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及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5725发布日期:2021-11-03 10:5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及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及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龙头,其进水管和出水管大多采用软管,软管与本体之间仅通过一个金属件进行连接支撑。由于软管材质较软,使用时间久了,软管容易与金属件脱离。有必要对软管的支撑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及龙头,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4.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它包括本体、软管、安装螺杆和螺母,所述本体内设有纵向延伸的安装腔,所述软管外周设有支撑面,所述软管伸入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螺母顶端伸入安装腔内且其顶面与软管之支撑面相靠抵配合,所述螺母套置在安装螺杆外且与本体相螺接配合。
5.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本体内还设有横向布置且与安装腔相连通的插接腔,所述软管外周还设有卡槽,所述支撑件插入插接腔内且支撑件与卡槽相卡接配合。
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安装螺杆外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螺母内周设有第二凸台,通过第一凸台靠抵在第二凸台上以对安装螺杆进行轴向限位。
7.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片状体,该片状体设有两个插脚,两个插脚与片状体之间形成与安装腔相对应的让位空间,所述软管顶端可穿过该让位空间且插脚或片状体卡入卡槽内。
8.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软管包括冷水进水软管、热水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所述片状体还设有与让位空间相连通的凹槽,两个插脚分别卡入冷水进水软管的卡槽和热水进水软管的卡槽,所述凹槽槽壁卡入出水软管的卡槽。
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插接腔与支撑件形状相适配。
1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耐磨套,该耐磨套套置在本体外且位于支撑件外周。
1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龙头,其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软管支撑结构。
12.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3.1.通过支撑件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以对软管进行第一级的支撑;接着,通过支撑面靠抵在安装螺杆顶面,以对软管进行第二级的支撑。使得,软管的支撑效果更好,可避免支撑件与卡槽脱离后软管从本体内掉落。同时,通过安装螺杆对软管进行支撑,结构紧凑,并未增加新的支撑件,减小装配体积。
14.2.通过第一凸台靠抵在第二凸台上以对安装螺杆进行轴向限位,可将安装螺杆与
本体相对固定。
15.3.支撑件包括片状体,也即,支撑件呈片状,占用空间小,可使本体尺寸设计的更小。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18.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9.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20.图4绘示了图3的a

a剖视图。
21.图5绘示了图3的b

b剖视图。
22.图6绘示了出水软管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4.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25.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26.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27.请查阅图1至图6,一种软管支撑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它包括本体10、软管、支撑件、安装螺杆20和螺母30。
28.所述本体10内设有纵向延伸的安装腔11和横向布置的插接腔12,安装腔11与插接腔12相连通。
29.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插接腔12与支撑件形状相适配。
30.所述软管40、50、60外周设有卡槽41、51、61以及支撑面42、52、62,所述安装螺杆20顶端伸入安装腔11内且其顶面与软管之支撑面42、52、62相靠抵配合,所述螺母30套置在安装螺杆20外且与本体10相螺接配合。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螺杆20外周设有第一凸台21,所述螺母30内周设有第二凸台31,通过第一凸台21靠抵在第二凸台31上以对安装螺杆20进行轴向限位。如图2所示,第一凸台21位于安装螺杆20顶端,第二凸台31位于螺母30底端。
32.所述支撑件插入插接腔12内且支撑件可同时与卡槽41、51、61相卡接配合。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片状体70,该片状体70设有两个插脚71,两个插脚71与片状体70之间形成与安装腔11相对应的让位空间72,所述软管顶端可穿过该让位空间72且插脚71或片状体70卡入卡槽内。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包括冷水进水软管40、热水进水软管50和出水软管60,所述片状体70还设有与让位空间72相连通的凹槽73,两个插脚71分别卡入冷水进水软管40的卡槽41和热水进水软管50的卡槽51,所述凹槽73槽壁卡入出水软管60的卡槽61。根据需要,软管可以仅包括冷水进水软管,也可仅包括冷水进水软管和热水进水软管,不以此为限。
3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耐磨套80,该耐磨套80套置在本体10外且位于支撑件外周。该耐磨套80可与龙头的装饰面板相配合。
36.通过支撑件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以对软管进行第一级的支撑;接着,通过支撑面靠抵在安装螺杆顶面,以对软管进行第二级的支撑。使得,软管的支撑效果更好,可避免支撑件与卡槽脱离后软管从本体内掉落。同时,通过安装螺杆对软管进行支撑,结构紧凑,并未增加新的支撑件,减小装配体积。
37.一种龙头,其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软管支撑结构。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软管、安装螺杆和螺母,所述本体内设有纵向延伸的安装腔,所述软管外周设有支撑面,所述软管伸入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螺杆顶端伸入安装腔内且其顶面与软管之支撑面相靠抵配合,所述螺母套置在安装螺杆外且与本体相螺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本体内还设有横向布置且与安装腔相连通的插接腔,所述软管外周还设有卡槽,所述支撑件插入插接腔内且支撑件与卡槽相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杆外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螺母内周设有第二凸台,通过第一凸台靠抵在第二凸台上以对安装螺杆进行轴向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片状体,该片状体设有两个插脚,两个插脚与片状体之间形成与安装腔相对应的让位空间,所述软管顶端可穿过该让位空间且插脚或片状体卡入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包括冷水进水软管、热水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所述片状体还设有与让位空间相连通的凹槽,两个插脚分别卡入冷水进水软管的卡槽和热水进水软管的卡槽,所述凹槽槽壁卡入出水软管的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与支撑件形状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套,该耐磨套套置在本体外且位于支撑件外周。8.一种龙头,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管支撑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及龙头,通过支撑件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以对软管进行第一级的支撑;接着,通过支撑面靠抵在安装螺杆顶面,以对软管进行第二级的支撑。使得,软管的支撑效果更好,可避免支撑件与卡槽脱离后软管从本体内掉落。同时,通过安装螺杆对软管进行支撑,结构紧凑,并未增加新的支撑件,减小装配体积。装配体积。装配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泰 叶立明 张岩 祝传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