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8003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包括壳体,主阀盘,膈膜,控制腔上、下腔上腔供水管,上腔排水管和下腔供排水管,上腔供水管上设有上腔供水手动阀、上腔供水Y型过滤器和上腔供水针阀,上腔排水管上设有下腔排水电磁阀和上腔排水手动阀,下腔供排水管上设有下腔供排水手动阀,上腔供水管的上腔供水管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上腔排水管的上腔排水管出水口连接外部排水回收管后引入地漏,上腔供水管和上腔排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控制腔上腔。本实用新型将水力控制阀控制腔上腔的供排水设计为独立的供排水系统,避免了水力控制阀进行正反向倒换时相互干扰情况发生,保证了电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专利说明】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控制阀,特别是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向家坝水电站左岸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正反向倒换操作由四个水力控制阀进行控制,水力控制阀的原设计是主阀的上腔供、排水管路分别接至主阀的前后主管道,由于该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正反向供水是四个水力控制阀串联配合实现,该设计方式不适合用于该电站的技术供水系统,其主要缺点是:技术供水系统正反向倒换时,水力控制阀关闭速度缓慢或无法关闭,无法在电站机组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正反向操作,导致机组各轴承冷却水急剧下降、轴承温度逐渐升高,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解决了水力控制阀串联配合实现供水系统正反向倒换时,由于水力控制阀关闭速度缓慢或无法关闭,使电站机组在允许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正反向操作,导致机组各轴承冷却水急剧下降、轴承温度逐渐升高,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包括壳体、主阀盘、膈膜、控制腔下腔、控制腔上腔、上腔供水管、上腔排水管和下腔供排水管,上腔供水管上依次设有上腔供水手动阀、上腔供水Y型过滤器和上腔供水针阀,上腔排水管上依次设有上腔排水电磁阀和上腔排水手动阀,下腔供排水管上设有下腔供排水手动阀,上腔供排水为独立供排水系统,上腔供水管的上腔供水管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上腔排水管的上腔排水管出水口连接外部排水回收管后引入地漏,上腔供水管和上腔排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控制腔上腔。
[0005]所述的上腔排水管上还设有上腔排水备用手动阀。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将水力控制阀控制腔上腔的上腔供排水系统设计为独立的供排水系统,避免了水力控制阀进行正反向倒换时相互干扰情况发生,保证了电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为原水力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1-2中:壳体1,主阀盘2,膈膜3,控制腔下腔4,控制腔上腔5,上腔供水手动阀6,上腔供水Y型过滤器7,上腔供水针阀8,上腔排水电磁阀9、上腔排水手动阀10、下腔供排水手动阀11、上腔排水备用手动阀12、介质流向13、原上腔供水管供水口 14、原上腔排水管出水口 15、下腔供排水管16、上腔供水管供水口 17、上腔排水管出水口 18、上腔供水管19、上腔排水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中所示,原水力控制阀的上腔供水管19的上腔供水管供水口 17是接至水力控制阀的前主管道,上腔排水管20的上腔排水管出水口 18是接至水力控制阀的后主管道,此结构易造成由于水力控制阀前、后主管道压力差偏小使控制腔下腔4和控制腔上腔5压差过小,导致水力控制阀开关缓慢或无法开关,使供水系统无法在请允许时间内完成正反向倒换。
[0012]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包括壳体1、主阀盘2、膈膜
3、控制腔下腔4、控制腔上腔5、上腔供水管19、上腔排水管20和下腔供排水管16,上腔供水管19上依次设有上腔供水手动阀6、上腔供水Y型过滤器7和上腔供水针阀8,上腔排水管20上依次设有上腔排水电磁阀9和上腔排水手动阀10,下腔供排水管21上设有下腔供排水手动阀11,上腔供排水为独立供排水系统,上腔供水管19的一端上腔供水管供水口 17连接外部水源,上腔排水管20的上腔排水管出水口 18连接外部排水回收管后引入地漏,上腔供水管19和上腔排水管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控制腔上腔5。
[0013]由此结构,上腔供水管19的上腔供水管供水口 17不再从水力控制阀前主管道上取水,而是取外部水源,上腔排水管20的上腔排水管出水口 18也不再排至水力控制阀后主管道上,而是排至外部排水回收管内引入地漏,将上腔供水管19和上腔排水管20采用单独供水、单独排水的独立供排水系统,可以避免串联的水力控制阀进行正反向倒换时由于水力控制阀前后主管道压力差偏小使控制腔下腔4和控制腔上腔5压差过小,导致水力控制阀开关缓慢或无法开关,使供水系统无法在请允许时间内完成正反向倒换情况出现,确保电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0014]优选的,所述的上腔排水管20上还设有上腔排水备用手动阀12。可以避免因上腔排水电磁阀9出现故障无法操作时,仍可通过上腔排水备用阀7进行手动操作来完成技术供水系统的正反向倒换。
[00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水力控制阀控制管路上除上腔排水备用阀12外的其余手动阀全部处于全开位置,当上腔排水电磁阀9全开时,控制腔上腔5压力水被排掉,在控制腔下腔4压力水的作用下,主阀盘2打开;当上腔排水电磁阀9全关时,控制腔上腔5压力水保持压力,由于控制腔上腔5压力大于控制腔下腔4压力,主阀盘2关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包括壳体(I)、主阀盘(2)、膈膜(3)、控制腔下腔(4)、控制腔上腔(5)、上腔供水管(19)、上腔排水管(20)和下腔供排水管(16),上腔供水管(19)上依次设有上腔供水手动阀(6)、上腔供水Y型过滤器(7)和上腔供水针阀(8),上腔排水管(20)上依次设有上腔排水电磁阀(9)和上腔排水手动阀(10),下腔供排水管(21)上设有下腔供排水手动阀(11),其特征在于:上腔供排水为独立供排水系统,上腔供水管(19)的一端上腔供水管供水口(17)连接外部水源,上腔排水管(20)的上腔排水管出水口(18)连接外部排水回收管后引入地漏,上腔供水管(19)和上腔排水管(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控制腔上腔(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正反向供水系统的水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排水管(20 )上还设有上腔排水备用手动阀(12 )。
【文档编号】F16K17/30GK203797086SQ201420219110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日
【发明者】江传宾, 谢刚, 潘祖建 申请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