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9041发布日期:2021-12-31 22:2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


背景技术:

2.诸如超市、商场、展会等场合都会用到促销台、货架等,用于商品展览或营销。以促销台为例,其具有单次使用周期短、可移动性强、组装使用频率高等特点。促销台一般包括柜体上连接两立杆,两立杆的上端连接广告板。对于柜体来说,柜体一般包括至少三个侧板围合形成,再于上平面形成工作台,对于三个侧板,需要在两个转角边上形成连接(可参照本案图3所示柜体),即便两个立杆处形成有两个支撑柱,可将两侧的侧板安装至两立柱上,另外两侧转角处仍然需要再另外形成可安装侧板的立柱结构,或是将两侧相交的侧板形成连接。
3.对于两侧的侧板在转角处进行连接的情形,如果采用两个侧板的侧边分别连接至工作台底面的形式,两个侧板在相交处会具有缝隙,造成柜体外表面结构不美观,影响促销台的整体外观,同时收纳时需要再拆除收纳,过于繁琐。另外一种是将两相交的侧板拼接后,再利用连接件(如合页,或是转角连接件)连接在两侧板内侧处,这样结构就较为复杂,安装上较为繁琐,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同时也容易造成缝隙,影响美观。再者,如果是对于促销台结构来说,当需要将柜体快速拆装进行收纳运输时,各侧板之间需要需要一一拆装,后续使用再一一安装,无法通过收折的方式,在使用上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可方便框条两侧的侧板进行组装,在保证外观平整美观的同时能够进行收折,使用时拆装更方便。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包括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连接组合后形成前侧面、后侧面和两外侧面,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在后侧面通过软性的连接轴条进行可转动连接,第一框条中朝向后侧面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一插槽,第二框条中朝向外侧面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之间形成垂直。
7.进一步,连接轴条为软料,软料与第一框条、第二框条通过同一共挤模具同步挤出时粘合在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
8.进一步,框条包括厚度相同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并排组合后的前侧面形成齐平面。
9.进一步,第一框条中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一中空槽,第二框条中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中空槽,第一、第二插槽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中空槽的外侧,第一中空槽和第二中空槽相邻,且第一中空槽与第二中空槽的后侧面之间通过连接轴条进行连接。
10.进一步,连接轴条连接在第一、第二中空槽的后侧面并使第一、第二中空槽之间形成一间隔段,第一中空槽的前端形成一凸台位于间隔段前方,凸台与第二中空槽相抵,使第
一中空槽与第二中空槽的前侧面形成齐平。
11.进一步,第一中空槽的长度大于第二中空槽的长度。
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可直接运用于两个垂直相交的侧板的安装,框条整体形成一矩形的转角连接框架,避免两个侧板之间出现了缝隙,同时可省去了连接件的安装,大大方便了框条两侧的侧板进行组装。再者,由于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可相对进行转动,可带动其中一侧板翻转另一侧板的后侧面上,使用上可实现快捷收折,令使用时拆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促销台中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17.结合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框条可通过共挤成型为型材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框条包括第一框条1与第二框条2连接组合后形成前侧面a、后侧面b和两外侧面c,框条可包括厚度相同的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令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并排组合后的前侧面形成齐平面,运用于柜体或框架体等的转角面中更平整美观。第一框条1与第二框条2之间在后侧面通过软性的连接轴条3进行连接,连接轴条3为软料,第一框条1、第二框条2、软料是通过同一副共挤模具同步挤出来,挤出来后就直接粘到一起。连接轴条3可使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进行可转动连接,从而可令其中一框条相对另外一框条进行翻转,二者由水平变为垂直状态,从而带动其中一侧面进行转动后收折。在第一框条1中朝向后侧面b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一插槽11,第二框条2中朝向外侧面c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插槽21,第一插槽11与第二插槽21之间形成垂直,以用于插置两侧相交的侧板。
18.两框条上的插槽之间需要形成有一定活动空间以完成转动,在型材框条挤出或共挤成型时,令第一框条1中形成一贯穿框条的第一中空槽12,第二框条2中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中空槽22,同时,第一、第二中空槽12、22可令连接件插脚插置其中,从而将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进行定位。第一、第二插槽11、21分别成型位于第一、第二中空槽12、22的外侧。第一、第二插槽11、21侧边也可以配合成型有加强筋或中空插槽等结构位于第一、第二中空槽12、22的外侧。第一中空槽12和第二中空槽22相邻,且第一中空槽12与第二中空槽22的后侧面之间通过连接轴条3进行连接。第一中空槽12和第二中空槽22在长度上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令第一中空槽12的长度大于第二中空槽22的长度。由于连接轴条3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配合实现转动,连接轴条3连接在第一、第二中空槽12、22的后侧面并使第一、第二中空槽之间形成一间隔段,令第一中空槽12的前端形成一凸台121位于间隔段前方,凸台121在第一框条1与第二框条2展开时相抵至第二中空槽22,使第一中空槽与第二中空槽的前侧面形成齐平。
19.本实用新型的框条结构,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以运用于促销台中为例,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形成框条结构可运用在促销台柜体的转角边上,如图所示,可在第一框条的第一插槽11上插置上其中一侧板41,再于第二框条2的第二插槽21上插置另外一侧板42。侧板41与侧板42之间形成垂直相交的两个面,框条整体形成一矩形的转角连接框架,避免两个侧板之间出现了缝隙,同时可省去了连接件(如合页)的安装。再者,当需要将促销台进行拆卸以进行收纳或是运输时,结合图3所示,第二框条2可相对第一框条1进行转动,第二框条2可带动侧板42翻转侧板41的后侧面上,柜体收起时能够进行快捷收折,令使用时拆装更方便。
20.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连接组合后形成前侧面、后侧面和两外侧面,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在后侧面通过软性的连接轴条进行可转动连接,第一框条中朝向后侧面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一插槽,第二框条中朝向外侧面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之间形成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轴条为软料,软料与第一框条、第二框条通过同一共挤模具同步挤出时粘合在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条包括厚度相同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并排组合后的前侧面形成齐平面。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条中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一中空槽,第二框条中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中空槽,第一、第二插槽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中空槽的外侧,第一中空槽和第二中空槽相邻,且第一中空槽与第二中空槽的后侧面之间通过连接轴条进行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轴条连接在第一、第二中空槽的后侧面并使第一、第二中空槽之间形成一间隔段,第一中空槽的前端形成一凸台位于间隔段前方,凸台与第二中空槽相抵,使第一中空槽与第二中空槽的前侧面形成齐平。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中空槽的长度大于第二中空槽的长度。

技术总结
一种可转动的框条结构,包括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连接组合后形成前侧面、后侧面和两外侧面,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在后侧面通过软性的连接轴条进行可转动连接,第一框条中朝向后侧面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一插槽,第二框条中朝向外侧面方向设有一贯穿框条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之间形成垂直。本实用新型可方便框条两侧的侧板进行组装,且能够进行收折,使用时拆装更方便。使用时拆装更方便。使用时拆装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苏达东 陈宪 李双兵 林泽军 苏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歌(厦门)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8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