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107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救生衣功能比较单一,只具备漂浮功能,遇险者在夜间或其它管线条件不好的时候,只能通过呼喊寻求救助,但人的呼救声往往不容易被搜救人员听到,随着时间的延长,遇险者体力下降,其呼救声逐渐减弱,呼救声就更不容易被搜救人员听到,增加了搜救人员的搜救难度,降低了遇险者生还的的可能。为增加呼救者生还可能,可将哨子固定在救生衣上。现有技术中将哨子与设置在充气阀上,同各国哨子的吹嘴既可以对救生衣进行充气,也可吹响其进行求救,但是哨子与充气阀连接口,通过螺钉来控制救生衣的充气和放气,每次充气完毕后需拧紧螺钉而对救生衣进行放气时需松开螺钉,很不方便,而且在不不断拧紧和松开的过程中,螺钉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阀,旨在使充气阀的充气和放气更加方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气阀,包括哨子、弹性件、O形圈和接头;所述哨子一端为吹嘴,另一端设置有一底座,在所述哨子外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在所述接头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O形圈一面与底座相抵,另一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下表面相抵,所述弹簧装在底座内,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面为斜面。优选地,在所述哨子上靠近所述吹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下表面沿所述哨子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凸块,在所述接头另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台,在所述第三凸台的上表面沿接头的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适配凹槽。优选地,所述哨子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下表面与所述O形圈的上表面相抵。优选地,所述第三凸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三凸块设置在所述凹槽旁。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地,还包括与救生衣进行连接的弯管,所述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接头插入所述弯管后,所述第三凸缘的下表面与所述弯管相抵。优选地,所述接头与所述弯管的连接端的外表面为台阶状,且所述外表面为斜面。优选地,还包括一塞子,所述塞子塞入所述哨子的吹嘴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充气阀,该充气阀在安装时,O形圈一面与底座相抵,另一面与第一凸台的下表面相抵,弹性件安装在底座内,并固定在所述哨子和第一凸台之间,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对哨子有一个向上的压力,同时O形圈发生弹性变形,堵住第一凸台与哨子之间的间隙,将气体锁住;对哨子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时,第一凸台和哨子之间空出间隙,即可进行充气和放气,非常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阀的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阀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阀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阀的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阀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阀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头400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充气阀,包括哨子100、弹性件200、0形圈300和接头400 ;哨子100 一端为吹嘴110,另一端设置有一底座120,在哨子100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台130,在接头400 —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台410,O形圈300 —面与底座120相抵,另一面与第二凸台410的下表面相抵,弹性件200安装在底座内,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130和第二凸台410之间。在进行充气时,对哨子100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同时通过哨子100的吹嘴110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松开哨子100,哨子100受到来自弹性件200的向上的压力,此时O形圈300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紧紧固定在哨子的底座120和接头400上的第二凸台410之间,堵住哨子100与第二凸台410之间的间隙,将气体锁住;在进行放气时,只需对哨子100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即可完成放气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底座400上的第二凸台410的底面为斜面。在本实施例中,在哨子100上靠近吹嘴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140,第一凸缘140的下表面沿哨子100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凸块150,在接头400另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台420,在第三凸台420的上表面沿接头400的轴向设置有与第一凸块150适配凹槽421。在进行充气时,只需将哨子100上的第一凸块150旋转至接头400上凹槽421所对应的位置,对哨子施加向下的压力,哨子100与第二凸台410之间形成间隙,气体即可沿吹嘴110进入待充气装置中,然后松开哨子100,哨子100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来位置,将第一凸块150转离凹槽421对应位置,即可防止哨子150受到外来压力的作用,出现放气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哨子靠近底座1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缘160,第二凸缘160的下表面与O形圈300的上表面相抵。在哨子100上设置第二凸缘160,在装配时可将O形圈300固定在第二凸缘160和底座120之间,防止其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接头400的第三凸台420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凸块430和第三凸块440,第二凸块430的侧面为圆弧面,第三凸块440设置在接头400上的凹槽421旁。在充气完毕后可转动哨子100,将哨子100上的第一凸块140转离凹槽421所在位置,但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凸块140易转至凹槽421所在位置,若遇到压力可能导致漏气发生危险,所以在底座120的第三凸台420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凸块430和第三凸块440,并将第二凸块430的侧面设置为圆弧面,在充气完毕后,转动哨子100,将第一凸块140沿着第二凸块430的圆弧面转入第二凸块430和第三凸块440之间,在进行放气时再将第一凸块140沿着第二凸块430的圆弧面转至凹槽421所在位置即可,此装置防止了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气的状况,降低了使用风险。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凸块440设置在接头400上的凹槽421旁,易于找到凹槽421所在位置,在充气或放气时,只需将第一凸块140沿着第二凸块430的圆弧面转至第三凸块440所在位置,对哨子100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即可进行充气和放气。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0为弹簧,弹簧安装方便且变形程度大。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连接在救生衣和接头400之间的弯管500,接头400 —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凸缘450,所述接头400插入所述弯管500后,所述第三凸缘450的下表面与所述弯管500相抵。在接头400的外表面设置第三凸缘450有效地控制了接头400插入连接管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接头400与弯管500的连接端的外表面为台阶状,且该外表面设置为斜面。将接头400与弯管500的连接端的外表面设置为台阶状,并且将其设置为斜面,在接头400容易插入弯管500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了接头400由弯管500中脱出。在本实施例中接头400和弯管500均可设置为塑胶件,由于塑胶件间的摩擦力较大,可有效地控制接头400使其不易由弯管500中脱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塞子600,该塞子600塞入哨子100的吹嘴110中。由于该装置在水中使用,在哨子100的吹嘴110出塞一塞子600可防止水进入充气阀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哨子、弹性件、O形圈和接头;所述哨子一端为吹嘴,另一端设置有一底座,在所述哨子外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台,在所述接头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O形圈一面与底座相抵,另一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下表面相抵,所述弹簧装在底座内,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哨子上靠近所述吹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下表面沿所述哨子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凸块,在所述接头另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台,在所述第三凸台的上表面沿接头的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适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哨子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下表面与所述O形圈的上表面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三凸块设置在所述凹槽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接头连接的弯管,所述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接头插入所述弯管后,所述第三凸缘的下表面与所述弯管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弯管的连接端的外表面为台阶状,且所述外表面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塞子,所述塞子塞入所述哨子的吹嘴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阀,包括哨子、弹性件、O形圈和接头;哨子一端为吹嘴,另一端设置有一底座,在接头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O形圈一面与底座相抵,另一面与第一凸台的下表面相抵,弹性件装在底座内,并固定在所述哨子和第一凸台之间,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对哨子有一个向上的压力,同时O形圈发生弹性变形,堵住第一凸台与哨子之间的间隙,将气体锁住;对哨子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时,第一凸台和哨子之间空出间隙,即可进行充气和放气。
文档编号F16K15/20GK202992290SQ20122054545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郑志铭 申请人:郑志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