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恒温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798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智能恒温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智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水龙头。智能恒温水龙头,其包括与自来水管路连接的流量阀,流量阀连接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的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加热器,在加热器的末端的出水管内设置有对水温检测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个与上述流量阀、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控制出水管出来的水的温度,满足用户使用的要求。
【专利说明】智能恒温水龙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智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水龙头。
【背景技术】
[0002]水龙头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水龙头具有一个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壳体内设置有阀芯,阀芯的阀芯轴与手柄或者旋钮连接,通过旋转手柄或者旋钮带动阀芯轴的旋转,实现阀芯的开闭。
[0003]但是,这种关水龙头只能提供冷水或者热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使用能够提供问谁的水龙头,尤其是提供温度恒定的恒温水龙头。
[0004]现有的恒温水龙头是通过一定量的热水和冷水混合后得到的恒温水,当没有热水时,这种水龙头就不能为用户提供恒温的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具有加热器能精确控制出水温度的智能恒温水龙头。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智能恒温水龙头,其包括与自来水管路连接的流量阀,流量阀连接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的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加热器,在加热器的末端的出水管内设置有对水温检测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个与上述流量阀、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
[0008]所述的环形空腔段的出水管外侧设置有绝热层。
[000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点:
[0010]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值,控制器通过流量阀开度的大小来控制水经过加热器的时间,温度传感器用来对水温进行检测,当水温达不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流量阀的开度,延长水流在加热器中的时间,从而保证出水的温度的恒定,实现了出水温度的闭环控制,本实用新型能巩固精确控制出水的温度,满足了用户对水温恒定的要求,同时设置的绝热层能够对用户进行一个保护,防止用户烫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控制器与各个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中I为温度传感器,2为出水管,3为加热器,4为绝热层,5为流量阀,6为环形空腔,7为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的智能恒温水龙头,其包括与自来水管路连接的流量阀5,流量阀控制进入出水管的水量,流量阀5连接出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2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6,所述的环形空腔6内设置有加热器3,在加热器3的末端的出水管内设置有对水温检测的温度传感器I,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经过加热器加热后出来的水温,还包括一个与上述流量阀、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7,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调节流量阀和加热器。
[0017]所述的环形空腔段的出水管外侧设置有绝热层4,设置的绝热层起到保温盒绝热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热量的流失和烫伤的发生。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点:
[0019]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值,控制器通过流量阀开度的大小来控制水经过加热器的时间,温度传感器用来对水温进行检测,当水温达不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流量阀的开度,延长水流在加热器中的时间,从而保证出水的温度的恒定,实现了出水温度的闭环控制,本实用新型能巩固精确控制出水的温度,满足了用户对水温恒定的要求,同时设置的绝热层能够对用户进行一个保护,防止用户烫伤。
[0020]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智能恒温水龙头,其包括与自来水管路连接的流量阀,流量阀连接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的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加热器,在加热器的末端的出水管内设置有对水温检测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个与上述流量阀、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空腔段的出水管外侧设置有绝热层。
【文档编号】F16L59/22GK203585532SQ20132038697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30日
【发明者】张小明 申请人:常州亚太电信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