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2646发布日期:2021-09-25 12:0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汽车设计中,尤其是校车,发动机与变速箱前置,因前端结构较为紧凑时,若采用换挡软轴拉索直接与变速摇臂呈垂直连接,易出现换挡软轴拉索与车架或副车架干涉,导致软轴折弯半径过小,软轴内阻力变大,造成换挡费力,不容易换挡,影响驾驶体验,且缩短软轴使用寿命。
3.若为了避开干涉,整车开发中经常遇到拉索与副车架等部件干涉的问题,软轴拉索直接与变速摇臂不垂直连接,也会造成力大增加,影响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软轴拉索与车架或副车架干涉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包括轴承支座、阶梯轴和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ⅰ和摇臂ⅱ,所述阶梯轴中间设置有轴肩,所述摇臂ⅰ和所述摇臂ⅱ呈一定夹角布置在所述轴肩的两侧,所述轴肩的左侧连接有摇臂ⅰ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摇臂ⅰ的外侧;所述轴肩的右侧连接有摇臂ⅱ和轴承支座,所述轴承支座安装在所述摇臂ⅱ的外侧,所述摇臂ⅰ和所述摇臂ⅱ结构相同,所述摇臂ⅱ和轴承支座之间设置有轴承。
7.进一步的,所述轴肩两侧分别设置有外花键,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大头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花键相互配合的内花键,所述阶梯轴和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远离所述阶梯轴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不同连接长度的连接孔。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支座和所述摇臂ⅱ之间安装有垫圈、轴承和轴肩挡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轴承的上面,垫圈套装在所述阶梯轴的圆形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摇臂ⅱ外侧安装有防松垫片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阶梯轴一端的螺纹配合连接。
10.再进一步的,所述轴肩两侧分别设置键槽,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大头端设置有与键槽键相互配合的平键,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通过平键连接在所述阶梯轴的两侧;同时所述轴肩两侧分别设置销钉孔,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大头端设置有与销钉孔相互配合的销钉,所述所述摇臂ⅰ和摇臂ⅱ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阶梯轴的两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包括轴承支座、阶梯轴和摇臂组件,摇臂组件包括摇臂ⅰ和摇臂ⅱ,阶梯轴中间设置有轴肩,摇臂ⅰ和摇臂ⅱ呈一定夹角布置
在轴肩的两侧,便于安装和连接下一换挡部件,轴肩的左侧连接有摇臂ⅰ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安装在摇臂ⅰ的外侧,防止摇臂ⅰ发生轴向位移;轴肩的右侧连接有摇臂ⅱ和轴承支座,轴承支座安装在摇臂ⅱ的外侧,摇臂ⅰ和摇臂ⅱ结构相同,摇臂ⅱ和轴承支座之间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将变速摇臂的方向改变,使变速摇臂避开车架或副车架的干涉,利用两个摇臂之间的花键来改变两者之间夹角的同时传递较大的扭矩。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的爆炸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摇臂ⅱ或摇臂ⅰ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锁紧螺母;2、防松垫片;3、摇臂ⅰ;4、阶梯轴;5、摇臂ⅱ;6、垫圈;7、轴承;8、轴肩挡圈;9、轴承支座;10、外花键;11、内花键;12、轴肩。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包括轴承支座9、阶梯轴4和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ⅰ3和摇臂ⅱ5,所述阶梯轴4中间设置有轴肩12,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呈一定夹角布置在所述轴肩12的两侧,所述轴肩12的左侧连接有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锁紧螺母1,所述锁紧螺母1安装在所述摇臂ⅰ3的外侧;防止所述摇臂ⅰ3发生轴向位移,所述轴肩12的右侧连接有所述摇臂ⅱ5和轴承支座9,所述轴承支座9安装在所述摇臂ⅱ5的外侧,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结构相同,所述摇臂ⅱ5和轴承支座9之间设置有轴承7。
19.所述阶梯轴4和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有多种连接方式,具体的,所述轴肩12两侧分别设置有外花键10,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大头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花键10相互配合的内花键11,所述阶梯轴4和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轴肩12两侧分别设置键槽,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大头端设置有与键槽键相互配合的平键,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通过平键连接在所述阶梯轴4的两侧;同时所述轴肩12两侧分别设置销钉孔,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大头端设置有与销钉孔相互配合的销钉,所述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阶梯轴4的两侧,多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提高了该换挡装置的适用范围,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远离所述阶梯轴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不同连接长度的连接孔,便于连接下一换挡部件,满足不同车型的使用要求。
