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更换件和软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442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更换件和软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串联且能够快速更换的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更换件和包括该快速更换件的软管组件。
背景技术
在将多个相同的部件串联使用时,更换其中一个部件通常需要从串联组件的一端将该端和需要更换的部件之间的所有部件都拆卸下来,才能进行更换。例如,在工程机械领域,为避免软管30在叠加缠绕时受压或受拉,通常需要在软管30的单侧或是两侧排列多个块状件50(例如尼龙块),多个块状件50的总长度和软管30长度相当,以形成软管组件。如图1所示,块状件50的高度大于软管30的直径并且相互之间用连接件20 (例如绳索)串联起来,软管30定位在管夹40的中部,块状件50通过绳索定位在管夹40的两端。这种结构使叠加缠绕的软管30每层之间分离开,从而避免软管30受到上下层的压力;同时由于软管30固定在管夹40上,拉力由绳索承受,软管30不受拉力。如图2所示,当一个块状件50损坏时,例如串联有η个块状件50,损坏的为第m个,则为更换该块状件50,需要从串联组件的一端将第1、2、3……m-Ι个块状件50也拆卸下来。更换完之后,还需要将拆卸下来的各个块状件50再依次安装上并拉紧绳索。整个更换过程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串联组件并便于更换的快速更换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更换件,其中,该快速更换件包括用于使连接件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快速更换备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二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安装孔对准的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和第一紧固孔的第一紧固件连接并能够形成块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块状结构上并能够通过拆卸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而分解。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接触,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平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面平分。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平行的多个,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紧固孔和第一紧固件分别为平行的多个。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置有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安装孔和第一紧固孔对准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和中间部件的接触面上,或者,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和中间部件的接触面上。优选地,所述中间部件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和与所述第一部件相邻的中间部件的接触面上,或者,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和与所述第二部件相邻的中间部件的接触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中间部件相互以平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部件和中间部件的接触面平分,或者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二部件和中间部件的接触面平分。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平行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部件和中间部件的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排列,或者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二部件和中间部件的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排列。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平行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部件、中间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层叠方向排列。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延伸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二部件内设置有便于加工所述第一紧固孔的预埋件。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沉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头部定位在所述沉孔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软管组件,其中,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管夹、连接件和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所述管夹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紧固孔,中部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一通孔设置,所述连接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管夹,所述软管穿过所述第二穿孔设置,所述快速更换件的高度大于所述软管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管夹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管夹之间串联多个所述快速更换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一个快速更换件时,通过拧松第一紧固件能够解除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使得第一通孔解体,从而能够在不影响由连接件串联的其他快速更换件或部件并在连接件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将需要拆卸的快速更换件拆卸下来并随后替换上新的快速更换件,整个更换过程方便、迅速。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00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0022]图1是说明现有的软管组件的端面的示意图;[0023]图2是说明拆卸图1的块状件的示意图;[0024]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25]图4是说明图3的端面的不意图;[0026]图5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27]图6是显示图5的内部的立体图,其中一个第一通孔内插入有连接件;[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29]图8是显示图7的内部的立体图;[00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的还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的立体图;[00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的还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32]图11是显示图10的内部的立体图。[0033]附图标记说明[0034]10:快速更换件11:第一部件12A-A- -- :弟一.部件13:第一通孔[0035]14:安装孔15:第一紧固孔16:中间部件17:第二通孔[0036]18:第一紧固件19:预埋件[0037]20:连接件30:软管[0038]40:管夹41:第一穿孔42A-A- -- :弟一.穿孔43:第二紧固件[0039]50:块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一种快速更换件,其中,该快速更换件10包括用于使连接件20穿过的第一通孔13,所述快速更换备件10包括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所述第一部件11具有安装孔14,所述第二部件12具有能够与所述安装孔14对准的第一紧固孔15,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14和第一紧固孔15的第一紧固件18连接并能够形成块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块状结构上并能够通过拆卸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连接而分解。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10,当需要从串联的多个快速更换件10中拆卸一个快速更换件10或者从多个串联的部件中拆卸其中的快速更换件10时,通过拧松第一紧固件18能够解除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连接,使得第一通孔13解体,从而能够在不影响由连接件20串联的其他快速更换件10或部件并在连接件20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将需要拆卸的快速更换件10拆卸 下来并随后替换上新的快速更换件10,整个更换过程方便、迅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可以彼此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接触面上。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件18仅连接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即仅具有两个可拆卸部件,第一通孔13由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以平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3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接触面平分。由此,当拆卸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时,第一通孔13在解体处的开口最大化,以便从连接件20上取下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另外,所述第一通孔13可以为平行的多个,以便能够通过多个连接件20实施串联。同样地,所述第一紧固孔15和第一紧固件18可以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紧固孔15平行设置,从而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18稳定连接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设置有中间部件16,该中间部件16具有能够与所述安装孔14和第一紧固孔15对准的第二通孔17,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换言之,第一紧固件18连接第一部件11、中间部件16和第二部件12,第一通孔13由中间部件16和第一部件11形成,或者由中间部件16和第二部件12形成。