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排烟切换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426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排烟切换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复合排烟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排烟切换箱。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公共建筑空间必须在楼板I的梁2下设置排烟管3及空调管4,而该排烟管3及该空调管4的布局(Layout)会因空调主机(图未示)、排烟风机(图未示)、送(或回)风口 5、排烟闸门6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上下叠层交错状,所以天花板7的高度h至该楼板I的高度H之间的容置空间会大幅增加建筑成本。此外,基于流体力学的原理,业界明知同一截面积的矩形管较圆形管的紊流明显且压损较高,但是为了缩减该容置空间,仍选用矩形管做为该排烟管3及该空调管4,但是仍难解决上下叠层交错状的布局。在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184373号及美国专利公告第4765231号前案中,揭露了将排烟管与空调的送风管共用,再利用轴流送风机的正、反转分别职司空调及排烟功能,此作法看似能克服管路上下叠层布局的问题,但是实务上要推广应用仍极其困难,原因在于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特性迥异,说明如下一、风口的叶片特性为斜向常开,排烟闸门的闸片特性则是常闭但是要能大面积快速全开。二、风口的风机设计要提高耐燃等级,才能抵抗高温烟尘的攻击。三、排烟系统设计着重分区隔离,空调系统设计采全区分布,前者管径变异度远大于后者,若要将两套系统共用管路,将大幅牵动管路压损计算、主机马力选用等细部工程设计,且后端的空调主机、排烟风机还须增设方向切换风门加以整合,实难整合出一套两全其美的管路系统。四、万一有些风口的风机未能同步准确切换反转,反而会将火灾烟害散布,造成更大财损及伤亡。五、启动排烟功能后,整个管路均被烟尘污染过,难以彻底清洁,再回复空调功能。所以,如何构思出一个能克服管路上下叠层布局问题,又兼具可实施应用性的创作,为相关业者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管路上下叠层布局问题且兼具空调与排烟独立性的空调排烟切换箱。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包含包含一个箱体单元、一个阀门单元,及一个驱动单元。该箱体单元具有二个相对的第一侧面、二个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相对的第二侧面、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开口,及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该箱体单元界定出一个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的流动空间。该阀门单元具有二个分别枢设于该箱体单元并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阀门。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箱体单元,该驱动单元驱使所述阀门在一个空调位置与一个排烟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经该流动空间互相连通,当所述阀门在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经该流动空间互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该驱动单元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与所述阀门之间的复归元件,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复归元件积蓄使所述阀门具有朝该排烟位置移动的势能。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该阀门单元还具有二支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外且分别与所述阀门连动的杠杆,所述复归元件为拉伸弹簧,且分别连接于该箱体单元与所述杠杆之间。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该箱体单元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顶面,及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底面,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顶、底面其中一者的电磁驱动器、一支枢设于该箱体单元并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内挡杆,及一支设置于该电磁驱动器与该内挡杆之间的外连杆,该电磁驱动器经该外连杆驱使该内挡杆在一个挡止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内挡杆在该挡止位置时,该内挡杆将所述阀门挡止于该空调位置,当该内挡杆在该释放位置时,该内挡杆脱开所述阀门,所述复归元件分别将所述阀门带回该排烟位置。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该箱体单元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顶面,及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底面,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顶、底面其中一者的电磁驱动器,所述电磁驱动器分别具有一支能伸缩且延伸至该流动空间内的驱动杆,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驱动杆分别将所述阀门挡止于该空调位置,当所述驱动杆缩回分别脱开所述阀门时,所述复归元件分别将所述阀门拉回该排烟位置。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该阀门单元还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底面且分别与所述阀门连动的复位把手。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箱体单元的逆止单元,该逆止单元具有二个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逆止装置,所述逆止装置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箱体单元的安装座、一个能移动地设置于该安装座并延伸入该流动空间的逆止操作件,及一个抵接于该安装座与该逆止操作件之间的弹簧,所述逆止操作件分别具有一个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导滑面,及一个位于该安装座外的把手,当所述阀门移动至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逆止操作件会分别被所述阀门先朝外挤压再朝内复位,而将所述阀门限位于该排烟位置。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该箱体单元更具二个设置于该流动空间内并分别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环,及二个设置于该流动空间内并分别围绕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密封环,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抵压所述第一密封环,当所述阀门在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抵压所述第二密封环。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所述第一开口互相错开,所述第二开口同轴相对。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是呈矩形或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驱动单元驱使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与该排烟位置之间移动,让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可在相同高度上进行管路布局,并可保持管路的独立性。
