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洒软管快接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551阅读:2327来源:国知局
花洒软管快接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接件,特别指花洒软管的快接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软管与花洒手柄之间大多采用螺纹式连接结构,此结构的缺陷是在使用中连接处容易松脱,造成密封不良和漏水,本实用新型针对此不足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洒软管快接接头结构,连接稳固,而且可实现快速拆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花洒软管快接接头结构,包括有转接头、软管接头、爪形束套以及喇叭套;转接头设置在花洒手柄末端,软管接头铆固在软管端部,前端与转接头可拆连接,所述爪形束套设置在软管接头上,爪形束套的下部固定在软管接头上,上部成型若干相间隔的弹性抱臂,所述喇叭套活动套设在爪形束套上,迫使爪形束套抱紧或放松转接头。

所述转接头设有与软管接头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软管接头前端凸出一与转接头连接部连接的接柱。

所述爪形束套的下部设有一凸缘,软管接头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卡台,凸缘抵靠在卡台上,藉此将爪形束套的下部固定在软管接头上。

所述爪形束套弹性抱臂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拉脱筋条,所述喇叭套的内壁间隔设有与防拉脱筋条配合固定筋条。

进一步,还包括一弹簧,该弹簧套设在爪形束套上,位于喇叭套和爪形束套之间,顶持在喇叭套上。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花洒与软管快速拆装,操作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另一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花洒软管快接接头结构,包括有转接头1、软管接头2、爪形束套3以及喇叭套4。

所述转接头1设置在花洒手柄末端,可与花洒手柄一体成型,该转接头1设有与软管接头2连接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中部设有通孔12;

所述软管接头2铆固在软管端部,中部贯设有通水孔,前端与转接头1可拆连接,该前端向外凸出一接柱21,连接时接柱21插入连接部通孔12内;

所述爪形束套3设置在软管接头2上,该爪形束套3的下部固定在接柱21上,该爪形束套3的下部设有一凸缘31,接柱21后端设有与之配合的卡台22,该凸缘31抵靠在卡台22上,藉此将爪形束套3的下部固定在接柱21上,所述爪形束套3的上部成型若干相间隔的弹性抱臂32,弹性抱臂32的开口朝向转接头1,自由状态下弹性抱臂32向外张开,与接柱21间形成供容置连接部11的间隙,所述弹性抱臂32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拉脱筋条33;

所述喇叭套4活动套设在爪形束套3上,喇叭套5前后活动时迫使爪形束套3抱紧或放松转接头,该喇叭套5的内壁间隔设有与弹性抱臂的防拉脱筋条33配合的固定筋条51。

进一步,还包括弹簧5,该弹簧5套设在爪形束套3上,位于喇叭套4和爪形束套3之间,始终给予喇叭套4一向前的作用力。

连接时,将喇叭套5向后拉,同时压缩弹簧5,使爪形束套的弹性抱臂凸出喇叭套5呈张开状态,把软管接头接柱21的前端插入转接头连接部的通孔12内,连接部位于弹性抱臂与接柱21间的间隙内,放开喇叭套5,喇叭套5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抵压在弹性抱臂上,使弹性抱臂逐渐内收抱紧在转接头的连接部上,到位后,再旋转喇叭套5,使喇叭套5的固定筋条51卡扣在弹性抱臂31外壁的防拉脱筋条33上,完成连接。拆分时,反向转动喇叭套5,令固定筋条51从防拉脱筋条33上脱出,将喇叭套5向后移动,弹性抱臂31脱离喇叭套5的束缚,自由张开,放松转接头连接部,将软管接头接柱21从转接头连接部的通孔12内拨出,即实现拆分。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花洒与软管快速拆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