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及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412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及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及具有把手的流体阀 ,把手是套设在流体阀的阀门轴上,能透过转动把手来带动阀门轴,进一步控制流体阀的启闭,手把上有止挡部及具有插销孔的突出部,止挡部透过和流体阀上的盖板螺丝的抵触,限制把手的转动范围,当把手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时,突出部的插销孔会和流体阀上的锁固平台孔相对应,于是能以插销和锁头将把手固定在流体阀的锁固平台上,以避免把手被恶意移除或不小心转动。
【专利说明】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及具有把手的流体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特别是把手能和流体阀的本体锁固在一起的流体阀。

【背景技术】
[0002]流体阀是设置于流道上,用以阻断或开放流道的机械结构,能达到控制流道流量的效果,不管在工业上或是家庭中,流体阀都是一种常用的机械结构。一般来说,装设于流道的流体阀包括本体,本体中装置阀门轴及在流道上的阀门,透过移动、转动或拉动阀门轴,可以使阀门轴与阀门连动,进而达到阻断或开放流道的效果。
[0003]在多数的流体阀中,阀门轴是垂直于本体的柱体,对于使用者来说,要直接转动一个柱体是有难度的,因此多半都会设计一个外接于阀门轴的把手,用于协助转动阀门轴;夕卜接的把手有一些缺点,例如可能被拆走而影响流体阀的操作,且易于操作的结构也可能让非相关者任意改变流体阀的开关状态,或者因为外接的形式可能会使流体阀本身部份组件的功能被影响。
[0004]美国专利US6959909提出了可以用锁来固定其开关状态的流体阀板手,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并且这种板手是以增加了其他的组件才能装置在流体阀上,使用及保养上并不方便。
[0005]另外,中国台湾专利TW234494提出了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结构,虽然也具有控制流体阀启闭的功能,但并没有办法将把手锁固在流体阀上,且也需要特别设计的盖板才能完成此实用新型,在使用及制作上都有所不便。
[0006]根据以上缺点, 申请人:认为有需要对流体阀提出另一种全新的把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根据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把手及流体阀,使得流体阀能达到一些特定的需求,并且在达成这些需求时,不需要在流体阀上加装其他组件。
[0008]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包括:柱体,具有突出部和止挡部,突出部及止挡部分别是形成在柱体的外侧表面的两相对位置上,突出部上设有插销孔;及杆体,呈长条状,具有固定端及自由端,固定端连结于柱体的外侧表面,并且位于突出部和止挡部之间;其中柱体的中央形成柱体贯通孔,柱体贯通孔的一端套设于阀门轴上。
[0009]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流体阀,具有本体及把手,本体具有阀门轴、锁固平台、流道及盖板,阀门轴由本体的内部向上穿出锁固平台,阀门轴的转动可控制流道的启闭,盖板套设于阀门轴突出于锁固平台的一部份,盖板并以多个螺丝锁固于锁固平台,其特征在于把手包括:柱体,具有突出部和止挡部,突出部及止挡部分别是形成在柱体的外侧表面的两相对位置上,突出部上设有插销孔;及杆体,呈长条状,具有固定端及自由端,固定端连结于柱体的外侧表面,并且位于突出部和止挡部之间;其中,柱体的中央具有柱体贯通孔,柱体贯通孔的一端套设于阀门轴,把手的转动带动阀门轴的转动。
[0010]经由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把手及流体阀,把手上的止挡部能和流体阀上的盖板螺丝互相抵触,而产生定位的效果,使把手能控制阀门轴在固定的转动范围内转动。
[0011]经由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把手及流体阀,把手能以插销和锁头与流体阀的锁固平台锁固在一起,使得把手在转到需要的位置后,不会被恶意拆除。另外,把手上提供了调整间隙和穿孔的结构,经由夹固螺丝和螺帽的作动,能改变调整间隙的宽度,即使把手和流体阀结合处因长期使用而磨损后,仍能使把手和流体阀稳固的结合。
[0012]经由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把手及流体阀,把手和流体阀并未加装多于的组件,于是当把手拆除时,能直接加装驱动装置支架组,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爆炸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流体阀和驱动装置支架结合示意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流体阀 I
[0018]把手12
[0019]柱体I2O
[0020]杆体121
[0021]突出部 122
[0022]插销孔1220
[0023]第一贯通孔1230
[0024]第二贯通孔1231
[0025]止挡部124
[0026]第一止挡部1240
[0027]第二止挡部1241
[0028]夹固螺丝 125
[0029]调整间隙127
[0030]螺帽129
[0031]本体14
[0032]阀门轴 142
[0033]锁固平台孔144
[0034]锁固平台 146
[0035]螺丝15
[0036]柱体贯通孔150
[0037]盖板16
[0038]盖板螺丝162
