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3545发布日期:2021-01-05 17:3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管道抗震支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因钢结构厂房消防管道大多以环网形式安装,所以无法使用正常顶板吊装形式,给抗震支架安装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解决钢结构厂房环网形式管道抗震支架安装,无法用传统吊装的形式的难点,可以合理利用钢结构厂房的基础设施,通过机械连接方法,实现抗震支架的快速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包括第一c型槽钢、第二c型槽钢、u型管吊架、支撑螺杆、抗震连接件以及托臂,所述支撑螺杆内嵌于第一c型槽钢内并延伸至第一c型槽钢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c型槽钢的一端通过支撑螺杆竖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的上端,另一端通过支撑螺杆与托臂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c型槽钢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c型槽钢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斜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的上部侧边,另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与托臂相连接,所述托臂水平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和第二c型槽钢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螺杆通过加劲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臂包括底板和c型钢,所述底板设置在c型钢的一侧边,所述c型钢上设置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震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三c型槽钢和角连接件,所述角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三c型槽钢的前后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c型槽钢通过角连接件斜向设置在托臂的上端并与第二c型槽钢呈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呈弯折结构,弯折的角度为135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c型槽钢的长度大于第二c型槽钢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解决钢结构厂房环网形式管道抗震支架安装,无法用传统吊装的形式的难点,可以合理利用钢结构厂房的基础设施,通过机械连接方法,实现抗震支架的快速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托臂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c型槽钢,2、第二c型槽钢,3、u型管吊架,4、支撑螺杆,5、抗震连接件,6、托臂,7、加劲装置,8、第三c型槽钢,9、角连接件,10、墙壁,61、底板,62、c型钢,63、安装孔,6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包括第一c型槽钢1、第二c型槽钢2、u型管吊架3、支撑螺杆4、抗震连接件5以及托臂6。

所述支撑螺杆4内嵌于第一c型槽钢1内并延伸至第一c型槽钢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c型槽钢1的一端通过支撑螺杆4竖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3的上端,另一端通过支撑螺杆4与托臂6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件5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c型槽钢2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c型槽钢2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5斜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3的上部侧边,另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5与托臂6相连接,所述托臂6水平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1和第二c型槽钢2的上方。

上述中,所述支撑螺杆4通过加劲装置7固定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1的凹槽内,使得支撑螺杆4的安装牢固,不易与第一c型槽钢1松脱。

如图2所示,所述托臂6包括底板61和c型钢62,所述底板61设置在c型钢62的一侧边,所述c型钢62上设置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安装孔63,偏于安装支撑螺杆4和抗震连接件5。安装时,底板61通过螺栓64与墙壁10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牢固,不易松脱。

进一步的,所述抗震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三c型槽钢8和角连接件9,所述角连接件9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三c型槽钢8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三c型槽钢8的一端通过角连接件9斜向设置在托臂6的上端并与第二c型槽钢2呈平行设置。

安装时,第三c型槽钢8另一端通过角连接件9与墙壁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c型槽钢8的长度大于第二c型槽钢2的长度。

所述角连接件9呈弯折结构,弯折的角度为135度,其通过水平面分别与托臂6和墙壁1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型槽钢1、第二c型槽钢8、托臂6和第三c型槽钢8采用的原材料均为q235-b,其表面均采用热镀锌处理,使得托臂6的外形美观,且具有耐磨、防腐蚀等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长,安装牢固,不易松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解决钢结构厂房环网形式管道抗震支架安装,无法用传统吊装的形式的难点,可以合理利用钢结构厂房的基础设施,通过机械连接方法,实现抗震支架的快速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型槽钢、第二c型槽钢、u型管吊架、支撑螺杆、抗震连接件以及托臂,所述支撑螺杆内嵌于第一c型槽钢内并延伸至第一c型槽钢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c型槽钢的一端通过支撑螺杆竖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的上端,另一端通过支撑螺杆与托臂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c型槽钢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c型槽钢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斜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的上部侧边,另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与托臂相连接,所述托臂水平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和第二c型槽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杆通过加劲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包括底板和c型钢,所述底板设置在c型钢的一侧边,所述c型钢上设置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三c型槽钢和角连接件,所述角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三c型槽钢的前后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c型槽钢通过角连接件斜向设置在托臂的上端并与第二c型槽钢呈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呈弯折结构,弯折的角度为135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c型槽钢的长度大于第二c型槽钢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结构厂房环网管道的抗震支架装置,包括第一C型槽钢、第二C型槽钢、U型管吊架、支撑螺杆、抗震连接件以及托臂,所述第一C型槽钢的一端通过支撑螺杆竖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的上端,另一端通过支撑螺杆与托臂相连接,所述第二C型槽钢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斜向设置在U型管吊架的上部侧边,另一端通过抗震连接件与托臂相连接,所述托臂水平设置在第一C型槽钢和第二C型槽钢的上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解决钢结构厂房环网形式管道抗震支架安装,该结构形成单向可以合理利用钢结构厂房的基础设施,通过机械连接方法,实现抗震支架的快速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威斯壮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4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