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3578发布日期:2020-06-23 19:3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



背景技术:

补偿阀杆在液压阀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负载敏感系统液压阀中,根据主阀杆前、后压力差对补偿阀杆的作用,实现补偿阀阀杆前后压差的稳定,补偿阀杆对执行机构动作影响较大,可能造成执行机构(例如:挖掘机动臂)微动作时出现震颤、点头、冲击等现象。当前,对大吨位、大流量工程机械微动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微动作亦成为评判液压阀及工程机械性能的重要参考标准。执行机构(例如:挖掘机动臂)动作根本不允许出现震颤、点头、冲击现象。要改善并消除执行机构(例如:挖掘机动臂)动作时出现的不良现象,需要对补偿阀杆进行设计修改,以满足工程机械微动作要求。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阀口型大流量三通压力补偿阀(cn109695755a),包括阀体、主阀芯、调节螺钉、可调阻尼器、弹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主阀芯上具有两个节流台阶,阀体上的主阀孔有三个矩形沉割槽,三个矩形沉割槽分别与阀体的卸荷油口t1、进油口p、卸荷油口t2连通,卸荷油口t1与卸荷油口t2通过阀体内部的流道与总回油口t连通;阀体上的负载压力反馈ls油口通过流道与弹簧液控腔连通,可调阻尼器安装于该连通流道内。该发明不仅可提高小流量工况下的系统调压精度,还可有效减小大流量工况下调压偏差大的问题;可根据使用工况和性能指标的优先级,对可调阻尼器阻尼进行灵活调节。

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是:

1,为了有效减小大流量工况下调压偏差大的问题,方案中的补偿阀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辅助件较多,导致成本较高,维护困难;

2,方案中的补偿阀杆设计功能单一,节流效果单一,阀杆结构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工程机械进行微动作工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补偿阀杆上沿轴向设有台肩ⅰ、台肩ⅱ和台肩ⅲ;补偿阀杆与阀体阀芯孔配合,台肩ⅰ左侧形成容腔a,台肩ⅰ、台肩ⅱ之间形成容腔b,台肩ⅱ、台肩ⅲ之间形成容腔c,台肩ⅲ右侧形成容腔e;容腔e中安装有补偿弹簧;补偿阀杆中开设有连通容腔a、容腔c的通油孔;

所述台肩ⅱ圆周面上开设有均布的轴向的节流槽ⅱ,台肩ⅱ右端面开有绕补偿阀杆轴心均布的径向的节流槽ⅰ;所述节流槽ⅱ左侧连通容腔b,节流槽ⅱ右端连通节流槽ⅰ;

所述台肩ⅱ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变通径。

其进一步是:所述节流槽ⅱ为定节流槽或变节流槽。

所述节流槽ⅰ位于台肩ⅱ上变通径内。

所述节流槽ⅱ截面为矩形,所述节流槽ⅰ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节流槽ⅱ共设有的4个;所述节流槽ⅰ共设有的8个。

所述通油孔包括开设在补偿阀杆左端轴心的通油孔ⅱ,通油孔ⅱ右端连接有径向的通油孔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补偿阀杆结构新颖,加工简单,装配简单;针对实际问题,改善效果明显,实用性强;

2,补偿阀杆提出定节流或变节流效果,节流槽结构形式多变,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

3,补偿阀杆用于负载敏感系统,减小液流对补偿阀杆的冲击,实现流量的稳定、使补偿阀杆稳定运动,避免了执行机构微动作出现的不良现象,极大提高了系统效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向视图;

图中:1、台肩ⅰ;2、台肩ⅱ;3、台肩ⅲ;4、通油孔ⅰ;5、通油孔ⅱ;6、节流槽ⅰ;7、节流槽ⅱ;8、变通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补偿阀杆上沿轴向设有台肩ⅰ1、台肩ⅱ2和台肩ⅲ3;补偿阀杆与阀体阀芯孔配合,台肩ⅰ1左侧形成容腔a,台肩ⅰ1、台肩ⅱ2之间形成容腔b,台肩ⅱ2、台肩ⅲ3之间形成容腔c,台肩ⅲ3右侧形成容腔e;容腔e中安装有补偿弹簧。在补偿阀杆左端轴心开设通油孔ⅱ5,通油孔ⅱ5右端连接径向的通油孔ⅰ4。通油孔ⅱ5、通油孔ⅰ4连通容腔a、容腔c。

初始状态,在补偿弹簧作用下,油液在容腔b与容腔c相通,补偿阀杆不起作用。主阀杆动作时,主阀杆前、后压力差作用于补偿阀杆,进油口油液通过由通油孔ⅰ4、通油孔ⅱ5形成的流通通道,进入容腔a;出油口油液由反馈通道进入容腔e,容腔e液压力加上弹簧力与容腔a的液压力对比,打破初始状态,补偿阀杆动作,对进油口流量进行调节,实现流量的稳定及调节控制。