[0039]插销17
[0040]锁孔170
[0041]锁头18
[0042]流道19
[0043]驱动装置支架组2
[0044]支架22
[0045]驱动装置 24
[0046]螺丝孔 26。

【具体实施方式】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把手及具有把手的流体阀,其中流体阀一部份的组件构造、规格及如何运作,已为具有相关技艺者所习知,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重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图示是为了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未依真实比例绘制。
[0048]请先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示意图。如图1所示,流体阀I具有把手12和本体14,其中把手12是配置于本体14的阀门轴142上,当把手12被扳动时,能带动阀门轴142,当阀门轴142处于开启的位置时,流体阀I的流道19是可供流体流通的,反之,当阀门轴142处于关闭的位置时,流体便无法通过流道19,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把手12可以用锁头18和本体14固定在一起。
[0049]请继续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流体阀爆炸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体14中有一个阀门轴142,从本体14的内部往上穿出本体14的锁固平台146,阀门轴142突出锁固平台146的一部份套设有盖板16,盖板16并以盖板螺丝162锁固于锁固平台146上,当阀门轴142进行转动的时候,能控制流体阀I的启闭;把手12包括一个柱体120及一个和柱体120相连的杆体121,杆体121呈长条状,具有固定端及自由端,固定端连结于柱体120的外侧表面,柱体120上形成突出部122和止挡部124,并且突出部122和止挡部124是分别在柱体120外侧表面两相对的位置上,并且杆体121是在止挡部124和突出部122之间,另外,止挡部124上进一步有调整间隙127,调整间隙127是以垂直的方向将止挡部124切开;把手12是以柱体120中央的柱体贯通孔150套设于阀门轴142的方式设置在本体14上,并且把手12是位于盖板16之上,螺丝15穿过柱体120的柱体贯通孔150以将把手12和阀门轴142锁固在一起。另外,请同时参阅图1,柱体120的止挡部124分成第一止挡部1240及第二止挡部1241,第一止挡部1240及第二止挡部1241之间形成调整间隙127,第一止挡部1240及第二止挡部1241上更分别形成第一贯通孔1230及第二贯通孔1231,第一贯通孔1230及第二贯通孔1231相互对应连通,并且第一贯通孔1230及第二贯通孔1231的中心线是和柱体120的纵向中心线相互歪斜,当把手12装置在阀门轴142上的时候,可以用夹固螺丝125穿过第一贯通孔1230及第二贯通孔1231并以螺帽129锁住夹固螺丝125,当夹固螺丝125和螺帽129被锁紧时,便会使调整间隙127缩小,同时也能使把手12和阀门轴142之间的接合更紧密;在本实用新型中,把手12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
[0050]请再参阅图1及图2,把手12在和阀门轴142锁固在一起之后,操作者可以透过扳动把手12的杆体121来转动阀门轴1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状态中,当把手12的位置被转动到和流道19平行时,流道19是处于可流通的状态,而当把手12的位置被转动到和流道19垂直时,流道19是处于不可流通的状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把手12的位置和流道19是否可流通的关系加以限制。当把手12的位置是和流道19平行,此时止挡部124和其中一个盖板螺丝162互相抵触,也就是说,盖板螺丝162限制了把手12的转动范围,让把手12无法再往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在此同时,把手12上的插销孔1220会和其中一个锁固平台孔144相对应,于是可以用插销17穿过突出部122上的插销孔1220和锁固平台孔144,并以一个锁头18穿过插销17的锁孔170,其中锁孔170是位于锁固平台孔144和突出部122之间,锁头18将插销17固定在插销孔1220和锁固平台孔144之中,便可将把手12和锁固平台146锁固在一起,并且固定阀门轴142让其不能转动。当把手12的位置是和流道19垂直,止挡部124是和另一个盖板螺丝162互相抵触,也就是说,另一个盖板螺丝162限制了把手12的转动范围,让把手12无法再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在此同时,把手12上的插销孔1220会和其中一个锁固平台孔144相对应,于是可以用插销17穿过插销孔1220和锁固平台孔144,并以一个锁头18穿过插销17的锁孔170,其中锁孔170是位于锁固平台孔144和突出部122之间,锁头18将插销17固定在插销孔1220和锁固平台孔144之中,便可将把手12和锁固平台146锁固在一起,并且固定阀门轴142让其不能转动。
[0051]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流体阀和驱动装置支架结合示意图。如图3所示,将把手12由流体阀I拆除后,可以在流体阀I上安装具有驱动装置24的驱动装置支架组2,利用驱动装置24来驱动阀门轴142,进一步控制流体阀I的开关,其中,驱动装置支架组2的支架22是和锁固平台146相接,且支架22上有多个螺丝孔26分别对应锁固平台146上的其中一个锁固平台孔144,于是可以用螺丝将支架22和本体14锁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12,与流体阀I接合时不需要加装多余的组件,于是当把手12被移除后,驱动装置支架组2也能直接被安装到流体阀I上。