例如,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3形成在中间部件16和第一部件11之间。其中,第二通孔17可以为光孔或紧固孔,S卩,第二通孔17可以仅允许第一紧固件18通过,也可以与第一紧固件18接合。另外,所述中间部件16可以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紧固件18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与所述第一部件11相邻的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与所述第二部件12相邻的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可以相互以平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3通过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平分,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通过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平分。由此,当拆卸第一紧固件18时,第一通孔13在解体处的开口最大化,以便从连接件20上取下中间部件16以及第一部件11或第二部件12。 另外,所述第一通孔13可以为平行的多个,以便能够通过多个连接件20实施串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3可以沿形成该第一通孔13的接触面排列。即,当第一通孔13由中间部件16和第一部件11形成时,所述第一通孔13沿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排列(如图7和图8所示);当第一通孔13由中间部件16和第二部件12形成时,所述第一通孔13沿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排列。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可以沿所述第一部件11、中间部件16和第二部件12的层叠方向排列(如图10和图11所示)。另外,第一通孔13和第一紧固孔15的延伸方向可以任意设置,只要能够避免相互干涉并通过拆卸第一紧固件18使得第一通孔13解体,从而能够从连接件20上拆卸快速更换件10即可。优选地,如图所示,可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紧固孔15的延伸方向。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18的头部可以定位在所述安装孔14中。例如,安装孔14可以形成为沉孔,以实现定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软管组件,其中,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30、管夹40、连接件20和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更换件10,所述管夹4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穿孔41和第二紧固孔,中部设置有第二穿孔42,所述连接件2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41和第一通孔13设置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二紧固件43固定于所述管夹40,所述软管30穿过所述第二穿孔42设置,所述快速更换件10的高度大于所述软管30的直径。由此,在叠加缠绕软管30时,可以通过快速更换件10将各层软管30分隔开,防止软管30受拉或受压。当需要从串联的多个快速更换件10中拆卸一个快速更换件10时,通过拧松第一紧固件18能够解除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连接,使得第一通孔13解体,从而能够在不影响由连接件20串联的其他快速更换件10或部件并在连接件20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将需要拆卸的快速更换件10拆卸下来并随后替换上新的快速更换件10,整个更换过程方便、迅速。另外,所述管夹40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管夹40之间串联多个所述快速更换件10。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更换件1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塑料、橡胶等,在此不作特别限定。此外,连接件20可以是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串联快速更换件10即可,例如可以为绳索、钢丝等,在此不作特别限定。另外,第一紧固孔15、第一紧固件18、第二紧固孔和第二紧固件43可以为适当的形式,例如,第一紧固孔15和第二紧固孔均可以为螺纹孔,第一紧固件18和第二紧固件43均可以为相应的螺固件。在第一紧固孔15为螺纹孔的情况下,如果第二部件12使用了不适于加工螺纹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如图9所示,可以在第二部件12内包括由能够加工螺纹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的预埋件19,并使第一紧固孔15形成在预埋件19上。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该快速更换件(10)包括用于使连接件(20)穿过的第一通孔(13),所述快速更换备件(10)包括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所述第一部件(11)具有安装孔(14),所述第二部件(12)具有能够与所述安装孔(14)对准的第一紧固孔(15),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通过所述安装孔(14)和第一紧固孔(15)的第一紧固件(18)连接并能够形成块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块状结构上并能够通过拆卸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 )的连接而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彼此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接触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 (12)以平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3)通过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接触面平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为平行的多个, 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紧固孔(15)和第一紧固件(18)分别为平行的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设置有中间部件(16),该中间部件(16)具有能够与所述安装孔(14)和第一紧固孔(15)对准的第二通孔(17),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16)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紧固件(18)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与所述第一部件(11)相邻的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上,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12 )和与所述第二部件(12 )相邻的中间部件(16 )的接触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 和中间部件(16)相互以平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3)通过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中间部件 (16)的接触面平分,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通过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平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为平行的多个, 所述第一通孔(13)沿所述第一部件(11)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排列,或者所述第一通孔(13)沿所述第二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的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为平行的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沿所述第一部件(11)、中间部件(16)和第二部件(12)的层叠方向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紧固孔(15)的延伸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12)内设置有便于加工所述第一紧固孔(15)的预埋件(19)。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更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4) 为沉孔,所述第一紧固件(18)的头部定位在所述沉孔中。
13.一种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30)、管夹(40)、连接件(20)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更换件(10),所述管夹(4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穿孔(41)和第二紧固孔,中部设置有第二穿孔(42),所述连接件(2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 (41)和第一通孔(13)设置,所述连接件(20)通过穿过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二紧固件(43) 固定于所述管夹(40 ),所述软管(30 )穿过所述第二穿孔(42 )设置,所述快速更换件(10 )的高度大于所述软管(30)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40)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管夹(40 )之间串联多个所述快速更换件(1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组件及其快速更换件,其中,该快速更换件(10)包括用于使连接件(20)穿过的第一通孔(13),快速更换备件包括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具有安装孔(14),第二部件具有能够与安装孔对准的第一紧固孔(15),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紧固孔的第一紧固件连接并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第一通孔形成在块状结构上并能够通过拆卸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而分解。当需要拆卸一个快速更换件时,只需拧松第一紧固件,从而能够在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快捷、迅速地完成拆卸和替换。
文档编号F16L55/00GK202884358SQ20122061711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朱长林, 廖术森, 梅峰 申请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