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7815发布日期:2022-02-08 09:5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炬气水封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安全运行,火炬系统需要设置一种安全防回火隔离措施:在火炬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水封罐,通过一定高度的水封将火炬系统与排放总管有效隔离,防止空气倒流到火炬气管网中。但是,传统的气体水封罐内只有一根水封管,气体液封阻力大,气流稳定性差,喘振较大,存在间歇性断流的现象,引起火炬燃烧设备中的火焰间歇性爆燃,存在安全隐患,降低水封罐的防回火作用,影响后续工艺的稳定性。而现有技术中的水封罐结构复杂,不能解决气体流速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盛装有水封液,罐体的顶部设有向罐体内部伸入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上端管口为进气口,进气管的下端延伸至罐体内部与罐内总管相连通;所述罐内总管平行设置于水封液面的上方,罐内总管的两端管口封闭,罐内总管的顶部与进气管连通,罐内总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下降支管;所述下降支管为l形弯管,下降支管的尾端伸入水封液面内与导流管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上下两端敞口,导流管的下部浸入在水封液中,导流管的上端管口露出水封液面外,导流管的下部侧壁与下降支管的尾端连通;罐体的顶部还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下端管口位于水封液面上方,出气管的上端伸出罐体外,出气管的上端管口为出气口。
5.进一步,所述罐体为卧式罐体,罐体顶部中央设有竖直伸入罐体内部的进气管,罐体顶部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竖直伸入罐体内部的出气管,出气口的位置与进气口的位置齐平,出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0-100mm mm。
6.进一步,所述罐内总管的直径为10-3000mm,罐内总管的轴心线位于水封液面100-2500mm处。
7.进一步,所述下降支管的数量为10-500个且分两排布置,两排下降支管的弯曲方向相反,相邻两个下降支管的中心间隔为50-300mm。
8.进一步,所述下降支管直径为20-200mm、长度为30-1200mm,下降支管的尾端伸入至水封液面以下200-1500mm处。
9.进一步,所述导流管的直径为20-200mm、长度为300-1200mm,导流管的上端高于液面20-100m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水封罐内的总管,再分散到下降支管,克服液位差的阻力从导流管进入水封液面上方,不与液面以下水接触,气体在罐内汇合
后从出气口出水封罐,完成水封流程。水封罐中使用多根导流管代替传统的一根水封管,水封液位差阻力小,实现出口气体流动稳定,确保气流无间歇性断流、倒流、喘振及喘流现象,解决了后续火炬燃烧过程中发生间断性爆燃问题,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口,2-罐内总管,3-下降支管,4-导流管,5-出气口;6-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参照附图,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包括卧式罐体6,所述罐体6内盛装有水封液,罐体6的顶部中央设有竖直向罐体6内部伸入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上端管口为进气口1,进气管的下端延伸至罐体6内部与罐内总管2相连通;所述罐内总管2的直径为350mm,罐内总管2平行设置于水封液面的上方,罐内总管2的轴心线位于水封液面上方375mm处。罐内总管2的两端管口封闭,罐内总管2的顶部与进气管连通,罐内总管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60个下降支管3;所述下降支管3为直径50mm、长度500mm的l形弯管,60个下降支管3分两排布置,两排下降支管3的弯曲方向相反,相邻两个下降支管3的中心间隔为110mm。下降支管3的尾端伸入至水封液面以下300mm处,并与导流管4连通;所述导流管4的上下两端敞口,导流管4的直径为50mm、长度为400mm;导流管4的下部浸入在水封液中,导流管4的上端管口露出水封液面50mm,导流管4的下部侧壁与下降支管3的尾端连通;罐体6顶部靠近端部的位置竖直设有罐体6内部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50mm,出气管的上端伸出罐体6外,出气管的上端管口为出气口5,出气口5的位置与进气口1的位置齐平。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19.火炬气从进气口1进入依次通过进气管、罐内总管2,再分散到多个下降支管3,克
服液位差的阻力,从多个导流管4冲出水封液面,进入液面上方,气体在罐体内汇合后通过出气管从出气口5流出水封罐。当没有气体进入水封罐时,导流管4下部浸入在水封液中,水封液面封住下降支管3和导流管4,迅速回水恢复液封,防止气体倒流至管路回火,完成水封流程。
20.本实用新型罐体内的气流不与液面以下的水撞击、扰动,气流阻力小,气流稳定,不存在间歇性断流的问题,解决了火炬燃烧设备中的火焰间歇性爆燃问题。
21.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6),所述罐体(6)内盛装有水封液,罐体(6)的顶部设有向罐体(6)内部伸入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上端管口为进气口(1),进气管的下端延伸至罐体(6)内部与罐内总管(2)相连通;所述罐内总管(2)平行设置于水封液面的上方,罐内总管(2)的两端管口封闭,罐内总管(2)的顶部与进气管连通,罐内总管(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下降支管(3);所述下降支管(3)为l形弯管,下降支管(3)的尾端伸入水封液面内与导流管(4)连通;所述导流管(4)的上下两端敞口,导流管(4)的下部浸入在水封液中,导流管(4)的上端管口露出水封液面外,导流管(4)的下部侧壁与下降支管(3)的尾端连通;罐体(6)的顶部还设有与罐体(6)内部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下端管口位于水封液面上方,出气管的上端伸出罐体(6)外,出气管的上端管口为出气口(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6)为卧式罐体,罐体(6)顶部中央设有竖直伸入罐体(6)内部的进气管,罐体(6)顶部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竖直伸入罐体(6)内部的出气管,出气口(5)的位置与进气口(1)的位置齐平,出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0-1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内总管(2)的直径为10-3000mm,罐内总管(2)的轴心线位于水封液面上方100-2500mm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支管(3)的数量为10-500个且分两排布置,两排下降支管(3)的弯曲方向相反,相邻两个下降支管(3)的中心间隔为50-3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支管(3)直径为20-200mm、长度为30-1200mm,下降支管(3)的尾端伸入至水封液面以下200-1500mm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的直径为20-200mm、长度为300-1200mm,导流管(4)的上端高于液面20-100mm。

技术总结
一种导流管无间断气体水封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盛装有水封液,罐体的顶部设有向罐体内部伸入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与罐内总管相连通;罐内总管平行设置于水封液面的上方,罐内总管的两端管口封闭,罐内总管的顶部与进气管连通,罐内总管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下降支管;下降支管为L形弯管,下降支管的尾端伸入水封液面内与导流管连通;导流管的下部浸入在水封液中,导流管的上端管口露出水封液面外,导流管的下部侧壁与下降支管的尾端连通;罐体的顶部还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气管。本实用新型水封液位差阻力小,实现出口气体流动稳定,确保气流无间歇性断流、倒流、喘振及喘流现象,解决了后续火炬燃烧过程中发生间断性爆燃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斌 王新武 陈晓惠 吴于鑫 阮琛波 袁文炳 陶建国 孟明 朱敬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