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40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
背景技术
在园林维护中,经常用到许多手持机械,比如绿篱机、吹风机、高枝锯、割灌机等,因为没有相关附件的支撑,直接手持工作,带来的强度很大,短时间内容易产生疲劳;同时,小型汽油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也非常大,因此其对使用者手臂、肩膀和后背危害很大。目前为了减轻使用者手持重量,有些小型设备采用侧挂式背架设计,如目前使用的割灌机。用于割灌机的背架是将织带或EVA等面料缝纫成单肩式或双肩式背架,其仅适用于割灌机,由于割灌机使用时位于身体一侧,使用者身体负重不平衡,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疲劳,并易引发职业习惯-身体侧弯。采用目前的背架背负割灌机时,设备重量完全施加于肩膀和手臂上,工人劳动强度以及震动产生的危害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操作者身体受力均匀,能够充分吸收设备工作时的震动力,减缓工人身体负重,降低工人疲劳感及劳动强度的新概念背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至少包括背架总成、支撑悬臂、弹簧平衡器及背带;弹簧平衡器设置在支撑悬臂上端,支撑悬臂下端与背架总成组合固定;背带与背架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的背架总成由上护板、下护板及纵向固定于两者后侧的支撑管构成。所述的支撑悬臂下端与支撑管插接配合,插接处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的上护板可沿支撑管上下调节位置,并设有定位螺栓,以便适用于体形不同的操作者。所述的支撑悬臂与背架总成组合后,弹簧平衡器位于操作者的正前上方;依据弹簧平衡器的工作原理,首先能够自动的吊拉手持设备,从而降低使用者手持的重量达到80%以上。其次,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手持设备自由升降。所述背带采用双肩设计,至少包括腰带、肩带、肩垫及腰垫,其中肩垫及腰垫分别与背架总成的上护板、下护板固定连接。为进一步增加背负设备时的舒适度,上护板及下护板采用弧形设计,更加符合人体背部、腰部的生理特征;支撑悬臂利用人体工学采用的弧形弧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支撑悬臂与背架总成固定连接,根据操作者体形调节肩垫位置,最后将园林设备(割灌机)以一个平衡支撑点连接在弹簧平衡器下端的吊环上,即可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依据弹簧平衡器的工作原理,对弹簧平衡器的创新利用,可将设备重心转移到身体的正前方,使身体受力均匀,减小负重感,降低工作时的疲劳感,加之弹簧平衡器的作用,充分吸收设备震动产生的动力,减轻操作者负重,缓冲震动,减少震动对人体的伤害。其采用组合式设计,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护板,2、支撑管,3、上护板,4、固定螺栓,5、支撑悬臂,6、弹簧平衡器,7、肩带,8、定位螺栓,9、腰带,10、腰垫,11、肩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所示,背架总成由下护板1、上护板3及纵向固定于两者后侧的支撑管2构成;其中下护板用于限定并承托支撑管2负重,故连接方式需要牢靠;由于针对不同的操作者,腰肩间距不同,故上护板3与支撑管2采用可调的方式连接,可采用上护板3后侧设有套管及定位螺栓8的结构,但不局限于此;支撑悬臂5呈弯曲状,下部竖直、上部前伸,上端悬挂固定有弹簧平衡器6,弹簧平衡器6下侧的吊环用于连接设备,支撑悬臂5下端与支撑管2插接配合,插接处设有固定螺栓4 ;其是连接设备与背架总成的桥梁,并合理的将设备中心移至操作者正前方;背带采用双肩式设计,由肩垫、腰垫、肩带、腰带组成,腰垫I及肩垫10分别固定于下护板I和上护板3的内侧,其具有多种样式,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的手持式,侧挂式设备,不只局限于割灌机。基于本实用新型理念,背架、背架总成存在多种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背架总成、支撑悬臂、弹簧平衡器及背带;弹簧平衡器设置在支撑悬臂上端,支撑悬臂下端与背架总成组合固定;背带与背架总成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悬臂与背架总成组合后,弹簧平衡器位于操作者的正前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背架总成由上护板、下护板及纵向固定于两者后侧的支撑管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上护板可沿支撑管上下调节位置,并设有定位螺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背带至少包括腰带、肩带、肩垫及腰垫,其中肩垫及腰垫分别与背架总成的上护板、下护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上护板及下护板采用弧形设计,支撑悬臂利用人体工学采用的弧形弧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悬臂下端与支撑管插接配合,插接处设有固定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手持式机械配合使用的新概念背架,其至少包括背架总成、支撑悬臂及背带;背架总成由上护板、下护板及支撑管构成;支撑悬臂呈弯曲状,下部竖直、上部前伸,上端悬挂固定有弹簧平衡器,支撑悬臂下端与支撑管插接配合;背带采用双肩式设计,由肩垫、腰垫、肩带、腰带组成。其结构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将设备重心前移,使身体受力均匀,减小负重感,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文档编号F16M13/04GK202901774SQ20122060581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王江 申请人:王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