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式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670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先导式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先导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先导式纯水溢流阀由主阀101和导阀102同轴配置组合而成,先导式纯水溢流阀的主阀101中装有主阀套,先导阀102为带有阻尼活塞的锥阀结构。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具有以下缺点:1、联轴式结构要求主阀101和导阀102 —体,对安装空间有较大的要求;2、不方便压力控制的操作;3、额定流量相对较小,不满足消防水路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安装空间的先导式溢流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部和导阀部,主阀部和导阀部为分体式结构,主阀部和导阀部通过连接部相连通。进一步地,连接部为连接管。进一步地,主阀部包括主阀体,主阀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可沿主阀部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主阀芯,主阀芯与导杆相连接。进一步地,主阀部还包括主阀弹簧,主阀弹簧套设在导杆上。进一步地,先导式溢流阀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包括顶杆,顶杆与主阀弹簧的一端相抵。进一步地,主阀部包括主阀进水口,容纳腔包括相对设置于主阀芯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二腔体位于主阀进水口所在一侧。进一步地,第一腔体与导阀部相连通。进一步地,主阀部包括主阀卸流口,主阀卸流口的直径为D2,其中,50mm < D2 < 80mm。进一步地,导阀部包括导阀体和与导阀体的内腔相连通的导阀座,导阀座的内腔中设置有导阀弹簧,导阀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导阀芯,导阀芯的一端设置在导阀座的内腔中。进一步地,导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一端与导阀弹簧相抵接,其另一端从导阀座的一端中伸出并连接有导阀把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溢流阀的主阀部和导阀部分体设置,二者通过连接部相连通。主阀部和导阀部可以单独安装,能相对节省安装空间,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不大。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先导式溢流阀的主阀部和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先导式溢流阀的导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为分体式结构,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通过连接部相连通。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先导式溢流阀的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分体设置,二者通过连接部相连通(连接部在图中未示出)。这样,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可以单独安装,能相对节省安装空间,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不大。优选地,连接部为连接管,从而能更好地适应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的不同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中,连接管为胶管。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也可以为硬质的钢管。如图2所示,主阀部10包括主阀体16,主阀体16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可沿主阀部1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主阀芯12。主阀部10还包括导杆18,主阀芯12与导杆18相连接。主阀芯12上具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为双向矩形活动密封圈。其中,主阀体16的一端具有主阀盖11,导杆18沿主阀体16的轴线方向延伸。导杆18的外侧套设有主阀弹 簧13,主阀弹簧13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主阀盖11和主阀芯12上。主阀部10还包括主阀进水口 P1,主阀进水口 Pl设置在主阀体16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主阀进水口 Pl的直径为D1,其中,50mm ^ Dl ^ 80mm。主阀体16的容纳腔包括相对设置于主阀芯12两侧的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其中,第二腔体B位于主阀进水口 Pl所在一侧,第一腔体A位于主阀盖11与主阀芯12之间。第一腔体A上具有与第一腔体A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口 LI,用于使第一腔体A与导阀部20相连通。导阀部20上具有第二连接口 L2,连接管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口 LI和第二连接口 L2上,用于使主阀部10的第一腔体A和导阀部20连通。导阀部20包括导阀体22和与导阀体22内腔相连通的导阀座26,导阀座26的内腔里设置有导阀弹簧21,导阀弹簧21的一端连接有调节丝杆28,另一端连接导阀芯24。调节丝杆28用于压缩导阀弹簧21从而设定安全压力。调节丝杆28的一端设置有导阀把手,通过旋转导阀把手使得调节丝杆28转动,从而改变导阀弹簧21的弹力而对导阀部20的安全压力进行设定。导阀体22上设置有导阀进水口 P2,与主阀进水口 Pl接相同压力水。[0031 ] 当进水口 P1、P2水压不大于设定压力时,导阀芯24关闭,压力水不流动,连通导阀部20的主阀体16内的第一腔体A与主阀进水口 Pl的第二腔体B不形成压力降。主阀芯12两侧的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之间不能形成压力差,主阀芯12关闭,先导式溢流阀不工作。当进水口 P1、P2水压大于设定压力时,导阀部20内的压力克服导阀弹簧21的压紧力,导阀芯24打开。压力水从导阀卸水口 T2卸流,压力水进过节流调节块23形成压力降。主阀芯12两侧形成压力差,主阀芯12打开,压力水从主阀卸流部14的主阀卸水口 Tl卸流,先导式溢流阀工作保护系统压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卸流口 Tl的直径为D2,其中,50mm < D2 < 80mm。如图2所示,先导式溢流阀还包括控制部30,控制部30包括顶杆39,顶杆39从主阀盖11的中部穿入,并与套设在导杆18上的主阀弹簧13相抵。控制部30是用于控制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开关。先导式&流阀工作时,旋转把手31,把手31带动连接轴37、导向活动接头38和顶杆39旋转并往外运动,主阀弹簧13恢复形变,主阀弹簧13对主阀芯12的作用力减少,此时主阀芯12处于可移动状态。先导式&流阀不工作时,反向旋转把手31,把手31带动连接轴37、导向活动接头38和顶杆39往里运动,主阀弹簧13压缩,当主阀弹簧13压缩到一定程度时,顶杆39使得导杆18将主阀芯12压死,此时主阀芯12无法移动。其中,可以通过连接装置将控制部30的把手与导阀部20的把手设置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设置在同一操作平面内,从而方便导阀部20的压力控制以及控制部30的集中操作。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主阀部、导阀部可单独安装,能相对节省安装空间;2、方便导阀部的压力调节控制与控制部的集中操作; 3、主阀部采用大口径的进水口、卸流口,增大了系统额定流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部(10)和导阀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部(10)和所述导阀部(20)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主阀部(10)和所述导阀部(20)通过连接部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为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部(10)包括主阀体(16),所述主阀体(16)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可沿所述主阀部(1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主阀芯(12),所述主阀芯(12)与导杆(1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部(10)还包括主阀弹簧(13),所述主阀弹簧(13)套设在所述导杆(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包括顶杆(39),所述顶杆(39)与所述主阀弹簧(13)的一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部(10)包括主阀进水口(P1),所述容纳腔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阀芯(12)两侧的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其中,所述第二腔体(B)位于所述主阀进水口(Pl)所在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A)与所述导阀部(20)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部(10)包括主阀卸流口(Tl),所述主阀卸流口(Tl)的直径为D2,其中,50mm彡D2彡8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阀部(20)包括导阀体(22)和与所述导阀体(22)的内腔相连通的 导阀座(26),所述导阀座(26)的内腔中设置有导阀弹簧(21),所述导阀弹簧(21)的一端连接有导阀芯(24),所述导阀芯(2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导阀座(26)的内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阀弹簧(21)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丝杆(28),所述调节丝杆(28)的一端与所述导阀弹簧(21)相抵接,其另一端从所述导阀座(26)的一端中伸出并连接有导阀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先导式溢流阀,包括主阀部和导阀部,主阀部和导阀部为分体式结构,主阀部和导阀部通过连接部相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溢流阀的主阀部和导阀部分体设置,二者通过连接部相连通。主阀部和导阀部可以单独安装,能相对节省安装空间,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不大。
文档编号F16K17/10GK203051872SQ2012206678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刘召华, 张伦, 胡瑶 申请人: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