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6732发布日期:2020-12-08 13:1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的发展,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从而也促进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为了保障乘客安全,需要在地铁站台和列车运行区之间安装屏蔽门,常用的是半高式屏蔽门和全封闭式屏蔽门,前者很难提供节能、美观的候车环境,后者在空调使用期可以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冷热气流失,但在非空调工况下,仍然需要提供排热风机的电量,耗电量巨大,不能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既能高效节能运行,又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人性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工况,并且高效易操作的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包括底座、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执行组件,所述的执行组件包括驱动组件、输出组件以及连接驱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电机、与电机输出齿轮相连的多级双联齿轮,多级双联齿轮的末级双联齿轮与连接组件相连,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中心轴、套设在中心轴上的齿轮组,中心轴内插设拉杆,拉杆顶端设置下压盘,下压盘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与齿轮组固定,上端面通过螺母与拉杆相固定,所述的齿轮组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的大齿轮下端面开设凹槽,小齿轮上端面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拉杆末端连接有杠杆,杠杆的另一端固定电磁铁,所述的输出组件包括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六级双联齿轮、与六级双联齿轮相啮合的下齿轮以及与下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伞轮,所述的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相啮合,第二伞轮轴中心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的下齿轮中心轴与通风阀的主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级双联齿轮设置四级,第四级双联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轴上位于大齿轮上端面和小齿轮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滚针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与滚针轴承相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齿轮中心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大齿轮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其有益效果是: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将连接组件和电磁铁设置在杠杆的两端,在通电状况下,电机运转,同时电机和电磁铁得电相吸,连接组件的中心轴下沉,使下压盘带动大齿轮向下运动,运转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配合,带动小齿轮,从而带动下齿轮,使得主轴旋转,实现通风阀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在电磁铁和电机断电情况下,电磁铁下沉,利用杠杆原理,连接组件的中心轴抬升,下压盘脱离大齿轮,大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小齿轮脱开,此时手动转动旋转轴,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主轴旋转,实现通风阀的手动开启与关闭,手动旋转不费力;手自一体化的设计使得该通风阀用控制机构能适应不同工况,并且效率高、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底座、3.电磁铁、4.电机、5.第一伞轮、6.第四级双联齿轮、7.杠杆、8.下压盘、9.大齿轮、10.小齿轮、11.六级双联齿轮、12.下齿轮、13.第二伞轮、14.螺母、15.支撑柱、16.中心轴、1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包括底座2、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执行组件,执行组件包括驱动组件、输出组件以及连接驱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的连接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1上的电机4、与电机输出齿轮相连的多级双联齿轮,多级双联齿轮设置四级,第四级双联齿轮6与连接组件相连,连接组件包括中心轴16、套设在中心轴16上的齿轮组,中心轴16内插设拉杆17,拉杆17顶端设置下压盘8,下压盘8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15与齿轮组固定,上端面通过螺母14与拉杆17相固定,齿轮组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大齿轮9和小齿轮10,大齿轮9与第四级双联齿轮6的上齿轮相啮合,大齿轮9下端面开设凹槽,小齿轮10上端面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拉杆17末端连接有杠杆7,杠杆7的另一端固定电磁铁3,输出组件包括与小齿轮10相啮合的六级双联齿轮11、与六级双联齿轮11相啮合的下齿轮12以及与下齿轮12同轴设置的第一伞轮5,第一伞轮5与第二伞轮13相啮合,第二伞轮13轴中心连接有旋转轴,下齿轮中心轴与通风阀的主轴相连接。

中心轴16上位于大齿轮9上端面和小齿轮10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滚针轴承,支撑柱15与滚针轴承相连接固定。

小齿轮10中心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大齿轮9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将连接组件和电磁铁设置在杠杆的两端,在通电状况下,电机运转,同时电机和电磁铁得电相吸,连接组件的中心轴下沉,使下压盘带动大齿轮向下运动,运转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配合,带动小齿轮,从而带动下齿轮,使得主轴旋转,实现通风阀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在电磁铁和电机断电情况下,电磁铁下沉,利用杠杆原理,连接组件的中心轴抬升,下压盘脱离大齿轮,大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小齿轮脱开,此时手动转动旋转轴,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主轴旋转,实现通风阀的手动开启与关闭,手动旋转不费力;手自一体化的设计使得该通风阀用控制机构能适应不同工况,并且效率高、易操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2)、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执行组件,所述的执行组件包括驱动组件、输出组件以及连接驱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1)上的电机(4)、与电机输出齿轮相连的多级双联齿轮,多级双联齿轮的末级双联齿轮与连接组件相连,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中心轴(16)、套设在中心轴(16)上的齿轮组,中心轴(16)内插设拉杆(17),拉杆(17)顶端设置下压盘(8),下压盘(8)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15)与齿轮组固定,上端面通过螺母(14)与拉杆(17)相固定,所述的齿轮组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大齿轮(9)和小齿轮(10),所述的大齿轮(9)下端面开设凹槽,小齿轮(10)上端面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拉杆(17)末端连接有杠杆(7),杠杆(7)的另一端固定电磁铁(3),所述的输出组件包括与小齿轮(10)相啮合的六级双联齿轮(11)、与六级双联齿轮(11)相啮合的下齿轮(12)以及与下齿轮(12)同轴设置的第一伞轮(5),所述的第一伞轮(5)与第二伞轮(13)相啮合,第二伞轮(13)轴中心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的下齿轮中心轴与通风阀的主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多级双联齿轮设置四级,第四级双联齿轮(6)与大齿轮(9)相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轴(16)上位于大齿轮(9)上端面和小齿轮(10)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滚针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柱(15)与滚针轴承相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小齿轮(10)中心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大齿轮(9)的下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阀控制机构,包括底座、外壳以及执行组件,执行组件包括驱动组件、输出组件以及连接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多级双联齿轮,末级双联齿轮与连接组件相连,连接组件包括中心轴、套设在中心轴上的齿轮组,中心轴内插设拉杆,拉杆顶端设置下压盘,齿轮组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拉杆末端连接有杠杆,杠杆的另一端固定电磁铁,输出组件包括与六级双联齿轮相啮合的下齿轮以及与下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伞轮,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相啮合,第二伞轮轴中心连接有旋转轴,下齿轮中心轴与通风阀的主轴相连接。该通风阀用控制机构能适应不同工况,并且高效易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毛天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智科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