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318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主要有径向轴承、止推轴承、甩油环、冷却水管、呼吸帽、前端轴承箱、后端轴承箱,其特征是:油箱通过油泵与两个并列的过滤器相连;前述的两个并列的过滤器通过冷却器分别经注油部件Ⅰ、注油部件Ⅱ与前端轴承箱Ⅰ、后端轴承箱Ⅱ相连;所述的前端轴承箱Ⅰ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Ⅰ经回油视镜Ⅰ、后端轴承箱Ⅱ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Ⅱ经回油视镜Ⅱ同油箱相连;在油箱与油泵之间设有压力调控阀。改造后运行平稳,轴承的运转温度平均下降了20℃左右,为轴承提供了充分的冷却润滑,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极大地降低了机泵的故障风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特点,常周期运行。
【专利说明】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对急冷油泵(双支撑离心泵)轴承润滑和冷却方式的改造技术,涉及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乙烯装置目前使用的进口急冷油泵为双支撑离心泵,整台设备安装于室内,泵房内通风依靠轴流风机。急冷油泵输送介质温度约为210°C,导致厂房内夏季室温接近45°C,冬季也在30°C以上。而急冷油泵的轴承冷却主要通过润滑油冷却,润滑油通过轴承箱内冷却水管进行换热降温,以达到对轴承进行冷却润滑的目的。由于急冷油泵输送介质的温度较高,有一部分热传导给轴承,进而导致轴承温度较高。显然,在环境温度偏高、轴承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只通过现有的润滑冷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该急冷油泵的轴承长期在高温(80?90°C)状态下运转,导致轴承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存在轴承高温损坏的危险。同时,该泵的轴承润滑是利用甩油环搅动润滑油飞溅实现的,甩油环的材质是黄铜H62,直径为160mm,悬挂在轴承前端的轴套上,底部浸在轴承箱的油池内,轴承自身同油池不接触。在机泵的运转过程中,一旦甩油环发生故障,如断裂、卡死、移位,就会发生润滑突然失效,导致轴承损坏,影响到急冷油泵的安全平稳运行,进而影响到装置的生产运行。
[0003]鉴于目前实际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加装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对急冷油泵轴承采取强制喷油润滑,同时通过列管式冷却器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以达到预期的冷却润滑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为轴承提供充分的冷却润滑,使轴承运转温度降至安全可控范围内,防止轴承损坏,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急冷油泵的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主要有径向轴承、止推轴承、甩油环、冷却水管、呼吸帽、前端轴承箱、后端轴承箱,其特征是:油箱通过油泵与两个并列的过滤器相连;前述的两个并列的过滤器通过冷却器分别经注油部件1、注油部件II与前端轴承箱1、后端轴承箱II相连;所述的前端轴承箱I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I经回油视镜1、后端轴承箱II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经回油视镜II同油箱相连;在油箱与油泵之间设有压力调控阀。
[0006]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所述的冷却器为卧式结构,在其上侧润滑油进、出管线上分别设有冷却器入口针型阀、出口针型阀;在入口针型阀、出口针型阀上侧的润滑油进、出管线上设有旁路连通线及旁路针型阀;在冷却器封头侧配有管程冷却水进、出口管线。
[0007]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注油部件I由供油针型阀
1、不锈钢管线I和润滑油喷嘴I构成;注油部件II由供油针型阀I1、不锈钢管线II和润滑油喷嘴II构成;供油针型阀1、供油针型阀II一端分别与主供油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线1、不锈钢管线II与呼吸帽1、呼吸帽II相连;而不锈钢管线1、不锈钢管线II又分别与润滑油喷嘴1、润滑油喷嘴II相连,润滑油喷嘴1、润滑油喷嘴II可分别实现对径向轴承、止推轴承喷油润滑。
[0008]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的上部一端分别设有轴承箱油位视镜1、轴承箱油位视镜II,另一端通过偏心异径接头与回油管线相连;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放底部一端分别与前端轴承箱1、后端轴承箱II相连,另一端通过回油管线分别与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以螺纹连接。
