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5283发布日期:2021-10-16 12: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轴承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2.轮毂轴承是一种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汽车零部件。现有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由外圈4、滚动体7、保持架8、宽内圈2及窄内圈12组成的轮毂轴承与带螺栓11的轮毂1过盈配合而成,通过磁性密封件3实现内侧的密封作用,同时提供abs信号,通过密封件10实现外侧的密封,另轮毂轴承上集成有挡圈9,用于限制轴承在转向节中的轴向滑移。现有技术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轮毂轴承在转向节内部会发生轴向滑移及蠕动,产生异响;轮毂轴承在转向节内部会发生周向打滑、发热,从而降低轴承使用寿命;挡圈9的生锈或松动会使得轮毂轴承在转向节总成中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包括轮毂、宽内圈、磁性密封件、新型转向节、双轨道、滚动体、保持架、密封件、螺栓、窄内圈,带螺栓的轮毂上过盈配合安装宽内圈和窄内圈,宽内圈和窄内圈内均设有一列滚道,滚道内安装滚动体,滚动体同时安装在新型转向节内的双轨道内构成轴承,滚动体由保持架均匀分隔开并进行位置保持,宽内圈与新型转向节之间安装磁性密封件进行内侧密封和提供abs信号,窄内圈与新型转向节之间安装密封件进行外侧密封。
5.所述宽内圈和窄内圈由轮毂端部的旋铆进行轴向固定。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目前汽车轮毂单元中的外圈及挡圈,将转向节整体集成在轮毂轴承上,避免了轴承与转向节间的轴向滑移、蠕动和周向打滑,确保不会发生因轴承与转向节相对运动而引起的异响、寿命降低等问题;取消挡圈,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节约了轴承与转向节间的一道压装配合工序,减少了零件数量及压装工序成本;可以降低转向节与轴承配合部的厚度约1/4,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7.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转向节结构示意图。
10.附图标记说明:轮毂1、宽内圈2、磁性密封件3、外圈4、新型转向节5、双轨道6、滚动体7、保持架8、挡圈9、密封件10、螺栓11、窄内圈12、旋铆13。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12.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包括轮毂1、宽内圈2、磁性密封件3、新型转向节5、双轨道6、滚动体7、保持架8、密封件10、螺栓11、窄内圈12,带螺栓11的轮毂1上过盈配合安装宽内圈2和窄内圈12,宽内圈2和窄内圈12内均设有一列滚道,滚道内安装滚动体7,滚动体7同时安装在新型转向节5内的双轨道6内构成轴承,双轨道6为双列滚动体7提供了运动轨道,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滚动体7由保持架8均匀分隔开并进行位置保持,宽内圈2与新型转向节5之间安装磁性密封件3进行内侧密封和提供abs信号,窄内圈12与新型转向节5之间安装密封件10进行外侧密封。宽内圈2和窄内圈12由轮毂1端部的旋铆13进行轴向固定,限定了轮毂单元的轴向游隙。
13.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轮毂(1)、宽内圈(2)、磁性密封件(3)、新型转向节(5)、双轨道(6)、滚动体(7)、保持架(8)、密封件(10)、螺栓(11)、窄内圈(12),带螺栓(11)的轮毂(1)上过盈配合安装宽内圈(2)和窄内圈(12),宽内圈(2)和窄内圈(12)内均设有一列滚道,滚道内安装滚动体(7),滚动体(7)同时安装在新型转向节(5)内的双轨道(6)内构成轴承,滚动体(7)由保持架(8)均匀分隔开并进行位置保持,宽内圈(2)与新型转向节(5)之间安装磁性密封件(3)进行内侧密封和提供abs信号,窄内圈(12)与新型转向节(5)之间安装密封件(10)进行外侧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内圈(2)和窄内圈(12)由轮毂(1)端部的旋铆(13)进行轴向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包括新型转向节等,带螺栓的轮毂上过盈配合安装宽内圈和窄内圈,宽内圈和窄内圈内均设有一列滚道,滚道内安装滚动体,滚动体同时安装在新型转向节内的双轨道内构成轴承,滚动体由保持架均匀分隔开并进行位置保持。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目前汽车轮毂单元中的外圈及挡圈,将转向节整体集成在轮毂轴承上,避免了轴承与转向节间的轴向滑移、蠕动和周向打滑,确保不会发生因轴承与转向节相对运动而引起的异响、寿命降低等问题;取消挡圈,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节约了轴承与转向节间的一道压装配合工序,减少了零件数量及压装工序成本;可以降低转向节与轴承配合部的厚度约1/4,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汪峰 汝连志 胡永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