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嘴式风嘴头及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427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单嘴式风嘴头及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嘴式风嘴头及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至少包括有一本体、一接嘴、一阀塞,接嘴具有一嘴孔而予以置于阀塞的一端内,再一起置于本体的阀孔中,阀塞至少一末端或两末端形成有多个呈环状排列而相间隔的夹爪,各夹爪外表面形成弓弧部,阀塞内部形成有至少一流道而与该嘴孔相导通,本体上具有一供气孔而可连结一气压源,阀塞可于本体中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作限位的往复位移,借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单手操作而对不同型式的待充气嘴进行打气,可强力束固待充气嘴,此种结构可将打气时的漏气情形降至最低,大大提升单用或两用风嘴头在打气时的操作顺畅性及便利性。
【专利说明】单嘴式风嘴头及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单用或两用的风嘴头,尤其是指一种单手控制待充气嘴插入一接嘴,即可直接进行打气的风嘴头,借此以大大提升单用或两用风嘴头在打气时的操作顺畅性及便利性。
【背景技术】
[0002]先前两用风嘴头便如中国台湾申请第095107665号、第097203517号等等专利前案所示般,可是,该专利前案均具有以下缺点:
[0003]一、该专利前案在打气时,须以一只手握持本体而控制待充气嘴插入任一接嘴,然后再利用另外一只手推动扳手,用以使内部压缸下移的促动接嘴夹束待充气嘴,最后,才能进行打气,此种须透过双手操作的模式并不便利,确有费时费力之感。
[0004]二、该专利前案透过压缸下移而迫动接嘴轴向变形,以「间接」促动接嘴径向变形的夹束待充气嘴,该接嘴径向变形量相当有限,故而接嘴夹束待充气嘴的力量相当有限,所以在打气时,极容易有漏气问题。
[0005]三、该专利前案的整体结构实在过于复杂,造成制造及组装成本有无法降低的缺点。
[0006]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风嘴头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用的单嘴式风嘴头及可两用的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可以单手操作而对不同型式的待充气嘴进行打气,可强力束固待充气嘴,可将打气时的漏气情形降至最低,大大提升单用或两用风嘴头在打气时的操作顺畅性及便利性。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9]一种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包括:
[0010]一本体,其具有一贯穿的阀孔,且在阀孔两端之间接出有一供气孔;一第一接嘴,其具有第一嘴孔;一第二接嘴,其具有第二嘴孔;以及一阀塞,其置于本体中,其沿阀孔轴向的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间作限位移动;此阀塞配置有多个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令各第一夹爪以第一束槽呈相间的布设,用以界定出与阀孔呈同轴配置且径向收束的第一束孔,此第一束孔供第一接嘴同轴插入组装,至于各第二夹爪以第二束槽呈相间的布设,用以界定出与阀孔呈同轴配置且径向收束的第二束孔,此第二束孔供第二接嘴同轴插入组装;当阀塞于第一位置时,阀孔得释放第二夹爪、压迫第一夹爪,第一束孔自动径向夹紧第一接嘴,且令供气孔导通第一嘴孔;当阀塞于第二位置时,其阀孔释放第一夹爪、压迫第二夹爪,第二束孔自动径向夹紧第二接嘴,且令供气孔导通该第二嘴孔。
[0011]上述本体于阀孔一端缘壁面凹设有第一卡部,还于阀孔另一端缘壁面凹设有第二卡部;阀塞外周还突设有与第一卡部匹配的第一扣部,以及突设有与第二卡部匹配的第二扣部,当阀塞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扣部与第一卡部相对组合、第二扣部脱离第二卡部;当阀塞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其第二扣部与第二卡部相对组合、第一扣部脱离第一卡部。
[0012]上述阀塞长度较阀孔长,以使该阀塞两端突出阀孔,当阀塞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其一端处于更突出阀孔的位置,以提供解除第一扣部、第一卡部使用;当阀塞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其另一端能处于更突出阀孔的位置,以提供解除第二扣部、第二卡部使用。
