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3329发布日期:2022-04-22 11:4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2.无人车辆电气系统较为复杂,需要安装的电气设备数目较多,而车内布局空间较为有限,传统方法是在车内底甲板上安装支架,但底甲板的布局可能导致无法找到合适位置安装支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通用电气设备支架,焊接在侧甲板两侧,以对车内电气设备及连接电缆进行合理布局。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以针对无人车的车前有限空间,解决如何合理布置电气设备并方便设备安装和拆卸的技术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该支架包括立筋、底板横筋、侧筋和支撑横梁;其中,两根底板横筋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立筋;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在两根底板横筋之间;侧筋安装在支架两侧的立筋之间。
7.进一步地,立筋为l型结构。
8.进一步地,底板横筋上的不同位置加工有用于安装支撑横梁的圆形通孔和一字型长通孔。
9.进一步地,支撑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底板横筋上。
10.进一步地,立筋焊接在底板横筋上。
11.进一步地,侧筋焊接在立筋上。
12.进一步地,立筋、底板横筋、侧筋和支撑横梁的材料为q235钢。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包括立筋、底板横筋、侧筋和支撑横梁。两根底板横筋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立筋;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在两根底板横筋之间;侧筋安装在支架两侧的立筋之间。该支架可以通过调节横梁位置或采用多组横梁的方式并排安装多个电气设备或分层安装电气设备,并把该支架焊接到车体侧甲板间,可以实现设备间的就近连接,减少电缆长度,减轻整车重量,并提供电气设备安装和拆卸的便利度,使得车辆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
附图说明
15.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结构主视图;
16.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结构侧视图;
17.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材料均为q235钢,其结构如图1(a)~图1(c)所示,主要包括四根立筋1、第一底板横筋3、第二底板横筋5、两根侧筋2和两根支撑横梁4。其中,第一底板横筋3、第二底板横筋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根l型立筋1。第一底板横筋3和第二底板横筋5上均加工有用于安装支撑横梁4的圆形通孔和一字型长通孔。两根支撑横梁4的两端均通过螺栓6、螺母7、垫片8和垫圈9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板横筋3和第二底板横筋5 上,并可依据电气设备的位置需求调整其在底板横筋上的位置。两根侧筋2分别焊接在支架两侧的两根立筋1之间,用于加强支架的整体牢固度。
20.本实用新型的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在使用时,由立筋1通过附座焊接在车体侧甲板两侧,依据电气设备的尺寸,通过调整立筋1的高度或两根底板横筋的间距,以匹配不同无人车电气设备的需求。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立筋、底板横筋、侧筋和支撑横梁;其中,两根所述底板横筋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立筋;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在两根底板横筋之间;所述侧筋安装在支架两侧的立筋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为l型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横筋上的不同位置加工有用于安装支撑横梁的圆形通孔和一字型长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底板横筋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焊接在底板横筋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筋焊接在立筋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底板横筋、侧筋和支撑横梁的材料为q235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车通用电气设备支架,包括立筋、底板横筋、侧筋和支撑横梁。两根底板横筋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立筋;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在两根底板横筋之间;侧筋安装在支架两侧的立筋之间。该支架可以通过调节横梁位置或采用多组横梁的方式并排安装多个电气设备或分层安装电气设备,并把该支架焊接到车体侧甲板间,可以实现设备间的就近连接,减少电缆长度,减轻整车重量,并提供电气设备安装和拆卸的便利度,使得车辆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使得车辆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使得车辆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琛 王少一 尹江桥 左咏辉 吴鹏 查仲民 朱晨曦 李欣 赵梓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