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钉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6386发布日期:2020-04-07 20:5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钉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塑料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钉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螺钉连接作为稳定可靠的紧固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车内外饰上,但作为其配合形式的螺钉柱,在螺钉柱注塑成型时其根部往往存在厚料堆积的问题。对于外观零件,考虑到表面防止缩印的要求,对料厚要求比较严格,往往会限制此结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钉柱结构,此结构在不提供额外结构工作和产生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减薄螺钉柱根部的料厚,能够有效防止外观零件的表面产生缩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钉柱结构,所述螺钉柱的下部分主体的侧壁设有竖向开口,经所述竖向开口的上边缘并且朝向所述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延伸有斜向面,所述斜向面向下倾斜延伸,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与所述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相交,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上部的所述螺钉柱的壁厚大于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所述螺钉柱的壁厚。

为了能够满足现有的螺钉柱生产工艺,优选地,所述斜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1度。

优选地,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所述螺钉柱的壁厚为0.8~1.2mm。

优选地,所述竖向开口的上边缘与所述螺钉柱顶端的距离为3.0~5.0mm。

为了螺钉柱的强度,优选地,沿着所述螺钉柱周侧设置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螺钉柱下部分主体的侧壁开设竖向开口,经竖向开口的上边缘并且朝向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延伸有斜向面,斜向面向下倾斜延伸,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上部的螺钉柱壁厚大于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螺钉柱壁厚,即螺钉柱与零件本体接触的根部壁厚相对于螺钉柱上部分的壁厚小,以此在生产螺钉柱注塑成型时,能够避免根部料厚堆积而在表面产生缩印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螺钉柱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根部料厚堆积而在表面产生缩印,使外观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螺钉柱装配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钉柱与配合件连接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钉柱及匹配螺钉沿a-a方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钉;2-配合件;3-加强筋;4-竖向开口;5-零件本体;6-斜向面,7-螺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钉柱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参看图1,目前与螺钉1连接配合形式的螺钉柱7的结构如图1所示,螺钉柱7与零件本体5连接的根部往往存在厚料堆积的问题,在螺钉柱7注塑成型时根部表面会出现缩印现象。参看图3,本实施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螺钉柱7结构,螺钉柱7的下部分主体的侧壁设有竖向开口4,经竖向开口4的上边缘并且朝向竖向开口4对侧的侧壁延伸有斜向面6,斜向面6向下倾斜延伸,斜向面6的延伸末端侧与竖向开口4对侧的侧壁相交,斜向面6的延伸末端侧上部的螺钉柱7的壁厚大于斜向面6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螺钉柱7的壁厚。

本实施例将现有的螺钉柱7下部分主体的侧壁开设竖向开口4,经竖向开口4的上边缘并且朝向竖向开口4对侧的侧壁延伸有斜向面6,斜向面6向下倾斜延伸,斜向面6的延伸末端侧上部的螺钉柱7壁厚大于斜向面6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螺钉柱7壁厚,即螺钉柱7与零件本体接触的根部壁厚相对于螺钉柱7上部分的壁厚小,以此在生产螺钉柱7注塑成型时,能够避免根部料厚堆积而在表面产生缩印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螺钉柱7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根部料厚堆积而在表面产生缩印,使外观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参看图3,为了保证螺钉柱7结构能够通过现有的注塑工艺直接在模型上成型,斜向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不小于1度。

优选地,斜向面6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螺钉柱7的壁厚为0.8~1.2mm,具体数值要根据连接零件的材料和螺钉柱7主体料厚而确定。

如图3所示,竖向开口4的上边缘与螺钉柱7顶端的距离为h,h值为3.0~5.0mm,若h值太大,会导致整体螺钉柱7结构强度太弱,若h值太小,会导致螺钉紧固区域不足,紧固效果不佳。

在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螺钉柱7的强度,参看图2,沿着螺钉柱7周侧采用加强筋3进行加强。

本实施例中螺钉柱7与各部件的具体安装方式如下:

参看图2,本实施例涉及的螺钉柱7结构可通过注塑工艺直接在产品上成型,配合件2与螺钉柱7零贴接触,通过产品定位销保证孔位对齐,然后通过工具枪将螺钉1拧入螺钉柱7内完成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图3中标出的5在本实施例为了说明螺钉柱7的缩印问题,在此就指与螺钉柱7连接的零件本体。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螺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柱的下部分主体的侧壁设有竖向开口,经所述竖向开口的上边缘并且朝向所述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延伸有斜向面,所述斜向面向下倾斜延伸,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与所述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相交,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上部的所述螺钉柱的壁厚大于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所述螺钉柱的壁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1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所述螺钉柱的壁厚为0.8~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开口的上边缘与所述螺钉柱顶端的距离为3.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螺钉柱周侧设置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钉柱结构,螺钉柱的下部分主体的侧壁设有竖向开口,经竖向开口的上边缘并且朝向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延伸有斜向面,斜向面向下倾斜延伸,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与竖向开口对侧的侧壁相交,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上部的螺钉柱的壁厚大于斜向面的延伸末端侧下部的螺钉柱的壁厚。本实用新型的螺钉柱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根部料厚堆积而在表面产生缩印,使外观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倪张磊;李启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