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7369发布日期:2021-06-18 16:0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松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螺杆和螺母对两个以上结合部进行固定,然而当有振动等外力作用的时候,会引起螺纹松动,经过反复作用,螺纹联接就会松弛而失效,影响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防松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松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右端的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二螺母内部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同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右端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母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左端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左端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台右端,右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螺母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台右端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垫圈左端抵靠在所述凹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台向右延伸形成防盗罩,所述防盗罩将所述第二螺母覆盖住。

进一步的,所述防盗罩内侧与所述第二螺母外侧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防松效果;防盗罩的设置能够使本实用新型产生较好的防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母,11、限位凸台,12、第一内螺纹,14、凹槽,15、防盗罩,2、第二螺母,21、第二内螺纹,22、卡紧部,23、第三内螺纹,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

本技术:
提供进一步的说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基于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松螺母,包括第一螺母1和位于所述第一螺母1右端的第二螺母2。所述第一螺母1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12,所述第二螺母2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2相同的第二内螺纹21。所述第一螺母1右端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2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螺母2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卡紧部22,所述卡紧部22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23。所述第一螺母1左端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台11,所述限位凸台11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所述限位凸台11与所述第二螺母2之间设有弹性垫圈(图中未示出),所述弹性垫圈左端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台11右端,右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螺母2左端。所述限位凸台11右端设有凹槽14,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凹槽14内,所述弹性垫圈左端抵靠在所述凹槽14上。

预先将第一螺母1与第二螺母2通过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23紧密安装起来,然后通过正六边形的限位凸台11将其拧到需要固定的螺柱上,由于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12旋向相反,则第一螺母1向左拧动时,第二螺母2则随其向左拧进,不会与第一螺母1之间产生松动。当第一螺母1在工作过程中因振动等力的作用下将要旋转产生松动时,第二螺母2上的第三内螺纹23与第一螺母1上的外螺纹之间的旋紧力与第一螺母1将要旋转的方向相反,防止第一螺母1产生实际的旋转而产生松动。弹性垫圈的设置能够借助其弹力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防松效果。将限位凸台1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正六边形,能够方便方便将本实用新型拧到待固定的螺柱上。

第二实施例:

图4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凸台11向右延伸形成防盗罩15,所述防盗罩15将所述第二螺母2覆盖住。拧动限位凸台11以及防盗罩15时,即拧动第一螺母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第三内螺纹23与外螺纹之间的旋紧力与第一螺母1将要拧松的方向相反,能够有效的阻止第一螺母1向拧松的方向转动。防盗罩15将第二螺母2覆盖住,无法拧动第二螺母2,因此起到了较好的防盗效果。

所述防盗罩15内侧与所述第二螺母2外侧之间留有间隙3,能够防止第一螺母1与第二螺母2之间因摩擦力的存在而使第二螺母2随第一螺母1一同产生转动,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防松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左”、“右”与附图本身所示的左、右方向一致;所述“内”、“外”等描述方位的术语皆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靠近第一螺母1中轴线的方向为“内”,远离第一螺母1中轴线的方向为“外”。以上术语仅是为了简化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松螺母,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右端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同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右端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母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左端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左端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台右端,右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螺母左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右端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垫圈左端抵靠在所述凹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向右延伸形成防盗罩,所述防盗罩将所述第二螺母覆盖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罩内侧与所述第二螺母外侧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松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右端的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二螺母内部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同的第二内螺纹。第一螺母右端外侧设有与第一内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第二螺母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卡紧部,卡紧部内侧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第一螺母左端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防松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久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