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设铜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5237发布日期:2021-12-11 12:3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嵌设铜螺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螺母,特别是一种嵌设铜螺母。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所有的塑料热熔螺母或者埋射螺母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铜螺母结构,也就是将一铜螺母7埋设或热熔于一塑胶柱8中。然而因为铜螺母1与塑料柱两种材料热胀冷缩率不同,因此在进行盐雾测试的时候塑胶柱8容易开裂。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嵌设铜螺母,其可避免盐雾测试时热胀冷缩导致的塑胶柱的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设铜螺母,其可避免热胀冷缩导致的塑胶柱的开裂。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嵌设铜螺母,其适用于一壳体,该壳体上一体成型有一塑胶柱,其包括:
6.一下主体,其可嵌置于该壳体的该塑胶柱的一通孔内;
7.一上主体,其一体成型于该下主体的上端且直径大于该下主体;以及
8.一螺孔,其依次贯穿该下主体以及该上主体供一螺丝螺锁,
9.其中,当该下主体嵌设于该塑胶柱的通孔内时,该上主体的底部抵接该塑胶柱的上表面。
10.优选地,该上主体的直径与该塑胶柱的直径一致。
11.优选地,该塑胶柱为boss柱。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用铜螺母采用阶梯式,其下主体仍然采用现有的铜螺母的结构且嵌设于塑胶柱,而上主体则采用裸露在外,减少了嵌设于塑胶柱中的高度,因此无需成型太高的塑胶柱,也就是降低了塑胶柱的高度,如此一来,当进行盐雾测试时,由于只有下主体嵌设于塑胶柱中,则了大大降低了热胀冷缩对塑胶柱的影响,确实可避免塑胶柱的开裂。
附图说明
13.图1为现有技术的嵌设铜螺母的组装状态。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嵌设铜螺母组装于壳体的状态。
15.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嵌设铜螺母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2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设铜螺母1,其适用于一壳体2,该壳体2
上一体成型有一塑胶柱20,本实用新型的嵌设铜螺母1其包括一下主体10、一上主体11以及一螺孔12。
18.该下主体10,其可嵌置于该壳体2的该塑胶柱20的一通孔(未标)内。
19.该上主体11,其一体成型于该下主体10的上端且直径大于该下主体10,其中,当该下主体10嵌设于该塑胶柱的通孔内时,该上主体11的底部抵接该塑胶柱20的上表面。
20.该螺孔12,其依次贯穿该下主体10以及该上主体11,供一螺丝(未示)螺锁。
21.在本实施例中,该上主体11的直径与该塑胶柱20的直径一致。
22.在本实施例中,该塑胶柱20为boss柱。
23.如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用铜螺母1采用阶梯式,其下主体10仍然采用现有的铜螺母的结构且嵌设于塑胶柱20,而上主体11则采用裸露在外,减少了嵌设于塑胶柱20中的高度,因此无需成型太高的塑胶柱20,也就是降低了塑胶柱20的高度,如此一来,当进行盐雾测试时,由于只有下主体10嵌设于塑胶柱20中,则了大大降低了热胀冷缩对塑胶柱20的影响,确实可避免塑胶柱20的开裂。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嵌设铜螺母,其适用于一壳体,该壳体上一体成型有一塑胶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主体,其可嵌置于该壳体的该塑胶柱的一通孔内;一上主体,其一体成型于该下主体的上端且直径大于该下主体;以及一螺孔,其依次贯穿该下主体以及该上主体供一螺丝螺锁,其中,当该下主体嵌设于该塑胶柱的通孔内时,该上主体的底部抵接该塑胶柱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设铜螺母,其特征在于,该上主体的直径与该塑胶柱的直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设铜螺母,其特征在于,该塑胶柱为boss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设铜螺母,其适用于一壳体,该壳体上一体成型有一塑胶柱,其包括:一下主体,其可嵌置于该壳体的该塑胶柱的一通孔内;一上主体,其一体成型于该下主体的上端且直径大于该下主体;以及一螺孔,其依次贯穿该下主体以及该上主体供一螺丝螺锁,其中,当该下主体嵌设于该塑胶柱的通孔内时,该上主体的底部抵接该塑胶柱的上表面。的底部抵接该塑胶柱的上表面。的底部抵接该塑胶柱的上表面。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岗 何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