本实施例中,台肩ⅱ2圆周面上开设有4个均布的轴向的节流槽ⅱ7,节流槽ⅱ7可以设计为定节流槽或变节流槽,节流槽ⅱ7截面为矩形。台肩ⅱ2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变通径8。台肩ⅱ2右端面开有8个绕补偿阀杆轴心均布的径向的节流槽ⅰ6,节流槽ⅰ6位于台肩ⅱ2上变通径8内,节流槽ⅰ6截面为半圆形。节流槽ⅱ7左侧连通容腔b,节流槽ⅱ7右端连通节流槽ⅰ6。

本实施例中,台肩ⅱ处均布的节流槽ⅱ7可根据需要加工不同类型的节流槽,不同类型的节流槽效果不同,主要有定节流与变节流效果。节流槽ⅱ7的主要作用是在补偿阀杆台肩ⅱ2与阀芯孔配合,容腔b与容腔c没有油液流通时(理想状态下),即补偿阀杆处于关闭状态,始终有油液通过节流槽ⅱ7,沟通容腔b与容腔c。减小液流对补偿阀杆的冲击,实现流量的稳定、使补偿阀杆稳定运动。避免执行机构(例如:挖掘机动臂)动作时出现震颤、点头、冲击等现象。

台肩ⅱ2处采用变通径8,在阀杆运动至变通径临界处恰好超过时,油液就会通过变通径处截面流通,进行定节流作用,同样减小液流对阀杆的冲击,流量更加稳定、使得阀杆运动平稳顺畅。同时,还会起到减小摩擦,避免阀杆动作卡滞的作用。

在补偿阀杆动作,油液仅由节流槽ⅱ7通过时,进行节流作用,当补偿阀杆动作至节流槽ⅱ7与节流槽ⅰ6相通临界位置,发生流量突变,节流槽ⅱ7基本不起节流作用,油液主要由节流槽ⅰ6流通,对流量进行节流控制。

本实施例在补偿阀杆上设计加工轴向贯通于节流台肩的节流槽,首先,在液压阀工作状态,阀杆处于关闭临界点时,始终有小流量油液通过工作台肩节流槽,避免补偿阀杆在打开与关闭时,出现冲击及执行机构的点头等不良现象;其次,此补偿阀杆不仅在特定工作场合可以作为开关阀杆来使用,控制液流的通断;而且,补偿阀杆工作台肩的节流槽可以根据设计实现定节流或变节流的流量调节作用;同时,适用于负载敏感系统,利用负载敏感系统中主阀杆进、出油口压力差对补偿阀杆的作用,实现补偿阀阀杆前后压差的稳定,进而实现流量的稳定性及比例控制。

本发明补偿阀杆结构,适用于负载敏感系统液压阀,利用负载敏感系统中主阀杆前、后压力差反馈作用于补偿阀杆,实现补偿阀阀杆前、后压差的稳定,从而实现对流量的稳定与比例控制。控制执行机构(例如:挖掘机动臂)动作的稳定与微动作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补偿阀杆上沿轴向设有台肩ⅰ(1)、台肩ⅱ(2)和台肩ⅲ(3);补偿阀杆与阀体阀芯孔配合,台肩ⅰ(1)左侧形成容腔a,台肩ⅰ(1)、台肩ⅱ(2)之间形成容腔b,台肩ⅱ(2)、台肩ⅲ(3)之间形成容腔c,台肩ⅲ(3)右侧形成容腔e;容腔e中安装有补偿弹簧;补偿阀杆中开设有连通容腔a、容腔c的通油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肩ⅱ(2)圆周面上开设有均布的轴向的节流槽ⅱ(7),台肩ⅱ(2)右端面开有绕补偿阀杆轴心均布的径向的节流槽ⅰ(6);所述节流槽ⅱ(7)左侧连通容腔b,节流槽ⅱ(7)右端连通节流槽ⅰ(6);

所述台肩ⅱ(2)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变通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槽ⅱ(7)为定节流槽或变节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槽ⅰ(6)位于台肩ⅱ(2)上变通径(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槽ⅱ(7)截面为矩形,所述节流槽ⅰ(6)截面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槽ⅱ(7)共设有的4个;所述节流槽ⅰ(6)共设有的8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孔包括开设在补偿阀杆左端轴心的通油孔ⅱ(5),通油孔ⅱ(5)右端连接有径向的通油孔ⅰ(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一种多功能补偿阀杆结构,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补偿阀杆上沿轴向设有台肩Ⅰ、台肩Ⅱ和台肩Ⅲ;台肩Ⅰ左侧形成容腔A,台肩Ⅰ、台肩Ⅱ之间形成容腔B,台肩Ⅱ、台肩Ⅲ之间形成容腔C,台肩Ⅲ右侧形成容腔E;容腔E中安装有补偿弹簧;台肩Ⅱ圆周面上开设有均布的轴向的节流槽Ⅱ,台肩Ⅱ右端面开有绕补偿阀杆轴心均布的径向的节流槽Ⅰ;节流槽Ⅱ左侧连通容腔B,节流槽Ⅱ右端连通节流槽Ⅰ;台肩Ⅱ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变通径。该补偿阀杆提出定节流或变节流效果,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用于负载敏感系统时,能减小液流对补偿阀杆的冲击,实现流量的稳定、使补偿阀杆稳定运动,避免了执行机构微动作出现的震颤、点头、冲击等不良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胡建军;景军清;戚振红;赵鑫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阿马凯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