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3570发布日期:2022-06-04 05:5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


背景技术:

2.前叉有避震和非避震之分,一般山地车都是用避震的前叉。避震前叉的功能就是起到了增大力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力的冲量,对车身有很好的保护效果,特别是在越野骑行中,减少骑行的难度。由于避震前叉同时起到避震作用,因此需要在其外管内加装油封组件。
3.现有技术中是将油封采用过盈配合压入外管当中使油封固定,因此,配合整体前叉装配不适宜装入液态润滑油对整支避震前叉进行润滑,只能装浓度较高的润滑油(半固态/固态,不可液化),如发生液化会使油泡棉无法封住内部油液,从而从油封外侧与油封座之间的间隙中渗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包括前叉外管;所述前叉外管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前叉外管的另一端套接有油封座;所述油封座的内侧沿所述前叉外管的轴向依次设置有油泡棉及油封,所述油泡棉位于所述油封与前叉外管之间,且所述油泡棉的直径及油封的内端直径均大于所述前叉外管的内径;所述油封座的端部径向设置有对应所述油封外端的限位凸台,所述油封的外端与所述限位凸台的轴向内侧抵触连接。
5.其中,所述油封的外端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径向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其中,所述油封座通过内螺纹配合所述前叉外管另一端设置的外螺纹套接在所述前叉外管的另一端。
7.其中,所述端盖通过外螺纹配合所述前叉外管一端设置的内螺纹安装在所述前叉外管的一端。
8.其中,所述油封及油封座的外侧壁均径向设置有防滑凸块。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替代传统的过盈配合装配方式,减少组装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且本结构的油封可轻松装入油封座且在内部晃动空间较小而不会影响整体前叉动作顺畅度及封油性能,也不存在漏油情况,因此可以适用于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等多种形式的润滑油对整支避震前叉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前叉油封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前叉油封组件轴向剖视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数字表示:10.前叉外管;20.油泡棉;30.油封;40.油封座;41.限位凸台;50.端盖;60.密封圈;70.防滑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如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包括前叉外管10;前叉外管10的一端通过设置的内螺纹安装有端盖50,前叉外管10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外螺纹套接有油封座40;油封座40的内侧沿前叉外管10的轴向依次设置有油泡棉20及油封30,油泡棉20位于油封30与前叉外管10之间,且油泡棉20的直径及油封30的内端直径均大于前叉外管10的内径;油封座40的端部径向设置有对应油封30外端的限位凸台41,油封30的外端与限位凸台41的轴向内侧抵触连接;油封30的外端与限位凸台41的径向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油封30及油封座40的外侧壁均径向设置有防滑凸块70以便于螺纹锁紧。
17.本实用新型替代传统的过盈配合装配方式,减少组装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且本结构的油封30可轻松装入油封座40且在内部晃动空间较小而不会影响整体前叉动作顺畅度及封油性能,也不存在漏油情况,因此可以适用于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等多种形式的润滑油对整支避震前叉进行润滑。
1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外管(10);所述前叉外管(10)的一端设置有端盖(50),所述前叉外管(10)的另一端套接有油封座(40);所述油封座(40)的内侧沿所述前叉外管(10)的轴向依次设置有油泡棉(20)及油封(30),所述油泡棉(20)位于所述油封(30)与前叉外管(10)之间,且所述油泡棉(20)的直径及油封(30)的内端直径均大于所述前叉外管(10)的内径;所述油封座(40)的端部径向设置有对应所述油封(30)外端的限位凸台(41),所述油封(30)的外端与所述限位凸台(41)的轴向内侧抵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30)的外端与所述限位凸台(41)的径向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座(40)通过内螺纹配合所述前叉外管(10)另一端设置的外螺纹套接在所述前叉外管(10)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0)通过外螺纹配合所述前叉外管(10)一端设置的内螺纹安装在所述前叉外管(10)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30)及油封座(40)的外侧壁均径向设置有防滑凸块(7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前叉油封组件,包括前叉外管;前叉外管的一端设置有端盖,前叉外管的另一端套接有油封座;油封座的内侧沿前叉外管的轴向依次设置有油泡棉及油封,油泡棉位于油封与前叉外管之间,且油泡棉的直径及油封的内端直径均大于前叉外管的内径;油封座的端部径向设置有对应油封外端的限位凸台,油封的外端与所述限位凸台的轴向内侧抵触连接。本实用新型替代传统的过盈配合装配方式而减少组装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油封可轻松装入油封座且在内部晃动空间较小而不会影响整体前叉动作顺畅度及封油性能,也不存在漏油情况,因此可以适用于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等多种形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或固态等多种形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或固态等多种形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


技术研发人员:李灵松 王珺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川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