[0013]上述多个第一夹爪以第一束槽相间的布设呈环状,用以于该第一夹爪内侧界定出第一束孔,至于各第一夹爪外侧则相对的形成一可供阀孔径向迫动的弓弧部,且令第一扣部突设于该弓弧部上;至于多个第二夹爪以第二束槽相间的布设呈环状,用以于该第二夹爪内侧界定出第二束孔,至于各第二夹爪外侧则相对的形成一可供阀孔径向迫动的弓弧部,且令第二扣部突设于该弓弧部上。
[0014]于上述第一夹爪外端设有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外缘位于阀孔外侧,且所形成的直径较阀孔大,令第一挡部内缘抵接于第一接嘴底端;至于第二夹爪外端则设有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外缘位于阀孔外侧,且所形成的直径较阀孔大,令第二挡部内缘抵接于第二接嘴顶端。
[0015]一种单嘴式风嘴头,其包括:
[0016]一本体,其具有一贯穿的阀孔,且在阀孔两端之间接出有一供气孔;一环状的第一接嘴,其具有一供一待充气嘴插合的第一嘴孔;一阀塞,其置于本体中,其沿本体的阀孔轴向的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间作限位往复移动;此阀塞的其中一末端配置有多个夹爪,另一末端形成一封闭的按压部,该阀塞内部形成有贯通底端的流道,该流道与供气孔相导通,各夹爪之间间隔一束槽而布设呈环状,用以界定出与阀孔呈同轴配置且可径向收束的束孔,该第一接嘴同轴插入束孔中。
[0017]上述各夹爪的底端形成一径向延伸的勾部,该第一接嘴被各夹爪底端的勾部共同承托住。
[0018]上述各夹爪的外表面形成径向扩大的弓弧部。
[0019]上述阀塞的外环面形成两距一距离的环沟,该各环沟各套入一第一止漏圈、一第二止漏圈,该各环沟间另形成一凹陷的引道,该引道开设有一气口而与内部的流道相导通,该阀塞位移至一位置时,该引道可与通气孔相导通。
[002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当第一待充气嘴插合第一接嘴,其可顺势连动阀塞移动至第一位置,令阀孔释放第二夹爪、压迫第一夹爪,以使第一束孔自动径向夹紧第一接嘴,且令供气孔导通该第一嘴孔,以便能对第一待充气嘴进行打气;但是,当第二待充气嘴插合第二接嘴,用以顺势连动阀塞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其阀孔释放第一夹爪、压迫第二夹爪,用以使第二夹爪自动径向夹紧第二接嘴,且令供气孔导通该第二嘴孔,俾能对第二待充气嘴进行打气。
[0021]本实用新型单嘴式风嘴头当第一待充气嘴插合第一接嘴,其可顺势连动阀塞移动至第一位置,使按压部凸出至阀孔外侧,同时令阀孔压迫各夹爪,借各夹爪的弓弧部的导弓丨,乃使束孔自动径向夹紧第一接嘴,且该供气孔同时导通该阀塞内部至外环面的流道及第一嘴孔,以便能对一待充气嘴进行打气。
[0022]本实用新型单嘴式风嘴头及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至少具有如下进步性:
[0023]一、本实用新型在提供打气时,只须透过一只手操控本体即可轻易为之,此种单手操作模式远远比现有双手操作更形简便,确有省时省力操作的效益增进无误。
[0024]二、本实用新型夹爪「直接」压迫接嘴径向变形,用以强力束固待充气嘴,此种结构关可将打气时的漏气情形降至最低。
[0025]三、本实用新型只须以本体、第一接嘴、第二接嘴及阀塞四个零组件即可达成,其整体结构远远较现有更为精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提供第一待充气嘴插合时的组合外观示意图一;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提供第一待充气嘴插合时的组合外观示意图二 ;
[0028]图3是图2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提供第二待充气嘴插合时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1]图6是图5的组装立体外观图;
[0032]图7是本实用 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
[003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
[003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
[003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
[0036]符号说明
[0037]10本体11阀孔 12供气孔
[0038]13第一卡部14第二卡部 20第一接嘴
[0039]21第一嘴孔30第二接嘴 31第二嘴孔
[0040]40阀塞411第一引道 412第二引道
[0041]421第一防漏垫圈422第二防漏垫圈423第三防漏垫圈
