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6962发布日期:2022-06-01 23:07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


背景技术:

2.偏心异径管是用于管道变径处的一种管件,常用于消防管路中抽水泵与进水管的连接,为了避免产生气袋现象而对管内壁发生气蚀损害,一般采用顶平的方式连接,使用中经常发现,水流从管的大头冲向小头,对锥管产生较大的冲刷力,该处磨损较快,另外在锥管处下半部分的水流发生变向,顺着锥管下壁冲向小头的内侧上壁,导致该处管壁也容易出现提前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一大头直管、第一锥管及第一小头直管组成;
5.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内壁用于提升耐磨以及抗冲击性能的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二大头直管、第二锥管及第二小头直管组成且外壁与管道本体内侧壁吻合;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本体左端用于同消防管道对接安装的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内衬管的压紧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本体远离第一法兰一端用于同水泵对接安装的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相背一侧用于定位的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内侧壁用于密封的密封组件。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两组密封圈,两组所述密封圈分别套设在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内侧壁且分别位于压紧环的左端以及内衬管的右端。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压紧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法兰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压紧环通过外螺纹、内螺纹与第一法兰螺纹连接,所述压紧环侧壁设置有用于供扳手插入的扳手孔。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内衬管材质为碳化硅,所述管道本体材质为碳钢。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一锥管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一小头直管轴心线夹角为a,则所述第二锥管内侧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轴心线夹角为0.8-0.9a。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二大头直管与第二锥管内侧下壁交接处、第二锥管与第二小头直管内侧下壁交接处均设置有圆弧过渡。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通过采用碳化硅作为内衬管,大大提升了管道的耐磨性能,采用螺纹连接的压紧环对内衬管进行压紧,极大的方便了后期维护工作,采用碳钢制作管道本体,便于同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焊接,且加工方便。
18.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将内衬管中第二锥管下壁向右侧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轴心线夹角设置的比第一锥管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一小头直管轴心线夹角小,减少了原本水流从第一法兰一端进入后,下半部分的水流顺着第二锥管内侧下壁的斜度方向对第二小头直管内侧上壁的冲刷,提升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的压紧环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第一大头直管;2、第一锥管;3、第一小头直管;4、第一法兰;5、第二法兰;6、定位环;7、密封圈;8、压紧环;9、第二大头直管;10、第二锥管;11、第二小头直管;12、扳手孔;13、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照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材质为碳钢,碳钢材质易于加工,管道本体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一大头直管1、第一锥管2及第一小头直管3组成。
26.设置在管道本体内壁用于提升耐磨以及抗冲击性能的内衬管,内衬管材质为碳化硅,碳化硅材质耐磨性能优秀,内衬管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二大头直管9、第二锥管10及第二小头直管11组成且外壁与管道本体内侧壁吻合;
27.固定连接在管道本体左端用于同消防管道对接安装的第一法兰4,第一法兰4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内衬管的压紧环8,压紧环8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3,第一法兰4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13对应的内螺纹,压紧环8通过外螺纹13、内螺纹与第一法兰4螺纹连接,压紧环8侧壁设置有用于供扳手插入的扳手孔12,通过压紧环8的螺纹连接,可以将内衬管压紧在管道本体内部,后期维护时,可以拧下压紧环8进行内衬管的更换。
28.固定连接在管道本体远离第一法兰4一端用于同水泵对接安装的第二法兰5;设置在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相背一侧用于定位的定位环6,定位环6用于接入管路时同其他法兰对接。
29.设置在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内侧壁用于密封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两组密封圈7,两组密封圈7分别套设在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内侧壁且分别位于压紧环8的左端以
及内衬管的右端,接入管路后,通过两组密封圈7进行密封防漏。
30.第一锥管2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一小头直管3轴心线夹角为a,则第二锥管10内侧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11轴心线夹角为0.8-0.9a,第二大头直管9与第二锥管10内侧下壁交接处、第二锥管10与第二小头直管11内侧下壁交接处均设置有圆弧过渡,第二锥管10内侧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11轴心线夹角变小,实际是增厚了该处管壁的厚度,增加了抗冲击性,同时,夹角的改变配合过渡圆弧的设置,使得下半部分的水流减少对第二小头直管11内侧上壁的冲刷,提高了整体使用寿命。
31.工作原理:通过第一法兰4与消防管道对接安装,通过第二法兰5与水泵对接安装,两组密封圈7起到安装后的密封防漏作用,采用碳化硅制作成内衬管,通过碳化硅的耐磨性,提升整体的耐磨性能,第二锥管10内侧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11轴心线夹角变小,实际是增厚了该处管壁的厚度,增加了抗冲击性,同时,夹角的改变配合过渡圆弧的设置,使得下半部分的水流减少对第二小头直管11内侧上壁的冲刷,提高了整体使用寿命,压紧环8用于压紧内衬管,后期维护时,拧下压紧环8即可进行更换。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一大头直管(1)、第一锥管(2)及第一小头直管(3)组成;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内壁用于提升耐磨以及抗冲击性能的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二大头直管(9)、第二锥管(10)及第二小头直管(11)组成且外壁与管道本体内侧壁吻合;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本体左端用于同消防管道对接安装的第一法兰(4),所述第一法兰(4)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内衬管的压紧环(8);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本体远离第一法兰(4)一端用于同水泵对接安装的第二法兰(5);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相背一侧用于定位的定位环(6);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内侧壁用于密封的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两组密封圈(7),两组所述密封圈(7)分别套设在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内侧壁且分别位于压紧环(8)的左端以及内衬管的右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环(8)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3),所述第一法兰(4)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13)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压紧环(8)通过外螺纹(13)、内螺纹与第一法兰(4)螺纹连接,所述压紧环(8)侧壁设置有用于供扳手插入的扳手孔(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材质为碳化硅,所述管道本体材质为碳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管(2)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一小头直管(3)轴心线夹角为a,则所述第二锥管(10)内侧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11)轴心线夹角为0.8-0.9a。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大头直管(9)与第二锥管(10)内侧下壁交接处、第二锥管(10)与第二小头直管(11)内侧下壁交接处均设置有圆弧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偏心异径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由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一大头直管、第一锥管及第一小头直管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碳化硅作为内衬管,大大提升了耐磨性能,采用螺纹连接的压紧环对内衬管进行压紧,极大的方便了后期维护工作,采用碳钢制作管道本体,便于同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焊接,且加工方便,将内衬管中第二锥管下壁向右侧延长线与第二小头直管轴心线夹角设置的比第一锥管下壁向右侧的延长线与第一小头直管轴心线夹角小,减少了原本水流从第一法兰一端进入后,下半部分的水流顺着第二锥管内侧下壁的斜度方向对第二小头直管内侧上壁的冲刷,提升了使用寿命。升了使用寿命。升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梓铭 李文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竣通机械配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