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533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该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通过呈“W”型的换挡杆运行导槽及内部具有回位弹簧的换挡杆间的配合,使换挡杆在未被操作时可稳定地定位于空挡,并在被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后撤销作用力时能够可靠地复位至空挡,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轿车用换挡操纵装置基本为不可回位式,即换挡杆在换挡后将停止于相应的挡位上,以便输出驾驶者的操作意图,该种不可回位式的换挡操纵装置存在操作空间利用率低、较难满足人机工程等的缺陷。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目前也有针对电动轿车设计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即指在将换挡杆挂到相应的挡位之后,换挡杆会自动回到空挡位置。该种类型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多通过霍尔传感器等位置感应装置感应换挡杆所要挂的挡位,当位置感应装置接收到某挡位的换挡完成信号后,便自动控制换挡杆回到空挡位置,该种可回位换挡操纵机构存在控制原理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陷,不利于推广使用。
[0004]因此,提供一种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简化其控制过程,以降低生产和开发成本,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电动汽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包括沿其轴向伸缩的换挡杆和设置于所述换挡杆上的回位弹簧,还包括换挡杆运行导槽,所述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滑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的槽底包括与行车挡相对应的第一槽面、与空挡相对应的第二槽面和与倒车挡相对应的第三槽面,所述第一槽面、第二槽面和第三槽面呈“W”型设置;所述换挡杆上安装有位置感应发射器,所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配合的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行车挡相对应,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倒车挡相对应,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空挡相对应。
[0007]优选地,所述换挡杆包括上换挡杆和下换挡杆,所述上换挡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下换挡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下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至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且与所述槽底相抵触。
[0008]优选地,所述下换挡杆底部安装有滚动空心轴,所述下换挡杆通过所述滚动空心轴抵靠于所述槽底。
[0009]优选地,所述上换挡杆的下段外径小于其上段外径,且所述回位弹簧套设于所述上换挡杆的下段。
[0010]优选地,还包括换挡杆安装座,所述上换挡杆通过转轴与所述换挡杆安装座可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换挡杆安装座为支撑架,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
[0012]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在所述换挡杆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换挡杆位于空挡时的压缩量。
[0013]优选地,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储存有润滑脂。
[0014]优选地,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为磁片,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均为霍尔传感器。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用于电动汽车,该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包括沿其轴向伸缩的换挡杆、设置于所述换挡杆上的回位弹簧和换挡杆运行导槽,所述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滑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的槽底包括与行车挡相对应的第一槽面、与空挡相对应的第二槽面和与倒车挡相对应的第三槽面,所述第一槽面、第二槽面和第三槽面呈“W”型设置;所述换挡杆上安装有位置感应发射器,所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配合的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行车挡相对应,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倒车挡相对应,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空挡相对应。
[0017]这样,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通过呈“W”型的换挡杆运行导槽及内部具有回位弹簧的换挡杆间的配合,使换挡杆在未被操作时可稳定地定位于空挡,并在被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后撤销作用力时能够可靠地复位至空挡,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
[001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换挡杆包括上换挡杆和下换挡杆,所述上换挡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下换挡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下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至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且与所述槽底相抵触。该种结构形式的换挡杆结构简单,且回位过程较为可靠。
[0019]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换挡杆运行导槽内储存有润滑脂;这样,换挡杆运行导槽不仅能够实现换挡杆的自动回位,同时换挡杆支撑架与滚动空心轴的配合面内可以长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脂,可以有效避免换挡杆支撑架与滚动空心轴之间的磨损,延长换挡操纵装置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运动轨迹;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中换挡杆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4为图2所示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中换挡杆与弹簧装配位置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号:
[0025]1-换挡杆;11-上换挡杆;
[0026]12-下换挡杆;2-回位弹簧;
[0027]3-换挡杆运行导槽;31-第一槽面;
[0028]32-第二槽面;33-第三槽面;
[0029]4-滚动空心轴;5-支撑架;
[0030]6-霍尔传感器;7-转轴;
[0031]D-行车挡;R-倒车挡;
[0032]N-空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 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电动汽车。
[00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5]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运动轨迹;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中换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中换挡杆与弹簧装配位置的放大图。
