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口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8413发布日期:2019-07-03 03:3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口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阀体领域,具体为一种伞口单向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向阀多使用弹簧压紧装置压紧进水口,依靠水压挤开弹簧,从而实现水的流通,而从反方向则无法实现水流的导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需要根据压力的情况实现两个方向都能导通,基于此有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能根据两侧水压的不同实现阀体双向均能导通的阀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口单向阀,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中间设置有截面为腰形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外壳体中间设置有上端下下端大的容腔,容腔下端设置有伞状体,所述伞状体为多个伞片拼合成的伞状结构,所述伞片的伞面下端设置有帽檐,多个帽檐拼合成完整的环面,所述伞片的伞面与帽檐夹角为度;所述帽檐设置在第二法兰的下面,所述帽檐下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盖,所述帽檐由第二法兰和第二法兰盖压紧并通过螺栓和螺帽紧固。

优选的,所述帽檐上设置有固定伞片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伞片顶端设置有弧形切口。

优选的,所述伞状体经过拼合后内成锥形空腔。

所述伞状体材料为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流体达到一定压力时,阀体能从进水口方向大流量的进水,出水口,而当进水口没有水时,出水口水压大时,也能实现水的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伞状体安装图。

图4为本发明伞状体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i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伞片图。

图7为本发明伞状体另一角度立体视图。

图中:1、外壳体;2、螺栓;3、第二法兰盖;4、螺帽;5、伞状体;11、第一法兰;12、第一法兰;13、旋转体;51、伞片;511、帽檐;512、伞面;51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伞口单向阀,它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中间设置有截面为腰形的旋转体13,所述旋转体1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所述外壳体1中间设置有上端下下端大的容腔,容腔下端设置有伞状体5,所述伞状体5为多个伞片51拼合成的伞状结构,所述伞片51的伞面512下端设置有帽檐511,多个帽檐511拼合成完整的环面,所述伞片51的伞面512与帽檐511夹角为135度;所述帽檐511设置在第二法兰12的下面,所述帽檐12下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盖3,所述帽檐12由第二法兰12和第二法兰盖3压紧并通过螺栓2和螺帽4紧固。

优选的,所述帽檐511上设置有固定伞片51的安装孔513。

优选的,所述伞片51顶端设置有弧形切口。

优选的,所述伞状体5经过拼合后内成锥形空腔。

所述伞状体5材料为橡胶。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流体从外壳体1的大端流入时,当压力达到撑开伞状体3的时候流体流入到外壳体1的小端,而当流体进入口没有流体时,外壳体1的小端的压力很大时,当达到撑开伞状体3时,伞状体3从反方向撑开,从而实现流体的回流,不至于使管体内的压力过大,出现管体爆裂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伞口单向阀,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中间设置有截面为腰形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外壳体中间设置有上端下下端大的容腔,容腔下端设置有伞状体,所述伞状体为多个伞片拼合成的伞状结构,所述伞片的伞面下端设置有帽檐,多个帽檐拼合成完整的环面,所述伞片的伞面与帽檐夹角为135度;所述帽檐设置在第二法兰的下面,所述帽檐下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盖,所述帽檐由第二法兰和第二法兰盖压紧并通过螺栓和螺帽紧固。它能根据两侧水压的不同实现阀体双向流通。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顺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