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5748发布日期:2020-07-31 21:4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集中供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热用户需在主管网上开设分支,导致钢套钢直埋三通在热网管道中运用得越来越普遍。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三通会产生热位移,对管道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在蒸汽管道的布置中,直埋三通需布置在固定支架旁,在传统的直埋三通与固定支架串联布置中,直埋三通离固定支架有一定的距离,会影响管道运行的稳定性;直埋三通和固定支架分开布置,现场焊缝较多,工序复杂;且现场保温、补口不便,整体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包括大三通和小三通,所述的小三通位于大三通内,所述的小三通的外壁的至少一个方向设有内环板和内筋板,所述大三通的内壁的至少一个方向设有外环板和外筋板,所述的内环板、内筋板和外环板、外筋板之间设有中间筋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三通和小三通的空腔部位均包裹有高温玻璃棉构成的保温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三通的外壁开孔设有排潮管,所述的排潮管通过排潮管外护钢管进行保护。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三通和固定支架整合在一起,三通不会产生热位移,提升三通的整体性能及管道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节省材料用量,减少焊缝;在工厂预制,减少现场保温、补口等环节,提高密封性能,简化防腐工艺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剖图。

图中:1.小三通;2.排潮管;3.排潮管外护钢管;4.大三通;5.外环板;6.外筋板;7.内环板;8.内筋板;9.中间筋板;10.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包括大三通4和小三通1,所述的小三通1位于大三通4内,所述的小三通1的外壁的上下二个方向均设有内环板7和内筋板8,所述大三通4的内壁的上下二个方向均设有外环板5和外筋板6,所述的内环板7、内筋板8和外环板5、外筋板6之间设有中间筋板9,起到固定支架的作用。所述大三通4和小三通1的空腔部位均包裹有高温玻璃棉构成的保温材料10。所述大三通4的外壁开孔设有排潮管2,所述的排潮管2通过排潮管外护钢管3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三通(4)和小三通(1),所述的小三通(1)位于大三通(4)内,所述小三通(1)的外壁的至少一个方向设有内环板(7)和内筋板(8),所述大三通(4)的内壁的至少一个方向设有外环板(5)和外筋板(6),所述的内环板(7)、内筋板(8)和外环板(5)、外筋板(6)之间设有中间筋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三通(4)和小三通(1)的空腔部位均包裹有高温玻璃棉构成的保温材料(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三通(4)的外壁开孔设有排潮管(2),所述的排潮管(2)通过排潮管外护钢管(3)进行保护。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埋地管三通固定支架组件,包括大三通和小三通,所述的小三通位于大三通内,所述的小三通的外壁的至少一个方向设有内环板和内筋板,所述大三通的内壁的至少一个方向设有外环板和外筋板,所述的内环板、内筋板和外环板、外筋板之间设有中间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三通和固定支架整合在一起,三通不会产生热位移,提升三通的整体性能及管道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节省材料用量,减少焊缝;在工厂预制,减少现场保温、补口等环节,提高密封性能,简化防腐工艺且外形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李高明;吴旭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德威节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