[0042]431第一扣部432第二扣部 44第一夹爪
[0043]441第一挡部45第二夹爪 451第二挡部
[0044]46第一束槽47第一束孔 48第二束槽
[0045]49第二束孔50风嘴头 51本体
[0046]511阀孔512凸缘 513外螺纹
[0047]514供气孔515管头 516管塞
[0048]52阀塞521按压部 522环肩部
[0049]523 环沟524 引道 525 气口
[0050]526环沟527外螺纹 528接合部
[0051]53第一止漏圈54第二止漏圈 55第一接嘴
[0052]551第一嘴孔552环楔缘 55A第二接嘴
[0053]551A第二嘴孔552A环凸缘 56压环件
[0054]561束孔562内螺纹 563夹爪部
[0055]5631勾部564束槽 565弓弧部[0056]57抵环571通孔572内螺纹
[0057]573环抵缘91第一待充气嘴 92第二待充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5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至少包括有:
[0060]一本体10,其具有一贯穿上下两端的阀孔11,且在阀孔11两端之间接出有一供气孔12,此供气孔12能提供气压源予阀孔11,而阀孔11于下端缘壁面凹设有第一卡部13,更于阀孔11上端缘壁面凹设有第二卡部14 ;
[0061]一环状的第一接嘴20,其具有可供第一待充气嘴91插合的第一嘴孔21 ;
[0062]一环状的第二接嘴30,其具有可供第二待充气嘴92插合的第一嘴孔31 ;以及
[0063]一阀塞40,其与阀孔11呈同轴的滑动配合,且长度较阀孔11长,以使该阀塞40两端能突出阀孔11,此 阀塞40在阀孔11范围内凹设有互不导通的第一引道411、第二引道412,令第二引道412位于第一引道411上方,阀塞40外周于第一引道411下方组设有第一防漏垫圈421、于第二引道412上方组设有第二防漏垫圈422,以及在该第一引道411与第二引道412之间组设有第三防漏垫圈423,令该第一防漏垫圈421、第二防漏垫圈422及第三防漏垫圈423与阀孔11气密组合,如此即可保持第一引道411、第二引道412气密效果;该阀塞40外周更突设能与第一卡部13匹配的第一扣部431,以及突设能与第二卡部14匹配的第二扣部432,俾当阀塞40沿阀孔11轴向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令第一扣部431与第一卡部13相对组合、第二扣部432脱离第二卡部14,至于第一引道411接通供气孔12,并使阀塞40顶端能处于更突出阀孔11的位置,以提供使用者下压强制解除第一扣部431组合第一卡部13使用,但是,当阀塞40沿阀孔11轴向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其第二扣部432与第二卡部14相对组合、第一扣部431脱离第一卡部13,此时第二引道412接通供气孔12,并使阀塞40底端能处于更突出阀孔11的位置,以提供使用者上压强制解除第二扣部432组合第二卡部14使用,如此即可使阀塞40能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间作限位移动;此阀塞40底部沿轴向配置有多个第一夹爪44、顶部则沿轴向配置有多个第二夹爪45,令该第一夹爪44以第一束槽46相间的布设呈环状,用以于该第一夹爪44内侧界定出与阀孔11呈同轴配置且可径向收束的第一束孔47,至于该第一夹爪44外侧则相对的形成一可供阀孔11径向迫动的弓弧部,且令第一扣部431突设于该弓弧部上,前述第一束孔47供第一接嘴20同轴插入组装,并令第一嘴孔21接通第一引道411,至于该第二夹爪45以第二束槽48相间的布设呈环状,用以于该第二夹爪45内侧界定出与阀孔11呈同轴配置且可径向收束的第二束孔49,至于该第二夹爪45外侧则相对的形成一可供阀孔11径向迫动的弓弧部,且令第二扣部432突设于该弓弧部上,前述第二束孔49供第二接嘴30同轴插入组装,并令第二嘴孔31接通第二引道412。
[0064]请配合图2及图3观之,当使用者以单手操控本体10,以使第一待充气嘴91插合第一接嘴20的第一嘴孔21时,其可顺势连动阀塞40移动至第一位置,俾令第一扣部431与第一卡部13相对组合而定位该阀塞40于阀孔11中,此时阀孔11释放第二夹爪45外周、压迫第一夹爪44外周所形成的弓弧部,以促动第一束孔47自动径向夹紧第一接嘴20外周,使第一嘴孔21直接径向束固第一待充气嘴91,继之,透过供气孔12提供气压源,如此即可对第一待充气嘴91进行打气,待打气完成后,即可透过下压阀塞40顶端,用以强制第一扣部431脱离第一卡部13,即可以使阀孔11释放第一夹爪44外周所形成的弓弧部,以解除第一接嘴20与第一待充气嘴91束固状态。
