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4527发布日期:2021-09-29 00:3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属于压缩机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呼吸机和麻醉机等医疗器械均需要用到空气压缩机,压缩机进气口要使用过滤装置,需要提供充足、洁净的空气作为气源,由于压缩机进气口空气流速快,所以在压缩机风道的进气口处风噪较大,而医疗领域中对风噪要求较高,目前的压缩机过滤装置以及风道的等结构的降噪效果并不能达到要求,严重影响医疗场所的工作环境和病人的休息和治疗,并对病人的康复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二次伤害。现急需要具有输出气体平稳无波动、合理的减震降噪,最大限度减少噪音污染低噪音的空气压缩机过滤装置以及风道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压缩机风道模块。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包括直管风道和套设在直管风道外的风道套管,所述风道套管内壁与直管风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风道,所述风道套管内设有一级过滤海绵,所述直管风道一端伸出风道套管形成进气口,另一端伸入一级过滤海绵内部,所述直管风道伸入一级过滤海绵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风道套管在靠近进气口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
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通孔侧壁面与直管风道内壁面和外壁面的连接处为平滑曲线。
6.所述一级过滤海绵位于风道套管一端端部,一级过滤海绵靠近直管风道一侧设有与直管风道外径相匹配的盲孔,所述直管风道插入盲孔内。
7.所述盲孔长度为一级过滤海绵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8.所述风道套管内部在与出气口对应处设有二级过滤海绵,所述二级过滤海绵呈环形,所述二级过滤海绵套设在直管风道外围。
9.所述风道套管远离进气口一端可拆卸的设有第一端盖,靠近进气口一端可拆卸的设有第二端盖。
10.所述一级过滤海绵一端紧抵在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二端盖呈环形,且套设在直管风道上,所述二级过滤海绵一端紧抵在第二端盖上。
11.所述第一端盖与风道套管连接处以及第二端盖与风道套管和直管风道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模块气流从进气口进入直管风道内,由于直管风道伸入一级过滤海绵,然后气流经直管风道的端口和通孔进入一级过滤海绵,此时气流的噪音在海绵内来回反射,从而被吸收一部分,噪音降低,同时一级过滤海绵可将气体打散,进入环形风道
内,再经过二级过滤海绵的分散进入出气口后输出。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形成一个挠流降噪腔,使得输出气体更稳定。
14.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直管风道设有通孔,增加了气体进入一级过滤海绵的截面积,在气体总流量不便的情况下可减小气体从直管风道进入一级过滤海绵的风速,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气体高速流动引起的噪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16.图2为图1中通孔处的剖视图。
17.图中:1

直管风道,11

进气口,12

通孔,2

风道套管,21

出气口,22

一级过滤海绵,23

二级过滤海绵,24

第一端盖,25

第二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包括直管风道1和套设在直管风道1外的风道套管2,互相嵌套的风道套管2内壁与直管风道1外壁之间形成了环形的风道。所述风道套管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24和第二端盖25。所述直管风道1一端伸出第二端盖25,并形成进气口11,所述风道套管2在靠近进气口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21。
20.本实施例中,风道套管2内靠近第一端盖24处设有一级过滤海绵22,所述一级过滤海绵22一端抵在第一端盖24上,所述一级过滤海绵22靠近直管风道1一端设有盲孔,所述直管风道1一端插入盲孔内,所述盲孔孔径与直管风道1该端外径相匹配,风道套管2内靠近第二端盖25处设有二级过滤海绵23,二级过滤海绵23将出气口21遮盖住。
21.结合图2所示,直管风道1插入一级过滤海绵22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侧壁与直管风道1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的连接处为平滑曲线。
22.本实施例中,气流从进气口11进入直管风道1内,然后经直管风道1远离进气口11一端的端口和通孔进入风道套管2内壁与直管风道1外壁之间的环形风道内,所述气流进入一级过滤海绵22时,气流的噪音在海绵内来回反射,从而被吸收一部分,噪音降低,同时一级过滤海绵22可将气体打散,进入环形风道内,再经过二级过滤海绵23的分散进入出气口21后输出。从进气口11到出气口21,形成一个挠流降噪腔,使得输出气体更稳定。
23.本实施例中,由于直管风道1上额外开设了通孔12,增加了气体进入环形风道的途径,增加了气体进入环形风道路径的截面积,在气体总流量不便的情况下可减小气体从直管风道1进入环形风道的风速,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气体高速流动引起的噪音;同时直管风道1与一级过滤海绵22连通的通道遍布直管风道1的端部和侧壁,使得进入一级过滤海绵22的气流更为均匀,便于一级过滤海绵22快速有效的将气流打散,吸音效果更为显著。
24.本实施例中,通孔12侧壁与一级过滤海绵22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的连接处为平滑曲线,气流由直管风道进入通孔12,以及经通孔12进入一级过滤海绵22时由于平滑曲线的平滑过渡,使得气流不会产生尖锐噪声,平缓的流入一级过滤海绵22内。
25.本实施例中将一级过滤海绵22上开设的盲孔长度设置为一级过滤海绵22总长度的二分之一,可更好的利用一级过滤海绵22的整体来将气流打散,对一级过滤海绵22的整体利用率高。
26.本实施例中,二级过滤海绵23呈环形,所述二级过滤海绵23套设在直管风道1外围。
27.风道套管2两端设置的第一端盖24和第二端盖25均为可拆卸结构,其中,一级过滤海绵22一端紧抵在第一端盖24上;二级过滤海绵23一端紧抵在第二端盖25上,第二端盖25呈环形,且套设在直管风道1上, 所述第一端盖24与风道套管2连接处以及第二端盖25与风道套管2和直管风道1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以确保气流不会从端盖处流出。
28.本实施例中一级过滤海绵22和二级过滤海绵23还起到了对气流过滤的效果,长期使用需更换海绵,此时可打开风道套管2两端的第一端盖24和第二端盖25对一级过滤海绵22和二级过滤海绵23进行更换,方便过滤海绵的安装与更换。
29.本实施例中风道套管2和直管风道1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能很好的将气流的声音封闭在管道内,形成过滤消音腔。
3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风道和套设在直管风道外的风道套管,所述风道套管内壁与直管风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风道,所述风道套管内设有一级过滤海绵,所述直管风道一端伸出风道套管形成进气口,另一端伸入一级过滤海绵内部,所述直管风道伸入一级过滤海绵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风道套管在靠近进气口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侧壁面与直管风道内壁面和外壁面的连接处为平滑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海绵位于风道套管一端端部,一级过滤海绵靠近直管风道一侧设有与直管风道外径相匹配的盲孔,所述直管风道插入盲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长度为一级过滤海绵总长度的二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套管内部在与出气口对应处设有二级过滤海绵,所述二级过滤海绵呈环形,所述二级过滤海绵套设在直管风道外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套管远离进气口一端可拆卸的设有第一端盖,靠近进气口一端可拆卸的设有第二端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海绵一端紧抵在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二端盖呈环形,且套设在直管风道上,所述二级过滤海绵一端紧抵在第二端盖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与风道套管连接处以及第二端盖与风道套管和直管风道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的风道模块,包括直管风道和套设在直管风道外的风道套管,所述风道套管内壁与直管风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风道,所述风道套管内设有一级过滤海绵,所述直管风道一端伸出风道套管形成进气口,另一端伸入一级过滤海绵内部,所述直管风道伸入一级过滤海绵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风道套管在靠近进气口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模块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形成一个挠流降噪腔,使得输出气体更稳定,减小风噪。风噪。风噪。


技术研发人员:唐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舒普思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