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复合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002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锈复合钢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锈复合管。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是有的开发、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船舰、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 40%,而且可实现工厂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所以,任何其他类型的钢材都不能完全代替钢管,但钢管可以代替部分型材和棒材。从人们的日常用具、家具、供排水、供气、通风和采暖设施到各种农机用具的制造、地下资源的开发、国防和航天所用枪炮、子弹、导弹、火箭都离不开钢管。钢管按用途分类包括管道用管、热工设备用管、机械工业用管、是有地址钻探用管、化学工业用管以及其他各部门用管,尤其在用于热工设备的沸水管、过热蒸汽管,机车锅炉用的过热管等时,钢管的外表面会出现锈迹;同时,钢管用于水、煤气管、蒸汽管道用无缝管、石油输送管、石油天然气干线用管等时,因大多埋设于地下,使用时间久了,会被外界的酸碱盐腐蚀,缩短钢管的使用寿命,会带来更换管道的庞大工程,极大地浪费资源。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提供一种防锈、耐酸碱盐腐蚀的复合钢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锈复合钢管,防锈、耐酸碱盐腐蚀,使用寿命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锈复合钢管,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外侧包覆有环氧树脂层,所述钢管的内侧设有内衬不锈钢管。通过上述结构,即保持了钢管原有的强度和刚性,又具有塑料图层防腐性能优良和光滑耐磨等特点,从而能防锈耐酸碱盐腐蚀,大大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有选的,所述钢管为镀锌钢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锈钢管采用冷拔及爆燃复合技术复合于所述钢管的内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管为食品级304不锈钢管。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所述防锈复合钢管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物理或化学复合式前处理、预热、外涂装、高温固化、流平、后处理成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0014]1.本实用新型在基管的内侧衬设不锈钢管、外侧包覆环氧树脂,即保持了钢管原有的强度和刚性,又具有塑料图层防腐性能优良和光滑耐磨等特点,从而能防锈耐酸碱盐腐蚀,大大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其中1、钢管;2、环氧树脂层;3、不锈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防锈复合钢管,包括钢管1,该钢管I的外侧包覆有环氧树脂层2,所述钢管I的内侧设有内衬不锈钢管3。通过上述结构,即保持了钢管原有的强度和刚性,又具有塑料图层防腐性能优良和光滑耐磨等特点,从而能防锈耐酸碱盐腐蚀,大大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I为镀锌钢管。所述不锈钢管3为食品级304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3采用冷拔及爆燃复合技术复合于所述钢管I的内侧。该防锈复合钢管为可焊接的钢塑管,两所述防锈复合钢管焊接连接。本实施例的复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物理或化学复合式前处理、预热、外涂装、高温固化、流平、后处理成型。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锈复合钢管,包括钢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I)的外侧包覆有环氧树脂层(2),所述钢管(I)的内侧设有内衬不锈钢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I)为镀锌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3)采用冷拔及爆燃复合技术复合于所述钢管(I)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锈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3)为食品级304不锈钢管。
5.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防锈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防锈复合钢管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锈复合钢管,包括钢管,该钢管的外侧包覆有环氧树脂层,所述钢管的内侧设有内衬不锈钢管。本实用新型在基管的内侧衬设不锈钢管、外侧包覆环氧树脂,既保持了钢管原有的强度和刚性,又具有塑料图层防腐性能优良和光滑耐磨等特点,从而能防锈耐酸碱盐腐蚀,大大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L9/147GK202914907SQ20122052517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沈大可 申请人:苏州迎湖新型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