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4455发布日期:2021-10-09 11:3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轧辊均是在磨床上对其进行磨削加工,已有技术中,轧辊的两端分别转动支撑在磨床的工作台上,由于轧辊自身的重量较重,而且体积又大,这样就会增加轧辊在磨床工作台上滚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若阻力过大,不仅磨削效率低,而且还会破坏辊颈的精度,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轧辊以及安装在磨床上用来支撑轧辊托架起到润滑作用,减小转动阻力,以及提高磨削效率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与磨床连接并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油路分配器、第一油雾输出管、第二油雾输出管、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所述油路分配器具有进气口、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所述油路分配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分别设在磨床两端的托架上,且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各自的喷嘴口位于支撑在托架上轧辊端部的外侧。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架上设有油雾喷嘴支架,所述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分别设在对应托架的油雾喷嘴支架上。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路分配器的进气口处设有用来与气泵相连通的进气接头。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路分配器的进油口处设有用来与自动润滑泵连接的进油接头。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路分配器的两个出油口处分别设有用来与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相连通的出油接头。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架具有用来支撑轧辊端部的v形槽。
10.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与磨床连接并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油路分配器、第一油雾输出管、第二油雾输出管、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所述油路分配器具有进气口、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所述油路分配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分别设在磨床两端的托架上,且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各自的喷嘴口位于支撑在托架上轧辊端部的外侧,
11.使用时,预先在磨床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安装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所述轧辊两端
的轴端分别转动支撑在对应的托架上,所述油路分配器的进气口与气泵相连通,进油口与自动润滑泵相连通,通过气泵向油路分配器内通气,利用气压,上述自动润滑泵将润滑油注入流动的气体里,气体带动润滑油从出油口经油雾输出管输出,最终通过油雾喷嘴将润滑油呈油雾状喷到轧辊两端的轴端以及托架上,这样,可对轧辊端部及托架起到润滑作用,减小转动阻力,不仅能提高磨削效率,而且也不会破坏辊颈的精度,确保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15.如图1、2所示,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包括与磨床连接并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1、油路分配器2、第一油雾输出管3、第二油雾输出管4、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所述油路分配器2具有进气口21、一个进油口22 和两个出油口23,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两个出油口23分别与第一油雾输出管3 和第二油雾输出管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输出管3和第二油雾输出管4 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喷嘴5 和第二油雾喷嘴6分别设在磨床两端的托架1上,且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各自的喷嘴口位于支撑在托架1上轧辊端部的外侧。
16.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安装以及固定油雾喷嘴,所述托架1上设有油雾喷嘴支架7,所述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分别设在对应托架1的油雾喷嘴支架7上。
17.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将油路分配器的进气口与气泵相连通,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进气口21处设有用来与气泵相连通的进气接头24。
18.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将自动润滑泵与油路分配器的进油口实现快速连接,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进油口22处设有用来与自动润滑泵连接的进油接头25。
19.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油雾输出管与油路分配器的出油口的定位连接,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两个出油口23处分别设有用来与第一油雾输出管3和第二油雾输出管4相连通的出油接头26。
20.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所述托架1具有用来支撑轧辊端部的v形槽11。
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预先在磨床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安装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1,所述轧辊8两端的轴端分别转动支撑在对应的托架1上,所述油路分配器 2的进气口21与气泵相连通,进油口22与自动润滑泵相连通,通过气泵向油路分配器2内通气,利用气压,上述自动润滑泵将润滑油注入流动的气体里,气体带动润滑油从两个出油口23经油雾输出管输出,最终通过油雾喷嘴将润滑油呈油雾状喷到轧辊8两端的轴端以及托架上,这样,可对轧辊端部及托架起到润滑作用,减小转动阻力,不仅能提高磨削效率,而且也不会破坏辊颈的精度,确保产品的质量。
22.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磨床连接并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1)、油路分配器(2)、第一油雾输出管(3)、第二油雾输出管(4)、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所述油路分配器(2)具有进气口(21)、一个进油口(22)和两个出油口(23),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两个出油口(23)分别与第一油雾输出管(3)和第二油雾输出管(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输出管(3)和第二油雾输出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分别设在磨床两端的托架(1)上,且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各自的喷嘴口位于支撑在托架(1)上轧辊端部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上设有油雾喷嘴支架(7),所述第一油雾喷嘴(5)和第二油雾喷嘴(6)分别设在对应托架(1)的油雾喷嘴支架(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进气口(21)处设有用来与气泵相连通的进气接头(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进油口(22)处设有用来与自动润滑泵连接的进油接头(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分配器(2)的两个出油口(23)处分别设有用来与第一油雾输出管(3)和第二油雾输出管(4)相连通的出油接头(2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具有用来支撑轧辊端部的v形槽(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磨削油雾润滑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与磨床连接并用于轧辊支撑的托架、油路分配器、第一油雾输出管、第二油雾输出管、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所述油路分配器具有进气口、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所述油路分配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输出管和第二油雾输出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分别设在磨床两端的托架上,且第一油雾喷嘴和第二油雾喷嘴各自的喷嘴口位于支撑在托架上轧辊端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对轧辊以及安装在磨床上用来支撑轧辊托架起到润滑作用,减小转动阻力,以及提高磨削效率。及提高磨削效率。及提高磨削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利嘉 樊伟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