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9969阅读:3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承重架,固定支架由横梁(8)、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组成,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8)的相对两侧,其中的定位挡板(7)固定在横梁(8)的自由端;承重架由承重横担(6)和限位挡板(5)组成,限位挡板(5)固定连接在承重横担(6)的两端;承重横担(6)横跨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且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7)与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的两端相互卡接,承重架的限位挡板(5)与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自由端相互卡接。操作人员直接站在承重横担(6)上进行相应操作,不需要与鸡笼直接踩踏接触,有利于保护蛋鸡笼和饮水水管不变形。
【专利说明】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鸡笼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保护蛋鸡笼和饮水水管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蛋鸡的饲养天数较长,在蛋鸡进入鸡笼产蛋舍后还要对蛋鸡进行多次免疫。现有技术中的蛋鸡笼是呈阶梯式的三层蛋鸡笼,操作人员在对蛋鸡尤其是顶层鸡笼中的蛋鸡进行免疫操作时很不方便,每次免疫操作,免疫人员都要站在底层鸡笼上才能有效地对顶层鸡笼中的鸡只进行免疫操作,这样容易使底层鸡笼因承重不均匀而导致变形,进而可能引发鸡笼的饮水水管断裂,同时也使得第二层鸡笼的蛋槽发生变形,因此,直接导致了鸡笼的使用年限降低,影响了鸡笼中的鸡只采食,鸡蛋的损耗也随之增加,最终增加了饲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方便免疫人员有效地对顶层鸡笼中的鸡只进行免疫操作,保护蛋鸡笼和饮水水管的安全。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承重架,所述的固定支架由横梁、支撑柱和定位挡板组成,支撑柱和定位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的相对两侧,其中的定位挡板固定在横梁的自由端;所述的承重架由承重横担和限位挡板组成,限位挡板固定连接在承重横担的两端;承重横担横跨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且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与承重架的承重横担的两端相互卡接,承重架的限位挡板与固定支架的横梁的自由端相互卡接。
[0005]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小于底层鸡笼的高度,其中的横梁的长度值不小于底层鸡笼的宽度值。
[0006]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横梁的长度值比底层鸡笼的宽度值大100mm。
[0007]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支撑柱采用25#角钢制成。
[0008]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横梁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挡板,另一端与底层鸡笼固定钢架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均与横梁的一端焊接固定,横梁的另一端与底层鸡笼固定钢架焊接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是表面积均为30mm*60mm的矩形钢板。
[0011]优选地,所述的承重架的承重横担采用横截面为30mm*50mm的矩形钢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的承重架的限位挡板是表面积均为30mm*50mm的矩形钢片。
[0013]优选地,所述的承重架的限位挡板与承重横担之间是焊接固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固定支架与鸡笼固定钢架固定连接,承重横担横跨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操作人员可以直接站在承重横担上进行相应操作,而不需要与鸡笼直接踩踏接触,从而可以保护蛋鸡笼和饮水水管不变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的固定支架的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的承重架的结构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的构造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的实施方式结构图。
[0019]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第一层鸡笼,2-第二层鸡笼,3-第三层鸡笼,4-支撑柱,5-限位挡板,6-承重横担,7-定位挡板,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承重架。其中的固定支架由横梁8、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组成,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8的相对两侧,其中的定位挡板7固定在横梁8的自由端;所述的承重架由承重横担6和限位挡板5组成,限位挡板5固定连接在承重横担6的两端;承重横担6横跨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且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7与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的两端相互卡接,承重架的限位挡板5与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自由端相互卡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的固定支架由横梁8、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组成,为了匹配底层鸡笼的高度,必须保证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小于底层鸡笼的高度,其中的横梁8的长度值不小于底层鸡笼的宽度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长度值比底层鸡笼的宽度值大100mm。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支撑柱4采用25#角钢制成,由于角钢的承重载荷更大,而且容易构造框架结构,便于焊接固定,固定后的稳定性比较可靠,因此,可以保证固定支架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可靠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保证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和保护蛋鸡笼不变形。为了防止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相对于固定支架的横梁8内外滑动,在每一个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挡板7,横梁8的另一端与底层鸡笼固定钢架焊接固定,其中,所述的定位挡板7是表面积均为30mm*60mm的矩形钢板,相互平行并且与固定支架的横梁8形成一个矩形空腔,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支架端部的矩形空腔中,使得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的内外滑动均受到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7的限制,如图3所示。当操作人员站在承重横担6上对顶层鸡笼中的鸡只进行相应操作时,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23]如图2所示,所述的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采用横截面为30mm*50mm的矩形钢制成,既有利于操作人员站立时的稳定性,又可以减轻承重架的重量;同时,承重架的限位挡板5采用表面积均为30mm*50mm的矩形钢片,且限位挡板5与承重横担6之间焊接固定,当承重架与固定支架配合使用时,承重架的自由活动受到限位挡板5的限制,防止了承重横担6相对于固定支架的左右滑动,如图3所示,这样有利于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0024]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如图4所示,通常的蛋鸡笼分为三层,分别是第一层鸡笼1、第二层鸡笼2和第三层鸡笼3,其中,第一层鸡笼I是底层鸡笼,第三层鸡笼3是顶层鸡笼。首先,将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远离定位挡板7的那一端与第一层鸡笼I的固定钢架焊接固定,固定支架的支撑柱4与第一层鸡笼I的固定钢架的地面端焊接固定,从而将固定支架牢牢地固定在鸡笼上;再将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横跨在两个固定支架的横梁8之间,工作人员即可直接站立在承重横担6上对鸡笼特别是第三层鸡笼3中的鸡只进行相应操作,操作完成后,可以将承重横担6取下,也不影响对第一层鸡笼I中的鸡只进行喂养、免疫等操作。由于操作人员是直接站立在承重横担6上进行操作,因此,其重力全部作用在承重横担6上,不需要跟鸡笼产生直接的压力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鸡笼不受压迫,避免了蛋鸡笼和饮水水管的变形发生。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承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由横梁(8)、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组成,支撑柱(4)和定位挡板(7)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8)的相对两侧,其中的定位挡板(7)固定在横梁⑶的自由端;所述的承重架由承重横担(6)和限位挡板(5)组成,限位挡板(5)固定连接在承重横担(6)的两端;承重横担(6)横跨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且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7)与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的两端相互卡接,承重架的限位挡板(5)与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自由端相互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小于底层鸡笼的高度,其中的横梁(8)的长度值不小于底层鸡笼的宽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长度值比底层鸡笼的宽度值大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支撑柱(4)采用25#角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横梁(8)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挡板(7),另一端与底层鸡笼固定钢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7)均与横梁(8)的一端焊接固定,横梁(8)的另一端与底层鸡笼固定钢架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的定位挡板(7)是表面积均为30mm*60_的矩形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 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架的承重横担(6)采用横截面为30mm*50mm的矩形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架的限位挡板(5)是表面积均为30mm*50mm的矩形钢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鸡笼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架的限位挡板(5)与承重横担(6)之间是焊接固定。
【文档编号】F16M11/00GK203413298SQ20132045655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朱建, 徐文龙, 齐莎日娜, 刘欣 申请人: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