[003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用于电动汽车,该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包括沿其轴向伸缩的换挡杆I和换挡杆运行导槽3,所述换挡杆I的底部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内滑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的槽底包括与行车挡相对应的第一槽面31、与空挡相对应的第二槽面32和与倒车挡相对应的第三槽面33,所述第一槽面31、第二槽面32和第三槽面33呈“W”型设置;所述换挡杆I上安装有位置感应发射器,所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配合的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行车挡D相对应,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倒车挡R相对应,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空挡N相对应。
[0037]优选地,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为磁片,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均为霍尔传感器6 ;也可以为光感应装置或者红外感应装置等。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均设置于电路板上,在换挡杆I被旋转至某挡位时,对应挡位的位置感应接收器即可输出挡位信号至控制电路,从而控制变速器换挡,当换挡结束后,相应的位置感应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消失,换挡杆I在回位弹簧2的作用下回到空挡位置。
[0038]这样,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通过呈“W”型的换挡杆运行导槽3及内部具有回位弹簧2的换挡杆I间的配合,使换挡杆I在未被操作时可稳定地定位于空挡,并在被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后撤销作用力时能够可靠地复位至空挡,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
[003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换挡杆I包括上换挡杆11和下换挡杆12,所述上换挡杆1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13,所述下换挡杆1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14,所述回位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1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14固定连接;所述下换挡杆12的底部在所述回位弹簧2的作用下向外伸出至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内,且与所述槽底相抵触。该种结构形式的换挡杆I结构简单,且回位过程较为可靠。
[0040]上述上换挡杆11的下段外径小于其上段外径,且回位弹簧2套设于所述上换挡杆11的下段,以便于回位弹簧2的安装。
[0041]从理论上来讲,换挡杆I也不局限于为上述分体式结构,只要换挡杆I能够相对于换挡杆运行导槽3滑动即可。另外,在分体式设置时,回位弹簧2也不局限于设置在第一法兰13和第二法兰14之间,只要能够在换挡感应信号消失时,回位弹簧2能够带动换挡杆I回位即可,例如,也可以将上换挡杆11或者下换挡杆12设置为中空结构,将回位弹簧2设置在中空结构内部即可。
[0042]为了提高回位过程的平稳性,上述下换挡杆12底部安装有滚动空心轴4,所述下换挡杆12通过所述滚动空心轴4抵靠于槽底。
[0043]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可以包括换挡杆安装座,上换挡杆11通过转轴7与换挡杆安装座可转动连接,以提高上换挡杆11的安装性能。
[0044]上述回位弹簧2在所述换挡杆I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换挡杆I位于空挡时的压缩量,以便使换挡杆I可准确迅速地回位。
[0045]上述上换挡杆11上还可以套设并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转轴7设置于支撑架5的两端,以便于转轴7的安装固定。
[0046]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换挡杆运行导槽3内储存有润滑脂;这样,换挡杆运行导槽3不仅能够实现换挡杆I的自动回位,同时换挡杆支撑架与滚动空心轴4的配合面内可以长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脂,可以有效避免换挡杆支撑架5与滚动空心轴4之间的磨损,延长换挡操纵装置使用寿命。
[0047]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0048]除了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9]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包括沿其轴向伸缩的换挡杆(I)和设置于所述换挡杆(I)上的回位弹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杆运行导槽(3),所述换挡杆(1)的底部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内滑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 )的槽底包括与行车挡相对应的第一槽面(31)、与空挡相对应的第二槽面(32)和与倒车挡相对应的第三槽面(33),所述第一槽面(31)、第二槽面(32)和第三槽面(33)呈“W”型设置;所述换挡杆(I)上安装有位置感应发射器,所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配合的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行车挡相对应,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倒车挡相对应,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空挡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I)包括上换挡杆(11)和下换挡杆(12 ),所述上换挡杆(1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13 ),所述下换挡杆(1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14),所述回位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1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14)固定连接;所述下换挡杆(12)的底部在所述回位弹簧(2)的作用下向外伸出至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内,且与所述槽底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换挡杆底部安装有滚动空心轴(4),所述下换挡杆(12)通过所述滚动空心轴(4)抵靠于所述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挡杆(11)的下段外径小于其上段外径,且所述回位弹簧(2)套设于所述上换挡杆(11)的下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杆安装座,所述上换挡杆(11)通过转轴(7)与所述换挡杆安装座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安装座为支撑架(5 ),所述转轴(7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5 )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2)在所述换挡杆(I)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换挡杆(I)位于空挡时的压缩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3)内储存有润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为磁片,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均为霍尔传感器(6)。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
【文档编号】F16H63/42GK203756964SQ20142015284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潘正东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