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扭力磨片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3855发布日期:2021-11-25 13:2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小扭力磨片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扭力磨片调节阀。


背景技术:

2.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供热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
3.调节阀在管道中起可变阻力的作用。它改变工艺流体的紊流度或者在层流情况下提供一个压力降,压力降是由改变阀门阻力或“摩擦”所引起的。这一压力降低过程通常称为“节流”。对于气体,它接近于等温绝热状态,偏差取决于气体的非理想程度(焦耳一汤姆逊效应)。在液体的情况下,压力则为紊流或粘滞摩擦所消耗,这两种情况都把压力转化为热能,导致温度略为升高。
4.调节阀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液位。根据调节部位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的调节。调节阀分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等。
5.这些调节阀中阀体部分均是球形,或是v锥形,通过执行机构对其控制,通过改变流量使其达到相应效果。但是,这两种阀体存在以下问题:球形阀体积大,扭力大,控制所需电量高;v锥阀体积大,精细控制时容易被水中杂物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扭力磨片调节阀,以解决现有球形阀体积大,扭力大,控制所需电量高;v锥阀体积大,精细控制时容易被水中杂物堵塞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小扭力磨片调节阀采用上磨片相对于下磨片旋转的方式,上下磨片上均设有进出水孔,进出水孔的大小通过左右转动上磨片进行控制。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9.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芯;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还包括上磨片和下磨片;阀体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下磨片水平固定在阀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与阀体的进水流道相通,所述下腔与阀体的出水流道相通,所述上磨片贴合在下磨片的上表面,所述阀芯下端与上磨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阀芯上端转动穿出阀盖的中心孔并设置在阀盖外,所述阀盖设置在阀体的凸台上且二者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磨片和下磨片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形状及大小一致的进出水孔。
1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变形和外漏。上下磨片的进出水孔,通过阀芯的转动,启闭迅速,流体阻力小。
12.2、上下磨片的进出水孔形状,按流量比例设计,具有良好的流量调节功能。
13.3、上磨片转动扭力小(扭力低于1牛米),满足设计要求。
14.4、阀芯扭矩小,配合电动执行机构,功耗低,性价比高。
15.5、阀芯水平回转运动,密封性更好,无振动,噪声小,解决了其它阀芯上下移动容易漏水的问题,便于维修,实现了v锥阀及球形阀调节功能。
16.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小扭力磨片调节阀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流体阻力小,维修、保养方便,与管道连接方便,介质(水)流向不受限制,全开时,密封面受工作介质的冲蚀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小扭力磨片调节阀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8.图2是图1的a

a截面的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扭力磨片调节阀的拆分图;
20.图4是下磨片的俯视图;
21.图5是上磨片与阀芯装配的轴测图;
22.图6是上磨片与阀芯装配的俯视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小扭力磨片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24.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25.阀体1、凸台1

1、上腔1

2、下腔1

3、进水流道1

4、测温头插入孔1

5、出水流道1

6、阀盖2、阀芯3、上磨片4、下磨片5、进出水孔6。
具体实施方式
26.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芯3;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还包括上磨片4和下磨片5;阀体1的上端设有凸台1

1,所述下磨片5水平固定在阀体1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上腔1

2和下腔1

3,所述上腔1

2与阀体1的进水流道1

4相通,所述下腔1

3与阀体1的出水流道1

6相通,所述上磨片4贴合在下磨片5的上表面,所述阀芯3下端与上磨片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阀芯3上端转动穿出阀盖2的中心孔并设置在阀盖2外,所述阀盖2设置在阀体1的凸台1

1上且二者(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磨片4和下磨片5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形状及大小一致的进出水孔6。
27.进一步的是,如图2

图6所示,所述上磨片4和下磨片5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28.进一步的是,如图2

图6所示,所述上磨片4和下磨片5的进出水孔6的形状均为半圆环形状。
29.进一步的是,如图4

图6所示,所述半圆环形状的进出水孔6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在上磨片4水平回转运动时,根据进出水孔5的大小改变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30.进一步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凸台1

1的外形为矩形。
31.进一步的是,如图1、图3所示,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测温头插入孔1

5,测温头插入测温头插入孔1

5内。用于测量阀内水温度,方便给控制系统提供数据,调整供回水温度达到调节热量的目的。
32.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的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工作时,外接的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芯3旋转,阀芯3驱动上磨片4在下磨片5上转动,阀芯3根据扭力转动,省电扭力小,并根据两个进出水孔6重叠的大小控制流量。当两个进出水孔6对齐时流量最大,反之最小至锁死。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还包括上磨片(4)和下磨片(5);阀体(1)的上端设有凸台(1

1),所述下磨片(5)水平固定在阀体(1)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上腔(1

2)和下腔(1

3),所述上腔(1

2)与阀体(1)的进水流道(1

4)相通,所述下腔(1

3)与阀体(1)的出水流道(1

6)相通,所述上磨片(4)贴合在下磨片(5)的上表面,所述阀芯(3)下端与上磨片(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阀芯(3)上端转动穿出阀盖(2)的中心孔并设置在阀盖(2)外,所述阀盖(2)设置在阀体(1)的凸台(1

1)上且二者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磨片(4)和下磨片(5)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形状及大小一致的进出水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片(4)和下磨片(5)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片(4)和下磨片(5)的进出水孔(6)的形状均为半圆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形状的进出水孔(6)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

1)的外形为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测温头插入孔(1

5),测温头插入测温头插入孔(1

5)内。

技术总结
小扭力磨片调节阀,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阀体的上端设有凸台,下磨片水平固定在阀体的内腔中并将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上腔与阀体的进水流道相通,下腔与阀体的出水流道相通,上磨片贴合在下磨片的上表面,阀芯下端与上磨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阀芯上端转动穿出阀盖的中心孔并设置在阀盖外,阀盖设置在阀体的凸台上且二者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磨片和下磨片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形状及大小一致的进出水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变形和外漏;上下磨片的进出水孔,通过阀芯的水平转动,启闭迅速,流体阻力小的特点。流体阻力小的特点。流体阻力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平 方修睦 景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小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