为若干块尾部相接的瓣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44)未与所述阻水环(41)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44)沿所述阻水膜(42)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节水水龙头,其是由阀体和阀体上的开关手柄及出水管构成的,所述出水管内壁固设有橡胶阻水圈,所述橡胶阻水圈由与出水管内壁固定连接的阻水环以及该阻水环内部的阻水膜构成,所述阻水膜中心部位设有水流通孔,所述阻水膜上设有若干由所述水流通孔向所述阻水环延伸的裂缝,所述裂缝将所述阻水膜分隔为若干块尾部相接的瓣片。由于在出水管内设置橡胶阻水圈,所述橡胶阻水圈的阻水膜平时是与阻水环位于同一平面的,当开启开关手柄后,水流突然流下时,会经阻水膜的阻挡作用而缓慢下流,避免刚开启时水流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F16K51/00GK202660055SQ20122030802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宝玲 申请人:陈宝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