[0009]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与回油管线以螺纹连接;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通过回油管线与油箱相连;在油箱顶部设有油箱呼吸帽。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I)改造后运行平稳,轴承的运转温度平均下降了 20°C左右,为轴承提供了充分的冷却润滑,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极大地降低了机泵的故障风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0012]2)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特点,可实现常周期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示意图(改造后)。
[0014]附图2、为图1中冷却器示意图。
[0015]附图3-1、为图1中注油部件I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2、为图1中注油部件II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1、为图1中回油U型平衡部件I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2、为图1中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为图1中回油视镜与油箱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1-1 一注油部件I ; 1-2—注油部件II ;2_1—前端轴承箱I ;2_2—后端轴承箱II ;3-1—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2—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4_1 一回油视镜I ;4_2—回油视镜II ;5 —油箱;6—油泵;7—压力调控阀;8—压力表I ;9一过滤器;10—冷却器旁路针型阀;11一冷却器入口针型阀;12—冷却器;13—冷却器出口针型阀;14一温度表;15—压力表II ;16-1—供油针型阀I ;16-2—供油针型阀II ; 17-1—呼吸帽I ;17_2—呼吸帽II ;18-1—不锈钢管线I ;18-2—不锈钢管线II ;19_1 一润滑油喷嘴I ;19_2—润滑油喷嘴II ;20-1—径向轴承;20-2—止推轴承;21-1—轴承箱油位视镜I ;21_2—轴承箱油位视镜II ;22—油箱呼吸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0022]从图1可见,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主要有径向轴承、止推轴承,甩油环、冷却水管、呼吸帽、前端轴承箱、后端轴承箱,其特征在于:油箱5通过油泵6与两个并列的过滤器9相连;前述的两个并列的过滤器9通过冷却器12分别经注油部件I 1-1、注油部件II 1-2与前端轴承箱I 2-1、后端轴承箱II 2-2相连;所述的前端轴承箱I 2-1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1经回油视镜I 4-1、后端轴承箱II 2-2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3-2经回油视镜II 4-2同油箱相连;在油箱5与油泵6之间设有压力调控阀7。
[0023]从图2可见,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冷却器12为卧式结构,在其上侧润滑油进、出管线上分别设有冷却器入口针型阀11、出口针型阀13 ;;在入口针型阀、出口针型阀上侧的润滑油进、出管线上设有旁路连通线及旁路针型阀;在冷却器封头侧配有管程冷却水进、出口管线。
[0024]从图3-1可见,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注油部件
I1-1是由供油针型阀I 16-1、不锈钢管线I 18-1和润滑油喷嘴I 19-1构成;供油针型阀I 16-1—端与主供油线相连,另一端通过不锈钢管线I 18-1与的呼吸帽I 17-1相连;而不锈钢管线I 18-1又与润滑油喷嘴I 19-1相连。从图3-2可见,其所述的注油部件
II1-2是由供油针型阀II 16-2、不锈钢管线II 18-2和润滑油喷嘴II 19-2构成;供油针型阀II 16-2 一端与主供油线相连,另一端通过不锈钢管线II 18-2与呼吸帽II 17-2相连;而不锈钢管线II 18-2又与润滑油喷嘴II 19-2相连,润滑油喷嘴1、润滑油喷嘴II分别实现对径向轴承、止推轴承喷油润滑。
[0025]从图4-1可见,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1的上部一端设有轴承箱油位视镜I 21-1,另一端通过偏心异径接头与回油管线相连;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1的底部与前端轴承箱I 2-1的侧面油位显示窗相连。从图4-2可见,其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3-2的上部一端设有轴承箱油位视镜II 21-2,另一端通过偏心异径接头与回油管线相连;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3-2的底部一端与后端轴承箱II 2-2相连,另一端通过回油管线分别与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以螺纹连接。
[0026]从图5可见,上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所述的回油视镜I 4-1、回油视镜II 4-2与回油管线以螺纹连接;回油视镜I 4-1、回油视镜II 4-2通过回油管线与油箱5相连;在油箱5顶部设有油箱呼吸帽22。