[0065]请配合图4观之,当使用者以单手操控本体10,以使第二待充气嘴92插合第二接嘴30的第二嘴孔31时,其可顺势连动阀塞4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俾令第二扣部432与第二卡部14相对组合而定位该阀塞40于阀孔11中,此时阀孔11释放第一夹爪44外周、压迫第二夹爪45外周所形成的弓弧部,促使第二夹爪45自动径向夹紧第二接嘴30外周,使第二嘴孔31直接径向束固第二待充气嘴92,继之,透过供气孔12提供气压源,如此即可对第二待充气嘴92进行打气,待打气完成后,即可透过上压阀塞40底端,用以强制第二扣部432脱离第二卡部14,即可以使阀孔11释放第二夹爪45外周所形成的弓弧部,以解除第二接嘴30与第二待充气嘴92束固状态。
[0066]本实用新型为使整体结构更稳固,其可于第一夹爪44底端设有第一挡部441,该第一挡部441外缘位于阀孔11外侧,且所形成的直径较阀孔11大,更令第一挡部441内缘抵接于第一接嘴20底端;至于第二夹爪45顶端则设有第二挡部451,该第二挡部451外缘位于阀孔11外侧,且所形成的直径较阀孔11大,更令第二挡部451内缘抵接于第二接嘴30顶端;如此便能确保阀塞40不会脱出阀孔11、第一接嘴20则不会脱出第一夹爪44,以及第二接嘴30则不会脱出第二夹爪45,且该第一挡部441、第二挡部451可夹住待充气嘴91、92,可防止该待充气嘴于充气过程跳脱。
[0067]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进步性:
[0068]一、本实用新型只须透过一只手操控本体操制待充气嘴插入任一接嘴,即可以顺势推动阀塞移动至定点,进而使阀孔能促动相应夹爪及接嘴,用以自动夹束该待充气嘴,该单手操作模式远远比现有双手操作更形简便。
[0069]二、本实用新型接嘴透过阀孔、夹爪的同轴连动关系,使之能「直接且充份」径向变形的夹束待充气嘴,故而可增加接嘴夹束待充气嘴的力量,使其在应因打气时,能将漏气情形降至最低,且该夹爪可夹住待充气嘴,可防止该待充气嘴于充气过程跳脱。
[0070]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提供一种单嘴式风嘴头50,其至少包括一本体51、一阀塞52、一第一接嘴55所构成,其中,
[0071]该本体51具有一轴向贯通的阀孔511,其外环面形成一管头515,该管头515与阀孔511间借一通气孔514相导通,该本体51的顶端形成一朝径向收缩的环凸缘512,其底端外环面则形成有外环纹513而可供一抵环57螺锁固定于其上,该抵环57具有一轴向贯通的通孔571,该通孔571内环面形成有内螺纹572,该抵环57的底端形成朝径向收缩的环抵缘 573 ;
[0072]该阀塞52的顶端设为封闭状,于近顶端的外环面并形成一肩部522,自肩部522以上则形成一较小径的按压部521,其底端结合一压环件56,该阀塞52的外环面形成两距一距离的环沟523、526,该各环沟523、526可各套入一第一止漏圈53、一第二止漏圈54,该各环沟523、526间另形成一凹陷的引道524,该引道524的局部位置开设有一径向深入至内部的气口 525,该阀塞52的内部延伸至底端间形成一接合部528,该接合部528概呈一贯通至底端的流道,而与该气口 525相导通;其外环面形成有外螺纹527而可与该压环件56螺锁固定,该压环件56具有一轴向贯通的束孔561,束孔561内环面形成有内螺纹562,其底端形成有多个夹爪563,该夹爪563间隔一束槽564而布设呈环状,用以界定出与阀孔511呈同轴配置且可径向收束的束孔561,各夹爪563的底端形成一径向延伸的勾部5631,各夹爪563的外表面形成径向扩大的弓弧部565,该各夹爪563可受力而径向收缩,或解除受力时,可再自动略微张开而恢复原状;
[0073]该第一接嘴55具有一轴向贯通的第一嘴孔551,该第一嘴孔551的内环面并形成一径向收缩的环楔缘552,该第一接嘴55同轴插入于束孔561中,该第一接嘴55并被各夹爪563底端的勾部5631共同承托住。
[0074]请继续配合参阅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单用式风嘴头50于进行打气时,该管头515预先连结一气压源(图未示),当第一待充气嘴91插合于第一接嘴55的第一嘴孔551时,其可顺势推动阀塞52向上移动而使按压部521凸出于阀孔511外侧,并借由环肩部522抵靠于环凸缘512处(第一位置)而无法再向上位移,而各夹爪563的弓弧部565在向上位移的同时,受到阀孔511底端的环抵缘573的推抵,借各夹爪563的弓弧部565的导引,该束孔561乃自动径向夹紧第一接嘴55,该第一接嘴55则受到压缩而再紧紧将第一待充气嘴91夹住,且该供气孔514同时导通该引道524、接合部528、第一嘴孔551,以便能对该第一待充气嘴91进行打气,其中,该第一待充气嘴91是一美式气嘴。
[0075]请继续参阅图9、图10所示,其一种可适用于第二待充气嘴92的单用式风嘴头,该第二待充气嘴92是一法式气嘴,其于阀塞52A的接合部528A与第二接嘴55A的形状略有差异,其余的构成组件及形状则相同,其中,该阀塞52A的接合部528A形成更大的流道,以供法式气嘴可以插入,而该第二接嘴55A仅内环面形成一环凸缘552A,以能将法式气嘴的对应位置夹紧,其使用方式及作动原理则相同,恕不再重复赘述。
