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6426发布日期:2019-02-26 19:02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灌注式的发泡形式,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灌注成型的聚氨酯的密度、泡孔率、导热系数远远低于聚氨酯喷涂成型的聚氨酯各项性能指标。2、pe外护管需要多段pe管材进行组合焊接,手工焊接无法100%保证焊接质量达标,质量稳定性差。3、组合焊接形式的pe外护管制造周期要远远高于机械缠绕式的外护管,尤其大管径的管道,效率仅是机械缠绕式的四分之一。4、为了满足聚氨酯发泡时的内部压力,pe外护管的最低厚度远远大于缠绕型pe外护管厚度,造成pe原料的浪费。5、灌注成型工艺根本达不到保温管件的三位一体的结构,聚氨酯剥离强度不达标。

大口径的预制直埋保温管越来越倾向于喷涂缠绕的管道,但喷涂缠绕的管道也有一些不足:

1.喷涂设备现在还不是十分普及,主要依靠进口,设备价格更是比国产的设备贵几倍以上。

.聚氨酯喷涂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需要单独建立一个封闭的空间,并要求配套一套强大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的粉尘不会发生尘暴。

虽然聚氨酯喷涂成型的质量优势明显,但聚氨酯喷涂的单根制造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及制造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其组成包括:工作钢管,所述的工作钢管外套有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在所述的工作钢管与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硬质聚氨酯保温层,报警线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工作钢管上,两根报警线安装在所述的报警线支架上,报警线两端露出硬质聚氨酯保温层的部分采取螺旋缠绕方式结束,其中一根报警线是铜线,另一根报警线是镀锡铜线,所述的硬质聚氨酯保温层与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之间是一层胶层。

上述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的制造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造所述的保温管:

1、将钢制的工作管外表面进行抛丸处理,达到sa2.5级;

2、通过中频加热设备加热钢管,温度控制在40℃;

3、安装报警线支架及报警线,报警线支架间隔为1m;

4.将工作管转运至发泡模具中,合模压力不小于2公斤/平方厘米;

5.将报警线两端固定,并给予8公斤的拉力,锁紧;

6.封闭模具,开启高压发泡机,按照选定程序注射聚氨酯原料;

7.等待熟化后开启模具,转运带有聚氨酯的工作钢管;

8.启动挤出机,将pe片材通过缠绕引导器缠绕在聚氨酯外表面,保证外护管表面波纹均匀;

9.缠绕后的保温管送入喷淋区进行喷淋冷却;

10.启动修整机修整保温管两端面;

11.测量报警线,检测保温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降低预制直埋保温管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和制造成本,提高预制直埋保温管的性能指标,缩短制造周期,保证使用寿命能达到30-50年。

本发明的外护管采用pe缠绕形势,比灌注式保温管节约pe用量20%以上;采用聚氨酯模具压力发泡成型,比聚氨酯喷涂成型缩短制造周期60%以上;由于没有使用喷涂发泡设备,普通的高压发泡机即可满足工艺要求,设备的一次投入可以大大降低;由于是高压封闭模具发泡,聚氨酯混合液几乎没有消耗,比喷涂发泡可节约3%-12%的聚氨酯原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其组成包括:工作钢管1,所述的工作钢管外套有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3,在所述的工作钢管与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硬质聚氨酯保温层2,报警线支架5固定在所述的工作钢管上,两根报警线7安装在所述的报警线支架上,报警线两端露出硬质聚氨酯保温层的部分采取螺旋缠绕方式结束,其中一根报警线是铜线,另一根报警线是镀锡铜线,所述的硬质聚氨酯保温层与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之间是一层胶层4。所述的铜线和镀锡铜线的直径是1.38mm。所述的工作钢管的端头安装有端盖6。

实施例2:

上述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的制造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造所述的保温管:

1、将钢制的工作管外表面进行抛丸处理,达到sa2.5级;

2、通过中频加热设备加热钢管,温度控制在40℃;

3、安装报警线支架及报警线,报警线支架间隔为1m;

4.将工作管转运至发泡模具中,合模压力不小于2公斤/平方厘米;

5.将报警线两端固定,并给予8公斤的拉力,锁紧;

6.封闭模具,开启高压发泡机,按照选定程序注射聚氨酯原料;

7.等待熟化后开启模具,转运带有聚氨酯的工作钢管;

8.启动挤出机,将pe片材通过缠绕引导器缠绕在聚氨酯外表面,保证外护管表面波纹均匀;

9.缠绕后的保温管送入喷淋区进行喷淋冷却;

10.启动修整机修整保温管两端面;

11.测量报警线,检测保温管;

12.粘贴合格证,转运至库房。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技术要求:

1、保温管管端的外护管与保温层应平齐,与工作钢管的轴线垂直,角度误差应小于2.5度%%d;

2、保温管两端预留长度之差不应大于40mm;

3、外护层任意位置同一截面的环向收缩率不应大于2%;

4、报警线长度12020mm,应连续不断开,且不得与工作钢管短接,与工作钢管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报警线支架每隔1000mm布置一个,报警线两端露出部分采取缠绕方式,缠绕直径12mm,缠绕5圈,报警线与报警线或工作钢管之间的电阻值不应小于500mω;

5、保温层与外护层之间应有胶层,采用聚乙烯粉末喷涂方式,喷涂厚度为20μ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与聚乙烯缠绕结合保温管及制造方法。传统灌注式的发泡形式存在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喷涂缠绕的管道也有单根制造周期较长等问题。本发明组成包括工作钢管(1),工作钢管外套有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3),在工作钢管与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硬质聚氨酯保温层(2),报警线支架(5)固定在工作钢管上,两根报警线(7)安装在报警线支架上,报警线两端露出硬质聚氨酯保温层的部分采取螺旋缠绕方式结束,其中一根报警线是铜线,另一根报警线是镀锡铜线,硬质聚氨酯保温层与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之间是一层胶层(4)。本发明应用于硬质聚氨酯模具发泡成型与聚乙烯缠绕结合型预绝热保温管及制造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赖贞澄;张居山;王辉;吴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朗格斯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4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