20.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结构相同,所述摇臂ⅱ5和轴承支座9之间设置有轴承7,所述轴承支座9和所述摇臂ⅱ5之间安装有垫圈6、轴承7和轴肩挡圈8,所述垫圈6位于所述轴承7的上面,垫圈6套装在所述阶梯轴4的圆形槽内,所述轴肩挡圈8的设置用来减少所述摇臂ⅱ5发生轴向引动。本实用新型将变速摇臂的方向改变,使变速摇臂避开车架或副车架的干涉,利用两个摇臂之间的花键来改变两者之间夹角的同时传递较大的扭矩。
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22.具体的,将所述摇臂ⅱ5安装完成后,将所述摇臂ⅱ5连接在换挡拉索上,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节摇臂ⅰ3的安装角度并与换挡摇臂连接;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可以调节
夹角大小来连接换挡拉索和或换挡摇臂,大大提高了转换装置对不同车型的使用,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之间设置有轴肩,防止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发生轴向运动;所述摇臂ⅱ5外侧安装有防松垫片2和所述锁紧螺母1,所述锁紧螺母1与所述阶梯轴4一端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防松垫片和所述锁紧螺母的使用又进一步防止摇臂ⅰ3发生轴向运动。
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支座(9)、阶梯轴(4)和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ⅰ(3)和摇臂ⅱ(5),所述阶梯轴中间设置有轴肩(12),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呈一定夹角布置在所述轴肩(12)的两侧,所述轴肩(12)的左侧连接有所述摇臂ⅰ(3)和锁紧螺母(1),所述锁紧螺母(1)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阶梯轴(4)上;所述轴肩(12)的右侧连接有所述摇臂ⅱ(5)和轴承支座(9),所述轴承支座(9)安装在所述摇臂ⅱ(5)的外侧,所述摇臂ⅰ(3)和所述摇臂ⅱ(5)结构相同,所述摇臂ⅱ(5)和所述轴承支座(9)之间设置有轴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12)两侧分别设置有外花键(10),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大头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花键(10)相互配合的内花键(11),所述阶梯轴(4)和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远离所述阶梯轴(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不同连接长度的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座(9)和所述摇臂ⅱ(5)之间安装有垫圈(6)、轴承(7)和轴肩挡圈(8),所述垫圈(6)位于所述轴承(7)的上面,垫圈(6)套装在所述阶梯轴(4)的圆形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ⅰ(3)的外侧安装有防松垫片(2)和锁紧螺母(1),所述锁紧螺母(1)与所述阶梯轴(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12)两侧分别设置键槽,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大头端设置有与键槽键相互配合的平键,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通过平键连接在所述阶梯轴(4)的两侧;同时所述轴肩(12)两侧分别设置销钉孔,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大头端设置有与销钉孔相互配合的销钉,所述摇臂ⅰ(3)和摇臂ⅱ(5)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阶梯轴(4)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变速摇臂方向转换装置,包括轴承支座、阶梯轴和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Ⅰ和摇臂Ⅱ,所述阶梯轴中间设置有轴肩,所述摇臂Ⅰ和所述摇臂Ⅱ呈一定夹角布置在所述轴肩的两侧,所述轴肩的左侧连接有摇臂Ⅰ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阶梯轴上;所述轴肩的右侧连接有摇臂Ⅱ和轴承支座,所述轴承支座安装在所述摇臂Ⅱ的外侧,所述摇臂Ⅰ和所述摇臂Ⅱ结构相同,所述摇臂Ⅱ和轴承支座之间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将变速摇臂的方向改变,使变速摇臂避开车架或副车架的干涉,利用两个摇臂之间的花键来改变两者之间夹角的同时传递较大的扭矩。变两者之间夹角的同时传递较大的扭矩。变两者之间夹角的同时传递较大的扭矩。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轩 王凯 胡剑雄 罗嗣瑜 周翔 陈超 郑琦巍 程汉东 邓可月 余飞 黄学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