[0076]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贯穿的阀孔,且在阀孔两端之间接出有一供气孔; 一第一接嘴,其具有第一嘴孔; 一第二接嘴,其具有第二嘴孔;以及 一阀塞,其置于本体中,其沿阀孔轴向的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间作限位移动;此阀塞配置有多个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令各第一夹爪以第一束槽呈相间的布设,用以界定出与阀孔呈同轴配置且径向收束的第一束孔,此第一束孔供第一接嘴同轴插入组装,至于各第二夹爪以第二束槽呈相间的布设,用以界定出与阀孔呈同轴配置且径向收束的第二束孔,此第二束孔供第二接嘴同轴插入组装;当阀塞于第一位置时,阀孔得释放第二夹爪、压迫第一夹爪,第一束孔自动径向夹紧第一接嘴,且令供气孔导通第一嘴孔;当阀塞于第二位置时,其阀孔释放第一夹爪、压迫第二夹爪,第二束孔自动径向夹紧第二接嘴,且令供气孔导通该第二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压式双 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特征在于:本体于阀孔一端缘壁面凹设有第一卡部,还于阀孔另一端缘壁面凹设有第二卡部;阀塞外周还突设有与第一卡部匹配的第一扣部,以及突设有与第二卡部匹配的第二扣部,当阀塞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扣部与第一卡部相对组合、第二扣部脱离第二卡部;当阀塞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其第二扣部与第二卡部相对组合、第一扣部脱离第一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特征在于:阀塞长度较阀孔长,以使该阀塞两端突出阀孔,当阀塞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其一端处于更突出阀孔的位置,以提供解除第一扣部、第一卡部使用;当阀塞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其另一端能处于更突出阀孔的位置,以提供解除第二扣部、第二卡部使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夹爪以第一束槽相间的布设呈环状,用以于该第一夹爪内侧界定出第一束孔,至于各第一夹爪外侧则相对的形成一可供阀孔径向迫动的弓弧部,且令第一扣部突设于该弓弧部上;至于多个第二夹爪以第二束槽相间的布设呈环状,用以于该第二夹爪内侧界定出第二束孔,至于各第二夹爪外侧则相对的形成一可供阀孔径向迫动的弓弧部,且令第二扣部突设于该弓弧部上。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直压式双阀嘴自动切换风嘴头,其特征在于:于第一夹爪外端设有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外缘位于阀孔外侧,且所形成的直径较阀孔大,令第一挡部内缘抵接于第一接嘴底端;至于第二夹爪外端则设有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外缘位于阀孔外侧,且所形成的直径较阀孔大,令第二挡部内缘抵接于第二接嘴顶端。
6.一种单嘴式风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贯穿的阀孔,且在阀孔两端之间接出有一供气孔; 一环状的第一接嘴,其具有一供一待充气嘴插合的第一嘴孔; 一阀塞,其置于本体中,其沿本体的阀孔轴向的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间作限位往复移动;此阀塞的其中一末端配置有多个夹爪,另一末端形成一封闭的按压部,该阀塞内部形成有贯通底端的流道,该流道与供气孔相导通,各夹爪之间间隔一束槽而布设呈环状,用以界定出与阀孔呈同轴配置且可径向收束的束孔,该第一接嘴同轴插入束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嘴式风嘴头,其特征在于:该各夹爪的底端形成一径向延伸的勾部,该第一接嘴被各夹爪底端的勾部共同承托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嘴式风嘴头,其特征在于:各夹爪的外表面形成径向扩大的弓弧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嘴式风嘴头,其特征在于:该阀塞的外环面形成两距一距离的环沟,该各环沟各套入一第一止漏圈、一第二止漏圈,该各环沟间另形成一凹陷的引道,该引道开设有一气口而与内部的流道相导通,该阀塞位移至一位置时,该引道可与通气孔相 导通。
【文档编号】F16K11/065GK203770722SQ20142012448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罗平 申请人: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