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7881发布日期:2021-12-25 00:4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振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


背景技术:

2.激振器是附加在某些机械和设备上用以产生激励力的装置,是利用机械振动的重要部件。激振器能使被激物件获得一定形式和大小的振动量,从而对物体进行振动和强度试验,或对振动测试仪器和传感器进行校准。激振器还可作为激励部件组成振动机械,用以实现物料或物件的输送、筛分、密实、成型和土壤砂石的捣固等工作。
3.现有的稀油激振器使用过程中存在轴承容易发热、油更换周期比较短等问题,过高的温度可能使轴承发生预料之外的热处理,影响轴承性能;还可能导致轴承发生体积的扩张,破坏本身设定好的运转公差,使得内外端过盈轴承锁死,并且还会加速润滑油的挥发,带来更多类似于轴承烧坏等一系列不可靠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它可以通过ii号油腔和过油通道的设置,增加了油的使用容积,散热效果好,油更周期长。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包括轴承室,轴承室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端盖;
9.轴承室内设有i号油腔,i号油腔用于盛装注入轴承室中的油;
10.端盖靠近轴承室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端盖与轴承室接触状态下凹槽与轴承室之间形成ii号油腔;
11.端盖靠近轴承室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钩状凹槽,凹槽位于钩状凹槽的外侧;
12.钩状凹槽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凹槽和钩状凹槽的端盖回油孔;
13.轴承室上开设有与端盖回油孔数量相匹配的轴承室回油孔,轴承室回油孔连通ii号油腔和i号油腔,轴承室回油孔可供甩入ii号油腔内的油回流至i号油腔内;
14.轴承室靠近端盖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油通道,过油通道用于连通ii号油腔和i号油腔。
15.进一步的,端盖与轴承室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16.进一步的,过油通道可供i号油腔与ii号油腔之间形成油的循环流动,过油通道内底端与凹槽的右侧底端相平齐。
17.进一步的,过油通道位于轴承室靠近端盖的一侧表面的纵向中心轴线靠下位置处。
18.3.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本方案可以通过ii号油腔和过油通道的设置,增加了油的使用容积,散热效果好,油更周期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室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端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端盖、1

1钩状凹槽、1

2 ii号油腔、1

3端盖回油孔、2轴承室、2

1 i号油腔、2

2轴承室回油孔、2

3过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请参阅图1

6的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它包括轴承室2,还包括贯穿轴承室2的主轴以及轴承室2内部对称设置于主轴上的轴承,主轴上固定有甩油轮组,轴承外侧设置有钩式挡油环;轴承室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端盖1,端盖1与轴承室2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30.轴承室2内设有i号油腔2

1,i号油腔2

1用于盛装注入轴承室2中的油。
31.端盖1靠近轴承室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端盖1与轴承室2接触状态下凹槽与轴承室2之间形成ii号油腔1

2。
32.端盖1靠近轴承室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钩状凹槽1

1,凹槽位于钩状凹槽1

1的外侧。
33.钩状凹槽1

1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凹槽和钩状凹槽1

1的端盖回油孔1

3。
34.轴承室2上开设有与端盖回油孔1

3数量相匹配的轴承室回油孔2

2,轴承室回油孔2

2连通ii号油腔1

2和i号油腔2

1,轴承室回油孔2

2可供甩入ii号油腔1

2内的油回流至i号油腔2

1内。
35.轴承室2靠近端盖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油通道2

3,过油通道2

3用于连通ii号油腔1

2和i号油腔2

1。
36.过油通道2

3可供i号油腔2

1与ii号油腔1

2之间形成油的循环流动,过油通道2

3内底端与凹槽的右侧底端相平齐;过油通道2

3位于轴承室2靠近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纵向中心轴线靠下位置处,使得油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够顺畅的通过过油通道2

3进入i号油腔2

1或ii号油腔1

2。
37.参阅图6,现有技术中的端盖1与本方案中的端盖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方案中的端盖1上设置有凹槽,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端盖1与轴承室2之间的配合,本方案中增设了过油通道2

3。
38.在需要工作时,在i号油腔2

1内注入油,使油面与甩油轮组底部相接触,主轴驱动
甩油轮组转动,高速旋转的甩油轮组带动油在i号油腔2

1内飞溅,从而使i号油腔2

1内的油甩满整个轴承室,在甩油轮组高速甩油时,被甩动的油对轴承进行润滑时油从轴承穿过打到钩状凹槽1

1内,再经端盖回油孔1

3流入ii号油腔1

2内,然后经轴承室回油孔2

2回流至i号油腔2

1内;在甩油轮组高速甩油时,被甩动的油还可经过油通道2

3流入ii号油腔1

2内,再经过油通道2

3或轴承室回油孔2

2回流至i号油腔2

1内,可以通过ii号油腔1

2和过油通道2

3的设置,增加了油的使用容积,散热效果好,油更周期长。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室(2),轴承室(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端盖(1);轴承室(2)内设有i号油腔(2

1),i号油腔(2

1)用于盛装注入轴承室(2)中的油;端盖(1)靠近轴承室(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端盖(1)与轴承室(2)接触状态下凹槽与轴承室(2)之间形成ii号油腔(1

2);端盖(1)靠近轴承室(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钩状凹槽(1

1),凹槽位于钩状凹槽(1

1)的外侧;钩状凹槽(1

1)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凹槽和钩状凹槽(1

1)的端盖回油孔(1

3);轴承室(2)上开设有与端盖回油孔(1

3)数量相匹配的轴承室回油孔(2

2),轴承室回油孔(2

2)连通ii号油腔(1

2)和i号油腔(2

1),轴承室回油孔(2

2)可供甩入ii号油腔(1

2)内的油回流至i号油腔(2

1)内;轴承室(2)靠近端盖(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油通道(2

3),过油通道(2

3)用于连通ii号油腔(1

2)和i号油腔(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其特征在于:端盖(1)与轴承室(2)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其特征在于:过油通道(2

3)可供i号油腔(2

1)与ii号油腔(1

2)之间形成油的循环流动,过油通道(2

3)内底端与凹槽的右侧底端相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其特征在于:过油通道(2

3)位于轴承室(2)靠近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纵向中心轴线靠下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属于激振器技术领域。一种散热型稀油激振器,包括轴承室,轴承室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端盖;轴承室内设有I号油腔,I号油腔用于盛装注入轴承室中的油;端盖靠近轴承室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端盖与轴承室接触状态下凹槽与轴承室之间形成II号油腔;端盖靠近轴承室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钩状凹槽,凹槽位于钩状凹槽的外侧;钩状凹槽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凹槽和钩状凹槽的端盖回油孔;轴承室上开设有与端盖回油孔数量相匹配的轴承室回油孔,轴承室回油孔连通II号油腔和I号油腔,可以通过II号油腔和过油通道的设置,增加了油的使用容积,散热效果好,油更周期长。油更周期长。油更周期长。


技术研发人员:王个永 王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立炙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