图1是现有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的管路上下叠层布局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排烟切换箱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相同高度连接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的管路,且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阀门单元的二个阀门在一个空调位置,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驱动单元的一支内挡杆在一个挡止位置;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俯视示意图,说明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该内挡杆在该挡止位置;图6是图5中V1- VI剖切线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4中YD - YD剖切线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所述阀门在一个排烟位置,该内挡杆在一个释放位置;图9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所述阀门在该排烟位置,该内挡杆在该释放位置;图10是一类似图7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逆止单元的其中一个逆止装置将其中一个阀门限位于该排烟位置;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排烟切换箱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在提出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2、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排烟切换箱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空调排烟切换箱包含一个箱体单元10、一个阀门单元20、一个驱动单元30,及一个逆止单元40。如图2、3、4所示,该箱体单元10界定出一个流动空间19,并具有二个相对的第一侧面11、二个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11之间且相对的第二侧面12、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连接的顶面13、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连接的底面14、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11的第一开口 15、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12的第二开口 16、二个设置于该流动空间19内并分别围绕所述第一开口 15的第一密封环17,及二个设置于该流动空间19内并分别围绕所述第二开口 16的第二密封环18,该流动空间19与所述第一开口 15、第二开口 16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 15互相错开,所述第二开口 16同轴相对,且所述第一开口 15、第二开口 16均呈矩形,所述第一开口 15可分别与二条排烟管200、210连接,所述第二开口 16可分别与二条空调管300、310连接。如图3、4、5所示,该阀门单元20具有二个分别枢设于该箱体单元10并位于该流动空间19内的阀门21、二支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10外且分别与所述阀门21连动的杠杆22,及二个分别设置于该底面14且分别与所述阀门21连动的复位把手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22分别设置于该顶面13,所述复位把手23可供使用者来转动所述阀门21。如图4、5、6所示,该驱动单元30设置于该箱体单元10,该驱动单元30驱使所述阀门21在一个空调位置(见图4、5)与一个排烟位置(见图8、9)之间移动。该驱动单元30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顶面13的电磁驱动器31、一支枢设于该箱体单元10并位于该流动空间19内的内挡杆32、一支设置于该电磁驱动器31与该内挡杆32之间的外连杆33,及二个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10的顶面与所述阀门21之间的复归元件34。该电磁驱动器31经该外连杆33驱使该内挡杆32在一个挡止位置(见图4、5)与一个释放位置(见图8、9)之间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电磁驱动器31具有一支能伸缩的驱动杆311,该外连杆33具有一个作动槽331,该驱动杆311前端与该作动槽331滑接,当该驱动杆311伸缩时,经该作动槽331带动该外连杆33,使该外连杆33连动该内挡杆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归元件34为拉伸弹簧,且分别连接于该箱体单元10的顶面13与所述杠杆22之间。如图4、5所示,当该内挡杆32在该挡止位置时,该内挡杆32将所述阀门21挡止于该空调位置,此时,所述阀门21分别抵压所述第一密封环17,而分别封闭所述第一开口15,所述第二开口 16则可经该流动空间19互相连通,同时,所述复归元件34分别被所述杠杆22拉伸,而积蓄使所述阀门21具有朝该排烟位置移动的势能。如图8、9所示,当该内挡杆32在该释放位置时,该内挡杆32脱开所述阀门21,所述复归元件34收缩而分别将所述阀门21带回该排烟位置,此时,所述阀门21分别抵压所述第二密封环18,而分别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16,所述第一开口 15则可经该流动空间19互相连通。如图3、7所示,该逆止单元40设置于该箱体单元10,并具有二个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二开口 16的逆止装置41,所述逆止装置41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箱体单元10的底面14的安装座42、一个能移动地设置于该安装座41并延伸入该流动空间19的逆止操作件43,及一个抵接于该安装座42与该逆止操作件43之间的弹簧44,所述逆止操作件43分别具有一个位于该流动空间19内的导滑面431,及一个位于该安装座42外而可供使用者下拉用的把手432。如图9、10所示,当所述阀门21移动至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阀门21底端会分别压过所述逆止操作件43的导滑面431,在此过程中,所述逆止操作件43会分别被所述阀门21先朝外挤压,当所述阀门越过该逆止操作件43的导滑面431后,再利用所述弹簧44的弹性恢复力使该逆止操作件43朝内复位,而将所述阀门21限位于该排烟位置。藉此,如图4、5所示,在无火警或防灾演习的情形下,该电磁驱动器31会经该外连杆33驱使该内挡杆32保持在该挡止位置,此时,所述阀门21会分别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15,阻断所述排烟管200、210之间的连通,但是所述空调管300、310则可经由所述第二开口 16与该流动空间19互相连通,而将冷风送入室内,完成空调的作用。相反地,如图8、9所示,当发生火警或进行防灾演习时,该电磁驱动器31会经该外连杆33驱使该内挡杆32切换至该释放位置,以让所述复归元件34马上将所述阀门21拉回该排烟位置,此时,所述阀门21会分别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16,阻断所述空调管300、310之间的连通,防止烟尘经所述空调管300、310流入室内,但是所述排烟管200、210则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 15与该流动空间19互相连通,而将烟尘排出室外,完成排烟的作用。要说明的是,在此状态下,所述逆止装置41的逆止操作件43会分别将所述阀门21限位于该排烟位置,以防止所述阀门21因排烟负压而误开。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火警解除或防灾演习结束之后,使用者即可下拉每一个逆止装置41的逆止操作件43的把手432,让所述逆止操作件43不再阻挡所述阀门21,如此,使用者即可经所述复位把手23转动所述阀门21,使所述所述阀门21从该排烟位置回位至该空调位置,以让该内挡杆32可再度将所述阀门21挡止于该空调位置。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实用新型可供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在管路布局相交处以相同高度汇接所述排烟管200、210与所述空调管300、310,解决现有管路上下叠层布局的问题。二、本实用新型兼具空调与排烟的切换功能,可让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的管路保持独立性,两个系统不需共用管路,如此,业者即不需大费周章地去整合两个不同特性的系统,而可简化整体的工程设计,并便于业者施作。三、本实用新型可让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的管路保持独立性,在排烟时高温烟尘完全不会流经空调系统的管路,因此,业者即不需提高空调系统风口的风机设计的耐燃等级,也不需进行风机的切换反转设计,可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并降低制造成本。