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147发布日期:2019-10-08 22:5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锁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孔洞板是建筑行业经常应用的板材,具有重量轻、防积水、防风的优点。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还经常利用孔洞进行临时或长期的挂吊绳索或工具,此时,需要一种快捷方便可靠的锁紧机构,用于连接孔洞板和工具。另外,在某些核实验场合下,实验器材被放置在由孔洞板拼接的立方体内,需要锁紧机构在不同孔洞之间切换,使固定在锁紧机构上的实验器材变换位置来调整实验参数。目前,锁紧机构种类繁多,但专门针对孔洞板的可方便锁紧及解锁的机构尚未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

本发明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包括张紧杆1、压簧2、滑动体3、基座4和限位顶丝5,基座4是锁紧机构的外壳,基座4主体形状为桶形结构,基座4内壁轴线方向均布3条导向槽,与滑动体滑块301构成移动副;基座4内壁攻螺纹,与限位顶丝5构成螺纹副;滑动体3为圆柱塔形结构,外圆直径最小处为伞状结构302(与膨胀螺栓套类似),外圆直径最大处与基座4内壁构成移动副;滑动体3圆柱中心为螺纹孔,与张紧杆1构成螺纹副;张紧杆1为杆状结构,一端为圆球,圆球直径大于滑动体伞状结构302内孔,内孔直径大于张紧杆1直径;张紧杆1另一端截面为六边形;张紧杆1中间处突起一轴肩101,轴肩101直径大于滑动体3中心螺纹孔直径;张紧杆1一侧攻螺纹,与滑动体3中心螺纹孔构成螺纹副;压簧2一端作用在基座4端部内侧,另一端作用在滑动体3塔形台阶处,滑动体3、张紧杆1整体与基座4之间存在预紧力;限位顶丝5与基座4通过螺纹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在孔洞板上固定物件时的锁紧问题,适用于地面、墙面甚至天花板倒挂等场合;锁紧机构简单可靠、使用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根据使用需求,可由手动操作锁紧机构延生为自动锁紧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测图;(锁紧机构处于穿过孔洞但未锁紧状态),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剖面图;(状态与图1相同),图3为本发明滑动体和张紧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基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仰视图,图6为本发明轴测图剖视图;(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转动摇柄已去除),图7为本发明轴测图。(状态与图6相同),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孔洞板ⅰ、锁紧机构ⅱ(即本发明内容)、转动摇柄ⅲ、张紧杆1、压簧2、滑动体3、基座4、限位顶丝5、限位轴肩101、滑块301、伞状结构302、导向槽4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包括张紧杆1、压簧2、滑动体3、基座4和限位顶丝5,基座4是锁紧机构的外壳,基座4主体形状为桶形结构,基座4内壁轴线方向均布3条导向槽,与滑动体滑块301构成移动副;基座4内壁攻螺纹,与限位顶丝5构成螺纹副;滑动体3为圆柱塔形结构,外圆直径最小处为伞状结构302(与膨胀螺栓套类似),外圆直径最大处与基座4内壁构成移动副;滑动体3圆柱中心为螺纹孔,与张紧杆1构成螺纹副;张紧杆1为杆状结构,一端为圆球,圆球直径大于滑动体伞状结构302内孔,内孔直径大于张紧杆1直径;张紧杆1另一端截面为六边形;张紧杆1中间处突起一轴肩101,轴肩101直径大于滑动体3中心螺纹孔直径;张紧杆1一侧攻螺纹,与滑动体3中心螺纹孔构成螺纹副;压簧2一端作用在基座4端部内侧,另一端作用在滑动体3塔形台阶处,滑动体3、张紧杆1整体与基座4之间存在预紧力;限位顶丝5与基座4通过螺纹副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两处轴向的移动,以及伞状结构的开合实现。一处为张紧杆与滑动体之间轴向移动,作用是对伞状结构撑开和关闭,动力源是螺旋传动;另一处为张紧杆滑动体整体与基座之间轴向移动,作用是使基座锥形凸台和撑开后的伞状结构分别在孔洞板两侧压紧,实现锁紧和解锁,动力源是压簧。另外,如果将以上两处轴向移动部位的动力源换成薄型直线气缸,则本发明更快捷,省力,可延生为自动锁紧机构。

如图1~图3所示,基座4一端设置3个锥形凸台,与孔洞板ⅰ的一个面接触。

如图1~图7所示,张紧杆1圆球可以将伞状结构302撑开,撑开后伞状结构302处直径大于孔洞板ⅰ孔洞直径。

如图1~图7所示,转动摇柄ⅲ与张紧杆1通过六边形截面周向固定连接。

如图2、图3所示,通过两处轴向移动部位,以及伞状结构302的开合实现锁紧功能;一处为张紧杆1与滑动体3之间轴向移动,动力源是螺旋传动;另一处为张紧杆1滑动体3整体与基座4之间轴向移动,动力源是压簧2。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孔洞板ⅰ、锁紧机构ⅱ和转动摇柄ⅲ;孔洞板ⅰ为本发明的锁紧对象,锁紧机构ⅱ为发明内容,转动摇柄ⅲ为本发明锁紧及解锁过程使用的专用工具,操作结束后可去除。

张紧杆1通过转动摇柄ⅲ可与滑动体3相对转动,由于螺纹的作用,张紧杆1与滑动体3发生轴向移动,张紧杆1圆球可将伞状结构302撑开或还原;限位轴肩101的作用是防止伞状结构302被过度撑开,发生损坏。张紧杆1与滑动体3组合体可在导向槽401内沿基座4轴向运动,运动的同时,压簧2压紧或伸长。限位顶丝5的作用是对滑动体3进行轴向限位,待伞状结构302撑开后,实现锁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座4外径为100mm,张紧杆1圆球直径为22mm,伞状结构302壁厚1.5mm,本发明锁紧机构可在直径范围23mm~30mm、厚度小于10mm的孔洞板上进行锁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确保伞状结构302处于未被撑开状态,将锁紧机构ⅱ的伞状结构302穿过待锁紧固定的孔洞板ⅰ,基座4的3个锥形凸台同时与孔洞板面ⅰ接触,如图2所示。

其次,保持基座4静止,转动限位顶丝5,推动滑动体3向孔洞板ⅰ方向移动,使压簧2压缩,压簧2压缩的程度决定最终锁紧力的大小。

然后,保持基座4静止,使转动摇柄ⅲ与张紧杆1端部六角头连接,转动转动摇柄ⅲ,使张紧杆1圆球将伞状结构302撑开,确保撑开后,伞状结构302直径大于孔洞板ⅰ孔洞直径。

最后,移除转动摇柄ⅲ,保持基座4静止,转动限位顶丝5,使压簧2释放,伞状结构302与孔洞板ⅰ接触,此时,孔洞板ⅰ两侧分别为基座4的3个锥形凸台和伞状结构302,由于压簧2的作用,与孔洞板ⅰ接触的两侧均存在预紧力,完成锁紧。

如要进行解锁,只需逆序操作以上步骤,每一步骤逆向转动即可实现。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适用于孔洞板的连接锁紧机构,包括张紧杆(1)、压簧(2)、滑动体(3)、基座(4)和限位顶丝(5)。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两处轴向的移动,以及伞状结构(302)的开合实现。本发明解决了在孔洞板(Ⅰ)上固定物件时的锁紧问题,适用于地面、墙面甚至天花板倒挂等场合;锁紧机构简单可靠、使用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根据使用需求,可由手动操作锁紧机构延生为自动锁紧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丽;于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19.10.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