[0052]经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把手12及本体14,把手12能轻易的被安装到本体14上,经由和盖板螺丝162的配合使用,把手12能控制流道19的启闭,并且因为把手12和盖板螺丝162互相抵触能限制阀门轴142的转动范围。
[005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把手12及本体14,使得把手12能被锁头18锁固在流体阀I的本体14上,而不用担心把手12被恶意拆除。另外,把手12上的第一贯通孔1230及第二贯通孔1231,配合夹固螺丝125和螺帽129调整把手12和阀门轴142结合的紧密程度,即使在把手12因多次转动而结合处有所磨损时,依然能和阀门轴142保持良好的结合。
[0054]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把手12所提供的优点都是基于其本身的结构,而不需要再加装其他的组件在本体14上,也因此,当把手12被移除后,能直接在本体14上加装驱动装置支架组2,而不需要如一些习知的流体阀组,还需要拆除或更换盖板16甚至加装其他组件,才能完成驱动装置支架组2的装设,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0055]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具有突出部和止挡部,所述突出部及所述止挡部分别是形成在所述柱体的外侧表面的两相对位置上,所述突出部上设有插销孔 '及杆体,呈长条状,具有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连结于所述柱体的外侧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止挡部之间;其中所述柱体的中央形成柱体贯通孔,所述柱体贯通孔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阀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阀门轴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进一步分成第一档部及第二档部,所述第一档部及所述第二档部之间形成调整间隙,所述第一止挡部及所述第二档部上分别形成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及所述第二贯通孔相互对应连通,且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柱体的纵向中心线歪斜。
3.一流体阀,具有本体及把手,所述本体具有阀门轴、锁固平台、流道及盖板,所述阀门轴由所述本体的内部向上穿出所述锁固平台,所述阀门轴的转动可控制所述流道的启闭,所述盖板套设于所述阀门轴突出于所述锁固平台的一部份,所述盖板并以多个盖板螺丝锁固于所述锁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柱体,具有突出部和止挡部,所述突出部及所述止挡部分别是形成在所述柱体的外侧表面的两相对位置上,所述突出部上设有插销孔;及杆体,呈长条状,具有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连结于所述柱体的外侧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止挡部之间;其中,所述柱体的中央具有柱体贯通孔,所述柱体贯通孔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阀门轴,所述把手的转动带动所述阀门轴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柱体的所述贯通孔,并锁固于所述阀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进一步分成第一档部及第二档部,所述第一档部及所述第二档部之间形成调整间隙,所述第一止挡部及所述第二档部上分别形成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及所述第二贯通孔相互对应连通,且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柱体的纵向中心线歪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夹固螺丝及螺帽,所述夹固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及所述第二贯通孔后以所述螺帽锁住,当所述螺帽被锁紧时,所述调整间隙会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转动范围藉由所述止挡部和所述盖板螺丝的互相抵触而被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插销,其中所述把手转动到所述止挡部和所述些盖板螺丝抵触的位置时,所述插销孔对应于所述锁固平台孔其中之一,所述把手与所述锁固平台藉由将所述插销穿过所述插销孔及所述锁固平台孔而锁固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具有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插销孔及所述锁固平台孔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锁固平台孔及所述突出部之间,所述通孔供设置锁头锁固用。
【文档编号】F16K31/60GK204201251SQ20142058447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范义明, 曾淑屏 申请人:进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