四、本实用新型可让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的管路保持独立性,在启动排烟功能后,高温烟尘只会经本实用新型从排烟系统的管路排出,并不会流入空调系统的管路内,空调系统的管路并不会被高温烟尘污染,因此,在排烟后,使用者只需清洁本实用新型即可让空调系统回复空调空能。参阅图11、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箱体单元10的第一开口 15、第二开口 16是圆形,而可与横截面呈圆形的管路连接。该驱动单元30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10的顶面13的电磁驱动器31,所述电磁驱动器31分别具有一支能伸缩且延伸至该流动空间19内的驱动杆311,当所述阀门21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驱动杆311分别将所述阀门21挡止于该空调位置(见图12的虚线),当所述驱动杆311缩回分别脱开所述阀门21时,所述复归元件34分别将所述阀门21拉回该排烟位置(见图12的假想线)。如此,该第二较佳实施例除了可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之夕卜,也可便于让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圆形管来串接管路,而减少紊流与压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排烟切换箱,不但可让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在相同高度上进行管路布局,且可保持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的管路的独立性,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 该空调排烟切换箱,包含: 一个箱体单元,具有二个相对的第一侧面、二个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相对的第二侧面、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开口,及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该箱体单元界定出一个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的流动空间; 一个阀门单元,具有二个分别枢设于该箱体单元并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阀门;及 一个驱动单元,设置于该箱体单元,该驱动单元驱使所述阀门在一个空调位置与一个排烟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经该流动空间互相连通,当所述阀门在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经该流动空间互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与所述阀门之间的复归元件,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复归元件积蓄使所述阀门具有朝该排烟位置移动的势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阀门单元还具有二支分别设置于该箱体单元外且分别与所述阀门连动的杠杆,所述复归元件为拉伸弹簧,且分别连接于该箱体单元与所述杠杆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单元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顶面,及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底面,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顶、底面其中一者的电磁驱动器、一支枢设于该箱体单元并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内挡杆,及一支设置于该电磁驱动器与该内挡杆之间的外连杆,该电磁驱动器经该外 连杆驱使该内挡杆在一个挡止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内挡杆在该挡止位置时,该内挡杆将所述阀门挡止于该空调位置,当该内挡杆在该释放位置时,该内挡杆脱开所述阀门,所述复归元件分别将所述阀门带回该排烟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单元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顶面,及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连接的底面,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顶、底面其中一者的电磁驱动器,所述电磁驱动器分别具有一支能伸缩且延伸至该流动空间内的驱动杆,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驱动杆分别将所述阀门挡止于该空调位置,当所述驱动杆缩回分别脱开所述阀门时,所述复归元件分别将所述阀门拉回该排烟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阀门单元还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底面且分别与所述阀门连动的复位把手。
7.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排烟切换箱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箱体单元的逆止单元,该逆止单元具有二个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逆止装置,所述逆止装置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箱体单元的安装座、一个能移动地设置于该安装座并延伸入该流动空间的逆止操作件,及一个抵接于该安装座与该逆止操作件之间的弹簧,所述逆止操作件分别具有一个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导滑面,及一个位于该安装座外的把手,当所述阀门移动至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逆止操作件会分别被所述阀门先朝外挤压再朝内复位,而将所述阀门限位于该排烟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单元还具有二个设置于该流动空间内并分别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环,及二个设置于该流动空间内并分别围绕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密封环,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抵压所述第一密封环,当所述阀门在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抵压所述第二密封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互相错开,所述第二开口同轴相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烟切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是呈矩 形或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排烟切换箱,包含一个具有二个相对的第一侧面、二个相对的第二侧面、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开口与二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的箱体单元、一个阀门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箱体单元的驱动单元,该箱体单元界定出一个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的流动空间,该阀门单元具有二个分别枢设于该箱体单元并位于该流动空间内的阀门,该驱动单元驱使所述阀门在一个空调位置与一个排烟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门在该空调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经该流动空间互相连通,当所述阀门在该排烟位置时,所述阀门分别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经该流动空间互相连通。
文档编号F16K35/00GK202914813SQ2012206125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王清松 申请人:王清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