[0027]下面简要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1)按照图1依次制作安装油箱5、油泵6、过滤器8和冷却器12,配制主供油DN20管线,并安装压力表I 8、冷却器入口针型阀11、冷却器出口针型阀13、温度表14、压力表II 15。油泵6采用齿轮泵,在油泵6出口主供油管线和油箱5之间配制旁路回油连通DN20管线,并安装压力调控阀7,以达到调控循环润滑系统油压的目的。2)将图2所示冷却器12选用换热效果较好的列管式换热器,在入口针型阀11、出口针型阀13上侧的润滑油进、出管线上配制旁路连通线,并安装旁路针型阀10,在冷却器12封头侧配有管程冷却水进、出口管线。通过冷却器12可有效调控系统油温。3)在不改变轴承箱结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轴承箱上部的呼吸帽,将其改造成如图3-1、3-2所示的高筒呼吸帽17-1、17-2 ;并通过Φ 12不锈钢管线18_1、18_2实现与呼吸帽17-1、17-2的连接;而供油针型阀16-1、16-2—端与主供油线相连,另一端通过不锈钢管线18-1、18-2与润滑油喷嘴19-1、19-2相连,润滑油喷嘴19_1、19_2采用Φ6出口分别对径向轴承20-1、止推轴承20-2进行喷油润滑,以上连接均采用螺纹或卡套连接。4)回油部位改造成如图4-1、4-2所示带有显示轴承箱油位的U型平衡部件4-1、4-2,该回油U型平衡部件4-1、4-2采用DN20不锈钢管线制作,一端与轴承箱侧面油位显示窗处采用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DN20*DN40偏心异径接头与回油DN40管线焊接连接;并通过最高点水平段管线扩径实现与油箱5大气连通,已达到防虹吸的目的,可解决轴承箱油位最低保险值。5)将图5所示回油管线与回油视镜4-1、4-2以螺纹相连,回油视镜4-1、4-2通过回油管线与油箱5采用法兰连接;同时在油箱5顶部设有呼吸帽22,保证油箱与大气相通;且回油管线应向油箱方向向下倾斜12.5/1000-25/1000。6)在改造过程中所用的管线及关键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0Crl8Ni9),管线加工时采用无金属杂屑的细管切割器进行切割,或由机械加工厂制作。7)系统改造完成后,宜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对系统进行吹扫,试压(试验压力为
0.4MPa)查漏,以保证管线内清洁干燥、无杂质。对油箱5、过滤器9进行彻底清理后,方可投用润滑油系统,适当调整压力调控阀7、调整供油针型阀16-1、16-2、冷却器入口针型阀11、冷却器出口针型阀13及旁路针型阀10,保证前端轴承箱2-1、后端轴承箱2-2油位和油温;并观察回油视镜4-1、4-2及轴承箱油位视镜21-1、21-2持续保持稳定,即完成改造。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主要有径向轴承、止推轴承、甩油环、冷却水管、呼吸帽、前端轴承箱、后端轴承箱,其特征是:油箱通过油泵与两个并列的过滤器相连;前述的两个并列的过滤器通过冷却器分别经注油部件1、注油部件II与前端轴承箱1、后端轴承箱II相连;所述的前端轴承箱I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I经回油视镜1、后端轴承箱II通过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经回油视镜II同油箱相连;在油箱与油泵之间设有压力调控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器为卧式结构,在其上侧润滑油进、出管线上分别设有冷却器入口针型阀、出口针型阀;在入口针型阀、出口针型阀上侧的润滑油进、出管线上设有旁路连通线及旁路针型阀;在冷却器封头侧配有管程冷却水进、出口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油部件I由供油针型阀1、不锈钢管线I和润滑油喷嘴I构成;注油部件II由供油针型阀I1、不锈钢管线II和润滑油喷嘴II构成;供油针型阀1、供油针型阀II 一端分别与主供油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线1、不锈钢管线II与呼吸帽1、呼吸帽II相连;而不锈钢管线1、不锈钢管线II又分别与润滑油喷嘴1、润滑油喷嘴II相连,润滑油喷嘴1、润滑油喷嘴II分别实现对径向轴承、止推轴承喷油润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的上部一端分别设有轴承箱油位视镜1、轴承箱油位视镜II,另一端通过偏心异径接头与回油管线相连;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迪底部一端分别与前端轴承箱1、后端轴承箱II相连,另一端通过回油管线分别与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以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标外置水冷强制循环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与回油管线以螺纹连接;回油视镜1、回油视镜II通过回油管线与油箱相连;在油箱顶部设有油箱呼吸帽。
【文档编号】F16N39/02GK203743793SQ20142009773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6日
【发明者】王会刚, 周大朋, 王鹏, 郝殿成, 于春元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