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347发布日期:2020-05-26 17: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换刀装置(atc)结构中,其换刀高度的升降定位,是通过摇臂驱动的,摇臂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箱盖上,摇臂中间轴承与大锥齿轮的平面沟槽传动配合,当大锥齿轮旋转时平面沟槽驱动摇臂运动,摇臂另一端则通过传动轮带动出力轴相对于转塔作直线升降运动。现有传统出力轴多采用四方轴结构与转塔传动配合,或者采用花键传动,这种传动配合属于面与面的滑动摩擦,两者之间摩擦力较大,出力轴易磨损,而一旦发生损坏需更换整个出力轴,造成使用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摩擦损坏、降低使用成本的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包括滚珠转塔和与滚珠转塔传动配合的出力轴,所述的滚珠转塔内具有直线球槽,出力轴的输入端外周面具有沿出力轴轴向间距排列的半圆弧槽,所述的半圆弧槽内通过埋头螺钉固定有球槽保持架,球槽保持架内安装有与直线球槽滚动配合而实现出力轴直线运动的大钢球,贴合半圆弧槽表面弧形排列有小钢球,大钢球与小钢球滚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大钢球沿直线球槽作直线滚动运动,使得大钢球与直线球槽之间只产生滚动摩擦,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运动摩擦所带来的零件磨损,并且机构失效时,只需更换出现磨损的大钢球和小钢球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出力轴,有效地降低了换刀装置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珠转塔,2.出力轴,3.直线球槽,4.半圆弧槽,5.球槽保持架,6.大钢球,7.小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包括中空的滚珠转塔1和出力轴2,所述的滚珠转塔1的内壁具有直线球槽3,出力轴2的输入端伸入滚珠转塔1内与滚珠转塔1传动配合。

所述出力轴2的输入端外周面具有沿出力轴2轴向间距排列的半圆弧槽4,所述的半圆弧槽4内通过埋头螺钉固定有球槽保持架5,球槽保持架5内安装有大钢球6,大钢球6与直线球槽3滚动配合而实现出力轴2直线运动,贴合半圆弧槽4表面弧形排列有小钢球7,大钢球6与小钢球7滚动配合。

当自动换刀装置中的摇臂通过拨动传动轮带动出力轴2运动时,大钢球6沿直线球槽3作直线滚动运动,小钢球7受大钢球6挤压而贴在半圆弧槽4内滚动,由于大钢球6与直线球槽3之间属于滚动摩擦,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运动摩擦所带来的零件磨损,并且机构失效时,只需更换出现磨损的大钢球6和小钢球7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出力轴2,有效地降低了换刀装置的使用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包括滚珠转塔(1)和与滚珠转塔(1)传动配合的出力轴(2),其特征是:所述的滚珠转塔(1)内具有直线球槽(3),出力轴(2)的输入端外周面具有沿出力轴(2)轴向间距排列的半圆弧槽(4),所述的半圆弧槽(4)内通过埋头螺钉固定有球槽保持架(5),球槽保持架(5)内安装有与直线球槽(3)滚动配合而实现出力轴(2)直线运动的大钢球(6),贴合半圆弧槽(4)表面弧形排列有小钢球(7),大钢球(6)与小钢球(7)滚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TC球槽直线滚动机构,包括滚珠转塔和与滚珠转塔传动配合的出力轴,所述的滚珠转塔内具有直线球槽,出力轴的输入端外周面具有沿出力轴轴向间距排列的半圆弧槽,所述的半圆弧槽内通过埋头螺钉固定有球槽保持架,球槽保持架内安装有与直线球槽滚动配合而实现出力轴直线运动的大钢球,贴合半圆弧槽表面弧形排列有小钢球,大钢球与小钢球滚动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大钢球沿直线球槽作直线滚动运动,使得大钢球与直线球槽之间只产生滚动摩擦,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运动摩擦所带来的零件磨损,并且机构失效时,只需更换出现磨损的大钢球和小钢球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出力轴,有效地降低了换刀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彭子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德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